文章

顯示從 4月, 2013 起發佈的文章

阿里浪

圖片
馬雲貴為網絡狂人,既然狂人,做咩,想咩,都無路可捉。 五億幾美金,入股新浪微博,馬雲官方解釋係,要令微博更微博,要令強大更強大。 由於出自馬雲把口,兼且太玄,很難令人置信!! 外界對阿里巴巴今次收購,既不為意外,亦撲溯迷離。 一種主流睇法係,電貿平台可以同社交平台一拍即合,代表四個字:協同效益。 外資大行分析員BUY呢套,但內地一班科技寫手好有疑問。十個內地分析師,過半話言過其實,效用絕對並非一加一大於二。 肯定收購作用既會認為,阿里巴巴會實現橫向擴張,實現馬雲一直強調既C2B2S,即係用戶,商家,服務,三者結合理念。 但否定呢種想法既亦拋出大埋原因,包括微博積極,馬雲搵錯對象,而阿里巴巴主打中小企客戶,根本同微博大纜扯唔埋。 另類解釋係,馬雲只係做佢想做既事,就係控制媒體。 事關早於五年前,佢先後搞過雅虎關係、淘江湖、圈子、一淘發現等等社交產品,名稱多多,但無一個成功,所以決定用錢買。 更有趣係,幾年前阿里巴巴規違事件,微博反馬聲明此起彼落,令狂人一直耿耿於懷,佢愛金錢,更好聲譽,於是決家買起對方!! 是與否只有當事人自己知,作為旁邊鶴都無謂去估。其實早於舊年十一月,內地已經廣泛流傳,阿里巴巴收購新浪,結果依家反而買最具知明度,但無錢賺項目。 如果用估值三十二億幾美金計,買微博幾乎等同整間新浪收購,馬雲叻定唔叻見仁見智。 以平均每名用戶六點七美元估值計,騰訊微博即時值四十幾億美金,有好處係,QQ微信即時有價,唔好地方係,原來中國老翻,比真版Twitter折扣五成。 金融時報更指,新浪微博由而家貼近無盈利,點樣可以在三年後達到雙方預期3.8億美元,其實相當考起! 馬雲係咪衝住馬化騰而來,不得而知,但內地科技界相信,騰訊WECHAT經此收購,平均估值百二至百五億美元,即係為番值幾十美元一個客。 不過亦有科技寫手提出,今次「阿里浪」合作,正正是要在騰訊結合微信同電貿有收成之前,先打沉對方。 想像下日後在微博見到產品推介,即時就可以用支付寶購物; 又或者將自己淘寶網上商店產品,在微博上推銷,商機何其之大!! 矛頭就是直指騰訊開發中的微信! 平保的馬明哲講過,對於兩個同姓祖宗,他個人是相當折服,認為兩人同樣有遠見,更在中國這個發展中國家,居然可以靠科技打出名堂,本領之高強不言而喻! 今次馬雲...

敗家子

圖片
到目前為止,主流預測平均仍然預期,中資盈利今年會升百分之二十。 隨著首季業績陸續公布之後,如果盈利預測屬於準確,即係餘下三個季度盈利會相當突出,否則的話,就證明市場所謂盈利預測,最少連續三年出年極大誤差。 實話實說,首季中資盈利不見突出,反而極為走樣。有趣係,市場暫時手下留情,話第二季一定得,至於內地聲音就更空接:差又點,無問題!! 經濟轉型之下,係必然,應收帳上升,係應分。 上星期五,最少十六隻中資公布季績,周期股入面,四間繼續大幅倒退,另外六隻虧損累積四十六億幾人民幣,同時再有兩間提早預警。 如果市場認為無問題,內地覺得無所謂,股價表現正式否定市場睇法。 事關,比對上兩次周期股業績後股價表現,今次來得最差,可以話係,業績差,股價嘔突!! 虧損股,暫時係中國遠洋排頭位,單係舊年首季起計,五個季度合共蝕一百一十四億人民幣、中海集運如果撇除舊年第四季有出售資產入帳,已經連蝕兩季。 計番過去十多年,十大巨虧企業全數來自央企,總額蝕近五百億人民幣,但同時又接收中央幾乎等額的補貼,中遠洋、中鋁就被內地傳媒稱為央企「敗家子」。 市場認為第一季係谷底,呢樣想法,係咪有弊病呢?因為舊年第四季其實屬於見底反彈期,如果咁快又落谷底,換句說話,舊年底似乎係改善,其實係迴光反照? 或者更直接,內地盈利根本從來無好過!! 盈利大數有其他因素左右,如果單睇營業額升幅,今年一至三月份,平均只有百分之十一點九,較去年同期一成四以上仲要低,即係,生意未必有旺過。 利潤率舊年十二月,見過百分之六樓上高位後,今年一至二月,同一至三月數字,其實低過曬舊年全年,而更大問題係,單位成本半年來首次抽升。 無疑,市場仲有一班人相信,信貸效應作用逐步浮現。 首季,無論新增貸款同社會融資總量,增幅遠勝去年,信貸多,轉化效化而最快直接及惠係內銀,如果睇首季大、中、小內銀股,首季盈利按年升幅,全數放緩,以速度計,農行、招行,民行幅度最大,貸款多,推高盈利之說,已經大打折扣。 無疑,有希望就有動力,跌到七七八八,會有人話抵買。 內地亦對唱淡中國言論提出質疑,人民日報評論文章形容,近日熱錢打壓正是要造空市場抄底,又引述商務部研究,形容地方債問題是被誇大。 文章指評擊一方只是看到巨額負債,但沒有理會負債是源於投資,將可以取得巨大現金流,認同只要債務避...

投資盧旺達?

圖片
全球資金氾濫,穩定、回報,兩個名字劃不上等號。 美、日每月印鈔近二千億美元,歐洲隨時減息,觸發資金大舉流入三,四次主權債。 令市場震驚,必屬非洲盧旺達莫屬,飽受戰爭、主權評級被列入垃圾級別。 但首次發行一批十年期主權債,發行四億美元,最終獲得30億美元認購,息率更低至6.875%。 遠比市場預期七至七點五厘為低。 不要少看30億美元,已經是盧旺達2012年GDP規模的一半! 因為債券賣熱賣,多間大型基金正有意加碼投資當地債券。 經濟師形容,盧旺達債券熱賣現象,反映市場為追求回報,投資底線越枇越底。 正如潘國光所說,環球央行根本是迫你買YIELD,目前已發展成一種扭曲市場行為,日後會相當危險。 近日,一線主權債息持續低迷,資金轉線三,四線主權債,先後被降評級的匈牙利,債息跌至新低。 此外,尼日利亞、塞內加爾債息,分別只有四及五厘左右。 回報難求,央行,及保險資金另作他想。 調查指,為提升回報,更多保險資金願意增持股票。 而根據早前蘇格蘭皇家銀行調查,更多全球央行有意用儲備投放股票。 高盛資產管理主席奧尼爾認同,央行應該投資股票。 他指,既然不少主權基金有投資股票,所以市場不應該對央行買股票感到奇怪。 而且央行大部分時間都不需要動用儲備,再投放於債市意義不大。相反投資股票,更有助為民眾締造更高回報。

股票年

圖片
兩日升近六百,以星期三例子,市場問最多係:點解、同有咩唔升? 從另一個角度睇,投資者既唔知市場做緊的咩,而市場亦可能唔知自己做緊的咩? 花旗今日有份報告,題為全球央行不斷印錢,風險資產供不應求!! 而據星展王良享所講,全球央行近期不是增持黃金,亦不是增購國債,而係買股票。 如果係咁,全球市場豈不是永遠牛一? 升市無須要理由,但股市既然升左,就一定要理由。憧憬中國增長,盈利改善? 算罷!! 歸納市場意見,近日升市,可以理解為兩大因素: 一,信陰謀論的話,淡友越嚟越過份,唱空越嚟越失控,國家隊為首決定報復一夾,加埋澳洲話會用儲備投資中國,外界又覺得,咿,中國唔係咁差!! 另一樣係歐洲,歐洲可能減息,市場因為缺乏炒作因素,提早FRONT RUN。 而觸發點係歐豬債息太低,而日圓無進一步跌,有錢焗入中港市。 而臨近五十天線,大戶亦局著補貨。 值得一提係歐豬債息,呢批歐豬YIELD以往五,至七厘,但渡邊太太集團掃歐豬,掃到如入無人之境,歐豬YIELD平均每日收窄十五至四十點子。 諷刺係,以西班牙,意大利信貸記錄,債息水平,竟然低過中電電能派息率,你話咩世界!! 講到歐洲,不得不提歐洲股神安東尼波頓。 唱淡聲音不絕,但曾經錯信民企熱嘅波頓,繼續睇好中資股。 理據都耳熟能詳: 新領導層上場、低通脹股票估值又偏低,今年會是「股票年」,中資股將會受惠,咁話! 3年前成立嘅中國特殊情況基金,遭遇美國借殼民企風暴,一年內跌三成三後,連續兩年有反彈,今年來再升9%。 基金在高峰期一度持有30隻這類民企,佔組合一成半比重。 波頓坦承,但願從來無認識過這批股分,不過他堅持國企肩負政治任務,未必會對股東有交待。 相反中小型民企雖然有風險,但會盡量賺大錢,波頓重申內地官方數據信不過,現時幾乎每個月都親身視察,本星期去深圳、下一站去上海。 股神認衰但不錯錯,但一眾大行報告效應近日更是史無前例強勁! 推咩隻,升邊隻。長城汽車為例,高盛目標兩日超標!!你又會問,大行神功,係反映市場熾熱,股市見底,抑或分析員水平進步? 其實無人知!! 但肯定,大價股如果同等於市場對經濟基本因素衡量標準的話,大價股落後,中小股當旺,講到尾係前者唔生性,後者叫做有炒作賣點!! 係咁簡單,無謂再揣測同牛二,牛三有無關係!!

銀蘋果

圖片
十年來首次盈利倒退,既不配做高增長股,更令蘋果迷掃興而去。 問題在於,市場預期力量不能低估,預期欠佳,只要欠佳業績比欠佳預期為高,即係代表好過預期,蘋果就係例子之一。 TIM COOK叻既地方,係懂得分散注意,亦體現到香港人精神:錢可以解決問題,就不是問題。 所以,佢以回報股東為理由,將回購及派息預留金額,共加碼到一千億美金。 一千億美金,和黃加新地市值總和,都比唔上老TIM派錢銀彈政策,由依家到後年,一眾蘋果股東平均獲派三百億美金一年!! 派錢,兼發債,已故教主最唔喜歡既野,老TIM做齊。 喬布斯係不折不扣既蘋果教主,咁老TIM COOK到目為止,角色局限係蘋果股東既黃大仙!! 金融時報曲線形容,老TIM係用錢叫股東收口,華爾街日報更直接,話蘋果出現身份危機,到底仲係增長股、現金股,科技產品股,抑或只是硬件股? 撇開呢的問題,老TIM點解盡用盡現金,改為發債,都要取悅股東? 不外乎一,蘋果確實唔掂,產品迷同股東迷,最少要用錢令其中一方收口。 二,老TIM變相用一千億美金,延長自己任期,呢一千億正正係佢免炒金牌? 無疑,蘋果產品銷售仍然有增長,但四成毛利率不保,科技界認為,係盈利能力致命傷。 更值得關注係,蘋果產品周期愈來愈比上對手,三星出三款新機,蘋果先有一款。可以預期,最少上半年內,蘋果會繼續跑輸比對手。 對於幻想iPhone 可以有大螢幕果迷,今次可以把心一橫換機。庫克否定iPhone屏幕加大到5吋的可能性,認為以目前iPhone 5的屏幕質素同耗電量,都較競爭對手優勝。 蘋果下沉,觸發手機界一個話題,一,遊戲規模結束,蘋果作為訂單機器角色完結。二,蘋果之失,係咪會造就群雄起義?當中第二點最有趣。 五間大行之中,暫時巴克萊,花旗都相信,蘋果問題會拖累區內整體代工商。反而小摩見解獨特,佢地覺得蘋果之失,係OEM二次冒起之時。 根據小摩見解,不同手機品牌,會用最快時間,填補iPhone真空期份額,於是今日無論鴻海,富士康,台灣一眾蘋果供應商通通照升。 而突圍而出,更首推比亞迪電子,一殼走天涯!!! 值得留意是,大中華區是iPhone 唯一有雙位數增長目標,不過隨著內地高檔智能手機飽和,蘋果要做決擇,是否進軍低檔市場。 有留意內地品牌朋友知道,一些三、四線品牌,已經廣泛將四核心的And...

慢活

圖片
如果黑天鵝事件,介定為意想不到,始料不及的話,中國PMI初值,恐怕要算例子之一。 數字一出,中、港股市之外,主要貨幣、商品全線倒跌。美林呼籲千萬,千萬,不應該因為震災亂炒資源概念。事後回想,不聽美林言,吃虧在眼前。 市況證明一切,PMI初值數字之差,出乎市場預期。 中環人話,數字意義之大,不在於五十點五,對五十一點五預期之差別,而係涉及趨勢或方向性根本問題。 傳統上,四月PMI比三月,升多跌少,這或許與廠家春季接訂單有關。番查數字,以匯豐篇制PMI為例,零八年至今,四年升,兩年跌,更甚,今次按月跌幅高達一點一,較三年前對上一次下跌來得要差,幅度計更歷來最大。 即,中國增長勢頭一如分析師所指,下降未完,上升缺力,而所謂復蘇周期一瞬即逝之快,更史無前例。 陶冬博士今日一句令人印象深刻:建國六十年首次擴張貨幣,刺激政策失效,呢番說話為依然憧憬中央啟動寬鬆政策有識之士,來一記大掌摑。 陶博士印證內地雙邊貿易關係數據,再加埋廣交會訂單按年跌了2.2%,完全跟首季出口數字背馳,反映Q1以為有18%增長,實際可能只有零! 當日誰說增長可見九,現在誰人失蹤了? PMI大數按月跌一點一,但細分部份,比大數更為可怕。一、新訂單、新出口訂單,以及產出指標,兩個跌一點九,一個跌一點六,招聘指數繼十一月以來,再次低於五十。 換句說話,實際經濟情況在在遠比大數字來得差,而內地經濟亦有可能再次步入放緩。 少少一個PMI初值,外界對數字極為認真。原因有二,一,數字屬於年內首個不受季節性因素左右數字,差亦再無藉口。 二,首季數字,除出口人為色素較濃,其餘大部份屬於遜預期,到底當中有否計及季節性因素?如無的話,,代表中國今年以來,經濟指標實實在在一直遜色。 如果比較首季工作天日數,今年比舊年僅僅少一日,瑞銀汪濤向統計局了解,首季數字其實不經季節性因素整理。 因此,今年以來任何數字,一概不能歸咎季節性因素。 另一問題:內地經濟情況之弱,觸發點因外來需求影響所致?抑或其實中國放緩,拖慢全球?值得思考。 最新一期經濟學人就有兩篇文章觸及中國經濟模式,認同Speed is't everything! 甚至認同,新領導層願意的話,其實選擇慢、可能先係好事! 呢點與小川行長日前表明可以犧牲增長換取結構改革,可以說是一脈相承。 ...

捐地

圖片
四叔捐地,港人受惠。包括埋佢自己!! 由於有捐地體現農地價值憧憬效應,恒地股價一個月內,既跑贏地產股,亦遠勝中,港兩大指數表現。 截至今日為止,恒地股價比三月十八日低位,累積升一成七,以四叔未連番增持股數計,帳面已經升值高達一百廿五億!! 你話,農地成本有無咁高?? 縮細條數,李兆基三月廿六日起,最少連續十一次增持恒地,涉及一千八百四十四萬股左右,每股成本大約五十三蚊,市價計,單係增持既呢批股份,未夠一個月,帳面賺大約一億,回報率百分之十。 要搞清楚,唔係恒地捐地,而係李兆基捐地。四叔並沒有將私人名下土地捐出,而係先向恒地購地,再以私人身份捐,過程行多一步,但正正係四叔最絕頂聰明既地方。 簡單講,先向上市公司付鈔,再向政府捐地,作用係即時將恒地農地價值體現。恒地作為四大發展商既農地王,視乎以帳面值,或當年收購計價算一眾荒地,兩者計恒地農地依家約莫相當於每股值介乎個三,至四個二之間。 按瑞銀計,頂盡依家只係反映總價值大約係一百零一億左右。 但經四叔先收購,後捐出,無論四叔捐幾多幅,會計上,恒地全數農地組合會即時反映主席既收購價。簡單舉例,原本批農地入帳成本係一百蚊呎,一旦四叔用呎價一千蚊收購,就算僅一、兩幅,恒地整個農地組合估值亦都會上調至每呎一千!! 盛傳四叔以每呎二千左右向恒地購地,未計估值提前得益,要記著,四叔承諾恒地向佢售出土地所收,全數派特別股息。 以二千蚊地價成本計,四叔成本係四十億,但因為恒地收左佢四十億全數派息,李兆基因而收番廿六億,換句說話,四叔實際捐地涉及只係動用十四億。 十四億對李兆基,數目唔多,但恒地股份帳面得益幾乎係天文數字。搵分析員簡單計過,就當係二千蚊呎價向恒地買地,十二號仔既農地每股資產值,就會由原本個三,至四個二左右,即時急升至相當於每股三十三蚊,粗略一算,李兆基名下恒地股份,估值就第一時間升值最少四百四十三億。 你諗,十四億成本,換取升值四百多億,依家先知咩叫叻?? 四叔俾林鄭任揀,中環人話,政府壓力最大,以目前環境,收禮容易,盤算政治風險困難。 市場關注嘅、係有冇利益輸送成分? 首先,發展商破天荒捐地,會唔會換嚟拋磚引玉嘅得益,由政府順便開發埋其他農地嘅配套? 再落去係,有冇轉售限制防止買家變炒家炒樓圖利? 政府要好細心處理! 而肯定,有四叔行先,其他發展商面對...

中斷升勢

圖片
樓市逆轉,而家買家出價,極之保守! 宗旨係: 唔平、唔買! 如果參考樓價指數,買家應該未收貨住! 樓價指數最新報120.12,按周跌1.41%,創出2010年5月以嚟最大跌幅。 而且睇個趨勢,連跌四個星期,跌幅係每個星期遞增緊,累計跌左2.8%,未似跌定! 數據主要反映復活節期間,二手樓市近乎停頓而加快樓價跌勢,代理話雙倍印花稅同銀行調高按息嘅負面影響正在擴大。 預期樓價指數,短期內會下試115點,相等於喺現水平再跌 4%。 整體投資氣氛薄弱,樓市買賣僵持。 業主逐步減價多咗,近期多咗劈價一成過外嘅放盤,但係好奇怪嘅係,價位越跌,越無人買! 樓盤傳真主持林靜雯,早前有個幾好觀察,就是重溫二月中、長實拆售雍澄軒酒店房嗰一刻,原來當時樓市已經見頂,而家開始有蝕讓,見証樓市見頂回落! 而家睇番轉頭,長實捕捉市況逆轉都幾準!趁高位散貨套現! 雍澄軒,暫時蝕得最多嘅,係一個高層單位,上手業主,2月尾333萬摸入,3月再以300萬摸出,單係賬面已經蝕一成,連埋使費估計至少蝕40萬。 最近連一向關注本港樓價的基金組織,都表示認同政府出招已打斷(Broken)樓價升勢,反映樓市轉勢真的形成。 基金組織特別指,一般樓市泡沫爆破前,按揭成數都會急升。 但金管局推出多輪逆周期措施後,平均新造樓宇按揭成數,已經由65%、下降至現時55%的健康水平。 更有代理話,今次樓市調整,樓價要跌一成落去,相信先至有望解凍! 正由於相信樓價仲有得跌,唔少人呢刻梗係擱置入市,轉買為租。 3月份,全港50個指標屋苑,一共錄得 1167宗租務成交,按月大增55%,創出7個月嘅新高。 同期,買賣成交大為失色! 成個三月,只係大約得 315宗。 由於二手成交嚴重萎縮,形成租務成交比例逐個月遞增,由1月份嘅四成、一路攀升到3月份大佔七成九,創出有紀錄以嚟新高,反映轉買為租嘅趨勢明顯。 由買轉租,係咪代表租務好吃香?! 原來又唔係,租金都危危地! 睇大數,暫時平均租值仲係企穩,但係個別新簽租約,已經要減租。 尤其係放租盤突然間大增嘅屋苑,好似新入伙盤,要減租搶租客。 特別留意,如果連租金都 "冧冧地" 要跌,意味住、樓價就仲未摸到底。

升級

圖片
工人行動升級 , 和黃行動同告升級。 當工人進佔長江中心第一日,傍晚其中一個外判商高寶,突然宣布結業。 高寶向外宣稱,因工會組成的工業行動,影響了自己七成半員工,因此而無能力重組團隊,要突然宣布結業 , 並會按法例遣散所有員工。 香港國際貨櫃碼頭發表聲明 , 對高寶的決定深表可惜 , 又呼籲外判商與員工 , 盡快返回談判桌。 由抽煙、食飯、小解、甚至不辭而別單方面離開,高寶在整個談判過程中,有幾大誠意,不問而知。 只是工潮只是開始了三個星期,咁快就決定結業,是否過於倉卒 ? 還有,幾日前 HIT 先發表聲明,稱碼頭已恢復 86% 程度,每日損失亦已經減半,作為外判商之一,高寶沒有理由不感受到好消息而要決定結業 ? 更吊詭的是,我們同事上午問高寶,仍稱會參與談判,豈料不足半日態度 180 度轉變,是否因為工人罷工行動升級,有人施壓力作出報復 ? 彭博有篇文章很值得大家參考,雖然好像台灣長榮及日本 OSK 船公司,因為找不到泊位,需要將貨櫃運到鹽田港落貨,但當地最大的貨櫃碼頭營運商是誰 ? 又不是和黃,佔 46% 。 論去年兩地貨櫃處理量,兩地已不惶多讓,去年深圳仍錄得 2% 增長,相反香港貨櫃碼頭倒退 5% 。 有分析員贊,和黃做左最好的對沖示範,即使那個碼頭出現問題,都有另一邊支持將損失降至最低。 顯然今次高寶結業,會對罷工員工做成巨大心理壓力,遭解散的員工,像突然失去了重心,而另外兩間外判商員工,心理壓力一樣可想而知。 參與今次工潮的工人中,高寶目前聘用過百個,參與的工人揚言不會後悔。 不過事件是否真的可以如斯容易解決 ? 由社會民情來看,有市民熱心捐飯捐食物,更有籌款協助員工解決生計,甚至有茶餐廳知道有罷工員工幫趁,願意買一送一支持員工,那股社會凝聚力,多得 HIT 開始漸漸發揮力量。 話說回來,各位有無留意李生的投資,集中在那些地區 ? 長和系內最大的海外投資,要數和黃及長建,和黃的電訊及零售行業,遍布英國及歐洲大陸。長建的海外投資,就集中在英國及澳洲。 相反,在全球經濟最強地方,美國和黃的投資、居然接近零 ! 香港、英國及澳洲有何共通之處 ? 不錯,正是英聯邦的地區,司法制度實行普通法,換言之,只要不犯法,賺到盡又何...

想唔通既事,實在太多。繼日前金災之迷後,近至內地,最少有兩個謎打唔開:一,點解信貸不斷升,資金不斷氾濫,但經濟就仍然一般? 第二,點解內地股市不斷跌,人民幣可以不斷創新高? 集中睇人民幣同內地股市關係,印象中,零七至一零年,兩者關連數極高,換言之,人民幣升當年就等同股市同樣得。 但粗略一算,內地股市累積跌超過百分之三,相反人民幣同期兌美元升幅,就有近百分之三,兩者關係完全倒掛!! 人仔升值之說,已經成為不可動搖既市場預期,但點解升?同期離岸不交收合約依然反映貶值、離岸現貨價更連續三日低於在岸價、外商直接投資無明顯增加、股市更不在話下,外資大舉流入之說,老早就不攻天而破。 到今日,又有一個新既解釋。 由於人行中間價太過異常高開,正值外圍圍攻唱淡,內地一種分析係,中央故意推高人民幣,目的有二: 一,作為評級機構降級對策,至少貨幣不斷升值,外界對中國唔會睇得太差。 二,升值作用在於增加憧憬,目的係要減低利淡升溫底下潛在資金外流壓力。 更有消息指,小川領導人身份繼續掌管人行,係要完成國際化使命。於是,中國日報引述人行研究局話,人民幣上下限波幅,一定會擴闊,市場估計會由百分之一,擴大到二。 但有趣係,報道只有英文,沒有中國,載登僅於海外版,不在內地。唔通,真係要講俾外資睇,咪嚟惹我!! 從一、二月份新增外匯佔款睇,人民幣升值的確反映資金流入。但資金流入四個字,點定義?係新流入外來資金,抑或原本根本應該屬於內地既資金?外電引述交易員講法,答案似乎後者居多。 據講,因為人仔升值幅度無路可捉,交易員話,留意到大量內地企業本星期超規模結匯,將資金調返兌換人民幣。如是者,人仔新高背後,其實咪係內地人一手包辦,自己人掃高自己既貨幣? 貨幣升值,體現國力提升,本來好事。 據中國網報道,昆明一名投資者,六年前起存入二百五十美元存款,最近發現兌回人民幣大幅貶值。結果點?話說,呢位昆明貶值苦主,親自撰寫起訴書,入稟昆明法院,控告聯儲局濫發貨幣,以及要求賠償一美元損失。 聽完之後,唔知點反應唔緊要,可能昆明法院都唔知點反應? 但道理上,昆明呢位投資者,係咪要控告埋小川行長?又或者昆明呢位投資者,大興問罪之前,先睇下我地香港同胞,幾年內港元兌人民幣貶值三成、另外因為負利率,人均存款平均每年蒸發兩萬多蚊。 你告聯儲局,咁七百萬港人,應...

恐慌與瘋狂

圖片
期金市場出現前所未有的恐慌性拋售,但零售市場卻出現完全不同的瘋狂情況。 在旺角油麻地一帶、以至銅鑼灣的珠寶店,擠滿內地的買家。 有部分顧客買的金手鐲,是計劃留給子女結婚用,而他們的子女大部分還沒有開始約會。 香港金銀業貿易場週一的黃金交易額升至1650億港元,正常情況下日均交易額在800億至1000億元之間。 在內地,蜂擁到買金情況不惶多讓。 北京展銷場,不論金條或飾金全數被掃光,展銷櫃只有一個個空空的飾物架。兩小時就賣出二萬克金條。 上海珠寶店一樣迫滿人龍,過去幾日銷售額是平日的四倍。 同樣情況一樣在印度出現。 金價大跌,反而做就一批批買家入市。 相反,專業投資者並沒有他們這樣滿有信心。 今年以來,黃金相關ETF錄得112億美元淨流出,是近兩年最大規模。 總額降至372億美元,同期流入環球股票基金規模,就有淨流入212億美元。 恐慌的沽家,與瘋狂的買家,到底誰才是理性? 一間容易解釋的理由,是內地買家投資實金,一方面是出於實際需要(送禮/ 自用),那怕今天不買、明天價錢回升都仍要購回。 何況,內地要買金,更多原因是貪污行賄洗黑錢,價錢高低,其實對買家意慾影響不大,有時反而趁低吸納,他日仲可以博反彈。 金價下跌原因仍無確實有說服力的說法,部分歸疚環球經濟失去動力,亦有分析指是通脹預期有變。 但淡風吹過,好友又再堀起。 個人財富估計損失15億美元,約翰保爾森仍堅持看好金市,原因原來同格林斯潘有關。 他在2008重金聘請前任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為顧問,當時格老堅信聯儲局不斷擴大資產負債表,將會引致急速信貸增長,最終令通脹升溫,因此約翰保爾森堅持長期投資黃金。 其實咁又難怪佢會咁想,試問全球最貼近伯南克想法的、理應是佢前任,但估不到是伯老比格老更懂得影響市場預期。 而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亦堅持通脹上升可能性仍然未減,對金價長線前景維持正面。 但講到損失最多,諷刺的是其實要數環球中央銀行。 持有近兩成全球黃金儲備,央行手持黃金總值,由近二萬億美元,降至一萬四千億,帳面損失高達5600億美元。 央行亦出口術支持金價。南非央行行長對金價下跌表示關注,斯里蘭卡央行就指,締造趁低吸納機會,南韓央行就話持有貴金屬是長遠行為。 說到這裹,不期然又再想起聯儲局操控金價的陰謀論-- 美國及...

血色黃金

圖片
黑色星期一事件,血洗黃金,商品市場。 近至香港文錦輝,遠至華爾街、瑞士,甚至南非既交易員都形容,如此跌勢,震憾之大,入行幾十年以嚟未曾經歷。 簡而言之,金災已經屬於近三十年一個記載金融史既全球性事件。但呢一刻為止,金點解跌? 因為中國經濟放緩?因為塞普路斯被逼沽金?當真如此簡單? 金災,更令人不思不得其解,貨幣氾發規模既然遠比幾年前激增,抗通脹難道不要黃金嗎? 華爾街部份專家,加華爾街日報,認為黃金之跌,正正是經濟走弱,通脹憂慮降溫結果。 跌市原因,從來跌市後先會發現。但上述分析有兩大問題:一,經濟走弱並非今年先至發生,點解之前經濟弱,無金災? 二,貨幣經濟理論有一條公式MV=PT,即係佛利民一直堅持,貨幣造就通脹既定律。 莫非,華爾街中人,聯同華爾街日報,趁金災要徹底推翻佛氏理論? 星期一晚,國際財經媒體幾位主持,同一時間問:有無人話我知,咁大規模商品沽盤,邊度嚟?點解咁? 評論員答案,清一色係「I HAVE NO IDEA」! 呢類回答,反而值得尊敬。 既然係突如其來事件,入行生涯未曾經歷,唔知就係唔知,無謂次次要套用塞普路斯!! 話說回頭,正如沈大師所指,金災背後,更值得反思係,以為必然,認為有十個原因支持,零個原因反對,但任何投資市場,任何投資工具,係無必然呢回事? 所以,金災之後,要反思係,繼金之後,有咩成為下一個洗倉,或者清倉對象,什麼必然假設,係咪會一一瓦解? 就算部份大戶對,的而且確沒有通脹壓力。但通脹其實要劃分,大概分為物價通脹,貨幣通脹兩種,前者即使沒有,後者一直存在。 華爾街日報提出,聯儲局一直強調量化寬鬆不會引發通脹、由今次金價步入熊市來看,似乎象徵聯儲局在貨幣政策上,取得了勝利,寬鬆的措施短期亦不會改變 黃金戰士講過,央行可以干預市場,可以干預貨幣,亦絕對可以左右金市,從而曲線喺貨幣供應大增之下,力保匯率不跌。 想唔通,就會有陰謀論充斥。中環人形容,金災事件證明一件事:市場力量可以逼政府,但政府之手,從來力大無比可以擊退市場力量。 惠譽之後,極具影響力既穆迪亦以影子銀行,信貸急升為由,向中國評級開刀。巧合係,消息一出,內銀即升,大、中、小內銀買盤,盡影國家蹤影。 故事再次說明,基於分析,睇淡係岩,但將分析,付諸行動大舉造淡,十次未必成功一次。係吓,金價其實等左三...

放慢的勇氣

圖片
重量級星期一,內地首季數據一出,結果出現兩個「出奇」。 一,數據出奇地低。 二,大行經濟師出奇地手鬆。 巧合係,諸間大行中國經濟師幾乎空群上京,中環人陰謀論揣測,莫非係統計局官員要交心,兼打底? 原本估有八至八點二,七點七官方數字,即係比最樂觀預期,相差半個百分點。用經濟師講法,誤差原因係反貪導致一,二月份消費出奇地差,而三月固定投資走弱,總之,結論係可以接受,二季會更好。 的確,對中國經濟不宜悲觀。但既有問題隨著數據公佈後,就進一步浮現,尤其係中國沿用既信貸帶動經濟增長模式,係咪陷入經濟學所指既邊際回報下降周期? 做過數字比較,舊年第一季內地M2增長百分之十三,但同期經濟增長有百分之九點一,到舊年第二季,M2增長只有百分之十三點六,經濟增長有百分之七點六。 到今年首期,最新M2增幅百分之十五點七,但經濟增長唔比舊年第二季好,更遠差過舊年第一季低信貸增長季度。 帶出問題有二: 一,信貸推動經濟增長模式是否失效。 二,分析中國,已經變得比之前復雜,唔可以再沿用舊既一套。 統計局記者會,全場僅僅解答五條問題就草草完場,有趣係,中國數據同實際情況不符既質疑,竟然出自內地媒體提問當中。 面對呢類家常便飯問題,統計局發言人顯然有備而來,借用老外以作反駁。 有別以往逐點回應,統計局發言人搬出三藩市聯儲銀行一篇短論文,勸大家睇下,睇完就得!! 論文係點,五頁紙文章,三藩市聯儲銀行用內地官方增長數字,PMI為首既市場指標,同埋李氏指數,即係總理李克強最留意既幾個參考數字作比較,結論係三者走勢一致,不存在造假成份。 撇開真與假,市場仍然解決唔到某些問題,包括點解信貸高速回升,經濟唔得。 其次係,PMI,工業生產,同出口三組數字為何不符。 統計局可能說得對,經濟運行模式有變,所以暗示指標不斷在變,的而且確,要靠單月、單一數字判斷中國經濟是何等困難,就以資金外流,同外貿表現高低兩者關係,出面依家無人睇得明。 法興下調內地增長預測,認為復蘇期過去,作為補飛,佢地話內地接受相對低增長未必係壞事。 最重要是認同,新領導層是刻意改變宏觀經濟管理架構、不再著眼於在收緊或寬鬆之間,而是決心改革結構,更審慎管理風險。 無疑,數據之差,一定會引發刺激政策懂憬,但正如民企之父張化橋兄所指,呢種野可免則免也: 「中國政府決心用...

渡邊太太

圖片
日圓迫近破百。 商界、政客、甚至分析員都異常興奮。 但過去幾年積極參與日本匯市的零售投資者,即是俗稱「渡邊太太」,反而沒有什麼感受。 以39歲中村太太為例,本身投資年期都有5年,說自己及朋友都沒有特別慶祝,只是靜待機會,增持美元資產。 中村太太目有總值3千萬日圓的美元長倉,她計過兌美元每升值1日圓,自己就會獲利30萬日圓。 換言之由去年11月首相安倍晉三上台以後,中村太太獲利超過六百萬日圓,未來她會繼續將資金投到海外。 配合日本央行無限量寬措施,日本大型機構同商界將破紀錄的資金調回國內。 但渡邊太太就反其道而行,零售投資者大舉將資金調離國內,金額創出2011年8月最高。 結果是加快了日圓跌勢,自日本央行上星期執行無限量購債措施以來,日圓匯價持續受壓,跌至貼近100日圓兌1美元關口,累積貶值幅度達7%。 瑞信更預計,三個月內日圓會跌至105日圓兌1美元,十二個月內更會低見120水平。 原本,黑田對上星期傑作依然沾沾自喜,以為創下東瀛神奇力量。 點知,當黑田先生遇上渡邊太太,隨即扭轉佢原本沾沾自喜想法,而變得騰騰雞雞。 黑田原意係創造資金,推高股市,再製造投資。 點知,渡邊太太未等黑田按扭,已經將整個日本央行印鈔FRONT RUN。 導致一邊你印錢,我就抽錢,單係三月,呢班比專業交易員更專業既「師奶」,已經將為數過萬億日圓調離本土。 師奶唔俾面,日本機構大戶就涉嫌雙重「抽水」,佢地大規模將海外資金調回日本,大買日股,但同一時間,日本機構大戶加入沽空日本公債,企圖DOUBLE BET,DOUBLE PROFIT。 連埋外資既空倉盤,日本公債期貨五個交易日,幾乎每日上落停板。 渡邊太太抽資,將印錢所得,大部份留在境外。 更大問題係,日本公債沽壓超出預期嚴重,走勢遠比估計波動,十年公債為例,債率由零點三,急抽至零點六厘,形勢太過不妙,導致日本央行接連解話,但愈解愈慌!! 市場原本估,日債有機會見零點一厘。黑田如意算盤係既想日圓弱,又想債息低,但如今算盤大亂,正如法興之前推算,日本有可能行最極端一步,就係政府公債,大部份全數由印鈔資金購回,即係,一面借錢,一面印錢。 不過此舉肯定有後遺症,亦難為係區內央行,南韓,台灣,新加坡應鬆不鬆。 以新加坡一個追求絕對完美既國家,寧願降增長預測,亦拒絕寬鬆...

伯南克的名單

圖片
唔係多得聯儲局提早外洩會議記錄,外界亦唔知,誰是聯儲局朋友,誰與聯儲局毫無交往。 聯儲局提早將會議記錄,電郵俾百五名人士,或機構。 從電郵名單睇,原來,真正同聯儲局有密切關係海外央行,只有日本央行,同歐洲央行。 佢地係唯一兩間,獲提早發放會議記錄既央行。 誰是大行,邊間有影響力? 電郵名單反映,高盛,花旗,法巴,摩通,野村,甚至匯豐,都榜上有名。 作為匯豐股東應安心,歐智華原來有一定江湖地位,匯豐喺聯儲局眼中仲有一定角色。 但講關係,似乎摩通同聯儲局最FRIEND,因為最少四位摩通人士,係提早獲發會議紀錄。 講番今次提早發放會議記錄,據報係由一名聯儲局專責機構關係既高層BRAIN GROSS誤發。 而誤發時間,比原定正式公佈早左足足十九小時,即係,星期二本港時間晚上九點,百五名人士或機構就預先收到,到星期三,香港時間晚上六點半先至發現,最後聯儲局提早星期三晚九點鐘正式公布。 雖然官方解釋係意外,亦搵唔到證據顯示,有大戶從中套利。 但疑問歸疑問,點解誤發電郵後,大約二十小時之後先發現? 發現後,點解唔正式公佈? 更大疑問係,點解聯儲局有百五個包括主要金融機構聯絡電郵在內既MAILING LIST? 而包括多間對沖基金、高盛在內等等大戶,之前係咪一直有預先獲聯儲局發放訊息。 對於會議記錄,聯儲局內部列明,係保密資料,但唔算第一級。 由於從會議記錄可以得悉聯儲局想法,前聯儲局委員「邁耶」從商搞顧問公司後,服務之一就係賣提早發放既會議記錄,據講每名客戶每月收費上萬美金。 敏感資料提早外放事件,其實不止一次。 舊年八月,勞工部就「唔覺意」提早十五個鐘公布新領失業救濟人數,號稱首席市場,監管最好,世界警察自稱,唉!! 市場有鑊氣,資訊供應商亦想盡辦法,美國依家興一樣野,呢的資訊供應商喺勞工部,商務部等等資訊發佈主要機構,安裝超級光纖,為既係用最快時間發放資訊做賣點,向客戶增加收費。 話時話,我地八十八樓陳總裁雖然不在伯南克名單內,但至少佢內地「哎吔」頂頭、小川行長都不被伯老放在眼內,相信佢都唔使咁驚! 

意外寬鬆

圖片
講了貨幣政策會偏向中性,但三月的新增貸款及貨幣供應,卻出符意外寬鬆。 三月新增貸款有一萬零六百億元人民幣,增加左四千四百億,增幅達七成。 至於三月M2增幅亦遠高於預期,達15.7%,值得注意是M2廣義貨幣餘額,更首次突破100萬億人民幣。 經濟師話,貨幣供應增加,部分原因可能同資金流入有關,以外匯佔款連續三個月錄得正增長,人行需要購匯對沖。 相信人行上半年貨幣政策大致會保持不變,但為免加大通脹壓力,相信會繼續以數量型工具,回收市場資金,估計加息機會較低。 值得留意是最近一直高企的社會融資規模,三月有2.54萬億,比二月大幅增加1.4倍,亦等同一月創下新高紀錄 其中反映理財產品等影子銀行的信托貸款,更增加左4360億,高過一、二月合共水平。 近日寫報告有異常表現的美林中國經濟師陸挺,特別關注信托貸款急升1.4倍的現象。 無異,新增貸款及社會融資數字均遠比預期多,貨幣政策環境將會令第二季經濟勝預期。 但信托相關貸款三月份急升,令影子銀行憂慮料升溫,更指三月數字顯示、監管影子銀行問題未見成效。 瑞信陶冬更語不驚人,以三個「不尋常」,形容數字。 包括新增貸款及社會融資總量、不尋常地高。 信貸氾濫,但經濟反彈疲弱的不尋常。 樓市升溫,股市低迷的不尋常。 三月數字顯然是揭穿了、人行根本從未啟動收緊政策。 一旦通脹回升,陶冬相信人行下半年會收緊銀根。 三月另一個被外媒煲大數字,是三月底外匯儲備總額,突破3.4萬億美元,換言之規模等同整個德國經濟體系。 人民幣恢復升值,外匯佔款又持續三個月高企,最新外匯儲備數據,進一步確認資本加快流入內地。 還記得去年底,官方千方萬計,尋找方法希望資金湧入。 當時上交所外訪到各國巡迴推介,外管局亦配合加大QFII/ RQFII規模,幾乎肯用就即批。 不過,這一度備受官方推崇的RQFII產品審批,都要變陣。 外管局近日出台的新法規,會要求基金公司,提早一個月申請新增額度,而不是按現時做法,用滿額度八成就可以申請。 外管局更批評部分基金公司過分進取,甚至是「獅子開大口」,往往申請的額度,高達50至100億人民幣 翻查資料,截至一月底外管局已經批出的700億當中,超過500億由四間基金公司瓜分,當中南方及華夏分別試過兩次獲批50億。 咁2822 同 3...

出口水分區

圖片
中環人感慨,為的並非中資股持續不振,而係踏入四月,有關內地數據造假之說,未有降溫,反而升溫。 星期二一個通脹數據,華爾街日報中國特派員亦可以大造文章,引用阿里巴巴物流網統計指,頭個月貨品價格升幅百分之十一作例,推翻內地官方通脹數據僅僅百分之二點一,你說怎麼辦? 數據有水份,講得最多係出口。一,二月,全世界話「假得很」,野村,高盛,大摩,摩通,通通指有問題。 就算最新三月出口增長放緩,但造假之說,仍然此起彼落。 未說怎麼辦之前,或者先說怎樣假。 首先,頭一季,內地整體出口升幅百分之十八點三,但同期南韓,台灣出口,分別只得百分之零點五,同百分之二點四增長。 數字同區內吻合呢一關,首先出局。 再同個別市場細分數字比較,內地第一季到台灣出口,官方報稱有百分之四十四點九增長,但根據台灣數字,佢地同期來自中國入口卻減少百分之一點二。 內地對港出口數字更成為水份區。其中一個迷同香港都有關,以三月為例,內地出口到香港增幅達93%、是1995年以來最高增幅。 以規模計,更幾乎是出口到美國的一倍,點計都解唔通?? 中國海關發言人見媒體時,顯然有備而來。結論係會查,查咩,係有關數字失錯既報道。 對於輸往香港出口數字,海關有個解釋,就係內地出口商申報時,由於不了解貨品出口目的地,所以通常會填香港。 我地作為局外人,一個好簡單疑問隨之而來,就係點解出口商唔知自己張單嚟自邊個市場既?? 有別於其他經濟師對出口增長高與低既執著,美林陸挺短短兩頁紙既簡報,一句內地出口數字繼續有水份,算係破解市場疑問。 陸挺提出疑點有二:首先,係剛才提過既內地對本港出口數字離奇急升。 第二,就係BONDED AREA現象。 所謂BONDED AREA,就係內地出口區域,引用海關官方名詞,叫「海關特殊監管物流貨物區」,我地簡稱叫「特監區」。 唔少內地經濟師指,內地出口廠如果想結匯,或者大規模資金調動,就會向海關篤大出口。 方法非常簡單,佢地會將貨物輸往內地既「特監區」,而唔係境外,而按中國造法,貨物一到「特監區」就會當出口計算。 由於既簡單,又低成本,所以,睇番三月份數字,內地出口到「特監區」貨物,三月急升三倍四,二月升幅一倍半,一月升兩倍六。 正因如...

鐵娘子

圖片
一代鐵娘子,戴卓爾夫人逝世,有人形容係時代終結,其實不然。 九零年至今,廿三年內,上至英國歷任四位首相、下至英國國民,根本擺脫唔到鐵娘子在位十一載影響,亦走唔出八十年代一度光輝,而終日懷緬過去,戴卓爾時代根本從未走出英國國土。 保守黨想創造另一位戴卓爾夫人、貝理雅當年既工黨,亦因為鐵娘子而工黨、保守黨化。 正如尼爾費格森講,戴卓爾夫人喺英國本地反對聲音依然不斷,但海外贏盡聲譽,因為旁觀者清,尼爾形容,戴卓爾夫人幾乎每項決定都係正碓。 回看歷史戴卓爾夫人當年極度抗拒歐洲,特別係歐洲融合、貨幣一體化,結果內閣借人頭稅作反,親信賀維劈炮,導致鐵娘子飲恨落台。 但以依家歐洲亂局,戴卓爾呢位原鐵娘子,明顯俾老翻既默克爾強。 戴卓爾夫人七九年上任,英國通脹高達百分之二十二。 雖然係「師奶」一名,但佢認為,通脹皆因貨幣供應而起。 話說,一九八零年,當年英倫銀行行長理察森就因為控制貨幣供應不力,俾鐵娘好多次批評。 評論認為,英國可能有當年包袱,所以美國量寬,英國偏偏唔敢去盡。 但更多評論想問,如果戴卓爾依然在位,政壇影響力依舊,佢會點收拾依家殘局? 英國多篇評論認為,鐵娘子比列根,更信奉自由經濟,更配做係海耶克,佛利民信徒。 同時間,戴卓爾夫人唔介意以「師奶」自居。佢講過,如果頭家管理得好,治國水平亦唔會太差, 六五年,佢一句: IF YOU WANT SOMETHING SAID, ASK A MAN; IF YOU WANT SOMETHING DONE, ASK A WOMAN。 正正係呢種媽媽心態,萬有事有阿媽睇著,BBC形容,鐵娘子十一年,唐寧街出現史無前例既權力集中,呢個其實同戴卓爾夫人本身既市場主導,基本上有徹底,根本上矛盾。 90年代迫宮,看馬卓安今日扮晒戲懷念一番,那種虛偽實在令人齒冷。 反而肥彭一句:「鐵娘子做事絕不妥協」、「尤其對同事更強硬」,就充分反映彭定康的語言藝術。 列根,戴卓爾夫人先後作古,美,英兩地不時對兩位政治巨人懷念一番。 聞鼓響,思良將,念故人。 因為,兩人標誌既資本主義最光輝時代,其實已成歷史,二十年後有多,至今全球仍然喺政府主導,同完全市場之間徘徊爭扎。 意識形態亦近乎真空。 亦因為咁,越對兩位巨人懷念,其實越代表世界未必有過進步。 無疑,兩人...

尋找高Yield的故事

圖片
當外界仲糾纏於日本印錢對經濟成效之際,引用基金經理比喻,依家有人擺明,叫你衰野唔好講著,有錢齊齊錢、但你點反映。 結果,三路資金,兵分三路,各有目的。 第一批尋YIELD錢,好明顯咩都買。 第二批CARRY TRADE錢,策略更易,借日圓,分兩批,一批買日股,一批四處炒。 第三批,央行儲備錢,大量泊入澳元,新西蘭,以及加紙呢的高息貨幣,或有加息機會既貨幣。 其實無須要華爾街日報形容,全球混亂豈止債市,而係整個金融市場,繼而係經濟。 一個月前仲講緊美債債息見兩厘二,澳元穿一,歐債債息抽升,敢肯定,預測全數失效。 單以上星期,德債息率累積跌十幾點子,美國跌超過二十點子,澳洲債券跌十二點子,香港亦跌超過十點子。 當日,星期五係經典之中經典,德國,英國以至香港債息單日跌勢明顯。 而到今日,二線歐債,包括意大利,西班牙,債息全線單日跌超過十點子。 定息基金經理形容,尋YIELD錢,上星期已經將主權債掃至「乾塘」,美債債息短期難上兩厘,歐洲二線債息亦會受惠,黑田東彥話咁快,就被伯南克,德拉吉封為有情有義好朋友。 上星期前,市場依然流於推算日圓走勢,從而決定日股部署,但一日扭轉局面,由於日圓跌已經毫無疑問,市場想法主要係改為,用最少本錢,受惠日圓最大跌勢,既然日圓一跌,區內影響不同,股市層面,沽一個市場,買另一個市場既PAIR TRADE會排排玩。 回報,係相對性,事到如今,環球其實再次討論,到底咩叫YIELD,或者點為之有YIELD。 由於日本公債太低,十年僅僅零點四厘左右,外界估好快見零點一,反過嚟睇,所謂YILED既門檻就相應提升。 四日前,一、兩厘算係無YIELD,但依家將0.1厘拍埋,就叫做有YIELD。 以往,三至五厘,僅僅合理YIELD,合理回報, 依家咪就係高YIELD。 正因如此,香港,美國債息,有YILED了。 同樣,股市唔代表區內全線受惠,尤其係,恩仔搞事,祖國被唱淡,但投資者如果要放長線,人尋YIELD ,我亦尋的話,香港平均過往三年,派息率有三厘回報股份,多的是。 所以,咪花時間炒國策!!! 日本由依家到年底,正處於蜜月期, 但下一個問題係,之後點? 人人話,通脹未能達百分之二目標係風險,其實有無諗過,通脹達標,先係風險。 依家個個攞半厘回報買日債,一過唔覺意,日...

混亂?

一跌六百一,歸咎係擔心內地疫情擴大。 由於,航空跌瀉得多,令疫情導致跌市變得繪形繪聲。 肯定,疫情不利市況,但疫情亦不等於跌市原因全部。 中環人問,如果確實係內地疫情,為什麼區內接近全線跌,甚至連歐洲市都跌。 問過大行經紀,早會,以至客戶查詢,內地疫情幾乎屬於零關注,部份大行指,經紀全日解釋跌市,疫情兩個字,其實提都未提過。 要解釋尾市跌幅加劇,理由簡單不過,就係淡友成功試穿底部支持位,尤其上晝穿二萬二之後,毫無承接,當時已經觸發force sell!! 如果將日子拉長,中環人話,內地近期經濟同金融問題浮現明顯,早幾日幾個pmi似好實非好,比以往三月份數字其實走樣明顯,淡友已經加碼造淡。 一間大行提及,今年一月開市以來,區內大戶long日本,short中國策略一直無調整,而觸發今日大跌,背後其實係黑田東彥呢個人。 眾所周知,日本央行qqe,將印鈔加倍,分析計過,如果計算埋購入ETF, 房產基金部份,日央行每月印鈔超越二千億美元,遠比美國為多。 羅傑斯商品天王講得岩,市場呢一間having fun,但區內其實大禍臨頭。 點解?日本印鈔,製造資金,不等於鄰近市場受惠,反而係受害。 一,通脹加劇。二,區內借貸同增加槓杆情況勢必急升。觀乎區內槓杆水平四年來幾乎倍增,大家明,點解大戶咁驚!! 好多人話,美國左右全球,岩。 但日本貨幣寬鬆,對區內槓杆水平關連系數其實更大。 如果睇九十年代中期,美國就算加息,但由於日本量寬,當時區內借貸正正係不斷上升,結果,九七,九八,就係咁爆左!! 好明顯,日本將快樂,建築於別人身上。 正如匯豐范力民所指,日本加倍印鈔,區內形勢混亂。 綜合經濟師所指,南韓,台灣,以至中國會影響最大。前兩者主要係競爭對手問題,內地則是信貸澎漲之憂,結構問題永世解唔開。 同時,日本係區內直接投資既最大國家,南韓,內地貨幣強勢,日圓弱勢之下,勢必減少對兩地直接投資。 反之,馬來西亞,印尼,越南,一向同日本金融關連情況較高,近年日本對上述幾個市場直接投資不斷增加, 結果,今日三個市場,正正係颯市上升。 看來第二季的部署真要認真再想想。

ABC

第一季,區內市況變化微妙。一,債市流入既錢,幾乎一面倒,二,股市 表現係過別發展。 中,港落後,日本之外,跑出係大致屬於三,四線既區內市場。 更有趣係,如果講區內新股集資額,東南亞涉及十五億美金,贏盡包括中 ,港在內既北亞市場,對上一次東南亞集資稱王,已經係一九九六年第四 季既事。 九六年第四季以後,區內就爆。以傳統上,股市升到三,四線股,股災先 兆,難道今次又係預警一則? 但中環人話,遊戲同十幾年前比較,變化極大。 一,中國主導世界工廠角色轉移,工序明顯外流到邊圍國家。二,日本為首既FDI,出現分流,唔再單邊流入北亞地區。 三,美國奉行ABC政策。 所謂ABC政策,其實係奧巴馬兩年前重返區內既戰略,順我者得,異我者 排拆。於是,搞嚟眨亞太經濟合作計劃TPP,其中一項就係ABC,ANYONE BUT CHINA!! 美國講得好白,中國唔遵守國際遊戲規則,就不能入局。所以TPP,包馬來西亞,包越南,新加坡,日本,而南韓就有機加入,就係無中國份!! TPP佔環球經濟規模四成,當然暫時依然流出紙上談兵,但觀察家話,從 股市表現睇,似乎的而且確係,靠近美國,會有運行。 而踏入三月底起,國際對華淡風四起,差唔多係三路夾擊。一,中國經濟 表現遜預期、二,影子銀行風險潛在爆發。三,空氣污染。幸好,堂堂一 隻蘋果,甘拜中國市場門下,面對央視圍攻,庫克成為MR SORRY!!! 但西方傳媒普遍認為,蘋果此路一開,意即凡在中國有市場,都要道歉收 場,絕不合理!!! 撇除中國,南韓一隻三星,睇股價知咩事。金正恩挑釁,北亞市場風險溢價上升。但有分析認為,阿爺取態之外,萬一正恩其實係拋磚引玉,暗鋪投入花旗陣營,往後形勢更為不妙!!

碼頭風雲

碼頭工潮,到底對本港國際航運中心影響幾大? 好多話,有極大影響,物流協會話,聲譽大受損失,亦有更多意見指,船公司會幫襯其他鄰近競爭對手碼頭。到底實情係點? 實情係,暫時未知,而暫時影響係有,但暫時影響未算太大。船公司方面,據從行業了解,台灣長榮的確有十艘貨船受延誤,佢地原本有三艘到港貨輪,依家會外流到其他地方。 至於其他船公司,到目前為止,依然按兵不動。 無疑,根據報道,同向部份船公司了解,因為工潮,葵涌個別泊位處理上落貨時間,由平均三個鐘,延誤到個別係六十小時,即係三,四日左右。 的確,和黃旗下喺葵涌合共廿四個泊位之中,佔最多,一共十六個。但其他泊位運作正常,例如,全球最大既馬士基,由於用緊現代貨箱旗下泊位,已經公開表明,暫時無野!!! 跟開碼頭股既分析員指,香港較深圳同新加坡,港口處理量出名有效率,船公司唔會輕易決定投用其他鄰近地區碼頭。一來,合約簽好,永久轉轉唔易。 二來,外界忽略香港仲有中流作業,葵涌暫時受影響,河內碼頭為首既中流作為可以輔助,所以現時談唔上港口貨運停頓呢回事。 業界指,香港作為中轉港,吉箱同實箱既中轉,技術上好難更改基地。但肯定,如果問題持續,船公司繼續受延誤,情況會好唔同,有日本船公司已經話,有可能轉泊其他港口。 成事件,除左貨櫃處理之外,保險會點?有分析員指,工潮通常唔涉及保險承保範圍,但要睇個別合約而定。 和黃有和黃講法,工會有工會立場,業界話,事到如今,政府未出過一句聲,實屬為奇!! 對於今次事件,有長和觀察家提出,自從李澤鉅接手系內大小事務後,傾向更公事公辨,即是一切以合約為先,加上凡事「練到盡」性格、由建築起樓、碼頭外判、甚至零售電訊業務,均以效益為先,難怪會有怨氣爆發的一天。 但凡事兩面睇,人家依合約辨事,又何罪之有? 況且如果作為長和股東,應歡迎呢種「務實」作風? 難怪當日長和業績記者會,Victor一改低調作風,凡事搶答,甚至打斷父親發言,看來王國繼承人已 正式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