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顯示從 2007 起發佈的文章

國策市

尹思哲提到二零零七年,是港股轉為國策市關鍵的一年,從我們每日做的新聞來看,此言非虛。 由七月中突然傳出國家稅務總局指摘「九國企」稅務優惠早已過時、到溫總為直通車降溫,其他在電信、金融銀行、資源商品、房地產市場,幾乎全部都是受「政策市」影響。 上星期就有兩宗國策新聞,對電信同航空業有很大影響。 愈近08奧運,炒作內地3G發牌繼續升溫,任何消息都令市場無限憧憬。 好像上晝內地傳媒先傳出以「國務院批准3G網絡實施方案」為題,報道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實施方案。結果多隻電信,同有3G概念相關電信設備股全線上升。 不過未幾信息產業部就話,投資者錯誤炒作消息,因為國務院通過的,同3G無關,死未!? 仲未夠,到下晝四時左右,新華社又出稿,引述資訊產業部長王旭東話,08年要積極推動電信企業,全業務經營方案,同優化市場競爭結構,真正意咪要落實重組。 一日時間不夠,一個消息已經反轉再反轉,否認又承認,點炒? 但電信業的消息都不及航空股「激」! 距離下個月東航表決俾新加坡航空入股的股東大會愈近,當國航同東航各有打算之際、一直對交易有保留的 軍人董事長 、國航的李家祥,突傳出會升職任民航總局局長。 換言之,他將成為內地航空業發展的決策人。 東航嘗試作最後努力,話國航口口聲聲以一切按上級指示作回應、但不表態,令其他小股東非常迷茫,更形容,國航係「攬局者」,為東航發展帶來壓力。 很多分析員說零八年的國策是需要留意宏調,但加大力度早已是意料中事,真正的黑天鵝,反而是內地政策朝令夕改、糾纏不清的關係,先真正令投資者無所適從。

年度財經風雲人物

圖片
「政府的一切權力都是人民賦予的,一切屬於人民,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歸功於人民。」 「我關心股市發展,更關心股市是否可以健康發展。」 轉眼就到左零七年尾、係時候揭撓我地嘅年度財經風雲財經人物。 依各位投票最高依排名、分別是溫家寶、伯南克及李兆基,其中又以溫家寶佔三成以上,成為我們年度財經人物。 點解呢個選擇咁大路?點解會揀溫總? 相信我地觀眾、都係同亞洲周刊一樣,睇中溫總背後、內地一億三千萬戶嘅股民,佢地亦都直接令到中國股市、喺零六零七年,分別升左一倍三同一倍。 其實,唔止我地觀眾,連國際傳媒都深深體會中國堀起,好似金融時報同經濟學人、在預測零八年大趨勢時候,都不約而同提到中國,其中FT專欄,更以「IT'S RISE IS A GLOBAL GOOD」來形容中國,即是對全人類係一件好事。 單睇下股市市值就知,剩係計上海股市市值就已經超過三萬六千億美元,計堆深圳股市同香港上市嘅國企部分,市值就達到六萬億美元,比起日本股市仲要多出一萬五千億美元。 全球十大市值企業,更有一半係中資公司,無論銀行、保險、電信,都是中資天下。 因此,曾經寫過《 Can Asians Think?》嘅新加坡國立大學公共政策學院院長「馬凱碩」,在他即將出版嘅新書「NEW ASIAN HEMPISPHERE: THE SHIFT OF GLOBAL POWER TO THE EAST」中,已經提出,北京明年首次舉行奧運,將會成為近代史上另一個TURNING POINT,即是零七年是出現世界權力核心轉移的關鍵一年。 其實我地觀眾揀出總理,唔多唔少亦都同佢今年發表嘅言論有關。 溫總今年真係特別多透過外訪,向傳媒傳遞信訊,好似最近到新坡坡外訪,就分別講過內地樓市過熱、油荒、以至深圳銀行限制提款呢啲熱門問題! 但講到對港股影響大,就一定要數溫家寶外訪哈薩克斯坦,因為成架「直通車」就因為咁而要急剎車! 溫總話,港股直通車作出決策前,必須作科學嘅判斷同分析,以作出穩妥嘅決策,避免出現偏差。就係呢幾句話,就成為左港股下半年嘅轉捩點! 其實溫總都唔單係關注股市,今年佢都分別因豬肉價格急升,而去過豬場、又因食水污染,到過太湖。 用番溫總今年三月人大記者會上講話,他滿腦子裏是充滿了憂患。 現任摩根士丹利亞太區主席羅奇,就曾經形容溫家寶已經將個人名譽「押上」在今次宏調上,大有「不成功、便成仁」的意味,

聖誕老人

圖片
兩日前我們提到今年是「No More Santa」。今日是聖誕前夕,不談財經,只想同大家分享一套舊電影。 在聖誕節時的Macy's百貨,一如往常推出聖誕老人活動,由於Kris Kringle表現得非常像真正的聖誕老人,因此廣受紐約是人民愛戴,小朋友均認同Kris是真的聖誕老人。 其實Kris有咁好表現,完全是因為他發自內心。而對手眼見Macy's百貨越來越受歡迎,因此設法陷害Kris。由於Kris真心行善、自命為聖誕老人,希望市民重搭信仰,因此正好成為了陷害他的最好借口: Kris是神經失常,因此自認為聖誕老人應送入精神病院。 不幸地Kris在錄口供時、堅稱自己為聖誕老人,被認定精神失常,因此亦掀起一場是否有真的聖誕老人的法庭戲。 結果是辯護律師找來Kris 收到的五萬多封小朋友來信作為呈堂證供、其中多封信面只是寫上:「寄給聖誕老人」,信件就順利轉交至Kris手上,曲線證明了美國聯邦政府屬下的郵政署,都認定Kris是貨真價實的Santa! 戲中一個高潮是,辯護律師以一張一美元的現鈔,上面印有 "IN GOD WE TRUST"(主內互信)的字句,向法官證明正如上帝也無法以肉眼看見,聖誕老人一樣是肉眼不能看見,但就是老百姓人心目中不可或缺的寄託。 Miracle on 34th Street片中的Kris,因為有感社會人心漸漸被消費慾望所操弄,人的信仰或信念已漸漸喪失,為了重振人心而藉由在Macy's扮演聖誕老人臨時工來傳達聖誕精神。 現代人到底是否仲持有「信念」?我想,在聖誕這類的節日中,其實就是最好的時間,令自己好好反省,到底每日的營營役役,是否是為信念而行?會否就在忙碌之中,更令自己容易失去信念?抑或信念早就拋諸腦後? 即將踏入零八年,希望大家一樣可以與我一樣,能在佳節中更能找出清晰的信念及方向! 聖誕快樂! p.s. Miracle on 34th Street拍於1947年,更成為百大勵志電影之中、排名第九的出色電影。期後有不同翻拍版本,但真本相信全香港都難以找到,上youtube找吧。

No More Santa

圖片
經歷過八月分次按爆煲同信貸危機後,已經有人提出今年是「NO MORE SANTA」,即係話,今年唔見左個聖誕老人。 不過對於大部分美國人來說,現在才是最需要一個聖誕老人! 單睇下華爾街一班銀行大班,上半年個個原來諗住全年分紅可以更勝二千年,豈料一場次按風暴,個個均好夢成空! 當然並非間間都係咁,睇下你係邊間大行做。高盛可以話係五大行之中,最唔受影響,由於自已沽次按產品賺大錢,每名員工平均獲分三十九萬幾美金花紅。但其他好像在首批次按受害者貝爾斯登打工的、又或者是在按揭資產部門打工的、花紅就肯定凍過水。 其實無被裁走、應該都已經要向聖誕老人道謝! 今期經濟學人都有專文,提到美國人點睇08年前景,同過去幾年樂觀情縮唔同,而家有四分三的美國人,都認為美國而家係「ON THE WRONG TRACK」,即係行錯路。 對布殊政府的信任,更家比二零零一年跌左一半。 有個數字仲驚人,只有唔夠三分之一的美國人、認為自己下一代會過得比自己好,即係大部分人,都擔心前景會係愈來愈暗淡! 其實唔使遠,睇下洛杉磯東部安大略市郊就知,近幾個月,不斷有人到處搭帳幕居住,而家己經住了二百幾人,佢地原本都係附近地區的業主,但因為斷供房屋按揭、而被銀行收樓,變成「無腳小鳥」。 雖然布殊簽署左法案,減免同銀行達成債務重組業主的稅務負擔,但由於多達一百八十萬份樓按的息率,明年仍然會大幅標升,預料跟住兩年可能會有五十萬個業主斷供,被銀行收樓,到時又不知有幾多人要搬去帳幕。 加州目前是全美第二個最多人被收樓的州分,平均每八十八戶就有一戶被收樓,你說,美國人怎會不需要聖誕老人! 香港目前的情況好少少,雖然股市近日大跌,但家底厚的人仍然不少,以經濟連續增長十六個季度,通脹又升至九年新高來看,明年理應不需要勒緊褲帶。不過要留意的是,貧富懸殊的差距已經日趨嚴重,到底我們是選擇視而不見,還是肯用心、真的協助他們下一代脫貧,社會是時候作出選擇。

年度財經風雲人物=>(睇右面)

做MoneyCafe以來,每星期都會揀個一周風雲人物,到左年底,又不如試下請大家投下票,揀出一個年度財經風雲人物,而家開始到下星期五(28/12)下午兩點截止,請大家多多支持!

OLPC: 一人一願景

圖片
財爺 上星期的blog,介紹了他的media mentor: Nicholas Negroponte,他在麻省理工MIT的講師。 Nicholas Negroponte最為世人所熟悉的貢獻,當然是他在05年11月,World Summit中首次提出,希望開一部針對開發中國家的學童所設計的100美元筆記薄電腦,之後逐步構思出One Laptop Per Child (OLPC)計劃,並在06年獲得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支持,並宣布和OLPC合作發送技術和資源到指定的學校到落後國家。在07年上半年名為XO-1的OLPC電腦正式面世,可惜價錢與最初構思時侯有出入: 每部賣175美元。 更令計劃前景不明朗的,是當初守應允支持計劃的國家,最終並沒有向OLPC購入電腦,他們反而轉向預載視窗的INTEL及聯想推出的平價(199至299美元)手提電腦市場。 哈佛商學院已決定明年春季,以OLPC作為個案研究。上周出版的研究顯示,OLPC最少在三方面出現顯注弱點: 定價、執行及忽視競爭對手。 1. 定價:很明顯,OLPC的定價策略是典型的ACTION PRICING,即是以一早定出的售價(100美元)作為目標,一切配件均以這個大前題而進行,因此OLPC不會預載價錢昂貴的Window視窗、改為開放源碼,不需繳費的作業系統Red Hat為核心,同時核心處理器選擇以定價比Intel更便宜的AMD。這種傳統的ACTION PRICING的策略,很多時都會運用到一些家電身上(如雪櫃),目標就是要提供更吸引的定價去找買家。但由於XO-1本身需要有多項技術: 包括需要網絡傳送連繫不同電腦、令小朋友可以進行NETWORKING; 同時又要吸引外表令小朋友願意使用; 更重要係,不少貧窮地區根本並無電力供應,在設計電力系統時需要兼顧太陽能發電以及手動發電(以手柄攪動發電、唔知要幾耐先開到機),都增加了成本。 2. 執行:在OLPC提出相關計劃時,本來獲得多個國家答允支持購買電腦,但哈佛提出OLPC只是基於良好意願推行計劃,但就看低了政府官僚主義、以及利益團體的政治干預。由於在第三世界國家,教育不單止需要電腦、同樣欠缺的有教師及學校。同樣的一百美元,到底是買一部XO 電腦、抑或多請一名教師?顯然OLPC的主腦最初未有想到這個問題。 3. 競爭:其實與第二個問題一脈相承。雖然OLPC是非牟利機構,不過由於XO採納了

卓越人格

圖片
九型人格在分析企管人的性格上,的確很有啟發性,日本人由於缺乏安全感,最大慾望是希望得到支援及安全感;英國人是第五類型的思想家,他們心思慎密、做事思前想後,但傾向理想主義;香港人就經常強調要活得有價值,是典型的成就型人格、充滿自信,但又自私自利。 那麼,到底成功的領袖,要具備何種類型的人格? 介紹大家去看Jim Collins的「Good to Great」,書中對十一間跨越優秀(Good)、成就卓越(Great)的企業作出分析,當中例子包括大家熟悉的Fannie Mae、Gillette、Well Fargo、Philip Morris等,並同時以同樣在同一行業的十一間公司作為對照,結果發現,最優秀的管理人,與很多人想像中不同,他們並非魅力型領袖,而是具備謙遜和意志的「第五級經理人」:他們具有雙重人格,平和而執著、謙遜而無畏。 看在75至91年擔任吉列CEO的 Colman Mockler,他總是被人認為彬彬有禮、說話不多,甚至有點性格內向,在酒會上總是不發一言 (應該說他甚少出席這類場合)。Colman在任CEO期間,曾三度被敵意收購,最後一次遇上一間投資公司,以高近四成四溢價,提出全面收購。面對股東紛紛有意投向新買家,Colman未有像收購者想像中般輕易屈服,他以堅定的意志,組織公司上下、向股東推銷即將推出市場的感應剃鬚刀(Mach3),他認定是吉列集團未來的所有希望。結果Colman成功了,而事實證明,支持他的股東、回報是比大市同期高出三倍。 可惜的是,Colman未有親眼看到自己的成功。這個不擅交際的企管人,在91年收到福布斯揀選自己作為封面人物時,豈料數分鐘後就因心臟病發而與世長辭。 同樣堅定的意志,出現在雅培公司的CEO George Cain身上,這個家族出身的企管人,一上任已經發現本身的企業最大問題是源自任人為親,結果他親自改組整個董事會。有幾年在家族的節目聚會上,氣氛都是相當緊張。「對不起,我不得不解僱你,還是再要一塊火雞嗎?」 然而,最後家族還是相當滿意George Cain的表現: 74年至2000年期間,雅培股價跑贏大市四點五倍。 與卓越公司比較的「對照」公司,他們不是沒有輝煌的日子,尤其很多時都是一些成就或領袖型的人格,像一間對照公司「Rubbermaid」的 CEO Stanley Gault,他本身就是一個魅力非凡的領導人,當人家批評他

獨董

看看近年獨董的跳船事件: 海域化工 : 盧永仁 (IT界年輕材俊,之後入左I.T.)、葉維義 (上市公司董事,咁橋本身公司獨董又係許浩明!)、張宇人 (立法會議員) 海域集團 : 李君豪 (港交所上市委員會委員) 均來 : 雲大棉 (全國政協)、廖俊寧 (上市公司廖創興執行董事) 慶豐金 : 麥明翰 (前證監會執行董事.....) 個個都大有來頭、就算翻查其他出事上市公司,好似億都、金和,獨董唔係執業會計師、律師,就係大醫生,行出來都是有頭有面,但一遇上上市公司出現問題,動作只得一個,就是跳船,如果單看海域個案,更可以說是「獨董」的災難。 坦白說,沒有理由去懷疑這批獨董的誠信,我亦寧願相信他們真心誠實對待公司業務,不過問題是,對香港大部分上市公司來說,獨立董事即使看到問題,他們的選擇寧願是不說話,或希望公司管理層自己搞掂,絕少要求公司作出反應。 可以先了解一下獨立董事的日常工作: 在一年兩至三次的董事會前,他們收到一大批有關公司業績、財務報表、會務師核數報告等艱澀難讀(不是難懂,但要花上大量精神時間先睇得明)的文件,在董事會上獨董通常是擔演被動的角色,最多做的動作是「點頭」。較有責任感的就會問一、兩業務上問題,已經有大條道理說自己已盡了「盡職審查」的責任。 其實董事會的功能是什麼?選出及委任CEO,監察公司的運作,確保公司帳目清晰,以及不觸犯法例。 當然以上的答案是標準的MODEL ANSWER,但作為一間上市公司的獨董,可以花多少時間及資源去了解公司、然後仲可以做到防範未然?要求每年這些收你十數萬,就孭起咁多責任?,值得嗎? 哈佛的個案研究顯示,現時大部分的上市公司董事會,花了九成至九成半的時間在討論及分析公司過去的一年業績上,實際可以制定決策的機會根本唔多。更令人奇怪的是,調查訪問的130間上市公司CEO中,絕大部分CEO均擔心、董事會的獨董根本不理解公司的運作,甚至憂慮他們會不能跟隨公司發展。 吊詭的是,哈佛研究指,其實大部分這些獨董都是靠這群CEO向他們提供資訊,了解公司的運作。一分資料詳盡的業績報告書,固然是鉅細無遺的「大包圍」,不過在獨董「有限的時間、有限的智識」下,成功的企業個案顯示、其實是更依賴CEO將如何將資訊帶到董事會內討論,再由董事會一致作出未來策略發展,以及如何監察管理層將策略落實,他們反而絕少將時間花費在通過一分往年的業績報告書內。 一個

蜜月期

圖片
傳統智慧話,新嘅行政人員上台頭三個月、都係HONEYMOON蜜月期,因為為免影響軍心,即使係有咩大動作要做,都會等蜜月期過後,先至會進行。 不過對於只係上任兩日嘅花旗行政總裁「潘迪特」嚟講,呢個講法肯定唔合適。 呢位華爾街最矚目新星、係前大摩總裁,到花旗上任只有半年時間,一來到已經新官上任三把火,兩日來,有三項動作非常引人注意: 第1日--話要為集團「瘦身」 第2日--要求同前總裁普林斯關係密切的COO提早退休 第2日--效法滙豐、將七個相關SIV投資組合注入資產負債表 SIV的決定相當矚目,因為花旗於第三季業績都仲講無意拯救SIV,原因是花旗截至九月底、一級資本充足比率只有百分之七點三,如果計埋今次「食左」呢幾間SIV,會令一級資本充足比率再下跌十六點子,離目標百分之7.5愈來愈遠。 但凡事均有兩面,新官上場雖然大壓力,不過亦勝在無包袱,因可以將所有責任推卸比前一任。 好似SIV、裁員這等「DIRTY WORK」固然唔怕做,就算係減少派息呢啲咁唔得人心做法,亦都可以以「撥亂反正」做借口。 又突然想起,早半年普林斯一直好抗拒將花旗拆骨,現在到潘迪特上場,華爾街日報已經提出,指潘迪特一向都不是很BUY 「FINANCIAL SUPERMARKET」的方向,面對花旗今年以來股價下跌四成四,現在好大機會將花旗一拆四、成為美國零售銀行、海外零售銀行、投資銀行同證券業務,估計可以令估值提高一成六至三成二。 無論如何,花旗即使冒被調低評級的風險,讓市場知道最大的黑洞到底有多大,讓危機不再蔓延,金融機構肯展開自救,滙豐又一次成了好的榜讓。 而家最「頭癢」反而輪到PAULSON,因為他提出的「SUPERFUND」,連最大發起人花旗現在都唔使救,真係分分鐘變成爛尾收場!

紅樓夢

圖片
小時候,老師跟我說,六十年代,毛澤東提出了一個重要論斷,他說:"《金瓶梅》是《紅樓夢》的祖宗,沒有《金瓶梅》就寫不出《紅樓夢》。"就因為這一句,我看過了,但我未有看完整全套「紅樓夢」,初看的時,最大感覺是曹雪芹筆下創造的兩個人物:「賈寶玉」對愛情痴纏,「林黛玉」柔弱清麗。 還有曹雪芹在《紅樓夢》的名句:"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是文章",真的有意思。 近年,《紅樓夢》變成不少大學教材,其中嶺南大學研究成會計教材,角色之一「鳳姐」王熙鳳在管理及理財方法,原來有很多地方值得參考。如她明白到寫帳目跟做收銀的,不可以是同一個人,以避免有人造假帳。 另外,中大理大亦提出《紅樓夢》具備「柔性管理」的智慧。成為不少要同女性共事的人讀本。 綜合來說,紅樓夢,包涵組織學,理財環管理學同柔性管理學。 《紅樓夢》角色中體現開源節流,果決而不講情面,深謀遠慮,富有危機意識等等。 《紅樓夢》內名句不少,就等下周一施永青同大家一齊體現如何在商場中實踐。

直升機

圖片
到底點解讀今次多國央行聯手救市?市場反應又點解咁負面? 聯儲局一直希望透過增加市場資金,令銀行可以透過貼現窗機制,借入資金紓緩銀根短缺。 但三個月下來,肯到DISCOUNT WINDOW借錢的銀行,只有小猫三數隻,原因除左係要比「懲罰性」貼現窗利率外,最大件事係: 「stigma」(即銀行唔想個名見光,因為一見光即死!) 顯然今次係「對症下藥」,拍賣短期信貸的安排,銀行可以唔需要披露借款人身分,針對到目前貼現窗機制嘅漏洞,令銀行可以喺唔使冒破壞聲譽嘅情況下、更放心去借入資金。 金融時報就提出,聯手干預係令市場確信,央行係有決心恢復市場信心、「資金」繼續會由「helicopters」從天而降。 聯儲局自己就話,唔使公開身分係措施並非針對個別銀行。 但有幾個問題係市場唔理解?聯儲局點解唔係議息聲明同時、公布聯手措施? 金融時報較為公道,指聯儲局嘅對外溝通係「一團糟」,不過至少係針對到問題核心。 既然分析認為措施有效、同有誠意嘅對策。咁市場點解反應又咁負面? 其實唔係無效,最重要的利率指標,3個月美元倫敦銀行同業拆息LIBRO,由5厘2水平,一度回落到4厘88,而反映亞太區債券市場風險指數,亦由十一年高位回落。 Money Market vs Stock Market 有基金經理就解釋,股市跌,係因為市場仍然集中睇不明朗因素。 當然又數諸陰謀論:一方面涉及的注資金額,無911事件後咁多,亦有分析指,有能力處理次按嘅金融機構已經一早處理左,而聯儲局將首批貸款拍賣日期定在二十日,可能反映監管機構睇到有中小型機構會出事,所以用埋不記名政策。

好戲在後頭(+後記)

圖片
先睇下標題: 「聯儲局拒絕恐慌,但市場就非常恐慌。」(The Federal Reserve refused to panic. Markets did instead.)--FT LEX 「沽空伯南克到此為止」(So much for the Bernanke put.)--FT 「聯儲局很懷疑有無衰退」(Fed Skeptical of Recession.)--BLOOMBERG 聯儲局一如市場預期,減息四分一厘,不過就無好似市場估計咁,大幅調低貼現率半厘,而聲明亦無明確提出,係咪會持續減息。 歐美幾分大報,都以市場失望為題,報道美國減息4分一厘。 不過可能好戲在後頭,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因應市場反應,聯儲局最快星期3公布新方案解決市場短期資金緊張問題。 包括傾向採用新嘅流動資金機制,透過拍賣形式,直接向金融機構注入大量短期信貸、運作模式同歐洲央行用緊嘅相似。 聯儲局有3個主要方案,第1係再減貼現率,第2係向市場提供特別長期貸款,另外會再放寬拆借市場抵押品要求。 次按危機後,聯儲局已經先後減息一厘,但WSJ話今次減息,無論貸款人,同金融機構受惠都唔大。 因為銀行短期資金,同大多數消費貸款款都係同倫敦同業拆息掛勾。 目前3個月美元倫敦銀行同業拆息高企喺5厘樓上,但同期美國國庫券息率唔使3厘。點解決拆息高企,就係今次信貸危機係咪可以舒緩的關鍵 有分析指,如果拆息回落,次按相關嘅商業票據市場訂價機制有望回復正常,到時金融市場先會較樂觀。 到底聯儲局係掌握唔到形勢,定係蓄意表現有信心解決次接問題?三招又係咪可以救到市,好戲在後頭... ################################# 後記: 話口未完, 聯儲局 居然連同歐洲央行、加拿大央行、瑞士央行、英倫銀行,推出Term Auction Facility (TAF),就是由聯儲局做頭、向全世界央行提供美元資金,而且仲會係長期措施。聯儲局自己就話,透過TAF,可以直接解決資金短缺問題,成效亦會比公開市場操作好。 今鋪果然有後著,又比伯南克玩多一轉.....

次按源頭與自救

圖片
李兆富引述了一條77年來已經存在的法例,叫 CRA (Community Reinvestment Act),就是次按源頭。 法例是要求銀行不能歧視有色人種或者低下階層,當然銀行可以唔理呢條法例,不過如果唔跟隨,全個聯儲局上下,以及聯邦存款保險機構,都會特別針對這些銀行的收購合併。銀行為左多一事不少一事,唯有迫著將部分貸款集中在這批質素較差的按揭貸款人身上,結果又是另一個官逼出來的後遺症。 印象中,包括滙豐在內的金融機構,也吃過CRA的苦頭,當年就是有社區組織、入稟法院,指滙豐以歧視貧窮居民的利率借貸,令他們要支付更高利率。由於社區來勢洶洶,滙豐當然逼於就範。 當然,「牛唔飲水、點撳得牛頭低」,銀行期後肯定係見到次按利潤可觀,先至瞓身去做。 說回今次聯儲局減息早已是市場預計之內,問題是,減息夠唔夠? 華爾街日報訪問了五十多個分析員,全部都認同,聯儲局需要做啲嘢,包括要清晰詮釋貨幣政策。而佢地對經濟衰退的睇法,亦增加至三成八,係三年來最高水平。 面對聯儲局官員猶豫不決,加上超級基金遠水救唔到近火,金融機構要全面自救。靠嘅係三招:自我注資、搵人注資,仲有賣資產。 無滙豐咁高資本充足比率,擁有最多結構投資公司嘅花旗,就透過出售資產減持SIV,將部分結構投資公司股權、以市價發行比小型投資者,甚至容許部分SIV持有人、直接對換資產,令花旗可以喺兩個月內,大幅減少左總值一百五十億 美元嘅結構投資公司。 賣資產可以救得一時,不過代價可能係帳面要錄得虧損。 搵買家注資代價可能唔使咁大,瑞銀就喺公布為次按撇帳一百億美金同時,引入新加坡投資公司,同中東投資者入股。結果又成功沖淡利淡消息。 見到市場反應咁好,連一直受次按困撓嘅全球最大債券保險公司MBIA,亦獲私募基金「華平」,注資買入總值10億美元股分。 有分析已經指出,今次花旗減持SIV規模,以及其他金融機構注資行動,將有利紓緩「超級基金」嘅集資壓力。 不過金融時報評論話,投資者唔適宜太過樂觀,因為九十年代日本泡沬爆破,銀行初期嘅壞帳都以為係小數目,點知最後發現原來係無底深潭,投資者最終亦信心儘失,結果調整期就長達十數年。

不是唱淡

圖片
樓盤傳真完成了十三年來、首次舉行的研討會,與會者的反應遠較我們預期更熱烈。 個半小時的研討會,中間居然僅有數個參與的觀眾離場,絕大部分參與者都是由頭坐到尾,連大家都很熟悉的炒家如「白旋風」陳清白、以及黎汝遠均坐到尾,相信都不枉樓盤傳真的同事花了咁多心機,亦值得全組同事鼎力支持(大部分人由中午企至節目完結,什至無中午飯開,辛苦晒!)。 正如兩位主持一開首講,有線的樓盤節目以至樓市新聞,過去幾年都被外界指我們成日唱淡。或許可以套用林靜雯李小慧的說法,其實是我們希望提醒買家要審慎,不要盲目入市、要量力而為。 不過綜合發展商與及代理、特別是施老闆的看法,都估算樓價有兩三成升幅,就算「更熊」的人都不會感受不到樓市近日升溫的「熱力」。 現實是,大家每日出入自己的屋苑(特別是假日),都有大量準買家同代理睇樓,平日早已關門大吉的代理行,又開始重新開業,一條街有三、四間中原美聯絕非怪事。 當然,各行各業直接均受惠樓市「回春」,裝修、建築、傢俬、設計、廚具、甚至貴價的汽車、影音器材都賣到成行成市。這情況與股市暢旺下,只帶旺飲食行業似乎復蘇是來得更全面。 很多人都將中原城市指數離九七年高峰仍有三成差距,不過現實是,港島的豪宅開價早已超越九七,就算是樓齡三十多年的太古城,樓價一樣迫近九七年水平。但大家不要忘記,太古城比起九七年,樓齡是「大」了十年,扣除折舊因素,我相信樓價實際唔會相差好遠。 這方面在新盤的定價尤其明顯,從以往比二手有折讓,到今時今日,與二手樓價足足有溢價三、四成。可能這就是發展商所講:「大家都望新盤有溢價,唔好期望可以用二、三千蚊買到新盤。」 上次我們已經提過,樓市目前利好因素已經形成,關鍵之一是「第三代人」對樓市的預期,因為這批年青一族,出道以來從未經歷過樓價急升下、自己仍然是「無殼蝸牛」的徬徨心情。不過經過近日各界「大合唱」下,他們已開始醒覺業主不斷出現反價的現像,如果他們對樓市的預期一旦改變,追價的意慾可以相當強烈,結果可能又會推高樓價到更高水平。 施老闆比過一個貼士給準買家,就是農曆年前樓市難免陷於拉鋁,買家不能適應業主反價幅度,令成交減少,直至農曆年後當大家雙糧花紅齊出,又會形成新一輪購買力。因此呢個幾月,可能係給準買家、以合理價錢買樓的最後機會。 臨尾都做下宣傳,未有出席星期日樓盤傳真的觀眾,請留意周末財經資率台播出的樓盤傳真,我們會剪輯精華片段,讓大家都一睹當

父傳子

圖片
香港商界有唔少父子情仇,好似誠哥父子、彤叔父子,反而外國例子其實都唔多,因為一來唔興世襲,多數企業都係專業行政人員管理,唯一少數諗到係新聞集團梅鐸父子,包括兩兄弟Lachlan及James。 最新動向係老梅鐸提升自己嘅細仔、JAMES MURDOCH阿杰志梅鐸,由英國嘅SKY TV,過檔番去總部新聞集團,營運歐洲同亞洲嘅業務。杰志梅鐸將會主力參與STAR TV衛視集團,國際新聞集團以及意大利SKY TV,呢三個都係新聞集團內部最灸手可熱嘅明日之星。 至於老梅鐸而家在英國SKYTV的非執行主席職位,亦都由杰志梅鐸出任。咁嘅部署,好明顯係為杰志梅鐸成為接班人鋪路。 杰志梅鐸在喺SKY TV四年來,取得的成績是有目共睹,不單止取代VIRGIN MEDIA成為收費電視一哥,仲取得一百萬名客戶,而且成功整合了電信,通過BUNDLE一齊銷售。而杰志梅鐸亦展露了他敢言的作風,經常批評英國的廣播政策,以及公開批評BBC守舊。 面對下星期四瓊斯公司即將通過新聞集團的收購,梅鐸亦對道瓊斯公司「開刀」,現任道瓊斯公司總裁贊諾內,亦在星期五同一日宣布離職,正式象征呢分百年老報,由新聞集團嘅管理層接手。 贊諾內只係做左兩年嘅CEO,佢自己講,今次離職雖然係自己決定,不過都難免都感到悲衰,他在接受自己分華爾街日報訪問時,話自己一向都係做開上市公司嘅CEO、唔不習慣要轉去做一個部門主管,言下之意,似乎都是在壓力之下離職。 因此有分析家指,今次梅鐸只係為道瓊斯公司一系列人事變動嘅第一步,包括屬下嘅華爾街日報、財經雜誌BARRON'S,同埋道瓊斯通訊社,都會係下一個調整對象,以老梅鐸事事愛親為來看,這段報業風雲仍然有排玩。 因此英國金融時報分析,杰志梅鐸今次由英國BSKYB,轉戰歐洲及亞洲市場,仍然不願意回紐約總部,就是避免「與老父同桌」,以免重蹈大佬的命運,最終要避走澳洲。如果新的市場做得成功,相信真的假以時日,亦可以取代梅鐸太太「鄧文迪」,成為真正的Empire of the son。

少談政治

圖片
孫柏文以選舉為題,即時有網友寄來電郵,提醒我們要多提經濟、少談政治,以免成為政治平台。 很多謝大家的提醒,當然我們亦不希望佔左「香港刺針」的地盤,但都想解釋一下政制與經濟的一些看法。 先問各位,自由經濟的精粹是什麼?活躍的金融市場?龐大的資金流動? 我們認為,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是「合約精神」。只有產權清楚界定,人作為「經濟動物」,先有最大動機去賺錢。 重讀海耶克的「到奴役之路」,書中提出,在中央計劃經濟中,一定有特定的權力架構,決定資源分配,這些計劃者,永遠都是仗賴一些不充分的資訊和價格需求來作出分配,結果必然是資源浪費,有需要者永遠得不到所需,而擁有權力的人,就永遠在浪費珍貴的資源。 因此,海耶克認為,最有效的資源分配,就只有經自由市場上的價格機制進行調整。 在海耶克眼中,極權主義的獨裁者,會以社會公義為名,對市場進行大量干預及管制,最終導致公民失去政治上、以及經濟上的自由。 民主制度就是容許每個選民,跟據候選人作出的承諾,投下最合符自己利益的一票,當中就是包括了「政治上」、以及「經濟上」的自由。而能夠保證產權不被侵犯,就是由每個選民通過自己的選票、揀選出來的政府。 李兆富說,海耶克反對的,不只是極權主義,對於完全的民粹主義,海耶克一樣心痛惡絕。 所以民主在不少地方都有失敗例子,中國當然最愛數出台灣,而遠至拉丁美州、南美一樣有由民主選舉變成民粹主義的混亂局面。 但我們一樣看到在委內瑞拉,民主制度成功扭轉了查維斯原本意圖「千秋萬世」、將總統變成終身制的議案。 因此,民主不是要選出最理想的人選,而是要有機制,令腐化的領袖在選票的洗禮下,和平地轉移權力。 我們不希望鼓吹什麼的政治立場,或是撐什麼黨派,我們希望有的、是制度。 不錯,現在我們有很好的行政部門,但誰人能保證五年後,又有另一個不尊重私有產權、不尊重法治、對市場作出糟蹋的政府?沒有一個由選民可以決定的民選機制,我們只有步向奴役之路。 其實最不公平的是特首曾蔭權,因為現在如果香港有民主制度,肯定大部分選民都會投他一票,得票率絕不會低於現在的小圈子選舉。 泛民特別是民主派,完全不思進取,終日只懂作反對派,試問又怎叫人放心投票贊成他們執政? 中國:不民主的自由市場 到底中國係咪民主的「反證」?我們明白,中國雖然實行社會主義經濟,但經濟一樣有快速增長,甚至超越很多已發展國家。 其實有不少分析已經指出,中國人擁有的經濟

號外

不得不出號外! 本台攝影師,採訪尖沙咀一宗夜總會傷人案時遇到襲擊,遇襲的攝影師一度昏迷,目前受傷留院,情況穩定。 警方當場拘捕一個三十五歲的男人,他獲准以一千蚊保釋。 事發在凌晨十二點左右,位於尖東「加連威老道」九十六號一間夜總會發生襲擊案,記者進行採訪,一名男人企圖阻止記者拍攝,並襲擊本台攝影師。 有線新聞認為,記者採訪期間,受到暴力襲擊,絕對不可接受,促請警方採取適當行動,記者協會譴責事件,認為警方要嚴懲使用暴力的人。 使用暴力,對社會安全構成壓力,希望警方正視傳媒為了公眾,進行採訪,必要嚴懲透過暴力,影響新聞自由的暴力者。 還記得在去年七月,新世界傳動網旗下多家分店被人淋紅油事件,之後新世界總部大廈被人駕私家車撞毁,事件無涉及人命受傷,當時警方效率非常快,當時警務處長鄧竟成更形容案件「非常嚴重」,是挑戰香港的法律及治安,警方隨即展開大規模調查,高調搜查多家娛樂場所,接見六百人,拘捕數十人,真希望警方會同樣重視我們傳媒的安危。 作為小小的傳媒人,希望警方正視,亦希望市民大眾,網友朋友,其他傳媒工作者,可以留言,簽名支持我們強烈反對暴力,保障傳媒採訪的人生安全。

貨幣戰爭

圖片
繼佛羅里達後,另一個「淪陷」的縣政府,很可能是聞名已久、加州的ORANGE COUNTY (即迪士尼所在地)。 「奧蘭治」政府在九四年時候,因為以政府的儲備,對賭利率走勢,買入一批長期利率衍生證券。同其他投資初哥樣,初期有理想回報,不過好快就由賺變成蝕,最後更因為押錯注,「埋單」虧損左十六億美元,令「奧蘭治」成為近代史上首個破產的政府。 事隔十三年,「奧蘭治」政府再發現有兩成資金係放在結構投資工具公司SIV身上,呢批總值四億六千萬美元投資,很可能會被穆迪調低信貸評級。(事後發現,原來奧蘭治落重注的,正是渣打個隻SIV Whistlejacket,三個月唔見資產值四成!!!) 佛羅里達及奧蘭治的事件,已經反映信貸危機由金融機構,蔓延至一般民生生活上。試想想,持有美元資產的美國人,過去半世紀堪稱全球最強的儲備貨幣,在零二年見頂後,居然累積眨值了24%,難怪一般民眾今年感恩假期寧願留在本土,不到外地旅遊。 經濟學人今期就是以一美元鈔票上的華盛頓,揸著架失事飛機就來墜地來做封面,認為美元已經失控,美國經濟已經有半隻腳陷入衰退。 想介紹一本由旅美學者「宋鴻兵」編著的經濟史書藉「 貨幣戰爭 」。書中的觀點很具爭議性,特別是對美元的預測。 書中預言由於美元的發行過量,未來美元會劇烈貶值,而黃金價格會急速上升。因而中國「未來的應對策略」應是把人民幣與黃金掛鉤,大有大國堀起的意味。(取代美元?) 其實書中仲有很多爭議話題,包括大多數美國總統遇刺,都是與國際銀行陰謀有關,甚至很多戰爭、經濟衰退都是由銀行所策劃,很有「幕後玩家」的意味。 到底美元係咪陷入失控,當然我們無能力以「陰謀論」去解釋,不過金融時報LEX有個角度,都值得大家參考。 LEX提出,由於亞洲貨幣仍然是以固定或半固定匯率居多,因此呢幾年美元眨值,實際上吸收得最多的,是由歐洲貨幣「一力承擔」。 但最近歐洲利率前景,已經變得不明朗,最少英倫銀行已經多次傳出會減息,以目前美元一面倒唱淡的情況,一旦歐洲利率真的出現逆轉,大手沽空美元的投資者,分分鐘會出現為數不少的平倉買盤。加上美元仍然佔左主要儲備貨幣八成比重,以近日歐洲資金流入美國買樓買資產的趨勢,實在要小心為上。

旺過九七

圖片
呢幾個星期,不同時間睇到不同分析,主角都是中原城市領先指數。 先有張士佳以移動平均線的技術分析,認為指數已經突破零三年以來的走勢。 而瑞銀王震宇,亦以香港、九龍、新界東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做分析,認為三者都已經突破左零三年以來指數的阻力位,只係差一個新界西,之後樓價就有力向上反彈五成,即是說,樓價可望在兩年內重上九七年歷史水平。 到底係大好友啱,定係樓市又見小陽春,暫時人言人殊,不過肯定見到的,是最近代理做到無停手,口頭禪是「旺過97」。 聽落好誇張,睇下數字。 11月土地註冊處,錄得超過1萬7千宗物業成交,總值768億幾,創咗97年7月以來新高。 唔止代理猛落嘴頭,唱好個市,大行都加入。 花旗話,預今年內(即係一個月???),樓價會再升百分之五至七,出年會再嚟過,仲勁,估佢升兩成至兩成半。 睇得咁好,係因為樓價首次掂番98年5月以嚟嘅歷史高位,其中反映炒家「摸貨」嘅確認人成交更加勁升四成,反映多咗投資者入市,可以推動樓價繼續升咁話。 瑞銀睇得仲好,佢哋預測,按揭利率會進一步回落到四點二五厘,仲有負利率,加上有龐大嘅內地資金流入,樓市無可能會差,佢地維持出年樓價要升四成嘅預測。 在一片唱好樓市聲之中,業主當然第一個「沖昏頭腦」,反價、封盤,有幾牛睇幾牛,這亦很難怪,大大話話都等左好幾年嘛! 當然基本因素大家都識睇,減息負利率,資產升值,加人工,供付比率高,存貨減少,供應斷層,很來有很多很多唱好理由,但係咪足夠引發購買力? 我們認為,最關鍵其實是心理預期,實際上亦是近年主導樓價的最重要因素,特別是三、四十歲的一代(第三/四代人?),他們一踏出社會,不久就經歷了九七金融風暴的經歷,他們很怕再次踏入樓市陷阱,多年來寧願將資金投入股票市場(當然賺個不亦樂乎),也不肯買樓,寧願租樓住,就是因為他們認為買樓將大部分資金鎖死並不化算。要怎樣改變這群人的看法,由租轉買,先是樓市係咪漸入直路的關鍵!

搭完沉船再炒車,火車會唔會出軌....

圖片
十一月分的跌市,與八月分時比較,的確跌得更全面,而且調整幅度也有兩成以上。更重要的是,由舊年開始的新股神話,一下子就被打破。 散戶過去年幾都是滿懷希望抽新股,擔心的只有自已抽唔到,從來不會想到新股首日就會跌穿招股價。今年以來,新股首日平均升幅都有三成。 但有富豪效應,中外運航運上市以來,累積跌近兩成,亦有多名基礎投資者入股,重汽亦潛水。 兩隻加埋,以公開招股分配股數計,全港散股帳面蝕過12億幾。可以歸咎係市況差,但有無諗過,新股係咪真係「平」? 睇下,中外運航運上限定價,預測市盈率14倍,貴過一樣做乾散貨嘅太平洋航運。 同樣係重型汽車,重汽市盈率,亦高過宿敵濰柴。以重汽上市價計,相當於出年預測市盈率近19倍,比同濰柴唔夠14倍貴。 一度被指年底新股鐵3角,中海運航運,重汽,同中鐵,頭兩回合同樣敗北,凍結資金超過3千7百億的中鐵,H股市盈率貴過A股。 最好比較當然是同中交建比,大和話,中鐵淨利潤率得百分之2,比中交建百分之4.5低,計埋市盈率,中鐵是,比全球同行30倍低,不過同中交建比49倍又平一些,因此計埋利潤率,有分析員同我地講,中鐵應該比中交建有一成折讓,即係合理價大約係6.75元,似乎仲有水位。 我反而想提,當阿里巴巴上市之際,人人話一百倍市盈率貴,點知上市即日仲要升至近二百倍,不過就係獨特商業模式,加上中國式的「注資慨念」(老實說,我又不信會咁快注資,阿里媽媽本身獨立上市可能仲可信。),阿里巴巴反而重上高位。到底點先叫做「貴」,其實要有比較先可以認清真相。

佛羅里達

連學校退休基金、地方政府都放心擺錢落去的基金,理論上應是最安全的資產。 不過佛羅里達州政府委員會、管理的一個基金,由於過去兩個星期、被贖回超過一百億美元,決定暫停比投資者贖回。 點解投資者咁緊張?原因係呢個規模達到一千八百六十億美元基金,原來相當「狼死」,其中有二十三億美元、就係投放同次按相關資產,仲要係唔高風險都唔買,看看名單: 有兩間「SIV」、私募基金KKR發行資產抵押票據,仲有係大跌價的COUNTRYWIDE證券。 由於這些資產價格部分已經大跌四成,唔少仲被調低信貸評級,令呢批投資不再符合退休基金投資準則,結果觸發大規模贖回。 金融時報話,事件反映次按已影響到實質經濟體系,而事件亦可能會影響部分學校同州政府,不能夠發放薪酬同履行合約責任,有學校更要安排銀行短期緊急貸款,應付資金需求。 面對次按由銀行體系蔓延至實質經濟,今個星期無論聯儲局及白宮似乎都改變了對策,英國金融時報就以「聯儲局消除減息障礙」為題,報道伯南克講話,因為伯南克與副主席科恩,一齊出手。上集先由科恩主講,伯南克再講埋續集,令市場相信聯儲局勢必減息。 而面對事態嚴重,財長保爾森亦迫令花旗,富國、以及countrywide一齊出手,希望儘快提出一個方案,協助次按貸款人重組貸款,方案包括凍結次按貸款利率。 到底事件係咪真係去到隧道盡頭,還是另一個黑洞的開端?經濟學人似乎就未算太樂觀,今期就是以美元失控、美國經濟將陷入衰退作為封面故事,看來佛羅里達的故事,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移動取代固網

圖片
原來移動取代固網的情況,不止中國獨有。 跟據經濟學人的統計,立陶苑有五成的人口,寧願選擇用mobile而不用固網。排後面的、就是Nokia發源地芬蘭,佔百分之四十七(唔怪得諾基亞電話咁好賣)。 事實上,而家在中歐同東歐更多人寧願用手提電話,都唔用固網,情況其實同內地一樣。既然手提電話收費與固網相距不遠,不如索性就只用手提電話,跳過固網的階段。 我們曾經分析過, 中移動 積極發展農村市場,其實就是產生「界外效應」,令農民增強生產力。今天看來,我終於明白中央為何遲遲不名發另外兩個3G牌照: 不是技術不成熟、不是對手不生性,而實實在在的是,中央需要中移動更大,可以深入拓展農村市場,只有中移動獨大情況下,進入農村先是有利可圖。 由固網跳至移動,其實同樣道理也可以產生在3G身上: 由3G跳至4G。 事實上,不少分析已指出,目前中國市場對數據傳送同流動上網需求正不斷增加,如果4G技術證實成遜,可以由目前3.5HSDPA的3-6M,增加至4G的100M,電話不單可以取代固網,用來取代流動電腦及寬頻上網也大有可能。 今天中移動已積極參與4G技術的制定,正是企業為未來部署發展的最好寫照。

有價有市

每個打工仔都希望自己有價有市。 滙豐恆生事先張揚會加薪留人材,中原同美聯兩大地產代理高調公布出年後勤部門至少會加薪百分之八。 真係一片好景。 其實僱主同企業都「深知肚明」:遊戲規則從來都是這樣玩,市淡時候由僱主話事,要幾有幾低,僱員呻都無得呻,任由老細「魚肉」;到市旺時候,哈!仲唔「現眼報」,老細加少一個「崩」,即刻「擘炮唔撈」,理得你點樣「動之以情、說之以利」。 但可能我們的老闆在過去幾年,太過坐享其成,根本意識唔到時勢已變,仲認為打工仔無太大叫價能力,仲可以任舞任轉。 看看今年香港平均加薪幅度,唔多過百分之4點5,不單比其他亞太區平均加幅1成低,連祖國的百分之8也不及。扣除埋最新公布的通脹率,實質加幅百分之一,你問點頂? 其實企業應該明白,培訓一個人材,需要的精神時間絕不低廉,加薪挽留人材的成本,肯定要比在外重新招聘低。更重要是,好似馮孝忠所講,由企業一手一腳訓練出來的人,先是企業接班的明日之星,如果一間公司唔明白呢個道理,很難成為一間優秀公司。 無論是Jim Collins 的「Good To Great」、對十八間企業作出的研究,或者是哈佛HBS對Xerox的研究,都證明最優秀的「第五層管理人」,特點都是由企業內部晉升。他們願意一直在公司內默默耕耘、低調、不張揚,但對帶領企業前進就有無限決心,情願將個人利益放在公司利益之下。與一些明星級的企管人相比,雖然是少了「一時的掌聲」,但研究發現,真正可以令企業「百年長青」,就是這些企業內部一手培訓的人材。 好啦,老闆,你肯加幾多?

代理代收房款!

圖片
「全國房地產經紀百強企業」深圳中天置業總裁蔣飛涉嫌拿巨款逃跑.... 這種嚴重事件,其實最少已有三宗,零五年秋天,安徽省規模最大的房產中介桃園房產老闆盜款失蹤,涉及金額六千萬,零六年秋天,天津市匯眾房產一夜之間全線停業,一億五千萬的房款不翼而飛,時隔一年,中天置業老闆又走了....。 這三宗同是發生在秋天,都在內房市場面對宏觀調控政策下,正處於觀望氣氛濃重的時期。似乎這類事情頻發的關鍵性因素,這也不可排除市場成交量縮減確實會對代理構成壓力。 其實, 早在零三年,杭州市已推出房款保障機制。這個由杭州市房管局推動的保證金賬戶制度,要求客戶在中介公司買賣二手房時,房屋買賣雙方、中介公司以及銀行四方必須共同簽署一份房款監督支付協議,規定買方將購房資金存入銀行的專有賬戶,並由銀行予以凍結。 北京亦已有部份中介代理與銀行簽訂協議,由銀行擔任"第三方",對買賣雙方的資金來往進行監管,中介代理公司無權動用這筆資金。 今年初,建設部與人行都發佈有關要求各地建立二手房資金管理制度,但似乎制度推進相對緩慢。而對交易資金的疏於監管,正是中介盜款的原因所在。 更重要的是,我相信,制度能否推行,關鍵在於當省,當市,當區幹部、管理部門的態度。 ************************************ 講開地產代理,很想在這贊賞中原及利嘉閣決定明年後勤員工加薪百分之八,贊許並不是因加幅,是因為這兩公司體恤後勤員工的辛勞...

高明?

圖片
忍唔住,要講下續集。 一間係滙豐,一間係花旗,兩間金融巨無霸。 滙豐注資拯救兩間結構投資公司後,全世界焦點,就放喺花旗點樣地處理結構投資工具嘅手法。 外國傳媒指,匯豐造法高明,同有透明度,反觀持有八百五十億美金結構產品嘅花旗正面對極大壓力,佢地亦表明, 唔會無意效法匯豐做法。 先睇下我們熟悉的滙豐。 創先河將旗下兩間結構投資公司SIV「孭上身」,兩間公司仲會併入埋匯豐帳目。 首先想到的問題是,就算重組完成,匯豐SIV票據持有人,仍然要承擔虧損,對匯豐盈利無影響。 咁點解,匯豐唔索性咩都唔做,第時兩間公司蝕幾多,撇幾多,涉及金額可能會比依家嘅350億美金少。 關鍵係匯豐唔想賤賣結構投資公司揸著嘅資產。 同其他金融機構嘅一樣,匯豐嘅SIV,係透過發行短期低息商業票據籌錢,之後收購包括次按,銀行票據,債務等有抵押高息資產。兩者息差就係回報。由於係短期票據匯豐需要不斷發行,受信貸危機影響、根本唔能能夠啟動,令匯豐預計嚟緊無新資金支持SIV運作,結果可能逼使匯豐變賣旗下SIV資產,什至牽連其他資產市場。 美林話,佢地理解相關嘅SIV,滙控只係直接持有百分之三嘅權益,其餘有九成七係由第三者持有,佢地仍然要承擔全數投資虧損。一來係由於相關債務工具係有信貸保障,滙控即使「孭數」上身,相關風險並唔大。 當然,更重要係滙豐有足夠條件咁做! 相反,對於坐擁850億美元、持有全球最大SIV的花旗,由於第三季資本充足比率,已經跌至低於百分之七點五,令佢地無條件好似滙豐咁進行注資。 就喺壞消息一個接一個時候,花旗諗到一條絕世好橋,就係靠東望。 而家都係滙豐股東嘅阿聯酋國家投資公司「阿布扎比投資局」,動用75億美元,買入花旗嘅可換股票據,年息 率11厘。 據報係花旗現任主席魯賓穿針引線,魯賓高明在,阿布扎比投資局要承諾日後唔會持有花旗超過百分之4點9股權,亦無權管治花旗、或者派代表有董事局權利。 當然喺注入新錢後,有利花旗,重新部署自己的SIV,亦恢復了市場對佢地信心。 不過凡事有代價,大家有無留意花旗批可換股債券要比幾多厘息?前文都有提,係十一厘!仲高過花旗賣出街的結構產品。英國金融時報就話,今次注資幾乎係以借貴息去解決問題。 至於同樣由花旗牽頭、由美國財長保爾森倡議成立嘅「超級救市基金」,喺滙豐自救注資後,亦面對好大壓力,特別係SUPERFUND定價過程複雜,成效亦會大打折扣。 一直唱淡滙豐

由懺悔到救贖

圖片
又到滙豐出事....... 月中公布業務最新情況時,仲話旗下結構投資工具即係SIV問題唔大。 事隔唔夠兩個星期,集團決定出年8月前,為旗下兩間從事結構投資工具公司注資350億美金。 又係大大隻黑天鵝! 匯豐話,旗下有兩間結構投資工具公司,為免佢地受信貸環境緊拙影響,佢地決定成立一間,或多間投資公司取代呢兩間公司,現有投資者,可以轉揸新公司票據,現有債務持有人,到期時可以收番錢。 呢個數,基本上過去一直係隱藏喺帳目以外,市場一直估計大約係二百億美元,點知一揚,就係要注資350億,仲要係「美記」.... 更唔明白係、點解唔係上星期五公布業務策略發展時一併解釋,令人費解? 兩間SIV公司日後會併入匯豐綜合帳目,而今次注資由匯豐內部資金支持,匯豐話應該唔會影響資本充足比率喎...... 印象中,未有銀行為siv注資,今次可能又會成為另一個黑洞,怕且其他投資銀行都會陸續有來。 甚麼是siv?structured investment vechicle,即是由銀行成立於帳目以外的投資公司,主要用來發行cdo/ mbs/ abs等。 瑞信今日先出左分報告,標題係「由懺悔到救贖」,報告指,主席葛霖喺業務策略中,承認過去曾經犯錯。 瑞信認同佢地發展中國、印度以印尼市場策略,指佢地如果可以執行定出嘅策略,將可以令滙控比其他銀行有更高溢價。 還是高盛醒,同一日出報告,就已經提早預警,話HI撥備將會沒完沒了,仲將評級降至沽售,指佢地次按相關撥備會再增加多一百二十億美元,令滙豐融資虧損增加至一百八十億美元,真係一語成讖。

食老本

圖片
各位,星期四凌晨有無睇波? 英格蘭足球代表隊唔能夠晉身08年歐洲國家盃決賽周,影響真係好大,就連的「 人在中環 」阿ck老闆、都話要提早收工唔寫扑,似乎「哭波衰」的人,單係中環都有好幾條街長。 眾矢之的當然是麥卡倫,他在於零六年八月接任艾歷臣,成為英格蘭領隊,簽約四年,在任15個月期間,總成績係7勝4和7負,唔算見得人。 當然,球迷以「垃圾球隊」形容英格蘭今場表現,而當地主要傳媒好似太陽報就話「無用,無骨氣,垃圾」,係歐洲足球的笑話,其實都幾慘! 我們不是足球台,講咁多,都係想提下錢銀,因為英格蘭出局,經濟損失可能達到十億英磅,如果全數要麥卡倫孭,就真係死人! 其實除了如umbro等運動用品公司股價大跌外,成件事仲有一個輸家,就係英國、以至全球電視台。大家都知歐洲國家盃播映權都係天價(敝台當然深之其苦),每年英超聯賽帶契的海外電視轉播收益,達到歷?最多27億英鎊,今次英格蘭出局,真係唔知有幾多人要由頭計數。 英國著名博客「 sport economist 」就指,今次輸波,固然可以賴領隊麥卡倫,不過更大問題係英國目前球會同聯賽制度。 目前一半打英超的球員都唔係英國人,球會為求嬴賽事,寧願引入更多外援、都唔訓練本地球員,而歐盟的條例亦唔容許球會優先聘請本地球員,結果就埋下今天的結果。 以「UNDERCOVER ECONOMIST」的角度來看,其實就是經濟學人說的「溫布頓效應」(Wimbledon effect)。 三十年來,無一個英國人贏到溫布頓冠軍,不過英國政府就每花費數億英鎊在這項最古老的網球賽事上,其實就係反映球會只求贏得賽事,結果忽視了球員的培訓。 歸根究底,罪魁禍首是在九七年,當時英國青少年足球訓練,由聯會取代左學校訓練,結果成績就一落千丈。 經濟學人講得最直接,話英國雖然係足球發源地,不過根本就唔叻踢波。 其實運動員的經濟價值,成世人都係得個幾年時間,最近更有F1賽車手,計劃將自己上市,希望可以利用資本市場,為自己的價值取得最大化。邊到搵到食就去邊處踼波,就好似伍晃榮話:「波係圓既」,實在怪不得外援充斥,至多只能說自己唔爭口氣。 講左咁耐,成件事我地有咩學到? 就係做人唔好「食老本」,成日諗住自已有優勢就咩都唔做,就好似我地香港作為區內國際金融中心,實在有需要加緊培訓本地金融專才,唔係有朝一日,成個中環都係老外+內地專才,到時真係怪不得人!

數口精

圖片
由細到大,都未有想過要從事會計行業,因數口不精,大過之後,仍然對這行業興趣不大,但深信一定要學懂到這範疇,才能在商業社會打滾。 時移勢易,會計師已不單止心思細密,也要健談,也要懂得交際技巧,這樣就更加相信這行業不適合自已。 但一定要學懂會計,最主要原因是希望可以的話,減低比人欺騙機會。 還記得年少時,曾經投資一隻股分,初初看營業額,看純利,看毛利,看業務前景,仲有各界評論,都還不錯,決定作出小量投資,後來股價不震,決定自已再詳細看看招股書,年報,發現現金流跟業務帶來的收入,盈利不成比例,現金流奇低,做生意不一定變成現金是對的,但不明差距這麼遠,後來請教一名專業會計師,才明內面原來有掩眼法處理,蒙騙了.... 我也曾發現有一間公司派息率奇高,三年的派息竟然多過上市集資額,這管理層的經營誠意也令我懷疑... 所以就決定要好會計.. 今晚嘉賓龔耀輝就同大家分享下會計行業的苦與樂。

轉軚

圖片
孫柏文說,次按係咪黑天鵝其實要「depends」。 今期經濟學人就是以美國衰退的機會作封面專題: 1929年股災後翌日,the Harvard Economic Society 仍告訴讀者:「衰退絕不可能發生!」 2001年95%經濟分析員說經濟衰退是「outside the range of probability」,即是計或然率的可能性都不需要。 殊不知黑天鵝已經靜靜到了身旁..... 先看當時人怎說,8月分仲話問題不大,事隔3個月,無論保爾森,同聯儲局現在都要轉軚,承認次按問題大。 先說保爾森,早一個月前仲振振有辭指不擔心次按,而家已經修訂講法,話斷供情況會擴大。最近已經有評論指高盛出身的保爾森是上錯了布殊的船,如果他的SUPERFUND最終失敗,美國經濟肯定會滑入衰退云云。 不過PAULSON並非一個輕言敗的人,七年來RUN 高盛令盈利升三倍,如果成功,他就會成為魯賓後另一個傳奇。 更大鑊的是伯南克,聯儲局首次發表季度經濟預測,頭炮就承認消費,以至經濟受次按影響緊。 今次首度作出季度報告就有咁大動作,難免令人有「陰謀論」。 但經濟學人就話其實唔驚奇,原因今次預測嘅年期,由兩年延長至三年,這一年是相當關鍵,因為對預測的分析來說,兩年的期限時間太短,難以觀察真正的經濟趨勢,因此三年時間是更為合適,因此有FED WATCHER話不難想像聯儲局對前景預測會有所調整。 不過經濟學人都留有一條尾巴,認為美國經濟衰退唔會拖累環球,原因係美國經濟作用往往被誇大,以二千年至今為例,美國佔環球出口比例,已經由一成九降至一成四。而最重要係,我們有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將會扮演「stabilizer」角色。 值得留意的是,雖然美國樓市下滑,不過海外購買力不容小看,除了加拿大人入市外,更多的是歐洲及英國人。受惠美元長跌長有,他們的購買力連同樓價下跌,比起五年前是增加了百分之五十!不少英國人已經在紐約核心區置業,目標除了投資外,原來是渡假期!

次按黑天鵝

圖片
聯儲局發表季度經濟報告,因應次按問題,調低出年嘅經濟增長預測。由6月時樂觀會有2.75%增長,調低到可能只會增長1.8%。失業率亦會由原先估計4%左右,調高去到接近5%。 報告指,銀行收緊對次按貸款,令按揭市場收縮,房屋數據亦都比預期疲弱,加上油價上升,都不利經濟發展。樓價下跌蒸發美國人部分財富,會壓抑消費增長。 所以聯儲局看通脹壓力會減低,出年核心通脹介乎1.7%至1.9%,低過早前預計。 不過聯儲局預期出口會保持增長,最近兩次減息,亦刺激需求,等房地產市道調整完成,經濟會回復增長。 今次是聯儲局為了增加透明度,將經濟報告,由每半年發報一次,改為每季發表。 報告發表後,加深市場憧憬美國會再減息。 但另一方面,次按惡化再令金融市場震動,但其實影響港股的借口日日新鮮,昨天下午港股突然抽升,打給多位所謂的股市專家,都說市場傳聯儲局的報告會有好消息,可能會減息,亦有外匯業人士說,利差交易平倉拆倉完成。 不夠一天,相反的言論一湧而出,美國經濟放緩,但聯儲局無宣布減息,美匯指數創新低,擔心利差交易拆息重臨,港股就要下挫過千點。 一夜之間,形勢大變....所以連有基金界朋友都說,無法解讀形勢,完全無法做對沖,唯有先行離場避險。 這個次按風暴,有多嚴重,留意今晚MONEY CAFE,金手指孫柏文同大家分享一下。

溫總降溫

圖片
溫總又開腔,真係每次都有新意,仲要一日講夠兩次,真係嚇到你「傻」! 「人民幣流通的量過大,佔全國的一半,這裡就有許多不正常的因素、包括地下錢莊,非法流出,非法流入。」 「我們並不贊成現在的做法,應該採取法律的辦法....但我也要說明,他們這種做法的出發點是好的。」 回看整個事態發展,其實都幾有部署,特別係打擊杜玲的地下錢莊。不知大家有沒有留意,原來整個案件在七月底,基本上已經結案。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片段、原來已是半年前的消息,但到上星期先高調由中央電視台「經濟半小時」播出,到底當中有什麼玄機?我們也問過一些相熟的內地行家,他們只說:「不要過問來源,我們也不好說!」 成件事的安排,其實更令人值得深思! 由第一步先列出直通車四要點,到「唔知頭路唔知路」限制深圳銀行提款、到提出目標係限制資金非法流入港股,最後使出一招拉人封艇,對個市構成心理打擊,完全係有部署、好難令人相信不有早有預謀的行動。 由八月中公布港股直通車以來,香港股民的反應完全係「未到先興奮」,恆指短短兩個多月就升了一萬點,靠的就是依賴一個希望:AH股差價收窄。結果,當然係希望愈人,失望(絕望?)愈深! 事到如今,港股經過內地出手、已經一跌再跌,特別是國企指數,跌幅更驚人,以現水平計,看來內地股民應該都唔使「做傻仔、接貴貨!」,直通車看來真的到了啟動的契機! 那麼,成件事邊個先係傻仔?

「代」溝

節目中,呂大樂提出一個新看法:第二代人是阻礙了香港的轉型。 這個說法令人久久不能忘懷。 作為第三代人,看第二代人當真是充滿矛盾:一方面勤奮向上,有用不完的魄力、做事有遠景,肯付自己的精神體力換取別人的讚賞;但另一面就充滿因循、不肯接受新事物,凡事要求穩陣,甚至認為要求變革就是挑戰權威。 經歷了二十多年的成巧,「新嬰兒潮」下的第二代人已經進化成社會上的中流底柱,這群人數眾多的領袖成了主流意見,認為非我族類就注定失敗,後輩不肯聽從自己經驗就是自討苦吃,就會愈刻意去刁難他們,結果不知磨平了多少主流以外的人創新意念及雄心壯志; 對於新一代的成功,如GOOG、youtube、facebook、aNobii…..他們總是認為彩數多於創意,卻不能接受世界已經不再是他們可以壟斷資訊的年代,The World is not Flat!!! 他們的確將不少社會經驗交予下一代,只是一萬個不放心將責任交給自己訓練出來的後輩; 結果無論第三代如何努力,在第二代眼中都是不求上進、或力不從心的人。 最不幸的,是目前掌握我們社會最多資源的長官們,絕大多數都仍是自認為精英分子的第二代人。資源都在他們手中作分配,不是搞一兩個WIFI Hotspot就叫新科技,下一代教育仍然是一團糟,點轉型? 自己作為第三代,可能對第二代人有些偏見,而第四代人亦往往似對第三代充滿憐憫,認為他們錯信社會規範,永遠在第二代面前卑躬屈膝,沒有個性,在第四代看來:我才不要學你們,我們面前有的是新世界的大門(互聯網)。 說到底,原來這是一個對號數入座的遊戲。

黑天鵝重臨

圖片
到底次按危機係咪黑天鵝? 構成黑天鵝的條件,包括:事出突然,影響深遠、以及事後看來又有跡可尋,次按都算得上係合標,當然說的是負面黑天鵝。 次按真的不可測嗎,事後看來當然是早有跡象。滙豐控股不是早在去年底已經發出預警,不過當時個個以為只是滙控自己太進取,搞到自己一褲都係,其他銀行,應該無事既! 當然,現在看來是another story。 從Nassim Nicholas Taleb的角度看,不少金融危機都是Black swan,像98年LTCM爆破,就是一群專攻量子經濟學的數學專家,他們最擅長的、就是以數學模型作出預測,當然他們不能計算金融風暴會席捲全球,最終因押重注俄羅斯而倒閉。 Taleb認為最可笑的是到今天,這批數學專家仍然在不少對沖基金中呼風喚雨。 正由於BLACK SWAN的不可測,因此Taleb認為大可不必花時間費精神去預測Swan的出現,反而應用更多時間去研究Black Swan帶來的後果。 說實在,我們認為黑天鵝存在意義不在於不作預測(否則世界肯定會停頓),而是在常規預測過程中,總留有一線後著,萬事存著最壞打算,其實幾似魯賓在Uncertain World中提出,所有決策均要預備出現不確定、最差的情況。 正面黑天鵝其實最顯而易見的,是創造了英雄。九一一出現了朱利亞尼與布殊的對比,沙士我們有「九點半前特首」鄭大班。歷年的股災亦為股神巴菲特創造了歷史上最大的財富。 機會,總是留給有預備的人。

深圳之謎

圖片
深圳銀行突然限制每日提款金額,官方解釋係禁止走私、洗錢等非法行為。 但點解只係深圳? 孫柏文 估,係內地要打擊通脹、因此先透過減少現金流量,希望現金交易宗數減少,可以壓抑通脹。 但都係解釋唔到點解只有深圳。 實情係同我地有關,針對的是居民非法匯款炒港股。 而家唔少內地居民要開戶炒港股,方法係先將人民幣現金交比地下錢莊,然後佢地喺香港嘅帳戶就獲得港幣,再將資金投入股市炒股。由於深圳最近香港,唔少呢啲非法資金轉換都係喺深圳進行。 而家銀行限制左每日提款,變相係截斷左呢啲非法來源,但由於地下錢莊規模非常龐大,相信只會係暫時收歛,仲係「打不死」。 另一項證明係,過去六年深圳嘅人民幣淨投放金額、都係全國第一,單計今年頭九個月現金淨投放、就佔左全國一半,現金大部分去左邊? 咪就係解釋左而家港股每日成交千五億之謎。 另一邊看,內地要用到咁蠢方法限制資金炒港股,幾乎等同全國禁食豬嚟壓抑生豬價格,某程度都反映資金自由行、港股直通車需求甚殷切,即管睇下頂得幾耐!

誰是獅子,誰是羚羊(羊牯?)

圖片
兩天連續做了兩宗新聞,發現幾吊詭。 「中國走出去,暫時要蝕錢;外資走進來,依家賺大錢。」 當日幾間內地銀行上市,埋班搵策略股東,單以上市價比星期2收市價計,工行,中行,建行,同交行,已經為佢地歐美策略股東,帶來大約超過3千億港元帳面利潤。 大贏家,暫時首推美銀,當日拍板入股建行,美銀話,持有百分之8.5股權帳面賺百六億美金,計埋認股權可以增持到近兩成股權,仲利害,帳面獲利300億美金,為番2千幾億港紙,比唔少藍籌公司市值仲要多,匯豐亦唔差,用上市價計,淨賺大約900億。 舊年工行上市,亦為高盛,同美國運通進帳超過500億。蘇格蘭皇家銀行,同瑞銀透過策略股東身分入股中行,雖然賺得唔算好多,但亦搵到近360億盈利。 正當次按呢個浪,令歐美金融機構面對大手撇帳危機之際,呢批中資銀行股股票,可能為佢地帶來及時雨。 當日幾大外資都係以二倍左右股價對帳面值入股,部分更低,已經有意見話,係明益外資。 作為策略股東,美銀,匯豐同拍檔建行,交行合作最明顯,但建行當日答應美銀入股條件之一,係可以在美國搞零售銀行業務,到依家都未落實到。 相反私募基金BLACKSTONE,同英國巴克萊銀行,作為內地官方今年第2季兩項主要對外策略投資,中國投資公司以超過230億元,入股BLACKSTONE一成股權,而家蝕足5個幾月,累積蝕近60億元。 到國家開發銀行7月,又以差唔多作價,買入英國巴克萊,結果又蒸發左近67億元。單係呢兩項投資,已經令內地帳面唔見左126億元,當中以阿松牽頭、扯埋中國投資公司頭炮即滑鐵爐最受批評,個別內地傳媒已經窮追猛打認為投資失當。 英國金融時報專欄文章LEX就獻計話,中國日後應該透過其他投資工具,好似啲「殼王」最鍾意個招、即係以可換股債券形式入股,避免價格下跌風險。 不過文章提到,而家想到海外收購的中國資金實在太多,情況就好似拍賣場入面,外資賣家根本就唔憂賣,所以中國最終難免買貴貨。 ########################## 題外話 之前寫過呂大樂的四代香港人,引來不少迴響,李兆富明日(周四)都會討論呢個話題。而我們亦請來「始作俑者」呂大樂一齊參與,看看幾位二、三、四代人聚首一堂,會有咩火花。

繼續樂園

圖片
繼續談談迪士尼,其實注資及豁免專利費非第一次。 1985年決定興建巴黎迪士尼後,在92年開幕當日,只有25000人次入場,遠比預計60000人少,由於入場人數不理想,原本計劃興建的MGM STUDIOS亦需要押後,結果首年就出現三億法郎虧損,在冬天更要關閉部分入住率不理想酒店,而巴黎迪士尼巴黎迪士尼的救亡方法,包括94年委任前紐約州檢控官,作為LEAD NEGOTIATOR,要求銀行直接購入歐洲迪士尼股分,並作出削債,免十八個月利息開支,並延期還款三年。同時迪士尼需要注資七億五千萬美元,並豁免收取五年專利費。 同時,迪士尼改革樂園運作,包括更改餐牌、賣歐洲最鍾意啤酒,同時95年加建新設施,包括SPACE MOUNTAIN,結果同年獲得首次盈利,並於02年開設MGM STUDIO。 但之後盈利仍然起起伏伏,到02年又再度獲得盈利,之後又連續幾年虧損,到05年迪士尼同意全數撇去予歐洲迪士尼貸款。 回來到香港,兩年運作,虧損擴大,入場人數未達標,救亡大計,包括獲免收兩年專利及管理費。同時將長債變短債,好彩這筆貸款只是迪士尼集團的數,否則我真想不到如何突然將原本預期是長債的數,一筆清還,同時聽報章報導今次還債是債權銀行要求,被逼長變短。 今次迪士尼的財務報表,在香港數目上仍然未有太多著墨。 但要記著,華特迪士尼只持有香港迪士尼四成多股分,我們大眾有分嘅政府持有超過五成股權。 政府作為香港迪士尼樂園的大股東,若果真要注資,話事權真的要拿回,還有真的要增加透明度,披露財務,這樣做可避免不必要的負面揣測,希望政府真的明白,時代不同,「收收埋埋」真的不一定是好的,還有早點解決,才是對香港大眾好的,才是對得起我們小市民。 在我的角度,不贊成關閉這個樂園,但是真的改革,改革就要大刀闊斧,長遠增加香港特色東西,增加新遊樂設施之外,是否要想一想我們主要對象是誰?是否內地旅客嗎?可否在這方向想想,我們中國人最講物超所值,可否先試減價吸引他們,或是.....如何是好....大家一齊比比意見...... ############################ 題外話 說到迪士尼,都要說一下海洋公園。 盛智文向來是以think out of the box見稱,當全世界都想著當迪士尼來臨時,海洋公園會像「荔園」一樣成為集體回憶之際,盛智文反而掌握著這種公司上下「不同心、就滅亡」的同仇敵愾精神,

美國航線

圖片
談過數集航運業,明晚專家陸元華繼續同大家談談集裝箱行業。 談到美國航線,原來都幾持別,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話事權很大,每年都同航運商訂立合約,就運費,航權各方都有訂立協議,所以一年只加價一次,不過不用擔心,他們是可以透過徵收附加費,以對抗成本上漲。 談到附加費這回事,我真的不太喜歡,好像每次坐飛機,票價說是七,八千元,但最後連及燃油附加費後,實際只是機票總是要花上過萬元,所以最新的士要求徵收燃油附加費,我就不太贊同,我比較傾向直接加費,感覺比較好一點... 說回美國集裝箱航線,亞洲輸往美國的產品多是輕工產品,至於美國到亞洲的,原是主要是三廢,包括廢鋼,廢紙,廢塑料,輸往到亞洲循環再做。 從美國線亦看一些新趨勢:因不平衡,美國小麥等乾散貨竟開始用集裝箱運輸,第二是美國船,送往歐洲裝貨... 想知詳情,留意明晚MONEY CAFE...

領導的說話

這個星期終於深深體會到、中央領導人發言,真係要「比心機、花精神、仔細聽」,否則,真係會輸好多錢。 先有溫總直通車「四要點」,之後港股星期一先跌千五點,但影響都只是一個港股市場,反而到星期三上晝十點半,全國人大委員會副委員長成思危一句中國應該分散外匯投資言論、一出街,就即刻震散左全球美元,有鬼佬TRADER更周圍打聽、到底成思危係咩人,點解會有幾大影響力? 影響力有幾大?睇下美匯指數就知,成思危言論一出之後,幾乎可以用插水形容,即時創出新低。以美元兌日圓為例、由上晝十點半左右,落到113.69日圓全日低位。美元兌歐元,同加紙再跌到記錄新低。 影響所及不止匯市,美元一弱,商品價格就升,油價直撲一百美元大關,有TRADER直情用「癲」左形容油市同金市。 到底係市場係咪反應過敏?經濟學人就話,成思危本身唔係負責匯率政策、充其量形容佢只係「mid-ranking Chinese officials」,即係無咩實權,咁點解市場有咁大反應? 其實經濟學者出身的成思危、透過出口術令金融市場震盪,都唔係第一次,記得今年二月佢話內地上市公司上市質量唔高,有七成最終都要倒閉,結果就做成黑色星期二大跌市。 不過今次做成咁大震盪,相信成思危本人都此料不及,其實一切都是「趁勢」。多間銀行今個星期都出事,加上預期美國減息,成思危的言論只是觸發點。 反而美國財金官員的反應先是一味曖味。好似保爾森都只係「識用把口」繼續講強美元,而伯南克更話,中國調整美元外匯儲備的比重,都唔會影響美元作為全球主要儲備貨幣的角色。 經濟學人就用陰謀論解釋,認為只要無做成入口通脹,其實布殊政府係樂於見到、透過弱美元刺激出口,此終唔好唔記得,出年係大選年!

童話的世界

圖片
香港迪士尼, 去過一次, 印象不是太差,但真的太細.. 海洋公園去過數十次, 因越來越多新玩兒, 亦可作為小朋友教材.. 開幕兩年多的香港迪士尼, 入場人數不理想,首次透露虧損擴大。 香港迪士尼決定更改接近3億美元的貸款協議, 15年轉做1年, 1年內全數清還, 當然可以減低利息支出, 但錢何來? 我們要注資?   香港迪士尼說,會加大投資, 加大投資是為轉虧為盈... 而注資,擴建又是否可以令香港迪士尼轉虧為盈? 我想未必.. 迪士尼是否要改變管理模式..高高在上的管理模式是否籌效.. 這些話題,就等下周一施老闆施永青來到咖啡室一齊談談...

Spin Doctor

圖片
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 蔡子強講過,我們的特首愈來愈懂得玩spin doctor。 在曾生第二屆政府之中,任志剛任期事件可以說充分反映這種spin doctor的處事作風。 先選擇所謂一個飯局(根本可能只得兩人)、一封所謂致特首信件,就將即將年屆六十的任志剛玩到頭昏腦漲,難以作出抵抗。明眼人知是測試市場反應,因此官府中人一概不承認又不否認,到適當時機先決定係咪去馬。 到Spin doctor見勢色對路,就得勢不撓人,再放風指兩年只係一個初步協議,更可以早過兩年結束任期。 好一個任志剛,不同你拆招,只說一句:「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無問題既」,跟著就與大家分享他對未來香港與金融業的隱憂,好像是與內地金融融合(在直通車事件上就表露無遺)、邊沿化,與及銀行「體檢」。說的時間不是兩年、是十年的事情,就是要告訴spin doctor,我根本不用與計較那兩、三年的任期,要看的,是十年八載的金融發展。 對於自己任期,任志剛算是不亢不卑回應了,認為根本不適宜由佢回應自已去留問題。 試想,當老細要炒要升,作為下屬,有權話事嗎? 兩、三年的變化實在難掌握,任志剛花左更多時間,談的是他對未來本港金融業憂慮,仲警告,國際金融市場的力量係殘酷的,一旦被邊緣化,就會演變成資金外流和貨幣金融不穩的風險。在我們看來,這才是專業的表現。 大家有無印象香港有邊個官講過「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印象中是施祖祥及楊啟彥。相信任志剛都估不到,昔日打大鱷的拍檔,今日會以相同待遇對自己。

黑天鵝

圖片
預告: 今晚嘉賓孫柏文會同大家談談 The Black Swan {The Impact of the Highly Improbable}--隨機的致富陷阱 黑天鵝是指稀有事件{Rare Event},稀有到何地步,就是大家以為它並不存在,直到它突然發生在你的眼前,以前某的國家一直以為天鵝只有白色,並不知原來是有黑色。 黑天鵝反映如果將事物概念化,有時有用,但亦錯誤地方同誤解,這本書就是要人們應留意事物的"不一致性"。 雖然歷史可參考,但都是由無法預視的稀有事件。 隨機性有兩大類:一是"平均隨機",群體特質,譬如身高體重比例;另一類是"極端隨機"。 書本大致提出數大點:Error of Confirmation,Narrative Fallacy等等。 想知詳情,留意今晚MONEY CAFE,看完大家一齊分享....

阿里媽媽

圖片
先申報,抽唔到阿里巴巴。 不過,在三十元樓下追入。 自問入貨時都諗,出年市盈率升至一百倍,仲值得追? 對阿里巴巴的經營模式略為了解後,相信未來競爭對手難成氣候,盈利增長仍然有保證。當然自問有心理準備,上得車,早要有「會坐艇」的覺悟。 不是叫散戶再高追,我們在新聞中亦先後兩日、詳細再講阿里巴巴、支付寶、誠信通到底做咩,作為用戶付款有無好處,經濟學人點分析利弊,要做的投資者教育都做了,希望大家不是只認識1688。 今天,我們再做多一步,街頭訪問散戶,到底阿里巴巴是做什麼?近似的、有人識答做電腦、有人答IT,無厘頭的、有人答做「咖啡」,就是無人識講B2B。連馬雲在記者會上、被我們同事問到時,都承認十多萬個股東之中,他也懷疑到底有多少人真正了解阿里巴巴。 今日阿里巴巴的走勢,明顯係有脫離「今天的」基本因素,零七年市盈率三百倍,當然是我們做傳媒最愛的頭條,不過而家離零七年仲有幾多日?但如果計零八年,PE就回落至160倍左右,假設未來幾年盈利都可以倍數升,都要三年時間先可以回至四十倍水平,當然已經偏離最初買入的原意。 很想說,股票不是提款機,辭工炒係咪一定每月有錢賺?股市大跌、仲要跌足一個月的話,係咪成個月都唔開飯? 有網友曾經笑我們、如果個市真係比我地講中會大跌,咁你們那些「交易所直播室」、「財經即時睇」、甚至Money Café仲有人睇?相信認識我們的觀眾都知,真正令投資者擺脫「NUMBER黨」行列,先是青姐黃師傅為什麼每日苦口婆心對大家說那麼多的話。 話說回來,你認唔認識阿里巴巴同阿里媽媽的分別? ########################### 題外話: 孫柏文與Leona的輸賭,最終由孫柏文勝出,不過觀乎 Leona 要封blog一周,是輸得漂亮。柏文,你真的認為自己無取巧嗎?

直通車炸彈事件

溫總係咪掉了一個大炸彈到港股? 每件事我們不單要單看表象,溫總係咪想港股大跌,好等內地股民可以買平貨? 我們私下接觸的香港政策局官員對於直通車的講法、其實一直都不敢高調「領功」。雖然直通車是在財爺任總北京之行後公布,不過我們都理解,根本特區政府從來想都未想過會取得直通車。 仔細睇下溫總四要點: 1 〉中國資本市場還沒有完全對外開放,因此必須有相應的法律法規監管,否則將引起內地資本市場大的波動。 2 〉當前內地資金過剩,若大量資金融入香港市場,會對香港股市產生甚麼影響,需要做科學判斷和分析。 3 〉內地股民對香港市場的了解極之有限,要讓他們對資本投入香港市場有一個全面認識和正確判斷,以便自我保護。 4 〉中央政府還要聽取包括香港有關金管局(金融當局?)等方面的意見,令作出的決策不至於發生大的偏差。 「四要點」都沒有說不能直通車,第一點及第三點最容易解決,只要為相關規定進行更多仔細的披露要求及提高投資門檻已經可以解決。至於第二點及第四點又是一脈相承,我們要有更科學的判斷及分析,那麼應從何分析入手? 其實我們要問的問題是很基本,到底內地排洪的政策有沒有改變?資金係咪要走出國外?香港係咪合適市場比內地投資者投資?大方向無變、政策亦肯定會配合,溫總的講話可以理解為政策出台前的一種理順,希望解決官員之間的矛盾,但直通車最終一定會到、限制QDII的講法更令人摸不著頭腦。 說到金管局的分析,可以重看任總在九月的 觀點 : 「雖然此計劃的落實時間似乎較早前傳媒報導所預期的遲了點,但由於實施細節涉及內地監管當局之間的協調,這是可以理解的。無論如何,我深信啟動這列直通車是符合內地利益的:鑑於內地宏觀經濟的不平衡情況,能引導相當規模的資金有序流出對內地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有些人更可能以為直通車計劃只是中央政府給香港帶來的另一件禮物。這樣的話,他們就掌握不到事情的全貌了。直通車計劃無疑會使香港受惠.....但這都不是計劃本身的目的,這個計劃是要引導內地資金有序流出,以助解決國際收支盈餘持續增加所帶來的問題。我認為直通車是國家處理宏觀經濟問題所採取的正確一步。」 李兆基今日回復我們查詢,重申佢三萬三千點的預測,仲指跌得多就應買得愈多,不相信今次跌市是大調整。對於目前市況我們不敢輕視,但當通街開始轉淡、人人話死話死時,可能又是另一個考驗勇氣的時機..... 題外話: 四要點中的第四點,溫總

CEO的惡夢

今個星期可以話係全球最大投行CEO最難過的一個星期,由美林開始揭開第三季業績,「爛數」一個衰過一個,美林CEO O'Neal已經率先「祭旗」。 現年五十六歲的奧尼爾、可以說是一個活生生的傳奇,他不單止由低做起,曾經做過通用汽車文員,仲成為第一個躋身華爾街大行的黑人。 雖然奧尼爾已經離任,不過仲有不少手尾跟,美國證監會已經開始介入調查,美林點樣處理次按的撥備虧損。 WSJ引述消息話,美國證監會已經開始介入調查,主要是美林十月初公布,需要為次按投資撥備45億美元,當時佢地已經表明係足夠。 怎知事隔不夠三個星期,美林就修訂撥備金額,增加到七十九億美元的破紀錄水平,前後二十日,比起幾個星期之前公布多左三十二億美元。 據了解,美林隱暪手法、是透過向一個對沖基金,出售左總值十億美元的票據。而基金就有權在一年後、以保證回報賣番比美林。 跟據美國會計準則,如果資產係無人要,銀行係需要以市值將虧損入帳,但經過呢個一買一賣手法,分析員話,虧損的問題最少可以隱暪一年,而當年「ENRON」亦都係以類似手法隱藏虧損。 有分析員話,美林可能仲要在第四季,再額外撥備多四十億美元。 雖然奧尼爾已經離職,仲獲得一億六千萬美元「分手費」,但事件已經引起美國國會參議員銀行委員會主席關注,表示稍後可能會要求修訂法例。 更大件事是奧尼爾被揭發、炒了一個在舊年已經預先向佢警告定息部門主管,四月董事會亦都無視呢個預警,顯示整個管理層都忽視了應有的危機感。 看來,奧尼爾就是敗他那分過人的自信,現在離職後,市場就開始玩「估領袖」,到底下一個被炒大行CEO係邊個。 估計都離不開花旗總裁CHUCK PRINCE同貝爾斯登總裁凱斯。 特別是凱斯,佢又被WSJ揭發,話他在七月貝爾斯登兩隻基金爆煲的時間,在無帶電話同BLACKBERRY情況下走了去打GOLF,完全應了特首個句:「BANKER 愛高球!」 波友亦爆料,話「凱斯」經常星期四下晝已經唔見人,一係去打波,一係就打BRIDGE。雖然凱斯試圖向員工發表聲明,想證明自清明,但以今時今日形勢,凱斯好大機會會被叮走 而花旗啊總裁CHUCK PRINCE,亦被CIBC睇死佢一定落台。 今期經濟學人就有專題講呢批大行老總難捱,亦都係質疑佢地將次按虧損入帳手法上,係有好多唔明白不清不楚的地方,因為唔少有「AAA」評級CDO,以前值一美元、而家分分鐘、二十美仙都無,因此,大行

衝擊港元?

圖片
有網友問點解琴日我地會用有97feel 形容金管局入市? 其實可能是自己過敏,因為又係見到外圍有些非常揣測性報告,金管局又連番入市,自己都做到精神緊張! 到今日任志剛出來解晝,一句呢啲報告別有用心,市民唔好輕信謠言,就已經將一分捍衛聯繫匯率決心表露無遺,港元同拆息都輕鬆回落,任總真係值九百萬! 今日瑞信陶冬有分報告很值得詳談。佢認為,金管局目前要捍衛強方兌換保證,比起九七年金融風暴時、炒家沽空港元容易得多。因為九七年金管局要動用外匯儲備,不斷用儲備接港元沽盤,自己袋中的美元亦很容易「彈盡糧絕」。 相反,現在外匯儲備中的美元反而不斷增加,要幾多港元就比幾多,的確輕鬆得多,炒家要成功衝擊港元機會根本好細。 既然衝擊港元咁大困難,點解炒家仲要買入咁多港元? 星展話,炒家嘅戰場根本唔係港元市場,而係志在襯住熱錢流入,可以趁住資產市場升值,推高股市同樓市, 「雙邊套利」,而本港要承擔嘅代價,就可能會形成資產泡沬。 咁到底聯匯係咪唔使改? 高盛話,而家未係最好嘅改變時機,原因係外圍形勢仍然動盪。 佢地相信隨著人民幣仲有很長升值空間,未來仲有好多機會改動聯匯,不過最好就係喺任志剛任期內進行。 都係任總......

金融風暴前奏

圖片
今日,真係有九七 FEEL! 喺下晝,歐洲市場傳出有一分由MEDLEY發出嘅研究報告,指金管局高層,係私下遊說緊中央、支持更改聯匯制度,報告引述有參與遊說嘅消息話,金管局總裁任志剛喺呢幾個星期、係遊說擴闊港元浮動波幅、甚至係將聯匯脫勾,不過呢個建議係被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否決。 報告仲提到,美國聯儲局減息,金管局亦唔會跟隨。 呢間叫MEDLEY嘅顧問公司,創辦人係RICHARD MEDLEY,佢喺十年前亞洲金融風暴期間,係擔任當時沖擊港元嘅索羅斯嘅政治顧問。 公司網頁話,佢地專向對沖基金、以及投資銀行提供意見,同各地中央銀行亦都關係密切。 一分報告,就做成金管局手忙腳亂,五度入市,連今日中國證券報都有報道,話聯匯制度可能失靈。 貨幣發行局的運作其實很簡單:有資金流入就增加貨幣發行量;而在「優化」了的聯匯制度下,港元強勢會觸發資金流入,金管局增加銀行體系結餘下,自不然會令銀行拆息回落,理論上「聰明錢」會有套息,買美元沽港元賺息差,自動令港元回落。 不過今次流入原因,是在中國內地、源源無窮的資金帶動下,推高港元,單單套息,似乎都不能令資金轉買美元沽港元,結果就係聯匯制度失靈。 有網友問,金管局係咁接美元,會唔會損手? 理論上不會,因為港元再強都不會超過強方兌換保證,因此接美元理論上是有賺無蝕的生意。 不過如果人民幣繼續強勢,七點五....七點二......七.....六.....五........ 一旦真係要擴闊波幅,不單金管局接入的美元即時在外匯基金經常帳上錄得虧損,更大件事是我們的外匯儲備,帳面怎麼辦..... 內地加快開放改革已成大趨勢,目前可以做的,因此金管局一方面儘快要分散外匯儲備,盡快降低美元佔的比重.......同時亦要真正做好同人民幣全面自由兌換的心理準備,不過話說回來,任總年期如果只有兩年,你又叫佢可以做咩大動作......

套股換樓

唔知大家點睇「套股換樓」? 上星期先聽聞中原已經提前兩個月達成全年營業目標(施老闆看來又要提早派花紅),今日又傳來近日股價創新高的美聯10月分條數好,後勤員工會收到月薪4成作為花紅,已經係今年第6次派花紅,全年累積派相等於2.2個月額外月薪。 樓市似乎真係好好景,十大屋苑成交亦創今年以來單月新高。 再睇近日一分分證券行報告,更家好似大合奏,個個愈唱愈高,愈高就愈唱好! 1. 雷曼話,隨著發展商加快賣樓,第三季貨尾跌至萬四個紀錄新低,加上減息預期,樓市已經逐步由「買家」變成「賣家」市場,估計到明年底前,樓價會升45%(???!!!) 2. 麥格理話,隨著市民收入上升、本港又重新踏入負利率年代,預測中小型住宅會升最多兩成。 3. 瑞信預測,樓價會大升四成。 樓市好似一片欣欣向榮。 我們確信,內地資金持續流入下,港元又無得升值,最終肯定係會推高資產價格。不過香港人、不少都經歷過「負資產」的夢魘,昔日「嘉湖五千、浪翠八千」的經歷,市民都刻骨銘心。 撇開豪宅不談,市區特別是港島的樓盤,的確由於盤源少、地點又方便,是不少人心中的理想換樓目標,但請不要再說甚麼新界區豪宅的廢話,說穿了,與一個騙局無疑。 「套股換樓」,可以的,但同買股票一樣,請揀選有實力的「藍籌盤」! 今日施老闆就提供了一些心水,包括港島西區在無新增上蓋物業供應下、有了地鐵,幾乎係由政府分左六十億比當區居民,大家仔細留意。

入會

圖片
孫柏文為青姐做的friend club有三百多人入會,不過愈多人入會,最終都只係會益左晝面著著「拖鞋」的哥哥仔。 廿三歲的Mark Zuckerberg,他亦證明左、肯等待係一定有回報,最終比佢成功搵到微軟呢個大買家,以投資2億4千萬美元,買入百分之1點6「FACEBOOK」股權。 雖然價錢唔多,但以微軟收購價計算,FACEBOOK市值就達到天價150億美元,比起之前市場傳聞的100億仲要多五成,係二千年科網泡沬以來網站最高的估值。 最好笑係,微軟總裁阿BALLMER,今個月初先講過,話FACEBOOK呢類社交網站係泡沬,點知轉頭就要自已出錢去買,到底是談判策略?還是形勢比人弱?。 今期經濟學人就話,微軟跟本無得揀。 其實佢地過去三年來,都已經意識到、單靠軟件開發肯定係會比淘汰,不過多年來都是輸比GOOGLE,連DOUBLECLICK一役,都輸埋!因此幾唔願意都好,叫價幾高都好,微軟真係無得揀。 不過微軟都部署緊一個絕地反擊。睇最新一季業績就知,第一季度盈利增長兩成三,遊戲機XBOX 360,?第一季就賣180萬部,而新遊戲「Halco 3」更是賣個滿堂紅。 雖然FACEBOOK預期未來幾個季度,都唔會有盈利貢獻。不過微軟入股Facebook同時,亦已經取得銷售協議,微軟獨家可以取得獨家網上廣告銷售,算是有了根基可以追上Google。 如果看今季的大企業業績、無論Google、Apple、微軟、中國的百度,甚至日本的新力、任天堂,盈利都高過分析員預測,即使是雅虎經過「百日維新」後,盈利都有所改善。不過說到最後,雅虎仍然不能算是捱過所有難關,至少他們上星期就要關閉自己的社交網站「YAHOO 360」。 而最慘的是、連「刪」左都無人知,真陰功!

Happy Problem

日前兩大投資大師對中國慨念落下註腳,一個話唔會買,一個就話瞓身買。 其實股神巴菲特同商品大王羅傑斯看的,基本上不是同一個context,巴菲特說的是中國股市,Rogers談的是人民幣。 以價值投資揚名,巴菲特當然較著重的,是基本估值是否合理,以目前內地股市近六十倍市盈率,股神當然是可望不可即,因此叫人審慎是意料之內,反而股神說自己可能早沽了中石油,就是不必要的客套話。回報率有七倍,任何基金經理只有眼紅。 商品大王說要盡沽美元,然後大手掃入人民幣,也實在是市場共識。君不見發行數億元的人民幣債券,在本港都要爭崩頭就可見一斑!美元弱勢幾乎係人都識講,布殊多年來「披羊皮,實狼心」的所謂「強美元」政策也是路人皆見,不過問題是,人民幣會唔會好似羅傑斯咁講,可以升兩倍、甚至三倍? 人民幣由零五年七月匯改以來,日前剛升穿7點75的水平,累積升幅是7.6%,以一個發展中國家來說,可以說快不快,慢也不慢。 慢著,請大家記著,人民幣的升幅是以美元計數,以過去兩年弱美元已經成為趨勢來看,用實質匯率慨念計算,人民幣實質只是升了百分之二,更甚的是兌歐元一隻貨幣,今年以來人民幣實質是眨值了百分之3點7,邊個話買人民幣一定賺?真係睇下你來自「邊鼠」! 金融時報話,以目前不交收人民幣遠期合約計,未來一年人民幣會升穿七算水平,即係話升值百分之六。呢個升幅,過去一個月菲律賓披索都唔止! 因此難怪歐洲一批財長鬼殺咁嘈,人行亦在G7一個星期後,就加快人仔升值幅度。 說回切身的港元問題,近日戲劇性由兩個月前二十二年低位,一跳就升至7點75兌一美元的強方兌換保證水平。市場解讀(包括任總?)說是新股認購抽緊資金,要作好最好準備云云。如果說阿里巴巴凍結過千億資金,就令銀行體系應付不了,相信無咩人會信,早前的新股反應咪仲熱烈? 實質上是市場開始睇到,隨著大量「老細資金」流入,港元又同美元掛勾,金管局根本是綁手綁腳,只有眼巴巴看著通脹被推高,最終又要擴闊港元浮動範圍。 任總說過,強港元是「happy problem」,但自從零五年五月所謂優化措施之後,我們已提出,貨幣管理最怕被人睇穿,所謂做得一次就有第二次,Problem 可以happy幾耐?

第四代人

圖片
最近有幸看過呂大樂的小書「四代香港人」(名正言順係小書,七十頁不到,生吞活?、不求甚解的話,只要十分鐘就看得完),全書主要是集中講戰後嬰兒潮的一代人,唔肯將機會留比第二、三代人。(其實小書很有啟發性,有機會可以再談。) 本書都有提第四代人,定義乃是第二代人的子女,七五年後出生的一群。他們生於香港物質最富庶的年代,但得到的選擇卻最少。三歲就開始競爭,大學未畢業已被長輩期望可「未學行先學走」,被嬰兒潮出生的父母嚴格要求,缺乏自我。 呂大樂的結論是,他們現在的問題是太沒有個性,要他們說自己不鍾意甚麼很容易,但要他們說鍾意什麼,就難過登天。 以呂大樂的劃分,第一代人的成長空間,就是他們在求學期間,要求「立大志,講理想」,參與社會運動,被認同是擴闊個人視野,而社會上亦普遍對他們偏激的行動予以包容。 到了第一代人成為社會主流,他們倒轉過來,認為這些社會行動不切實際,理想不能當飯吃。小朋友由入讀幼稚園開始,就應該已為入職作出最好準備,好像坐在隔鄰的不是友伴,而是日後的辦公室敵人。 我們一切都自以為為第五代人著想及鋪路,殊不知我們是額殺了他們的成長空間。 就正正因為父母以為一切需要鋪路,我們認為,現在最有前途的行業,除了照顧人口老化、而出現的保健個人護理外,最有前途的,就是補習生意。說真的,那些天王天后又買半山豪宅、又自製相連單位,到底錢從何來?說穿了,咪又係一班緊張子女多於一切的「第一代人」! 所有人都希望自己有所選擇,施永青就提出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十二年免費教育會否減少了他們的選擇? 其實到十二年免費教肯有幾大成效,好取決到底課程編排同學習態度。如課程設計是過深,只又無咩實用價值,反而只會浪費他們多三年時間。 施永青提過,本港課程太偏同太深,反而最重要的基礎語文就學唔好,根本就是浪費生命,所以應是殺局(教統局)而不是殺唔校,大家又點睇?

阿里巴巴的芝麻大門

圖片
招股前突然加價,阿里巴巴今年嘅預測巿盈率,已經係「過百倍」,科網股爆破咁耐都未見過,完全如入無人之境。 想買貨嘅又點止散戶,基金大戶今次同樣係押重注,由於反應熱烈,國際配售部份亦要提早兩日喺星期三截飛。 雖然有雅虎,思科同多個大孖沙入股,令阿里巴巴成為近期最炙手可熱嘅新股,但有外界就質疑佢哋係咪可以成為另一個科網神話。 我地被網友質疑係咪唱得太好,看過招股書,同大家分享下: 目前阿里巴巴,最依賴嘅收入來源,就係25萬個,註冊付款嘅「信誠通」用戶。 靠住呢個龐大嘅電子商貿群,形成左佢哋獨有嘅市場壟斷優勢。 不過招股文件顯示,來自「國際信誠通」登記用戶,今年以來只是多1%,即係百多人,與去年增長近四成比較,明顯已經放慢。 有內地用家亦批評,阿里巴巴認證系統唔完善,好難做得成成生意。 係咪能夠為投資者,打開財富嘅芝麻大門,仲要取決於阿里巴巴上巿後表現。 不過今次發行嘅8億幾股入面,有超過7成係來自母公司舊股。 招股書話,馬雲日後最多得三成時間會放喺上市公司,但已經同其他舊股東齊齊套現左超過85億元。 風險係咁多,馬雲的確是一個懂得控制預期的奇人,到底入唔入,都係個句:量力而為!

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

圖片
GOOG及YHOO目前PE 只有五十多倍,到底阿里巴巴憑什麼可以有94倍PE? Alibaba是內地最大的B2B(Business to Business)網站,專為資源不足的產品供應商找尋海外買家。任何人都可登記成為免費會員,買賣雙方可在網站內互換資訊,及找尋合適的生意夥伴。不過用戶要尋找買家資訊,就必須要升級至收費會員,甚至有「信誠通會員」的設立,讓買家更容易找到信得過的供應商。 鍾意阿里巴巴的一站式運作,在內地龐大的B2B市場淘金,阿里巴巴已經有最好的商貿平台,C2C當然有淘寶網,兩者結合又可以成為B2C模式,最後連結算交付的支付寶亦一併發展出來,以一個綜合的發展模式去開拓網絡市場。 截至今年6月底,阿里巴巴B2B業務共有2400多萬名註冊用戶,其中85%以上為國內用戶,當中只有百分之一是付款用戶,隨著更多外資希望打入內地市場,顯然有很大增多空間。 說到貴、Simon認為,不應以阿里巴巴和ebay及google比較,兩者商業模式是兩碼子不同的事,相反,近日透過zshop,希望爭取成為創業者social networking的Amazon,就比較貼近,而目前阿馬遜的PE是122倍。 高盛就估計,今年阿里巴巴盈利增長將達1.86倍,令明年預測市盈率回落至46倍,而馬雲選擇到香港上市,不爭取估值更高的Nasdaq,似乎也是更平實的做法。 當然,阿里巴巴不會是永遠的藍海,擁有三十六年貿易經驗的全球貿易服務公司Global Sources,亦看準中國市場,已於周四推出全新的網站v2.0版本,並於下月推出中文網站。 Global Sources本身己提供一條龍的貿易服務,包括製訂採購雜誌及籌辦展覽等,而新v2.0版本最大強項,就是一個認證程序,包括提供供應商實地考察資料、以及IP方面的認證,這方面,實際上是阿里巴巴目前的「Trustpass System」中所欠缺。事實上,內地就有不少中小企用家就批評阿里巴巴交易系統僅限於配對,缺乏進一步增值功能。 不過瑞信訪問了內地二十個中小企,雖然他們都認同,Global Sources的新系統較先進,不過由於阿里巴巴有知名度,有「先來者優勢」,即使回報較低,他們仍會使用阿里巴巴的交易系統。 馬雲曾說:未來的需求是個性化的,以互聯網為手段的網商能滿足這些個性化的需求,能實現成本的節約,他們才代表未來。 你有無興趣擁抱未來? #####

左右做人難

雙十節當日,瑞銀發表報告調高神華目標價至101元,神華當日收報35.15元。..「嘩」奇景。 翌日,瑞銀分析員再發表報告,進一步解釋101目標價計算方式。 明顯,前後一日,有事發生過! 據報,瑞銀分析員於報告見光後的電話會議,被客戶鬧到狗血淋頭。 好笑的是,發炮多是內地客戶。 ..說甚麼以為香港理性,估不到比內地更瘋狂...。另一奇景。 我們認為,神華報告,背後不在於目標價問題,始終是十二個月內目標價,而是分析員角色問題。 四叔說,股票要長揸。張士佳話,牛市三期,見好即收,投資要take side,我認為分析員亦一樣。 無立場,又點給予評級,目標價。只要不涉及個人利益衝突,極之睇好,極度睇淡有何不可。 說回神華,最大爭議莫過於目標價較現價高出三倍。 市場批評,分析員曄眾取寵。 查看資料,神華A股上市前一日,內地已有分析員預期神華首日可以倍升。又再翻看記錄,法巴於瑞銀報告同日,亦將神華目標價調高近倍。 股市處於升到你唔信階段,舉個例,假設你想買中人壽,中移動,看看本台的大行報告節目,弊,無論評級買入,跑贏,定中性,間間目標價都低過現價。 即係唔使買。 正如少年股神鄧聲興所講,港股目前資金市,國企股多受國策影響,難以按正常估值衡量。 不是說個市有排升,但肯定的是,估值以外,有更多因素左右港股。 君不見,多間大行評鑑國企,已將回歸A股列入推介因素,這正好打倒昨日的我。 有眼光,推斷正確,再加上若干數據作基礎,目標價比現價高幾倍,並無問題。 再者,若說神華分析報告有問題。倒不如批評當日聯洲,七星報告更有問題。 出事前,或業績差前毫無預警,這不是更好證明分析員無警覺性。 說回來,做分析員,同做新聞呢行一樣。 分析員不可以日日等公司舉行簡報,記者亦可能日日等偉大的財金官員,大公司管理層開金口。 無人講野,係咪無新聞? 都係按市場趨勢,主動發掘題材日子會易過一點。

「經」世治國

圖片
不知大家有無這個感覺,今年諾獎的得主,頗為入世,就是說理論大家即使看不明,但都會用得著,好似物理學獎得主因為發明了巨磁阻效應,令我們可以人手執一部ipod。醫學獎就由目前非常熱門的「基因靶向」科學家取得。至於和平獎,就是落入不斷鼓吹正視全球暖化的戈爾手中。 至於今屆諾貝爾獎得主,研究對象同樣熱門,亦是少數經濟理論、可以被政府普遍採納的例子。以設計Mechanism design Theory而出名的Leonid Hurwicz, Eric Maskin and Roger Myerson,取得今屆獎項,其中赫維奇更以九十歲高齡,晉身為諾貝爾獎年紀最大得獎者。 不要被「機制設計理論」的名稱嚇倒,簡單講,就是以一個制度,將你心目中最肯比的價錢「抽」出來,達到整體得益的目標。 Mechanism design Theory的假設是世上並沒有完美市場,人都係「陽奉陰違」,希望透過「出口術」、不露底牌,來爭取自已最大利益。不過人人如果都這樣做,在博奕論下,最終所有交易都不會進行。而「機制設計理論」就是透過設計一個拍賣/ 投標機制,以及在監管問題上,爭取符合社會整體利益。 說穿了,MDT就是是結合「合約理論」(CONTACT THEORY)、博奕論(game theory)、以及最新的ECONMETRIC,設計出一系列主要應用在制定拍賣過程。 除左談到應用最多的拍賣外,可以留意歐盟設計的emission trading「減排交易」,都是以一個Mechanism design Theory為理論基礎作分析。國家先制定排放總信用額,透過競投以及轉售機制,令排放過多污染物的公司,要向其他公司購買未超額排放牌照;整個構思最大好處是,平日往往有動機隱暪污染成本的企業,在設計機制下,就能夠透轉讓配額,令公司有動機增加排污的透明度,並達到企業同整體社會利益。 讀經濟的、不少人都希望可以一展抱負,希望將理論應用於世,做到經世治國。 林行止早在九四年已提出,歐美國家絕少有經濟學者可以擔任財金決策官員,除了佛老早年擔任財政部顧問以及在尼克遜年代出任過一些諮詢委員會外,很少有經濟學家能影響決策。反而在一些新興市場,如智利、巴西甚至印度,就有經濟學擔任財長、甚至出任總理,但往往都不能做出成績。(見一脈相承) 現在我們有伯南克,到底他能否改寫經濟學家不能「經世治國」的詛咒? ##############

神話

互聯網界上周有兩宗好消息,其一是阿里巴巴展開了「冒險」之旅,正式踏入「龍潭虎穴」的金融界,上市集資過百億元。其二,就是GOOGLE股價在上周一、首次突破六百美元,而家唔少行都已經將目標價,上調至七百美元樓上。 另外有個好消息,由Nielsen上周五公布,就係GOOGLE美國用戶,首次超越微軟,成為全美最多用戶的網站。單計九月分,GOOGLE用戶就達到一億一千八百萬戶,比舊年同期多左一成七,而微軟同YAHOO同期只係上升百分之一同二點七。 當然,全球計,雅虎仍然是最多人溜覽的網站。(不過相信為期不會長久) 高盛周一亦出了一分互聯網的廣告調查,就是在經濟低迷時候,廣告客戶寧願將Budget,由收費昂貴的傳統媒體(好像是電視,死,打爛自己飯碗……)轉至新媒體pay for performance(PFP)上。 睇下GOOGLE股價亦不難發現這個趨勢,由零四年八月上市以來,股價由上市時的85美元,三年後升到而家620幾美元,累積升左六點三倍,可以話係一個神話。 如果拍埋同期YAHOO雅虎同埋EBAY,呢個神話仲突出,因為呢三年來,兩間公司股價雖然有起跌,不過今日計數,都只可以話係原地踏步。 不可不說是GOOGLE 的CEO Eric Schmidt,現年52歲,之前已在SUN MICROSYSTEM擔任CEO,而家電腦同手機廣泛應用的Java平台技術,就是由佢一手確立。 到左2001年,Google兩個創辦人、Larry Page同Sergey Brin,雖然滿腦子創意,不過由於唔識睇數,在私募基金壓力下,搵左年紀比佢地大一截的SCHMIDT,出任CEO。事實上,呢招都證明係得,因為兩個大細路雖然充滿創意,但執行上持續唔夠經驗,因此Eric可以話係做到取長補短! Eric Schmidt上周就出席左一個研討會,仲暗吋阿微軟老頂BALLMER,話而家好多人都唔知,社交網佔左每日互聯網幾多用量。 BALLMER早前先至講過,SOCIAL NETWORKING成為左新的泡沬。 照Schmidt咁講,似乎都暗示,GOOGLE有意沾手SOCIAL NETWORKING呢個新市場,看來這個市場仲有一輪好戲等著瞧! 說到阿里巴巴,李兆富周四會講呢個「四十大盜的故事」,想與「阿里巴巴」一樣擦過「IPO神燈」成為巨富,大家不要錯過。

再現玫瑰園

圖片
是年一九八九年,面對信心危機,當時殖民地政府提出了二千億元基建計劃(最後中英妥協為千五億元),同樣是興建十大基建: 1. 赤鱲角機場 2. 機場快線鐵路 3. 青衣至大嶼山幹線 4. 北大嶼山快速公路 5. 西九龍填海區 6. 西隧 7. 三號幹線 8. 西九快速公路 9. 中區填海區 10. 東涌新市鎮 近二十年過去了,我們的確擁有全球最先進、優質的機場,不過這些基建真正可以帶動整體經濟嗎? 看看十項基建中,有不少到今天,仍然處於虧蝕、無人用的階段,再次證明由政府推動的基建計劃,很多時根本不能配合市場需求,只有白白浪費了社會資源。即使是新機場,最初規劃之時根本無任何仔細規劃/ 研究,亦未有想到內地經濟會如此快速發展。 再看,基建真的可以帶動本地經濟嗎?九十年代的確是香港黃金歲月,不過主要是由負利率及資產泡沬所帶動,並非什麼基建救港。 回看這千五億元的基建,當年機場核心計劃共批出的主要合約共183份,總值約為964億元。得標財團最見是誰?對不起,不是本港,是日本,佔了26%,香港只排第二,僅佔23%,即使在二判、三判下,本港工人所得又有幾多? 我們同意曾淵凔的看法,政府不是不可以使錢,但推行基建的前題,一般是在經濟低迷及信心危機時,方會撤出千億基建,意圖拯救經濟。那末,為何曾蔭權要大灑比興建玫瑰園的二千五百億元? 好像特首在香港家書中所說,要解決貧富差距的問題上,根本沒有捷徑,方法是創造更多、更好的就業機會,以及透過再培訓令低收人士更容易找到工作,改善他們的收入狀況。 我們認為問題是找對了,但重心是怎樣增加收入。增加基建就解決得了嗎? 對曾蔭權來說,增加基建其實是無可選擇中的選擇。政府財富增加了,財爺說保守估計今個年度盈餘最少有五百億,政府錢多了,卻想不到辨法去幫低下階層,唯有透過使錢,告訴別人:「政府已儘了一切辨法!」看,贏了幾多掌聲! 香港的優勢目前只有一個,就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施政報告反而將這部分放到最輕,只提出了不切實際的伊斯蘭債券市場。面對區內眾多金融中心發展,我們固然不然坐以待斃,而對低下階層,一方面要提供「真正的」足夠保障,而只有高質素的教育,才是提供他們下一代能擺脫貧窮的真正「上流」機會。 ###################### 題外話1: 曾蔭權的民革論反映了兩個他的缺失:從不掌握國情/ 國家歷史。更甚令人恐怖的,是他骨子裹對民主制度的睇法

大航海家

圖片
航運業面對十年難得一見好景,受惠於中國同新興市場對煤同鐵礦強勁需求,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升到一萬點樓上新高,星期四更升至10513點,相較年初的4421點,足足升咗一倍四,為二百幾年波羅的海航運交易所締造新歷史。 有時最突破的發明,並不需要高科技,就如貨櫃箱的誕生,就是以一個大型、標準大小及能移動的箱,去改變對世界物流業。 首個貨櫃,是由美國船務企業家McLean發明,是年1955年,結果他與Milton Friedman同名並列,成為福布斯今年選出「十五個改變世界的人」中,僅有的兩個來自經濟的人物。 貨櫃箱在1955年前,主要用於陸路運輸,Size比而家見慣的標準貸箱(TEU)細,直到1955年,McLean想到如果碼頭吊車,可以將整個貨車的載貨位置吊起,會免除上貨落貨時間,最後佢發明左貨櫃,首航由一艘叫「SS Ideal-X 」的貨船,由美國New Jersey去 Houston,當時載左58個 35呎長貨櫃箱。離開碼頭一刻,由於碼頭東主不集慣上落貨模式,McLean是一直給人粗口怒駡離開碼頭。 可能當時連McLean亦想像不到,這次航程會成為推動全球化的一個重要過程,而McLean的公司其實輾轉發展成Sealand,之後合併成巨擘Marsk Sealand。 有分析員話,全球宜家有一成二至一成三乾散貨船,被困於碼頭未上到貨,即係「塞船」,由於貨多船少,短期內情況都難有改善。 除乾散貨外,貨櫃箱亦錄得百分之九升幅,較全球貿易增長百分之七點四高,更遠高於全球增長百分之三點五。 分析估計,全球貨櫃增長,特別是亞洲至歐洲行線,會繼續受惠中國經濟表現,有證券行估計,今年內地貨櫃嘅貨運增長,可以達到兩成以上,估計下半年在亞洲至歐洲航線帶動下,運費會再上升,到零八年都不會崩潰,因此不難想像,中國遠洋可以由上市時長期「潛水」,到今天貨櫃船都可以飛天的「奇景」。 最近更有人想出,在貨櫃箱賣廣告,以每個定價3萬美元至10萬美元計,可能是新財路也說不定。

青姐fan club, poke it!

圖片
Social Networking真的如雨後春筍,有MySpace、facebook,也有專做商務客networking的Linkedin,google也有Orkut。 孫柏文提出facebook如果夠醒,能夠像google一樣,將參與facebook的人資料一一紀錄下來,進行分類,賣的廣告肯定一世無憂。 可惜,今天的Mark Zuckerberg仍然不大熱衷賺錢,反而希望透過上市/ 出售股權,儘快套現。 既然當時人不熱衷,作為用戶亦不妨諗諗借助平台,為自己淘金。 Facebook目前擁有三千四百萬活躍用戶,從去年9月到今年9月期間,網站在全美排名由第60名上升至第7名,統計顯示,每名用戶花費平均十九分鐘在玩Facebook。同時Facebook是美國排名第一的照片分享站點,甚至超過其他專門照片分享網站。 以此規模,除左孫柏文提出可以做個「做會網」外,透過社交網絡,可以儘快找到自己同一興趣的玩家,基本上已經為你創造出一個市場,透過這群朋友,你要做採購、找賣家、甚至自我推廣、做專業服務,又有何難? 更貼身是搵工。由於社交網針對的、不少是專業人士,有些大機構像安永,就索性在Facebook內張貼招攬人才的廣告,也有人在社區內post自己想搵工,結果很快就被社群推薦給上司,一樣做到自我增值。 在我們中國也不徨多讓,由於官方網站遲遲打不進,在神州我們有facebook翻版的「 校內網 」(xiaonei.com),有Linkedin翻版 Wealink.com 。以目前內地VC之泛濫,不難想像有一天,大家要倒過頭來,棄Facebook改投xiaonei。 說多無謂,趕快「朝拜」。 青姐fan club ,好嘢!

追逐日光

圖片
經濟學人提出,隨著油價再衝破82美元新高,再生能源已經醞釀成新的資產泡沬。 在英國,Financial Services Authority已經提出警告,指有過多資金係推出左環保基金,Lipper統計,今年頭七個月,已推出的環保基金總額已達到46億英鎊,比起去年全年31億英鎊仲要多。 由於整個環保工業規模仍然很細,在太多資金追逐太少股分情況下,呢類股分估計已經推高至過高水平。不過經濟學人話仍然有一個好消息,就是投資者到而家都唔知,到底係風力、太陽能定Biofuel可以跑出,資金仍然懂得分散投資,不致太偏重一邊。 整體來說,再生能源對油價升跌是非常敏感,因為油價一旦大幅回落,就再沒有理由去投資再生能源。 太陽底下無新事,太陽能早在八十年代亦曾經引來資金一窩蜂追捧,不過隨著能源危機解決,油價回落,太陽能發電二十年來亦再無人提起。 不過我們亦不必太悲觀,隨著技術改良,今時今日的太陽能已經是不再用如往舊式家居式的屋頂式發電廠(photovoltaic solar power),而是用規模更大的Concentrating solar power(CSP)。CSP關鍵是能夠擁有更大規模的發電廠,令到每度電降至17美元/ kwh,雖然比煤炭每kwh2至3美仙,不過隨著技術改良,將可以令CSP降至10美仙左右,仍然有很大潛力。最重要是,隨著京都協定日趨推廣,節能減排已成為主調,計及環保因素,太陽能成本未必高過煤炭太多。 有研究機構就估計,太陽能設備投資會由去年約二百億美元,增加至2010年的九百億美元。 經濟學人話,同二千年科網泡沬唔同,再生能源股仍然未有出現如AOL等家傳戶曉的名字,至少證明呢類股分仲有得升! ###################################### 題外話 「追逐日光」(Chasing Daylight)是KPMG的前行政總裁Eugene O’Kelly自傳。他在53歲、事業如日方中之際,發現了自己患了腦朣瘤,只餘下半年的生命,怎樣為自己的生命「結帳」。到最後一章的時候,Kelly已經不能自己完成,要由妻子協助。「追逐日光」,其實就是象徵我們追求人生光明美好、但往往不能留下的光輝時刻。

淘寶

圖片
今個星期,ebay終於面對現實,趁住公佈季度業績,為一個項目撇賬14億美元。 呢個項目就係兩年來、都無人睇好skype,而一直撐住成個收購ebay行政總裁Meg Whitman,亦都成為我地一周風雲人物。 Meg Whitman98年起擔任CEO以,一直都係全球女士偶像, eBay可以話係少數「挨得過」二千年科網爆破的公司,佢個人財產有十三億美元。FORBES同TIME亦選佢做全世界最有權力女性之一。 不過今次SKYPE「滑鐵路」,都可以話失晒威。要講番成件事,我地先就要倒數番兩年前,當時IT界出現左兩宗重要交易,都係震撼矽谷。 七月分梅鐸以五億八千萬美元,買左MySpace,之後兩個月,就到ebay出手,用天價三十一億美元,買左skype。 兩年下來,看股價都知道邊個係贏家。MYSPACE乘住SOCIAL NETWORKING興起,新聞集團股價明顯受惠。如果對手FACEBOOK真係以傳聞一百億美元估值上市,梅鐸回報就認真和味! 相反,市場當年認定eBay係接火棒,就連Meg Whitman自己當年都講唔出收購後有咩大計,結果股價都一直落後。 其實SKYPE唔係無錢賺,佢地年度收入都有8000萬美元,登記用戶更由一年前唔夠一億戶,倍增至最新二億二千萬戶。 不過SKYPE最大問題係,一直都搵唔到合適收費規式,同現有ebay業務亦產生唔到協同效應。 一年前Meg Whitman在史丹福大學講過四個收購skype的理由,全是好三十年職場打併總結回來的經驗: 1. 注重細節,收購skype只要有適當執行計劃,sky would be the limit; 2. 從收購Paypal的經驗總結,買互聯網公司要「快刀斬亂麻」; 3. 錯誤可以糾正,因此第2點比任何一切重要。 就是基於這些原因,Meg Whitman當年就在自已都唔清楚skype同ebay有咩協同效應下,就以天價買下skype,結果做成今天的災難。 雖然一手釀成今天局面,但外界如傳媒對Meg Whitman並無太大責難,就如經濟學人所講,可能是拜Meg Whitman一向平易近人的性格所賜,大家都很愛惜這個不愛奢華,即使被選為衣著品味最差的女行政人員,亦樂於接受,這種down to the earth的性格,在CEO中的確少見。 但作為股東,對Meg Whitman的要求相信要更嚴峻一點,特別是ebay六月

減價累事

圖片
有無諗過,手機收費減價,會令日本央行放慢加息步伐? 目前日本有一億人用緊手提電話,城市滲透率超過九成。 呢個電訊競爭激烈的市場,一直係以高昂的流動電話月費,去補貼手機機價,因此手機往往可以做到貼近香港的零機價,不過收費就明顯偏高,亦做成誘因令用戶頻密轉換手提電話。統計顯示,日本每五人就有一個會在兩年內轉換手提電話(似3乎香港的數目會更高一些。) 不過自從舊年SOFTBANK收購左VODAFONE後,我們早就提出日本手機收費必然爆發減價戰(見 i-mode out, super 3G in ),加上日本政府修例,要求電信商增加收費透明度, 因此當地第二大電信公司KDDI今個星期公布大幅減低收費四成,而最大電信高DOCOMO,亦表明會跟隨減價。市場估計今次減價,會令兩間公司今年損失六百億日圓盈利。 而家市場係觀望到底統計部門點樣去計算收費減價、對物價的影響。 政府在二月時候,開始將一些會在短期內大幅跌價的貨品,例如係LCD電視,計入物價指數內,令二月數據再次出現通縮。 由於日本人用電話非常廣泛,今次大幅削減電話費,實在做成太大影響。皇家蘇格蘭就估計,最差情況會令物價下跌零點六個百分點,以目前通脹率只係負百分之零點一計,影響可以係相當嚴重。 試問以日本目前的經濟狀況,加上政局混亂,日本央行又怎能隨意加息?日圓的升勢又可以持續多久?

好戲

圖片
孫柏文話,兩位阿太要在選舉中勝出,一定要個好的劇本、自導自演番一輯好戲。 「過去很多年我常常聽到一個疑問,就是一位演員怎能當好一個總統;我心裹想的其實剛好相反,就是一個好總統怎能不是一個好演員?」 說這句話的人是人稱「Great Communicator」的列根。 其實一輯好戲,好多時都唔需要花費數億元「做大龍鳳」,就看列根,八零年,他與卡達進行一場電視辯論,每當卡達對列根的政策作出攻擊,列根都會表現出一個招牌經典表情,側側頭看住對方,嘴角微微笑笑說:「你又來這套。」結果是滿堂大笑,而卡達攻擊什麼?已經無人記得。 建議大家看看蔡子強「新君王論一、二、三輯」,對列根的政治秀有很深入的描寫,其中有一幕是,當列根上任三個月後被行刺,他強忍痛楚,在電視鏡頭前,不用人扶持,挺直自行步入急症室,之後才不支暈倒。事實上,子彈只是離心臟一吋,那分自覺,恐伯要扮也不容易。 當列根卸任在即,被問到日後的生活時,他說:「我會回到加州老家,帛躺下來,擱上雙腳,然後睡上長長一覺。即是說,與現在的生活沒有什麼分別。」 你說列根懶也好,懂得放權也好,但就是透過一個民主選舉制度,將這位演員推上歷史舞台,成為被譽為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其實民主的選舉制度,就是最能代表自由市場的運作,每個人都跟據自己的利益,揀選合符自己利益的候選人,在經濟學上這一派稱為Public Choice Theory,代表作有: 「The Calculus of Consent」,即以經濟學的一般行為假設;將選民代入「經濟人」行為,在「約束條件」下追求個人「效用極大化」,對政府和社會上利益團體行為進行分析。 說到底,政客及選民的行為其實等同經濟市場內生產者和消費者的行為,並以公眾或選民的政治或政策制訂的參與程度、所衍生的交易成本,從而引導出公眾參與集體行動的均衡點;以及締結「合約」,即政府和執行的權力必須具有由市民「一致同意」(Consent) 的憲政基礎。 不過市場亦會出現失效,由於資訊不流通,加上候選人可以假扮符合自己利益、或受太多利益團體影響,因此選出來的人可能不是符合整個社會利益,我們稱為市場失效。不過,基於民主制度有重新選舉的制度,即使今日不代表本身利益,四年/ 五年後可以重新再選,因此仍是合符社會利益。 香港的「Great Communicator」,有大家都很熟悉的彭定康,而我們現任的行政長官,都從彭定康身上學

軍人董事長

圖片
國航董事長李家祥、公然直接干犯國資委的「天威」,提到連同「外敵」國泰航空,籌劃買起東航,雖然轉眼已經擱置,不過就反映李家祥這個軍人出身的董事長剛毅性格。 李家祥在解放軍做左32年,最後軍銜是空軍少將,二千年空降到國航,這種軍人出身的國企老總算是少見。 他一手完成改革重組,再到香港上市,跟手就透過引入國泰、兼併港龍,最近更出左新書,名叫「大道相通」,實行用古今軍事戰略思想、解讀企業管理之道。 在新書發布會上,李家祥就斷言,內地民航業要化零為整,好像德國同加拿大,慢慢兼併到得只剩一兩間規模。 李家祥亦大條道理,提到話要阻止外資入局,指一旦俾外資入侵,外資航空公司就可以一勞永逸、佔有內地航空業資源,令未來任何重大戰略改動都要配合佢地利益。 從書中思路,這正是他堅持唔想比新加坡,沾手東航的原因,以東航佔上海近五成市佔率計,有很大戰略重要地位,亦顯示航空業是非常重要資產。 顯然,這位軍人董事長今天雖不能出手,但肯定未來日子,國航亦不會束手讓新航取得更大甜頭。 當日商品大王羅傑斯到訪國航就獲得李家祥接見。原本兩人只是安排左兩分鐘會面,誰知兩人非常投契,一傾就一小時,對於羅傑斯的提問,李家祥是有問必答,相反,到李家祥問羅傑斯持有多少國航股票時,反而是羅傑斯不願正面回應,被李家祥笑他唯恐給人知悉賺了多少!

街坊智慧

個市升都你唔信,有時連大行都要去街頭搵下「街坊」智慧。 里昂話,有跡象顯示,港股回復九三年嘅牛市。 里昂分析員話,由「街坊智慧」睇到,牛市只係開始,未係完結。 跡象包括,佢地嘅地產分析員連日都被同事問到、應該係邊區置業,而街邊嘅娛樂雜誌都大幅報道負利率來臨,叫人買樓買金保值。 最重要係發現更多專業人士來港,單睇國際學校分長長嘅等候名單,就知樓市有幾大需求。 里昂話,而家感受到嘅市況,就係同九三年通脹重臨情況一樣。 當然,街坊智慧不足盡信,不過里昂上星期舉行嘅投資論壇,發現大部分出席嘅對沖基金,都無增持足夠嘅亞洲地區股票,特別係中資股。 報告指,八月聯儲局減息之後,已經改變左全世界,由通縮變為通脹,令投資者需要改變投資策略。 說到底,連大行都要「下凡」去尋找街坊智慧,是因為基本因素難令人說服,還是群眾智慧可取?

中移動在農村

圖片
恆指今個星期升穿二萬七千點,處處都有怪現象,其中一個是內地四間電信公司全面皆升。 中移動及聯通是流動電信、中電信及網通是做固網(撇開小靈通不談,因為規模太少)。如果是炒電信業重組/ 發3G牌照,中電信及網通當可受惠,聯通亦在憧憬拆骨下上升,這些不難理解。但中移動面對更大競爭,過去一網獨大情況將難復在,憑什麼上130蚊?相反,如果是估計電信業奧運前都不出現重組,流動電話繼續取代固網,咁中電信/ 網通又憑什麼升? 中移動近年力拓農村市場,傳統智慧告訴我們,農村消費力弱,ARPU一定被拖低。不過中移動的管理層很有信心告訴分析員,ARPU可以保持平穩,何解? 經濟學人曾經引述過一個哈佛大學有關印度電信業對農村經濟影響的研究。在印度南部一個小漁港「Kerala」,每日漁民出海後,例必將漁獲交到鄰近的市集拍賣。由於漁民眾多,供過於求下必然產生價格下跌。有漁民想過搏一搏將船駛至沿岸其他市集、希望可以賣到更好價錢,不過漁獲難保持新鮮,一旦賭輸、再回頭魚鮮已等同垃圾,最終是一無所獲。 研究發現,由於漁獲不能夠以最好價錢、送往需求最大的市場,每年就有百分之五至八的漁獲因此成為浪費,這個情況直至九七年開始有變。 不錯,印度的電信商於九七年將網絡覆蓋至Kerala,漁民發現,一部手提電話可以輕易告知他當日不同漁市場的價格差異,他可以憑此決定,將漁獲運往那個漁市場、賣到最好價錢。多得資訊的流通,Kerala的漁民懂得將漁獲運往其他市場的比例,由零增加至三成半,而結果就是不同的魚市場價格趨向一致。 研究發現,漁民的收入不單因此增加了百分之8,由於整體漁獲浪費的情況減少,令消費者亦可以省下百分之四價錢。這個情況,正就是經濟學中提到的Pareto optimality中的理想世界。 London Business School亦做了相近研究,結論是在發展中國家,每一百人中有十人如果擁有手機,當地GDP每年可以額外增加0點59個百分點,最重要是,這類建設不需經政府進行:政府只需要立例監管電信公司公平營運,其他的,留給電信商自己去賺錢吧! 我們相信,同樣的故事正在中國農村發生,中移動的責任,實在遠比每股130元更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