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顯示從 3月, 2014 起發佈的文章

成績表

圖片
國家銀行股,單憑不倒閉、不減派息、不盈利倒退,三不賣點,要小彈好、大彈好,作為投資者,要求在在不算過份!! 大戶對內銀審慎門檻相當高,花旗因為壓力測試不及格,派息計劃受阻,股價即插,我國銀行幾經壓力,派息依舊,需要升的繼續升,需要跌的繼續跌,沒有異樣之下,最大問題是,投資者說到底嫌,等了多年,內銀還是沒有異樣。 的確,人人注意不良貸款率,雖然多間銀行錄得上升,但頂多三十點子左右,既然現水平股價反映不良貸款比率要見百分之七,莫非沽多左? 更甚是,相比前年,內銀拖欠貸款總額未有大增,撥備升幅以五大計,平均僅僅百分之十以內,又莫非匯豐,渣打內地業務較內銀貸款質素還要差? 當然,經濟轉差,資產質素下降是必然定律,內銀採取是一次過撇帳,或轉移方式。 我地計算,去年工、建、農、中、交五大行,撇帳或將不良貸款轉移額,其實合共高達六千零三億人民幣,相當於一間中型五大銀行一半盈利,而金額計記憶所及為上市以來最多。 一次撇帳簡而言之是內銀認定,貸款無得救。大銀行有條件用呢種把戲,或多或少居功於劉明康時代大額撥備幅蓋率政策,中小行無咁既本錢,於是,不良貸款比率要爆,息要減派! 目前,五大行平均撥備蓋幅率有平均百分之三百左右,樂觀人士認為,夠有餘!! 但引申一個問題是,撥備覆蓋最終多與少,還要視乎內銀本身所界定的不良貸款定義。 以目前平均計,內銀不良貸款比率僅佔百分之一左右,於是令三百呢個數好夠,但眾所周知,內銀同時慣用壞帳當新債續期,就不會列入不良貸款比率,一旦遊戲方式有變,到時又點? 有關內銀盈利能力不談了,用第三、四季情況,內地拆息越高,利差越受惠,最終證明市場原來個個扮醒目。 五行最少有三間表明,今年會進一步出售不良資產,農行、工行預賣百億,換句說話,資產管理公司今年極為吃重,因為,佢地先係埋單人! 資產管理公司埋單,而資產管理公司最大股東是財政部,大家又會明,點解派息不減?好了,內銀界定唔得既野,賣俾資產管理公司,理論上資產管理公司無理由股價升,又或者咁問,一箱舊燈四成係爛,資產管理公司都要人幫手埋單! 其實講下講下,信達之後,華融、東方會盡快IPO,內銀壞帳埋單者,都是投資者,減息不減,原來只算是一個小報答!!

蛇吞象

圖片
四、五百幾億市值,收購逾三千多億資產,與其說中信泰富蛇吞象,倒不如用螞蟻食大象更為貼切。 簡單形容,由營養不良,中信泰富隨時變為脂肪過多。資產翻數翻,惟從股價表現睇,市場始終是市場,市場對交易決定,暫時是延期宣判。 內媒為首,港媒跟照,中信股份注入中信泰富有兩點被放大:一,整體上市、二,遷冊。 單單第一點,羅尚沛上午提出疑問頗值得思考,他指真真正正中信,是中信集團及北京中信,而非中信股份,中信或北京中信有幾多資產自行持有,無人知。 而中信股份註冊地,無人知,即時屬於內地註冊,注入二六七,技術上,二六七有中信股份資產擁有權,但最終話事人,仍然是中信集團。 亦即使公司條例跟本港,但萬一涉及調查權,追索權等,仍然要過內地關卡。 談不上真真正正整體上市,及遷冊,極其量,交易其實是中信旗下兩間BVI公司位置對調。 二六七捱盡七年,適逢央企改革大概念,但這場世紀注資,一開始已經出現三個互不協調矛盾: 一,頭炮要響,投資者一定要受樂,暫時未百分百睇到。 二,中信不能賤賣資產、 三,二六七股東不能做水魚。 單單三個問題,可以引申六、九、十二、十五、三百個問題... 按彭博消息透露,267正計劃公開配售40億美元,相當於312億港元股分出街外 若受制於最低15%公眾持股量,美林估計母公司只可獲配售最多97億股,涉及1310億元。 假設作價是市帳率1倍,中信泰富將要以發債加配股,公開集資超過500億,當中單是配股就佔超過40%,為吸引公眾認購,每股作價可能較母公司認購價低。 要衡量現中信泰富小股東獲益多大,一日未有中信股份估值及融資方案,一日難計,但市場計算,就算零點六倍帳面估值,中信泰富涉及發行股份總值已經千億計算,現有股東雀躍過後,首個面對問題曷大幅攤薄。 好簡單,估值越高,中信泰富股東被攤薄越大,負債越多,本身負債之外,中信股份亦數千億負債,另加額外舉債,就成為三重負債概念股。 而就算中信友情價大幅折讓,但作為老牌企業,代表中國改革,有社會主義特色資本主義標誌企業,某程度上,低於一倍BOOK估值,或令問題複雜性增加。 更尷尬是,中信公司主要資產是金融,包括信行,中信證券,兩隻股份目前都超過一倍帳面值,大媽用低於一倍出讓,影響又會點?? 是否央改頭炮,或甚至形容為在港創造第三勢力企業,目前各有各說。 一...

供股之謎

圖片
家陣係咪玩野? 呢個係來自大新股東對於供股後即時反應!! 大新金融及大新銀行,每一百供十二及十三,即一手計數,每手獲供股分別涉及四十八股,及五十二股。成手碎股、小股東反應,絕對可以理解!! 供股比例令市場百思不得其解,供股集資廿億,但大新系市值一度唔見廿四億多,到底王氏家族是精明部署,抑或相反,棋差一著? 集資為營運資金及增升資本,單單呢個目標,已令市場想不通,無疑供股代表大股東斥資發展業務,但以現時中,港市場及貸款需求,再賭今年LOAN GROWTH 勝往年,實過份樂觀。 至於提升資本,廿億令大新一級資本充足比率升一個百分點,至百分之十一點四,但代價在於每股盈利被攤薄最多百分之六,並不化算。 值得注意是大新銀行的貸存比率,持續攀升,由前年69.7升至72.1%,屬本地銀行之中最高。 同樣、大新資本比率未算最低的港銀,但如果提升資本為增加貸款鋪路,如前所述,MARKET預LOAN GROWTH 無過往幾年咁多,尤其內地不明朗因素之大。 但從另一角度看,大新目前中資相關貸款佔整體組合大約兩成,港銀之中未算最多,但過往三年平均複合增長,卻達四成一,全港之冠。 貸款勁,而大新受惠低利率環境,整體信貸成本大約僅僅三十三點子,較長期平均數五十六點子為低,比九八至二千年兩厘四七,更屬於NOTHING。 但巴克萊計算,只要息率上升,及內地經濟周期放緩之勢持續,只要大新信貸成本回復至長期平均數,稅前盈利隨即額外受影響十個百分點,呢方面,亦是全港之冠! 王守業經驗老到,況且以其一慣作風,絕不似逆市擴軍。 反而,有市場相信,供股目前有幾點要留意:一,對潛在內地貸款質素轉壞有極高戒備、二,趁個市仲好、執靚盤數、三,用創造碎股供股方式,踢走部份股東,更方便日後賣盤。 而未來,有需要留意在於,大新第二大股東東京三菱UFJ會否參與供股!!

整體上市

圖片
收市後先是傳聞,到晚上已經獲得證實: 中信泰富全購母公司資產,將實現中信集團整體上市。 267 近年業務可說是相當「黑仔」,幾乎因一個澳洲礦石項目,拖累到難以翻身。 想不到的、是80年代率先跑出去的中信泰富,到習李年代、再一次負上國企改革的重擔。 2009年開始醞釀,中信集團由孔丹年代起已計劃整體上市。 直至「救火隊長」常振明,坐正董事長三年後、終於有望登陸本港。 消息指,母公司中信集團將會向中信泰富,注入高達400億美元、相當於3120億港元的資產,實現整體上市。 又指中信集團將由北京遷冊本港、但無提及注資詳情,中信泰富將會配股集資,應付收購金額。 今次消息先由外電揚出,不過內地媒體似乎早有準備,在消息一出之際,數千字長文已經即出發出,顯然是早有預謀!! 常振明早前接受中國日報訪問、預計最快今年內上市,又透露已改制為國有獨資公司,改名中國中信集團,註冊資本1837億人民幣,估計集資780億港元。 集團的前身「中國國際信托投資」、早在1979年由榮毅仁創立,中央當時投資2億人民幣,被視為改革開放重要一步。 而他的兒子榮智健、就被指派來港創立中信泰富,可惜先後經歷炒燶澳元,澳洲鐵礦又多次延遲投產。 集團要陸續出售非核心業務減債、目前仍持有東、西隧權益,市值只得462億市值,要注入超過3千億資產,很可能被視為新上市申請處理。 情況與阿里巴巴相似,不過由於沒有合夥人制的絪綁,估計以中信集團名義,上市委員會及SFC可以輕易開綠燈!! 尤其是、中信內部消息透露,集團的估值已超過2千億人民幣,但為了讓股東滿意重組,不排除在估值上讓步、犧牲利益。 分析相信、安排已超越商業性考慮,更象徵國企改革,和以香港為國際化再定位等。

有朋自遠方來

走了巴巴,亦沒有屈臣士,香江市場妨如世界沒日,小加有如千古罪人。 而阿里巴巴首場擬定美國招股事宜的法律界、銀行界武林大會,卻選擇於香港時代廣場,在在說來諷刺! 攞景、或贈慶! 港,美市場之別,不限於監管寬緊、估值高低、而在於市場、持份者的深度,及思考角度。 按常理,一隻國產EBAY、AMAZON、PAYPAL等等混合體,集資額之大而選擇遠赴花旗,媒體以及華爾街日早應該開香檳。 但從近兩星期觀察,美國主流意思卻是:弊家火!! 華爾街日報就稱「有朋自遠方來,本應不亦樂乎」,但似乎美國SEC及金融界,均對這位「富朋友」,不太熱情!! 美股大門為中資科網股而開,但近期美國評論及持份者解讀,反而是中資公司到美國雙重抽水,包括真正集資,及利用美國相對寬鬆監管要求。 以京東商城上市為例,公司竟獲豁免,令公司董事會在大股東及創辦人缺值期間,不能進行任何議案表決,並成為具備較多投票權B股的唯一持有人,呢點已經令美國華爾街嘖嘖稱奇,大罵,有無搞錯!! 而阿里涉及,並非美國一直容許的同股不同權問題,核心討論重點,同中資一直沿用的海外上市架構,VIE,Variable-interest entity有莫大相關。 以往,基於內地法規及資本限制,中資公司部份均VIE形式海外上市,科網股尤甚。有關安排簡單講,如果假設中資公司A,要到海外上市,常用做法是,海外先成立多一間公司B,而B呢間公司,正正是將來海外上市的公司。 A,B兩間公司關係有趣地方是,B是上市公司,但跟紅籌或其他中資海外上市公司不同,B公司按章程可以獲得A公司盈利,但並無A公司擁有權。 A,B呢個股權關係已經屬於最簡單,因為美國上市中資公司,大部份先有A,再生B,然後C、D、E.......而最終上市一間可能已經到K,甚至是Y!! 美國寬鬆監管條件背後,建基於美國有投資者集體訴訟,評論形容,比任何監管阻嚇力更大。 但VIE公司越多,問題就來了。投資者如果發現K呢間公司有違規要集體訴訟,要追索最終負責公司,告K絕無意義,但K對上一大批,到底又告邊間??

估市

圖片
那管它嗎,儘管去買!!上午九點九,匯豐中國PMI初值公佈後,市場最大奇景正正如此!! 壞數據當好消息炒,四十八點一能夠升四百多點,怕且若數據跌至四十七、四十六,股市升勢會更為之多。 低殘股市,有低殘玩法,舊經濟股,就當然用舊一套去評估:經濟數據轉弱、全年目標難達、炒政策、政策公佈,低殘變高檔,彈兩成左右、數據再後勁不繼,年年如是,中資股絕對是有路可捉。 市場之大,的確是建基於跌勢過多,破記錄走資額,形成隨時觸發買貨,而令炒底論憧憬,資金重投繪形繪聲,在於連跌多日的人仔,連尾市亦異常異動,短短半句鐘可升逾百點子,由622水平,一舉升破6.2,再穿埋6.19,變成單日升幅0.6%,喂、即是有紀錄最大單日升幅!! 由上周跌1.2%、成為單周最大跌幅,變成單日最大升幅,前後一、兩日的事,死得不明不白之餘,你會問: 咩事??? 陶冬呢期掂,第一個降中國增長預測,第一個話「鐵公基」基建經濟再醞釀,第一個估數月內減準備金率!! 不排除他經驗老到,但更實在是,內地周期太易估,如果今次一如所料再刺激,再寬鬆,再因為政策刺激而彈市,似乎中、港市場毋須要專業策略師,你同我,任何一個都估到!! 內地經濟不是世界末日,但內地今年處於三重調整重疊期,一,增長調整、二,結構調整、三,預期的調整,但三個調整依然敵不過增長要保底。 無疑,話改革,調調結構,如果又老調重彈,會予人重投舊路之感,但肯定呢一刻,政策期望滾大,市場不會介意,最怕唔做,一切留待反彈期間再作打算。 平心而言,市場對中國樂觀門檻拉高,但投資刺激政策,跟改革未必是完全抵觸,水火不容。 眾所周知,投資要錢,錢涉及槓桿,銀行壞帳風險,但另一角度,投資證券化、市場機制下引入民資幫手,甚至將某省、某市、某縣一個項目融資及經營權放上淘寶BID,既可減少槓桿承受,亦屬於金融創新一種!! 死未?

縮一縮

圖片
好了,有關屈臣士的一切一切明朗了!! 上市繼續,地點首次披露香港、新加坡,上市估值最少1770億港元。 但不是今年,最快要兩、三年後!! 淡馬鍚突然殺出入股屈臣氏兩成半股權,由傳出,到公佈,再由李嘉誠親自見傳媒,僅僅五小時內發生的事。 就好誠哥所講:「快到離晒譜!!」 贏家初步睇,排除依次序,一,李嘉誠、二,長實,三和黃、四、新加坡。 輸家卻是港交所,皆因年內又少一隻大型新股。 淡馬錫入股屈臣氏有否協同效應,無人知! 但零售業務擴展,跟主權基金或其投資組合,似不大拉上關係。 成件事,由周初傳出港、英、新加坡三地上市,到由坡資入股,變相殺停上市計劃,背後原因值得細味! 市況問題?急於套現?估值更低?種種種種,撇除長和層面,實屬負面。 剛才按次序最大得益是長實,不是和黃,原因有二:一,派息儘管有七蚊,但亦代表交易總額四百四十億計,計及已發行股本,交易相當於每股帳面收益十個三,即派比率實為七成,未計成本,有三個三港元為保留盈利! 但誠哥為股東提供最快捷套現途徑,考慮有關因素,其實依然慷概。但中環界認為負面,在於一千七百七十億屈臣氏估值,比瑞信估算相差七百零三億港元,較之大摩估值,少了九百億,比里昂世外高人更相爭一千五百二十億!!! 即屈臣氏估值,遠比預期低,亦即市場對傳統有實力資產,出價意慾奇低。 有趣地看,用市場平均對屈臣氏估值二千零八十億計,扣減目前交易實際估值,相差金額除以股本,正正相當於每股七蚊!! 哈,哈,哈,從呢個角度睇,誠哥絕對仁善,你估多左,我俾番你!!! 排頭位受益人長實,獲益容易計算,而且太過明顯。和黃派幾多,長實並沒有扣除股益比重,原銀派發,正! 其次,未派特息前,長實扣除和黃的話,折讓七成,現時多派每股七元現金,折讓更大,無形中,三重折讓,Mega Discount!! 李嘉誠,何晶,兩者所產生化學作用是套現及接貨。早前有貨櫃碼頭,現在有和記港口。淡馬錫一直想擴大投資分佈,誠哥拔刀以助。 由內銀、渣打及幾項股權策略投資,淡馬鍚的確相當長線!!! 點都好,交易意義不在於股東利益,上市與否,而是大孖沙點睇個市!!! 說來有趣,超人王國由超市、保健品連鎖店網絡、遍布全港各區,一向被批評為「地產霸權」。 趁著今次出售屈臣氏股權,李嘉誠居然又想出,稱旗下的「李氏王國」,是時候要...

鋸龍門

圖片
全球有道李氏力場,惟到今早為止,左右全球市場還誕生了一個耶氏震盪。 耶媽由於完成減買債後半年加息,此話在在語出驚人,日股跌,澳元插,區內貨幣散,中、港市,不提也吧了。 耶媽個子不高,配合耶氏震盪原來早有安排。話說,記者會於同一個會議室,同一張檯、同一個椅,但兩樣事情不同:一,由伯爸變耶媽,而亦由於耶媽個子不高,聯儲局職員同一張檯,但把檯腳鋸短,令耶媽、媒體及市場人士更方面眼神溝通! 聯儲局職員鋸低檯高度,耶媽同時將貨幣政策門檻上調,廢除參考失業率作指標,人鋸檯腳,她則鋸龍門柱,兼且議息聲明文字上多調強調政策不變,不變,不變,耶媽字裡行間貫徹鴿子作風。 但字裡行間的她,卻被真實行徑徹底推翻,鋸檯腳用意,原來要令市場睇清楚佢:原來佢係的咁既人!! 高盛形容,耶媽年中退市論來得比預期鷹,個別大行經濟師相信,有言在先,耶氏震盪影響持續,事關市場「食慣著慣」幾年,但始終聞息即變!! 有賓卡分析認為,耶媽未有以前任伯佬先車可鑑,再為市場提出實質而又頗明確貨幣政策轉向時間表,實屬冒險,俗一點講,係仲未知死! 但好方面,以耶震盪對經濟評估往績,及其準繩度,有勇氣提出明年年中加息,或多或少代表內部對經濟前景遠比街外樂觀。 可惜,MARKET 最大問題並非加息,而是要應付持續大約十五個月的加息預期,當中的不明朗及多變,分分鐘令好友淡友全數身亡。 以耶媽作風,市場萬一風吹草動,市場一有不對勁,母性大發必定會有所修訂。 但耶媽包袱在於委員,因為十六名有十三位認為明年要加息,而十六名內更有十名相信,出年底利率要見一厘,如此絕大多數,自量寬以來從未試過。 或者,耶媽之鷹,原來佢係的咁既人,實情形勢使然!!

拆倉之國

圖片
內地被金融界人士冠以新名詞,由Mainland,變為Main Unwindland! 拆倉之地,究其原因是,內地正進行立體式多種拆倉,屈指一數,除高利息拆倉,借外幣買人民幣利差交易拆倉、銅拆倉,連象膠亦正進行拆倉。 當然,最觸目仍然在於人民幣,如日前所指,大量TRF於6.15至6.2水平觸及平盤,於是人仔短短三日內下跌近百分之一。 人民幣跌,匯兌風險增,升值預期減弱,影響資金流入,對市場資金構成影響,並從而令現時金融市場問題加大。 淡友都造勢,放大可以無限,但別忘記,匯改以來,人民幣累積升三成左右!! 相比跌勢,銅價三月以來跌一成左右,的確,內地銅抵押融資左右大局。 銅商玩,大央企跟,民企玩,內房義無反顧參與,於是幾年之間,內地佔全球銅庫存量比重,由四年前佔比三成,急升至七成半,換句說話,搵銅搵鐵,一定要搵中國。 因為融抵押融資,全球銅庫存首席地位,由倫敦交易所,變為了上海,而上海最多銅地方,其實處於上海自貿區。 呢度得出兩個有趣問題:一,買LME為咩?二,上海自貿區,是否應同時稱為上海銅鐵積壓區? 銅價跌,炒家沽,抵押融資斬盤沽銅,雪球效應之下,亦令內地更多斬倉式Unwind!! 最新市傳廠家炒燶,而受影響另一戰場是象膠。報稱,正在付運到Main Unwindland 一批象膠,因為跌價關係,內地買家決定Default。 市場擔心,象膠是另一個銅市場,一切皆因中國起!! 無辦法,中國目前佔全球象膠銷售三成半,而內地進口商亦慣,付運期間隨時違約。於是,有關出口組織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做一個違約黑名單,上榜者不得議價,不能「些數」,而大部份正正是來自Main Unwindland!! 內地係咪金融體系有問題?係。係咪嚴重至系統性風險?不是。但係與不是之間,市場都未曾經歷,所以敬而遠之。 令人關注是,探子回報,中環銀行近日亦出現大規模Call Loan情況,十萬,十萬美記Top Up上,為咩,唔知。 但賓卡指,香港資產質素無問題,惟行家的確憂慮內地左拆右拆,人人傳default,會構成傳導性負面影響。 官方數字的話,港銀內地相關貸款萬多億左右,但巴克萊日前提及,若計算表外及其他關係貸款,港銀內地相關貸款規模高達三萬五千億港元,相當於本港銀行體系總資產一成八。 新一代未必知咩叫粵海事件,但賓卡怕,Un...

心存嫉妒

圖片
過去三季,700 業績均出現實績比市場預期略低、或是屬市場預期下限。 不過股王的表現告訴大家,其實業績不重要,因為均是「過去式」,重點是只要有微信,他日絕對可以成長為whatsApp的代替品,前途無可限量。 那今天的微信到底成績如何? 截至十二月底第四季,微信用戶3.55億戶,僅輕微增加5%。 值得留意,係騰訊將微信活躍用戶重新定義,將一個月內有發過一條訊息或登錄遊戲的、都視作活躍用戶,頗有「搬龍門」感覺。 自己計一計,原來不知不覺間,已被計入三億多個活躍用戶內。 收入呢? 第四季開始商業化,只帶來2-3億人民幣收入。 以3.5億活躍用戶計,比起whatsApp仍少近一億戶,里昂早前就以微信估值5000億港元,計一計即每名用戶值180美元,比起whatsApp 42美元,足足高出3倍。 反而因為積極加強海外宣傳,全年的銷售推廣開支急升90%,結果拖累騰訊業績差過預期。 相反,傳統收入來源,即是包括網遊在內的增值服務收入,第四季只有2.5%增長,其中一度被大行寄予厚望網遊收入,只是保持平穩。 至於仍算是「初生兒」的電子商貿,就有40%增幅,雖然表現突出,但佔比僅20%,仍難成大氣。 結果業績焦點,反而放到「拆細」股分上,說來都有點令人摸不著頭腦。 對於下一步部署,O2O固然是必爭之地,所以亦可以理解會增加補貼是必然發生。 有點令人費解、反而是騰訊似乎視視頻為下一步戰略重點市場,表明會增加資源購買內容。 是否真的因為阿里巴巴買入文化中國傳播,令700 覺得有需要趕上? 那到底「心存嫉妒」是誰?

趕科場

圖片
巴巴話走,屈臣氏卻拍板香江落戶。 誠哥呢塊逾三千億估值寶藏,若報道屬實的話,將會香港、倫敦、新加坡三地上市,後者會以第二上市形式。 撇除集資多少,或少於預期。用金融時報形容,超人連環分拆、套現,某程度上屬於De-risking Dstribution一種。 好天收埋落雨柴,先套現收水,儲子彈,繼而靜候收購機會,呢招正是超人多年來致富取勝之道。 跟目前雙馬大戰,左買右買,亂灑金錢,隨時收購,截然不同!! 好了,大家會問,點解一定要香港及倫敦?區區數百億集資額,李小加食唔起? 中環人指,食得起還食得起,但上市日報股價起跌,市場評級、目標等等,甚至股份交投,在在需要一批知音人。 識真正大型零售連鎖品牌投資者,香港,對不起,我地頂多玩過隻思捷,結果俾佢玩死!! 如無意外,屈臣氏香港,倫敦雙重第一上市,但市場又會問,咪即係要遷冊? 按倫敦的上市規則要求,上市公司必須在當地註冊,集團主席李嘉誠一度表明、在屈臣氏無意遷冊情況下,難以落實計劃。 到目前為止,呢點並不肯定,一,用怡和例子,英國第一上市,但註冊地百慕達,並無問題。 二,即使屈臣氏要某程度上技術性要倫敦註冊,但控股公司仍然屬於香港,亦未必等同於匯豐模式。 不過看公司收入結構、截至去年底東歐及西歐的保健美容產品,佔整體零售收益達一半,遠遠拋離中國及亞洲,到歐洲上市似乎更具效益。 要注意的還包括集資額、最新講法是介乎50至60億美元,有望問鼎前年九月以來全球最大型新股。 不過與月初傳聞,集資90至100億相比,大幅減少超過40%,當時集團整體估值,一度高達3290億港元,現今估值似乎有大幅縮水之嫌。 剛才提及怡和,屈臣氏的決定,對怡和近日確實極大諷刺。 英資公司為避英國企業管治要求,主動要求上市地位降格,但誠哥話OK no problem!! 據報正招攬大批非執行董事為符合屈臣氏上市資格。 屈臣氏,怡和、阿里巴巴,三間大企業完全互不相干,不盡不同,但近日事件中,比較的話,屈臣氏算是市場另類。 因為重點在於,以咁大間公司,無運用名氣,影響力,及上市規模從而令該市場排名提升優勢,做討價還價,不斷抽水,形象上要勝一仗,當然股價表現是例外了。

一貶無妨

圖片
中環銀行界傳聞, 人行每有重大政策 性決定前,總會參 考幾間大行意見: 包括大摩、高盛、 德銀,三間認為無 問題,一幾中級首 肯,就可以去馬。 的而且確巧合是, 無論高盛,德銀及 大摩,上周後期已 發表詳盡分析, WHATIF 擴大波 幅影響,尤其大摩 十多頁報告,無論 從經濟基本面、資 金面、信貸質素、 企業盈利、公司負 債,以市況影響, 既詳盡,亦立體說 明,波幅可擴,幣 值可貶,正正符合 人民銀行口味。於 是報告看了,中譯 本領導人過目了, 大行支持,還等什 麼? 老實,兩年前擴大 波幅後,市場捉錯 用神,將波幅擴大 等同升值擴大,礙 於當時形勢,人行 將錯就錯。但近幾 個月,情況大有不 同;一,經濟上無 需要幣值太多貨幣 ,鄰國幣亦持續受 壓、二,改革行先 ,幣值不斷升,或 多或少影響資金流 、去槓桿、及傳導 至市場利率層面。 一貶無妨,無謂添 煩添亂,於是人民 銀行去年底起,連 續兩次做預期管理 ,包括先進行政策 預期,不斷吹風波 幅隨時會闊、到一 個月前左右,就啟 動第二輪預期管理 ,扭轉市場只升不 跌預期。論對市場 盡責,人民銀行當 之無愧! 當然,市場今日重 點在於是升是貶, 或宏觀放大至國際 化、資本帳開放加 快。但中環賓卡指 ,更實質作用,擴 大波幅其實在於內 地要加快金改,而 當中涉受兩件事必 做,一,利率市場 化、二,去槓桿。 去槓桿關擴大波幅 咩事?好簡單,升 值預期建立,匯兌 風險有限,造就近 年國產利差交易, 金額為數天文數字 ,在公在私,一定 要截。 至於又關利 率市場代咩事?又 好簡單,利率市場 化啟動,離岸息率 進一步低於在岸息 率短期似乎必然, 但某程度上,又會 傳導至現貨在岸人 民幣匯率上,形成 雙重升值壓力,並 隨時構成市場資金 管理問題,為改革 ,為將來,又一定 要截!! 沒有CARRY TRADE ,少了炒升值熱錢 流入,市場共識是 ,人民幣走向更符 合基本因素,尤其 小川行長上周多次' 強調的經常帳數字 。 好了,大家又會 問,亦最關心,短 期人仔點先? 雖然賓卡認為,早 前已有跌勢,但匯 市呢家野,仍然受 衍生產品左右,特 別涉及為數數千億 美元的TRF,指定 匯率遠期合約。 要 強調一點,TSF並 非炒作對賭,而屬 於普及貨幣常用對 沖坐盤工具之一。 大摩計算,或估值 ,經...

又供又私

圖片
今早七點左右,新中,新世界通告之後,中環分析員噓聲四起,部份分析員向銷售部一句短訊形容:Is such a good deal(for Cheng's family only)!! 私有化動機,無非在於一項資產有潛在價值,而該項資產或公司,現有價值低於潛在價值,或市場應有估值。但從新世界私有化新中交易之中,似乎並不適用。 首先,新世界中國今年內累積升幅近四成,較資產值折讓兩成多而己,單單折讓幅度,已經比同類內房股四至六成折讓毫無吸引力。 近四成升幅背後,除令新中較內房毫不吸引外,更帶動一個根本性問題,點解年內升幅有近四成? 用兩個月累積股價表現比較,一線內房平均跌幅近百分之七,二線內房平均跌幅一成半,分析員早有疑問,新世界中國憑咩因素既可以跑贏中國海外,亦大幅拋離中海宏洋? 疑點之下,春江鴨三個字即時扯上關係。Ok,即使扣除春江鴨構成不必要的股價上漲,新中折讓幅度比恒大六成,雅居樂七成都要細,所以中環分析界一致決定,新世界股東如果用相關出價私有化,形同買入全港最貴內房股。 由於新世界持有七成新中,用比例計,私有化作價僅僅五十多億。而五十多億實質作價,再用新世界發展透過三供一集資近百四億,就更加令分析員相信:Is such a good deal for Cheng's family!! 新世界向投資界解釋,供股是要避免集團負債比率增至超過五成,但黃師傅亦一改三年前受落供股的看法,對今次供股、好有保留。 簡單講,由於涉及極高價私有化,一、變相拖低新世界估值;二,股價表現及其出價,更加令小股東對參與供股與趣不大,尤其近期市況、樓市表現、及新近有流標。 從呢個角度諗,有分析員認為,新世界簡單形容是一箭雙鵰,既零成本將新世界中國業務全部持有,亦因為小股東供股意慾不大,在大股東包銷底下,有絕對大幅折讓成本增持十七號新世界。 所以,對新世界小股東而言,供股高價收購,絕不化算,索性不參與供股,卻正中下懷!! 新世界系近年動作多多,兩年前供股,而再兩年前新中供股,兩年又兩年之前,分別整合本港移動業務及出售碼頭。 逄兩年一大動作,分析員相信,隨私有化新中,動作或更頻密,更不排除可能涉及同系周大福!!

大咬先生

圖片
) 印象中,近六至九個月,有關消息人士引述阿里巴巴到上市與否報道,不下三十次。 而有關報道引述隱形消息人士,由開出條件、到完全排除到港上市,及至今日,又再變成機會不大。 可想而知,消息人士或放料人,內心背後,有幾矛盾,有幾衝突,有幾著急。 印象中,馬雲及涉及相關人士既提到公司不急於資金用途,上市亦不為集資,而現在消息人士又突然改口,指業務機會太多,集資要快,趕唔切! 即係咁?? 馬雲事事呼風喚雨,近期亦受政策側斜配合,更有點石成金異常能力,一間過萬億潛在估值公司,理應深受愛戴,一言九鼎,人見人讓,為什麼香港一眾專業持份者,前任現任把關人,十居其九,均不賣他帳? 要曲線鬧香港食古不化之前,或者應先好好檢討。 金融時報引述一個接消近本港監管機構消息人士說來直接到肉:諮詢,前提是提升市場,但為什麼要做一個諮詢,實實在在其實非進步,反而令監管準則倒退? 點點呢點,難向市場發揮說服力。 中環人原本對阿里來港持開放中立態度,但部份認為,事到如今,俗的講,好行夾唔送!! 一,不斷放料施壓,令人反感,更何況都做緊野啦! 二,香港肯為一眾新經濟股潛在上市做諮詢,已經屬於讓步,MAKE A DEAL,喟你就算潛在上市估值過萬億,香港市場市值多你好過億,你馬雲都要MAKE  A DEAL,咁先叫FAIR!! 市場人士認為,巴巴去美國,與其形容為過過埠新娘,倒不如說成隨時自討苦吃。 一,美國有集體訴訟,投資者咩都告得,你集團咁大,要玩你,硬有一樣中。二,大家忘記幾年前支付寶秘密轉移至雲老闆名下,雅虎報稱事前並不知情,單單呢點,亦斷正! 香港想有更多新經濟公司上市,但中環人同時強調,互利互讓,目前阿里巴巴情況,在在談不上。 我係李小加,毋須再三撰文,咩務實先生,浪漫女士,事關眼前對手其實名為「大咬先生」。 唔嚟就算,港交所倒不如請軟庫或雅虎到港上市,他們才是真真正正阿里巴巴集團最大持有人! Right? 

老百姓的GDP

圖片
) 兩會如期閉幕,今年特點是、預期過高、落實太少、落差太大。 連被認為應是高潮的總理記者會,亦在平淡之中結束。 李克強接受左十五條提問,當中差唔多三分一關於經濟、金融同商貿。 另外,亦有三分一係關於民生、政府改革同反腐。 心水清者會發現,反腐同對付霧霾內容同用的字眼,大部分內容都係喺上星期發表的工作報告提過,可以講無乜新意。 當然,經濟是總理強項,因此篇幅最多,例如回應FT記者提問,就第一次談違約風險無可避免、又首次講對付影子銀行,已排定時間表出手。 對不少財經媒體,呢幾句已經相當足夠,但對於經濟「硬著陸」以及「結構改革」的平衡,就似有保留。 「預期目標是7.5%左右。左右嘛,就是有彈性的,高一點,低一點,我是有容忍度的。我們不片面追求GDP,但是我們還是需要貼近老百姓的GDP。」 到底甚麼是「貼近老百GDP」? 說穿了不就是保就業? 所以總理專登用一個「零就業」家庭作例子,就是傳遞出一個「毫無生氣,沒有希望」的影像。 所以當上午說完要「有彈性」,下午出一系列經濟數據: 固定投資近十三年來最低、消費零售近十年來最差、工業生產亦是超過四年來最慢。 市場豈不是吃了驚風散? 連「克強經濟學」最重要指標、期內用電量只升5.5%,急速放緩2.8個百分點。 有大行推算,首兩個月的經濟增長只有7%,如果再無刺激方案,第二季甚至會低於7。 所以正如末日博士麥嘉華所指,如果經濟真是有7%以上 增長,內地股市豈會如此不濟? 商品價格又怎會大跌? 所以他推測實質增長,可能已跌至4%水平。 與之對比,前兩任總理朱鎔基同溫家寶,記者會上談笑風生,都講好多嘢,由政治改革、社會公平正義、到朱總說希望大家記得自己是一個清官,內容都多樣化,甚有個人色彩。 相比較起來,今次李克強予人的感覺,就過分平實。 甚至連去年的「壯士斷腕」、「改革進入攻堅期」、「背水一戰的氣概」,都一一欠缺。 在兩個小時不到的記者會裡,最表現到他個人風格的算是這一句: 「這也使我回想起30多年前,我在農村作村幹部,那時候起早貪黑、恨不得把每個勞動力,當天幹什麼都給定下來。 結果呢?到頭來就是吃不飽肚子」 可能就是這個溫飽情意結,令李克強對大家「吃飯」這個問題,多次流露出關切之情: 「中國人說民以食為天,所謂民是眾的意思,你們的肚子加起來、遠遠超過我一...

點指兵兵

圖片
) 一個走,一個追。兵賊仿似早分配...... 事到如今,泰迪羅賓呢幾句歌詞,簡簡單單,大可改為: 一入股,死去跟,好壞已是難分辮!....點名兵兵,難理盜賊。 一揀中你,升幾倍到!! 二四一無謂入股的話,一零六零而加路數更難捉。 五十幾億市值,一度變為二百多億,試問,日捱夜捱,數口精盡,一世人,或咁多間公司、或云云眾多檔生意,有幾多真係可以一日之間,用實力、用血汗,再半點運氣,可以多賺百幾億? 染上馬雲,卻易如反掌。1060如果計及發行新股的話,假設一切不變,以最高位計,市值其實一度高達七百零五億。 雲哥成本六十多億,手執1060逾百億新股,以最高位計,六十億成本,帳面利率開市頭一個鐘內,即時、一度、曾經,確實帳面賺過三百多億!! 雲、騰凌架一切,中環大行戲言,以往跟中資股,查查各部委、各高幹關係網,涉及複雜及痛苦,難以筆錄。 現在來得容易了,雲哥,騰哥同邊個FRIEND,或個FRIEND做咩?咁就要留意,注意! 1668,241、1060,高德、京東等等等等,原本兵賊難分,但馬把我灌醉,全部成為高增值股。 於是,二千年科網年代模式,開始高層次複制,有咩地上搞,唔掂,有咩會線上進行,BINGO!!! 某程度上,就等同虛擬增值化升華版本! 241未被阿雲染指前,無人識該公司原本持有一個持牌醫藥網,現在人人談起藥。 中信銀行因為先後跟雲、騰簽過唔知咩既合作協議,內地A股被當隻網上銀行概念股炒作。 而馬化騰盛傳入股康佳,如無意外,隨時日本東芝、聲寶、樂聲都有被染雲概念。 買內容?二百,或七百多億市值計,呢筆錢足夠拍十部或以上大卡士製作,買曬一間電視廣播仲有找、甚至入股二十八間有線寬頻,有家都係做內容!! 虛擬網上世界代表潛力,但另一個標誌依然是想像,如果騰訊收購一間做插蘇公司,馬雲收購一個公廁,以市場目前品評口味,視雙馬如神風氣,上述兩個純屬虛構交易,都會被市場叫好。 無計,騰雲一時無兩,兩人亦成為繼量化寬鬆之後,最新,最快,最令人如痴如醉的全新財富分配工具!

苦腦

圖片
) 你開一行三會、五大掌門人;周、尚、肖、易、項,空群出動,美林一盤冷水叫沽中資股,話問題越多、升浪已完,勢將試底,國指八千五。 咩叫俾面,咩叫無禮貌,例子又多一個!! 印度股市又新高,大陸股市卻平上次底,盛傳憂國憂民亦憂市,肖鋼風釆不再,白髮蒼蒼,惟鏡頭上,肖總神貌依然,還來大開其玩笑: 你說我苦腦?小川、福林同志份屬長輩,他們比我更苦腦! 原來盛傳,肖鋼早當人行行長,結果最後金改大於一切,要重量級小川壓陣。 肖老總說對,講苦腦:利率、匯率、去槓桿,還要顧及福林同志旗下銀行感受,相比之下,上證二千、抑或一九四九,意義倒已不大了。 老實,市場並不介意貨幣政策收緊,抑或放鬆,重要在於要知你做咩?長長近兩小時記者會,更老實在於,仍然未有答案。 你說利率市場化,存款上限一、兩年內落實,其實早有暗示,事關日前川行長亦表明,存款利率上限撇消大前題的存保制,今年100% OK!! 你說人民幣睇長線,國際化要做,一早知啦。而當小川行長今日回答時,相比以往,反而更加玄!! 首先,三中同推快推動國際化及資本帳兌換,小川行長今日反而指,部份家庭作業未有做好準備,家庭是指什麼?? 人民幣匯率近日走勢,周小川直接了當指,大部份市場解讀是對,即係你地估咩都中!! 但對於匯率走勢,卻點名提及出口、外貿盈餘,暗示部份持份者將匯率及兩組數字掛勾等同,即係點?? 其實,今年以來頗多對內地既有假設已一一解體:包括剛性兌付、包括經濟好,市必升,亦包括正回購,抽銀根就必定息會升,通通錯,但市場不明朗,寧食咖哩,不吃中菜,核心問題在於,他們仍然尋不到真相,搵不到真理,亦無往績可尋。 一般經濟師仍然流於,數字好定調無寬鬆機會,數字差則認為貨幣可以寬鬆,每月七個重要指數,沿用上述評政策標準,結果甲、乙、丙、丁大行,就鬆鬆緊緊緊緊鬆鬆,來來回回七七四十九次。 其實,人行早前政策報告已有暗示,政策重點是沒有鬆緊之分,時鬆時可緊,因為當局重點已非控通脹,保經濟那麼簡單,而是抗周期,防金融風險,於去槓桿,平衡市場系統性風險形成底下,即踩鋼線政策繼續。 民營銀行之獲批,馬雲、化騰之所以被捧,某程度上,其實叫佢地:年青人,幫幫手,分擔下啦!!

風險重估

圖片
瑞信為首大行,因為三中改革,大SELL特SELL。 什麼釋放價值,市盈率止跌回升、周期、金融、資源通通叫買,當日想出RE-RATING美麗構圖,事後回想,或者錯在手法之誤,DE誤串為RE也! 印度股市創新高之際,諷刺在於我國股市再跌二千! 一星期前,內媒振振有詞地指,升浪展開,拉幕上漲,兩會振奮人心,七日後的今天,已經一百八十度轉軚,話新一輪跌浪已經展開。 轉身之快及其靈活性,遠勝巴塞美斯! 對於是日跌市,中國美斯想出十大理由;數據遜預期、二、三月一向股市弱、信託產品及債券到期高峰、兩會即將完結、新股將屆重啟、新股重啟令資金提早減鎊、馬航事件相關股急跌、限售股解禁大增、人仔又再大跌、期指造淡、大宗商品拆倉! ! 十個無多無少,岩岩好! 熟識市場人士都明白一點,升市越多理由越好、但跌市理由太多,或多或少某程度上表達一個現象,即連真正跌市原因都唔知,於是故意堆砌,增強說服。 如果綜合十點原因,萬變不離其中,其實股市當下之勢,受制包括經濟問題、去槓桿、及經濟以外圍風險因素有增無減! 人人叫人民幣升,港元漲,就堅稱資金流入。資金流入四個字,今年不下聽了四、五次,但查查數字,今年為止區內為首股票資金,外流超過三百多億美元,未滿三個月,已經超越去年數字! 資金外流,從另一角度可以理解為,大量熱錢流入後的正常化現象。有人仍然認為,美股得、歐美經濟OK,區內及中資總會升。 欠你架?區內對投資者來說,其實代表改革下的調整,熱鬧派對過後要打掃地方一樣。 違約成為今早開市前,定息交易檯熱話。你問內地點?可控,問題不大、你問評級機構及專家,不外乎指有秩序違約可應付。 但更實在問題,內地本土債市未曾有違約案例,內銀未曾處理過內地違約,無據可依,無往例可言,難道不是風險?內地話違約可控,調轉問,你試過咩? 以無止境加槓桿,到殺車叫停去槓桿,涉及固然是調整,收緊及拆倉。內地銅價跌停,據稱正正加快內地炒盤沽貨離場原因,因為眾所周知,內地銅用途,並非用於建設、製造,大部份其實擔當借貸抵押之用。 不得不提是,馬航事件,連馬航及馬來西亞官員都認同撲溯迷離。市場近幾年是極受保護動物,但骨子裡異常敏應。 大吉利是,事故如不止意外那麼簡單,區內風險溢價勢將大幅抽升!

天字第一違

圖片
問題重複,只限於有意義問題,與其人人問內銀老總餘額寶應否監管,更有意義問題其實是,今年到底內地會有幾多宗違約? 點解內銀零點七、八倍股價對帳面值無人問津? 一,利淡因素與日俱增 二,內銀老總從來無講真話:問佢息差?壓力不大、不良貸款比率? 維持平穩,資產質素? 可控!!真的嗎? 哈、哈、哈! 超日太陽能由名不經轉,變成為全球知明,在於他們成為中國自從一九八三年以來,首次天下第一違約。 有得第一次,自然有第二次,用美林之前估計,今年四至六月份,數千億信託產品到期高峰期,難道到時,日日講中國,天天講DEFAULT?? 超日太陽唔掂,並無新聞,事關公司去年十一月早有預警。市場目前共識為,由去年年中政府介入,到兩會穩定大前題下竟然置之不理,官方已經正正式式為有秩序違約,開下綠燈! 無錢還,誰之過?站在企業立場,有人肯過,我當然願意接受。 形成內地信貸市場長時間道德風險,一,根本市場假設,無一間公司會無錢還。 二,內地評級機構是是旦旦,求求其其作風。 超日債券籌組時,數字已經顯示公司負債比率超過三倍,但評級機構仍然予以兩個A評級,到去年年初開始,勢色唔到,不消十四個月,超日評級由二A變3C,但債券息差跟一線三A債,期時未有大幅擴闊,即部份或大部份市場,仍然如在夢中! 企業借貸氾濫死性難改,中國如是,歐美部份公司亦如是,據講,由於內地資金緊,部份中資公司轉戰台灣借貸,搞到當地資金頭寸亦轉緊! 做成企業萬借萬靈,歸根究底原因之一是評級機構對外惡,對內善良。按統計,近三千四百隻內地企債當中,百分之九十九具備兩個A評級,只有少於零點一二個百分點,為低於A+水平。 高評級借錢易過借火,而內地沒有違約,就造成內地債券價格嚴重錯配,例子之一是,無最高級別三A債,與普通級別一A,債券息率相差不足半厘,形成內地債券多多,但曲線平平! 價格反映風險,是市場認為今次違約帶來的正面影響。 外媒、評級機構均大派定心丸,一而再再而三強調有秩序違約並不可怕,只是現實真是咁樣?鐘擺理論大家心知肚明,美林崔巍大力提出「貝爾斯登翻版」,未必無道理! 針無兩頭利,改革、去槓桿固然等於不明朗。其實,內地之外,港銀過去幾年大量內保外貸,及低息內地企貸,風險抑或無風險,市場或銀行業界,...

寶字系

圖片
餘額寶為首貨幣基金應否監管,成為兩會期間,每日必被追問指定問題,銀行反應?最好取締?監管者意見? 你問應否監管,當然話答要啦!! 肯定,如意、餘額等等寶字系列的出現,背後有政策傾斜,但傾斜理由不不在於小川祟拜馬雲,而在於推動金融創新,或更實實在在,另起爐灶,製造新勢力,抗衡舊勢力! 正因如此,即使將來有監管,其實僅僅在於執正規舉,而非要打壓! 字眼上,應該監管其實錯問問題,事關凡此種種貨幣基金,目前都有中國證監會監管及審批,故此所謂應否監管,問題重點或多或少牽涉是,如何避免網銀貨幣基金不斷高息爭客? 目前,貨幣基金存款其實寄存銀行當作特權客戶定期,一,提早提取毋須罰息、二,享有同業優惠,毋須繳交準備金率。 要馬云為首寶字系毫無競爭力的話,求其兩方面著手,並要邀付準備金率,基本上無得做了!! 內銀其實抵死! 叫你創新,無!! ~坐擁巨額架款,有無珍惜過?? 依家變相製造第三勢力,反而要加入高息爭客,YOU HAVE TODAY!! 不過內銀不但不思已過、反而搞小動作,傳有三家國有銀行,已經拒絕接受餘額寶的協議存款,理由正是要求的利率過高。 馬雲當然不是省油的燈,已公開還擊,直指不少批評互聯網金融的人,其實都是既得利益者,根本在恐嚇和誤導大眾對創新改革的理解。 餘額寶推出不夠一年、規模已突破4000億人民幣,佔9000億同類產品近一半。 透過集腋成裘、基金公司以大筆存款,向銀行爭取高息,分析指各種「寶」的出現,加快了存款利率市場化,變相推高貸款利率。 市場化有利有弊,有國企的財務人員指、貸款利率已由兩年前的6至7厘,升至8厘水平,中小企更較基準利率上浮40%,個別要付12厘息。 老實說,目前,貨幣基金僅佔內地整體存款不足一個百分點,巴克萊計算,五年內發展規模隨時會佔整體存款一成半左右,即十二萬億人民幣。 如果睇得開,頭炮高息爭客之後,隨著更多經營者加入,以及市場利率回落,銀行根本毋須要驚高息呢兩個字,怕存款被劫走。 但如果睇唔開的話,大可以學中小內銀,搞搞網銀,取巧下網上推廣,就變相當自己搞網上金融囉!! 內地人令人羨慕,新舊之爭,結果寶字系及傳統銀行都變相造福社群,現在傳出馬雲會獲得民營牌照,到時更可以名正言順提供網銀服務。 服務好了,利率高了,餘額寶突破八千萬戶絕非偶然! 倒希望陳德霖...

被寵壞孩子

圖片
「被寵壞孩子」 「走上民綷主義之路」 「港人應加強危機意識」 呢一類咁情緒化、煽情說話,超人不在上周兩個記者會上透露,反而是透過內地媒體財新網發表,意慾何在? 再次接受內地傳媒專訪,這次是胡舒立的財新網。 坐擁2400億身家,李嘉誠強調自己也做過窮人、明白天天要擔憂生活的感受,滋生民粹是人之常情。 刻意回顧去年的碼頭工潮,李嘉誠指,即使將他扮成魔鬼、他在照片仍然是笑的。 但佢隨即提出、不應停滯在憤怒情緒階段,更批評不少政客只會推波助瀾,結聚憤怒。 李嘉誠又提醒政府、切忌政策情緒化,擔心是個大滑坡、造成惡性循環。 他形容,新加坡先天不足,香港則是寵壞了的孩子,如果民粹主義再升溫,五、六年間香港就會面目全非。 說到香港同內地的矛盾、李嘉誠說,香港人對國家民族、對自己的家是真心的,不應該被社會一些表面現象,扭曲了港人對民族認同的心。 近年熱愛科技,身邊人周凱璇不忘提胡舒立超人的新玩具: 由電路版研發的NANOLEAF燈膽。 「改變世界,就如此燈般簡單。」超人如是說。 所以展望未來,超人認定是由創新科技主導,政府應該急起直追,如果只看到失業率偏低,就認為毋需迫切改善就業結構,便等同製造明天的問題。 前文後理來看,今次在內地發表、有一個好處係向中央表明心跡,情況與去年十一月,南方都市報專訪,效果同出一徹。 仔細看當中內容,確實焦點根本不是向香港人表達甚麼「民綷主義之路」、或「身分認同痛苦」。 關鍵是「情緒政策化」一詞! 市民大眾有情緒化,但作為領導當然萬萬不能,今次超人評語對「門常開」,絕對是深水炸彈,破壞力絕對大於上次「無能之人」! 其他評語,例如政府要識得抱著「輸了就是贏」的心態、又形容政府政策太慢,令自己在港投資步伐被迫放慢,其實均是向中央投訴。

不可能任務

圖片
如果三中改革藍圖為石破天驚、眼前一亮的話,總理今日工作報告設定一系列指數,卻打回原形,矛盾重重。 全年增長目標維持不變,繼續百分之七點五左右、外貿、投資、消費三大環節目標,兩個微降,一個大幅上調。 簡單講,去年十一月到今日為止,新一屆政府似乎既想改革、又要去槓桿、很希望治理污染,更一定要維持高增長。 既然總理要集一切目標於一身,引用法興形容,情況好等如MISSION IMPOSSIBLE!! 增長及改革那一項重要,工作報告似乎表明,兩樣都想!! 值得欣賞是、總理其實說得坦白,對於今年7.5,李克強坦言,是幾經反復! 當中最大考慮,就是要保住人民的飯碗,因此7.5%是兼顧了需要和可能,穩增長更是為了保就業,更要確保「零就業」家庭,至少有一人能就業。 由領導口中咁講,恐怕過去從未發生,經濟師反而欣賞是現屆政府銳意加強施政透明度。 李克強亦不敢低估目前挑戰,強調目前經濟正處於結構調整陣痛期、增長速度的換擋期,更是到了爬坡過坎的緊要關頭。 要確保增長要合理區間,呢方面佢將聯儲局前瞻性指引、特別是有關通脹及就業目標加以改良:即增長下限是穩就業,增長上限是控通脹!! 但讀過經濟都知,一,兩個指標有既定關連,二,通脹傳導往往滯後,增長觸發通脹反映時間往往滯後六至九個月,簡單講,即係通脹爆左都未知。 當然,百分之七點五左右增長目標不變,樂觀而言是有信心的表現,並表明改革是捨難取易。 但同樣,明眼人都知,以內地問題之複雜,改革已經並無所難易之分,因為任何一步都困難。 更大問題是,從去年首次引用「左右」字眼之後,其實有左右及沒有左右分別不大,目標其實太死,形成外界有路可捉,當季度增長稍為回落,目標必達之下,表明內地今年離唔開預留兩手準備,隨時有政策谷經濟。 七點五目標是否過份進取,外界意見分歧,而更大爭議是,中央依然維持百分之十三M2目標。 由於去年M2基數已高,即使今年維持百分之十三的話,意味可接受的新增貸款水平,數字上可以坐九望十萬億!! 怎談得上有誠意去槓桿呢? 無疑,指標是死,政策是生,但經濟師認為,李克強今年大量目標要實施,經濟目標水平至少要預留一步彈性,結果沒有!! 而內地目前仍然規劃行先、市場為次,一定增長偏離,發改委為首部份部委,就會為目標至死不渝,到時問題繼續一個疊一個! 

靠譜

圖片
被批評為金融吸血鬼,對實體經濟毫無意義,甚至應要被取締。 今屆政協會議、幾乎所有金融委員,均收到要求加強監管互聯網金融提案。 人行行長周小川亦首次表態,明言不會取締餘額寶等金融產品,但同時亦指出互聯網金融目前監管、的確有漏洞。 餘額寶之所以引起咁大爭議,一方面是收益率高、吸金力強,以餘額寶為例,用戶人數已經達到八千萬戶,仲多過內地A股股民六千多萬總數。 而連帶做成的骨牌效應,由銀行已蔓延至貨幣市場,甚至吸走股市購買力。 不過餘額寶在一般百姓中,仍然是更受落,內地媒體更教父母如何投放餘額寶。 有老股民就一言中的: 餘額寶比A股更靠譜,完全反映A股市場回報率過低、甚至分紅機制缺失等問題。 更觸動一般百姓神經是、餘額寶成了窮人唯一「靠譜」的資金出路:以往只有有錢人先可以用槓捍或靠關係賺大錢,餘額寶目前就成一般百姓最強的民意基礎。 中央都意識到,互聯網金融的廣泛影響,內地傳媒引述消息指,規範與發展互聯網金融業務,有望被寫入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當中包括統一監管並鼓勵行業創新。 可以意識到,主調仍然是支持金融創新,只是中間需要納入正軌。 幾乎千夫所指,支付寶在微博回應,指餘額寶誕生至今的二百六十多天中,前後共計監管達43次,即平均每6日就有一次。 今年以來一月以來、人行、中證監、國家審計署就前後累計監管19次,批評有些人拍拍腦袋,說監管真空,不算是藐視監管機構? 面對支持和對立兩派、人行副行長潘功勝提出,不能簡單將互聯網金融與實體經濟對立起來,並指互聯網金融可以協助小微企降低交易成本,即變相肯定了餘額寶功能。 其實人行亦深知,餘額寶破壞威力只會在初期顯現,一方面隨著餘額寶等金融產品客戶人數增加,收益率回落是遲早的事。 以最新餘額寶年度化收益、已經跌穿六厘,而隨著加強監管,收益率會逐步回落。 更重要是結合理財支付功能的目標一旦達到,不論阿里巴巴或騰訊,其實都不希望長期光錢谷客。 以打的及滴滴的士軟件為例,阿里巴巴就已經宣布退出戰場。 而負責管理的天弘基金更預測,餘額寶合理收益率回落至4厘,先至係常態。 可想而知,這場互聯網金融大戰,正逐步謝幕。

大動肝火

圖片
本來,單單烏克蘭三個字,無論對全球經濟及金融市場,本應影響微乎其微。 問題在於,呢個有長久歷史交化,作為四個歐洲國家境界國家,牽涉入美、俄角力,整個歐洲,甚至全球局勢變得形勢未明,情況就好唔同。 有市場人士認為,剛剛一個周末,屬於金融市場近十年最不明朗一次;歐洲有烏克蘭、亞洲北韓試射飛車,亦有中國彊獨份子恐襲!! 當中,最有可能左右全球,莫過於奧巴馬普京長達個半小時電話,奧巴馬大動肝火,普京卻闊佬賴理。 綜合外電報道,俄羅斯變相出兵克里米亞,係必然結果: 一,當地屬於俄羅斯艦隊基地; 二,地理上,克里米亞,以至整個烏克蘭對俄羅斯軍事部署影響極大。 基於烏克蘭軍備懸殊,普京要食,幾乎零難度。無疑,技術上,美國必定反面,或扮反面,但美國左有敘利亞、右有伊朗、中有重返亞洲,時間、戰略上難以容許再挑一個火頭,更何況今次報稱,美國最初錯在情報出錯。 歐洲情況更尷尬,表面上德國為首一定同俄羅斯企硬,但實際上,歐洲天然氣全面靠俄羅斯,三年前俄羅斯試過忽然截氣,唔少國家領教過。 烏克蘭被俄化,或烏克蘭俄語及非俄語地區分裂,暫時屬於外界估計最有可能發生。烏克蘭七月份到期國債,跌至七十七水平,相當於接近違約地步。以烏克蘭佔全球經濟比重僅僅零點二個百分點,影響極低,但美林擔心,烏克蘭危機,觸發俄羅斯金融危機,才是真真正正令人憂慮危機。 俄羅斯貨幣已經跌至新低,金磚五國中表現最差,而當地最少有十九間公司於烏克蘭有顯著業務比重。 令問題複雜在於,歐美在當地局勢上較輸蝕,但在金融市場上支配,隨時可以玩死俄羅斯。 美國講明,隨時將普京踢出G8,而由於俄羅斯為數不少債券由外資持有,西方大玩經濟制裁,俄羅斯隨時爆出債務危機!! 用法興分析,短期有幾個情況要關注: 一,資源價格走勢會否因為局勢而失控、 二,俄羅斯涉及三百億美元烏克蘭債務會否全面違約、 三,波蘭、奧地利同時於烏克蘭牽涉較大比重經濟利益、最後,IMF取態,特別是一旦假設烏克蘭全面違約成關鍵! 如果單看初步金融市場反應,的確係「有啲嘢」!!俄羅斯股市,一開市急挫5%,期後跌過一成。盧布匯價更跌至歷史低位。 結果俄羅斯央行被迫出手,即時加息1.5厘,將利率加至7厘,同時擴大盧布匯率波幅範圍,減低央行需出手干預的壓力。 以美國為首的七大工業國領袖,發表聯合聲明譴責俄羅斯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