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顯示從 2015 起發佈的文章

唔跟就罷

一年一度開市埋位最佳分析大獎,評審委員會以零票反對、選出黃師傅蟬聯。 車公及黃大仙並非時時應驗,從來無人能料市如神,睇市準,從來不應作為最佳與否的定奪,黃師傳贏,在於他既能尊重市場,及批判市場,兩者既屬自相矛盾,惟套用目前市場環節,實屬必備。 市場逆我而行,要認錯及檢討,死撐到底與自欺欺人,本質上並無分別。 黃師傳命中並非奇高,但基本面、估值及技術,三者俱備分析框架,對現時龍蛇混集,嘈音,傳聞越來越多的市場,其實是理性與愚蠢之間的一道最佳圍牆。 今年本港股市,天堂跌至地獄,市場充斥炒作傳聞,政策消息,中伏次數歷來最高,更甚是,每有股票升,走勢異動,市場硬要四處尋找消息解晝,以求令其合理化,惟被合理之後,每每打回原型。黃師傳備受表揚原因,乃在於他奉行眼見為實精神。 來年內地市場可能繼續多姿多彩,有主題,有不同板塊,鄧隊長埋怨香江市場及監管者固步自封,過份防守,的確,香港太有急景殘年之感。 但引用歐達禮說法,兩地市場融合,滬港通成交,及本港要應付的監管機構風險上升,是不成正比的。 以往,本港監管者管的是內地企業,現在是千千上萬內地投資者,及隨時天亮計資金,浸死你之餘,在在令市場、個股都被全數扭曲。 今年,殼股,小股禾雀亂飛,炒作如入無人之境,比八、九十年代,現在操作手法低質,甚至視監管如無物,但北大風最大力量是錢多。 買股市當然求贏,但市場發展繫於質素,而非指數,李小加提過,滬港股的順利推出,無名英雄應歸功於香港證監,有膽量應對強國資金團。 當我們仍然埋怨香港唔跟A股,如果質素層面跟足,唔跟就罷啦! 2015即將過去,希望各位好好發揚黃師傳眼見為實精神。

野蠻人

數內地2015最成功政策,千頭萬緒,終於揀出地方債轉置計劃。 由構思,到啟動,不足一年,合共發行規模已達3.2萬億人民幣,剛剛抵銷今年到期為數3.1萬億地方債,更有找一千萬。 據計算,一個形同勒令停息再融資辦法,地方政府要發、銀行要受情況下,地方政府債務成本,由平均十厘,急降3.5厘,為負債累累地方政府,節省利息支出達二千億人民幣,相當於半間長和市值。 有見及此,財長樓繼偉稱,地方債轉置要繼續,2016要,17要,18亦都要。 條數點計先? 觀乎內地數字,地方債明年到期額較今年稍低,但仍有2.8萬億,2017有2.4萬億,到2018,到期地方債更翻幾翻到6.2萬億,三年合計超過十一萬億,一八年高峰期前,難怪內地人士已求神問卜,期求未來幾年市場無事無幹!! 地方債轉置成功,受益是地方政府,但代價可能是整個內地市場: 首先,轉置計劃形同行政指令,變相構成「打尖」,銀行預留貸款額度,部份俾曬地方政府。 其次,內地整個廣義貨幣供應超標,資金氾濫,但一如既往,未有受及實體。 最重要還是,無數巧合之下,債券市場錯配,泡沬形成,而利率趨降情況下,民間資金隨時種下風險。 年頭,保險公司理財產品水靜河飛,七月之後,其實多間險企理財及套利產品已見死灰復燃,熱賣非常。 某程度上,撇除其它因素,險企舉牌,前海野蠻人,根源正來於此。 今日,為保萬科,力抗野蠻人,有傳銀行停賣前海人壽產品,以求終斷其資金鏈。 看官有否想過,陰乾對手,保萬科,輸家並非寶能,而是投資前海人壽產品廣大投資者。 難道內地每次政策過失,埋單都要平民百姓一力承擔?

十大金句

市況淡靜,與其長篇大論浪費時間,不如索性趁年尾,繼續算舊帳。 在大事大非的一年,就中港財經大事情,選出十大大、中、小金句,當中未必屬於最「爆」,但事後回看,份外值得細味。 第一:人民幣波動的一年,八月人仔小貶後,易大副稱聲,升值趨勢不變,央行已經退出常態式干預,並鄭重告訴,所謂人民幣要貶值10%,要刺激出口,還說是官方意圖,完全是無稽之談。 結果易綱講完,人仔年底回復跌勢!! 第二:市況波動的365日,外匯基金蝕大錢,陳德霖立法會指,對於金融市場嘅波動,我哋都無能為力。 此話一出,全城嘩言,Trader形容,市況波動,搵錢機會最多,交易員樂於預見,而陳老總罕有發言後數日,撰文補鑊!!! 第三:內地期望落空,強勢入市的一年,七、八月之間,任志剛形容,內地有形之手威力無窮,國家是直接或間接持股人,我直覺救市一定會成功。 Well,好耐無見任總了!! 第四:講A股,豈可以無小加! 李小加陸家咀多咀,用過一句形容A股:「這個市場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市場,最透明的市場,最扁平的市場,最民主的市場。」 第五:政改關鍵的一年: 四叔李兆基政改表決前發表預測,估計政改通過,恒指很快會上望3萬點,否則股市走勢會「牛皮」。 唉!!!家下連牛皮都不如!!! 第六:來年恒指? 羅家聰2015年12月28日本港時間下午二時五十分揚言,恒指明年要低見萬六點!! 各位僅記! 第七;企業消息多事的一年,長和重組後,到長建衝關,但被股東力質,有股東以長建是「窮書生」,需要給電能大量陪嫁嫁妝,形容長能合併建議。 結果,交易建議大比數被否決。 第八:李嘉誠書面回應撤資的其中八個字:「不寒而慄,深感遺憾」。 唉,唉!!! 第九:禾雀進一步亂飛的一年,主角之一漢能必然榜首。 主席李河君接受了新華社專訪時回應有關被香港的監管機構調查說法,李河君當時指:「這純粹是謠言,絕對不可能。」 結果,證記隨即當日破例發稿否認。 第十:市道死寂,但繼續加價的一年。 回應奶茶加至21蚊杯,主席李遠康解釋,翠華奶茶用的茶葉是優良傳統配方。

普天同慶

聖誕普天同慶,惟回望倒數過去365日,那有何值得慶祝? 去年年底,名家,大戶、大行,恒指目標少則25000,高則27000,年中重注加上到三萬二,結果跑出最準,是瑞士邦主之一的瑞銀,19800,幾乎一擊即中。 政策狂熱,換來是悶局連場、互聯互通,另一面是市場混濁、2015到此為止,似乎是根深柢固破滅的一年,分清信任與迷信、懂憬與幻想之別,炒鬧過後,脫離人群,可能發現,來自自我的感覺判斷方為最值得信任。 過去十年,香港奉行磚頭誠可貴,人仔價更高思維,配以中國強大,香港更輕香基本綱領,萬大事有祖國,一切繼續高速前進。 奈何,複制牛早命不久矣、磚頭價下沉,陰乾至死,最為痛苦。 今日,銀行開出5厘樓上人仔息,365日前,勢必全港搶人,但現在,港人同人仔已同床異夢。 阿爺罕有要特區之首確保金融穩定大局,前年錢荒,今年才港發生、潛在過萬億資金,隨時流出,不信阿爺執行能力,但阿爺動悉及判斷力,從來有一定保證。 好日子總有盡頭一日,盡頭之日,未必是壞日子交替之期。 加息,令價格錯配瓦解,風險注碼下降,正如渣打形容,來年是Retreat, Regroup, 最後才Rebound的一年。 特區子民也許要再加三R:Rethink, Response, Reax!!!

趙家人

圖片
「趙家人」出自魯迅《阿Q正传》,近日因為萬科爭奪戰,「趙家人」三個字再成為網上熱話主題。 內地網民將股市近期情況形容得為肖為妙: 「散戶聽K線圖的,K線圖聽莊家的,莊家聽財閥的,財閥又聽趙家人」! 換句說話,內地有人深信,股壇,上市公司,股價走勢最終話事人,從來是「趙家人」,而「趙家人」按《阿Q正传》筆下形容,其實是利益關係集團、官場權貴。 萬科事件簿由一宗純粹名不經傳險資引發的敵意收購,隔岸拆火,繼而王石四出奔走,期間更多險資高調舉牌,舉牌概念亦成罕有內地政策以外最大主題,而監管者未有半句,事件至今,越不尋常。 原本,按內媒對待及描述寶能的處理,輔以萬科之實力,華潤的背景,一直以為王石為首會不戰而勝。 惟事情發展至今, 一:背景神秘的寶能,竟可現「聲」於中央台解晝、 二:安邦加入、 三:王石由游說,交待,似乎變成為四出求援,套用內地券商說法,勢不在王石。 最近,王石微博引了巴頓將軍名言自勉:衡量個人成功不在於其站在頂峰高度,而是跌至低谷反彈力。 大有山雨欲來,背城借一之感。 王石斷言,不會進行「毒丸計劃」,似乎是萬科事件簿分水巔,不會的固中關鍵是否乃在於有人不願意? 華潤想的話,早就開聲,但至今守口如瓶。 假若另尋接貨單位的話,動輒涉及五百億始超越寶能。 當然,寶能亦不好過,槓桿資金,越拖越耐的話,爆倉風險亦越高,少則被追孖展,大則牽連保單投資持有人。 呢場大鬥大遊戲,停牌似乎是萬科唯一武器,而話說回頭,誰是「趙家人」,斗膽力匹內地首席內房及老牌央企? 華潤屬央企,華潤若未能斥資反收購,是否意味內地利益分配起著重大變化? 股災後,何解忽然惹來新晉及名不經傳險資大舉牌? 豈止估值吸引那麼簡單。 萬科之局,結局不在於王石的勝或負,而是內地近年大批新晉企業,誰是趙家人,那才是真正幕後老闆,引人入勝之餘,亦只會引來更多推測。

黔驢技窮

圖片
一九八零年某日,列根一句Are you better off than you were four years ago? 成功贏取選票,為列根主義寫下歷史。 而習近平主持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洋洋千字公布重點在所的「供給側」改革,即Supple-side economics,正正是列根主義的復辟。 時下文獻亦載,Supple-side economics的演釋,其實最佳例子是列根八一至八八年在任的經濟政策 減稅、減少監管,創造有效資金投放及回報、是列根,及戴卓爾八十年代「供給側」重點在所。 中國全套照搬效果難料,但不能忽略列根及習大大兩者有根本上分別: 前者是政府退出,從而成就市場,後者是政府變身再求介入,進一步淡化市場、列根、戴卓爾當日破解工會,降工資,大舉私有化,大大卻年年要上調最低工資,社會維穩前題下亦豈能實現央企大幅自然縮減? 「供給側」學說基本假設,供應過剩僅為短暫現象,效率及價格向下推動需求,但環顧我國,供應過剩跡象已長達十年,上游通縮歷時三年,先天不足與否不言而喻矣! 列根主義帶來八年繁榮盛世,代價是財赤不斷,要到九十年代中克仔方能短暫收拾。 我國表明,逐步提升財赤率,以今年佔比2.3%,預算1.62萬億計,一旦提升至3.5%,為數不下於當年四萬億。 無疑,我國財赤GDP佔比比歐美來得要低,但債務對GDP比重達244%,較以往長期趨勢高於二十六個百分點,邊說任務要去槓桿,卻又高談提升財赤,自相矛盾又一例證! 內媒形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寫下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學新一頁,與其說列根主義中國還魂,倒不如白一點,形容為政策大U turn,改革及保增長次序對調也。 交銀國際洪灝一針見血,在樓價穩定上升勢頭未變下,中央竟然加大谷樓市,不是為增長,所為何事? 黃師傅補充,借去存庫為名托樓市,更借去庫存之名,由中央層面要內房減價,價格向下預期一旦建立,後果惜得其反,盡顯當局黔驢技窮! 一個來得較預期擴張式經濟政策,難怪分析圈開始懷疑,來年增長目標非6.5,而是七。 又要問,擴大增長同時,以我國往績怎有法子去產能過剩? 黃奇帆對於去產能過剩主張令人嘖嘖稱奇,據聞黃市委書記提議房屋建築鋼鐵用量加倍,提升質量為名,實為去過剩。 用黃氏想法,建築要穩固,多用水泥,電力要強,單位發電多用煤,再將黃氏邏輯發揚光大,搞幾

落藥

圖片
正當投資者政策憧憬升溫,減息、降準重複口號,以及相信一系列強而有力政策即將出台推高市況之際,內地政、商界卻被今年「遲長」有所陰霾 所指的「遲長」,實為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日期特別遲,會議時間特別長。 殊不尋常的背後,外界共識理解為,美帝加息在即,主席要等埋耶倫。 但心水清者發現,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前,殊不尋常事情實在太多 按中共中央慣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前三日左右,政治局會先開會,為今年經濟作結,為來年定調,包括財政及貨幣政制是寬,是緊,抑或是穩健,及對來年工作少則六點,多則十幾點要求,為之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公佈,定出框架 但今年出奇有趣兼罕有是,政治局會議除樓市,小康經濟,降成本之外,財政及貨幣政策力度罕有隻字不提,今年定性,來年展望亦一一欠奉。 令人懷疑內地最高決策層對來年政策落藥, 仍在討價還價之中。 而會議前,人行曾經小動作,官方網頁欠奉,但微博上載大篇幅論文,為2016把脈問前程,6.8預測,跟社科院同日報告相差0.2個百分點,更甚是一系統數據指標,都比外界預測要為高。 見人行6.8,發改委未幾亦有樣學樣以論文形式,大對方多0.1個百分點,要加大推投,明顯為自己造勢,提嚴防資金外流,擺明向人行施壓,再提保著股市,企圖再向肖鋼潑火 而更耐人尋味是,既然中共中央定調,來年要繼續協助下游減成本,做改革,發改委反過來借環保為名,拒絕減成品油價,之後更以文章形式,解釋要拯救油企。 內地部委「反一致」行動,盡公仔似乎晝了出腸吧。 眾所周知,內地今年經濟運行,及以市場改革,推動國際市場化,政績一般。 眾多刺激政策,數據卻仍然每下越況,連官方英文中國日報亦惡搞,日前報道,經濟數字遠遜預期,乃一年又一年地方政府誇大經濟數字惹上大禍。 股災責任誰屬,人民幣出事、資金外流等等,今年最大成績是於google搜尋榜中,中國經濟崩潰登上網首。 市場盛傳習主席, 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來得較以往更嚴肅,而一年一度展望來年大會,頓然成為檢討問責大會,查找失誤及失職,難怪會議開極都唔完。

走資論

為撐樓市,有分析開歪理出盡,  唔加息,  有需求、供應很快現缺口之外,  今日花旗 連貸存比率一招都出埋。 花旗邏輯是,  人民幣越弱,  港元存款多,  同一時間貸款需求減少,  貸存比率下降,  意味存款冇出路,  繼而令坐擁大量資金銀行,  因為想投入有回報「生息業務」,  導致按揭貸款定價能力進一步削弱, 按息只會持續喺低水平。 花旗分析咁曲折、 為的是要引證按息,  唔會因為美國加息而上升,  但將剔除中間涉及的一系列曲折關係,  淨係睇引言同結論,  即係話,  人民幣越貶值,  按揭利率越會處於低水平,  真係咁? 中環人反駁, 銀行越水浸, 不代表銀行越願意低息貸款,  因為關鍵要睇金融機構本身風險管理,  同當時貸款政策處於擴張、 抑或收緊﹖ 更重要係,  如果本港大量流動性之中, 部份是受人民幣升值吸引而來,  人仔越貶,資金唔單只唔再流入,  更可能加快外流。 美國加息, 畀八十八樓高層幾個難題: 一,零八年起流入的過萬億資金,走與不走?何時才走?及外流數目? 二,美元因為加息而持續強勢,直接做成港元亦強,同香港經濟完全唔配合 三, 相比美國,本港經濟基調及槓桿水平,更不適宜加息,但不加息,變相要港元繼續強,拖累經濟。 交銀國際嘅洪灝,  有一個觀點幾有見地,  就係港股比內地更衰,  祖國至少可以用貨幣調節、 香港就要假手於人,  只係可以調整資產市場,  如果股市是前瞻指標的話,  港股已經衰咗咁耐, 今日股市,是否明日樓市及經濟? 老實,聯儲局緩步有序加息,  同出四次加息預測, 談不上鴿。 八十八樓高層,  由上任當日,到第二任期, 開口埋口都呼籲市民關注美國加息風險,  薪酬遠比耶媽高嘅佢,  七年來,  又有冇為美國加息,  過萬億熱錢可能流走做過準備? 所謂半厘息差走資論, 十年美債比同期外匯基金債券已見半厘, 美國三個月拆息亦已較本港高約20點子,陳 細,醒來吧!!

減辣?

圖片
三個月前耶媽口口聲聲話,因為全球經濟及金融市場發展,而決定不加息。三個月後,金融市場環境到底係好左定差左? 唔見得有太平過! 商品價格繼續下跌,油價仲跌到去08年新低,鐵礦石價格更創新低;美元指數繼續轉強,高息債幾近爆煲;連人民幣匯價都創4年新低,到底邊個金融市場好左? 當日決定唔加息理由仍在,只係美國經濟真係強到無咩好講。失業率降至貼近5%全民就業水平,通脹率撇除油價,核心指數連升三個月,按年升2%,已是聯儲局目標水平。 其實簡單講,耶媽一開始就唔應該用金融市場做檔箭牌,只需要就是關注著兩大目標:通脹同就業,就已經可以做好「分工」! 耶媽今次一個鐘頭對答,應該受過特訓,不單衣著靚左,對答都流暢左,仲擺明要留有一手,話數據一旦不及預期,可以暫停加息云云。 說話可以有技巧避重就輕,但委員意見就要紀錄在案,觀乎「點陣圖」委員對未來兩年預測,其實共識已經形成,就是每年加息四次,每次加四分一厘,KC博士今次贏喎! 香港呢邊,對息口預測都仲係審慎,財爺話市場估計明年只加二至三次,陳總就話低息仲會維持長時間,到底是否安撫市場,大家心中有數。 加息周期開始,市民最關心都係樓市會否加速轉勢?我地都搵左施老闆同關灼照把脈,預測係咪準確,跌一成半定三成,可能要明年先知,但施老闆一針見血提出,宜家係心理影響大過實際,就指出左樓市轉勢關鍵所在! 至於幾時先係減辣時機,有分析員提出一套看法,值得參考:第一輪逆周期,是在2010年11月提出,當時引入SSD,樓價連97位都未穿,如果要返去當時水平,樓價要跌足足45%! 至於之後BSD及DSD,就分別在2012年及13年推出,按目前樓價,就分別要跌26%及20%先夠,咁係咪即係跌兩成先係合適時機? 要減樓市印花稅,其實當局考慮既因素相當之大,特別是要冒上鼓吹炒風呢個天大罪名,肯定會相當有保留。反而由金記出手,逐步放寬對用家按揭限制,既簡單又易贏掌聲,陳總肯定歡迎! 計落最後一輪逆周期措施,是今年二月,淨計樓價其實只要跌多半成,都差唔多到位。不過政府由於想確定今次係真跌而非假跌市,比夠一成先水位先減辣,似乎是合理預測。 不過中環人話,睇幾個最高層財金官員發言,近日對減辣言論似未有共識,今日財爺更攞埋CY出來做擋箭牌,邊個主導樓市政策已經呼之欲出,亦可能成為樓市最大風險。 有大行一早指出,官僚

走資

聯儲局議息會議,市場早已經預期加息係勢在必行,代表低息環境不再,而最受惠嘅一定包括貨幣市場基金。 過去七年接近零息環境、持有貨幣市場基金幾乎完全無回報,部份貨幣市場基金要生存,唯有減免管理費去吸客。 但近兩個月、隨住加息預期升溫,貨幣市場基金已經恢復吸引力,好似美國先峰集團旗下一個貨幣市場基金,收益率由十月時僅僅8點子、近日已經攀升一倍,去到16點子。 業界都期望、新一輪加息周期,可帶動資金重新回流貨幣市場基金,但同一時間新興市場,將要面臨走資風險。 CNBC報道、負債累累的新興市場,外匯儲備有限、加上貨幣弱勢,正在面對美國加息引發的走資威脅,需要靠中國同日本、補充超過2千億美元額度的緊急流動性,先至可以避免貨幣匯率受到衝擊。 亞洲市場有6萬7千幾億美元外匯儲備、但中國及日本就已佔左70%,其他東南亞新興市場相對外匯儲備薄弱。 於是、喺08年金融海嘯後、中日兩國同新興市場達成協議,人行同日本央行分別隨時準備好、相當於2150億,以及400億美元嘅貨幣互換安排。 目前馬來西亞外匯儲備、本身雖然只有近940億美元,但他們與中國1800億元人民幣互換額度後,儲備可增加三分之一、至於印尼的1000億美元儲備,亦可通過與中日的互換額度,增加380億美元。 確實、相比東歐同拉丁美洲新興市場,中日兩國同區內新興市場嘅互換額度,能夠提供更加廣泛嘅補充資金,分析都相信,亞洲新興市場,有足夠防禦能力,應對走資壓力。

「露籃」

圖片
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後勢必貶值,到目前為止,成為2015年國際分析圈之中,最具準繩度的一個預測,你怪德拉德管理市場預期出錯,那你必定要讚周小川了。 「入籃」憧憬,換來是「露籃」憂慮,外管局公佈最新匯率指數為名,「露籃」為實,組合佔比美元以外,歐元達兩成一,日圓一成半,馬幣、澳元及俄國幣合共亦過一成,粒粒盡是貶值之星,「露籃」形同赤裸貶值之說,實不為過。 由釘著美元,轉為重新改掛一籃子,老早是市場共識,用人行說法,經濟體存在差異,釘一時代早已一去不返,對於市場震盪,貶值之聲再起,人行怪乃基於市場對人民幣單邊跟美元掛勾方式根深柢固,市場卻怪人行一時一樣,信用成疑。 的確,單是八月中以來,人民幣幾乎出現三上三落,三勾三不勾情況。 人行幣籃子掛勾,十一年前已經公佈,未幾人民幣偷雞改掛美元,到八月小貶事件,又高調重釘籃子,小貶變大跌後,又再由籃子變釘美金,簡而言之,近十年以來,人民幣從來在暗角之中,徘徊美元與籃子之間,期間外界所知甚少。 人行無錯,環球現實狀況,各國經濟差異不斷擴大,籃子政策是必需,但外國採取籃子政策央行之一,包括新加坡在內,市場只知有籃,但不知籃內詳情,人行是回一反國際造法,巨細無遺一籃盡露,市場固然大感不惑。 匯商想法很簡單,籃子內由於只得美元具備升值空間,人行擺明是借籃子,宣佈貶值,而基於匯率離不開利率,露籃,再貶之後,下回合是為減息提供更大理據。 當然,露籃一旦露出禍兒,中環人寫包單,人行即時又會棄籃投美!!!

失聯

圖片
中國風險既有經濟,亦有債務,兩者大概有政策憧憬抗衡。 但任何利好,仍敵不過近一年最新加入風險因素----Corporate disappearances。 加入佳兆業起,失聯已成為中資企業,尤其民企。 繼集資之後,通告內容涉及最頻密範疇,及至股災後引發捉鬼事件後,失聯擴大至央企,捉鬼一日未完,那能保證誰是下隻失聯概念股。 由上海和黃,到中國巴菲特,郭廣昌每每樂於當商界巨界巨賈中國版影子人。 復星晚上終於出通告,證實郭廣昌失聯,是協助司法機構調查。憑其手持股份組合眾多,四處收購偏佈全球,引來中外媒體廣泛報道。 如果事件簡單如南早所指,內媒失實的話,公司犯不著開市不單不澄淆,而且還要停牌, 復星債價下跌,內地交易一批更大幅抽升兩厘,股票市場凡事從好方面,公司那麼大,豈會執笠告終,債券投資者相對來得均真,皆因任何民企發債及貸款條款之一,大股東一旦有變,技術上即將觸發違約,就是這麼簡單! 內媒膾形膾聲,要戴手扣、或涉造市,與徐翔、艾寶俊有關,或涉被判18年王宗南多宗交易謀取利益等等。 說到底,失聯最大觸發點是關係網絡出事,換句說話,內地高管、老闆,識人多不單止不是本錢,而是最大風險負累。 內地民資,上位非則地方關係,則是商界關係,每條關係線申延甚廣,一出事亦火燒連環,中國改革反貪越演越烈,現政府認授某程度上靠打貪,結果遠古時代抄家,現在激至抄商。

背馳

圖片
利率期貨話八成半,大行交易員拍心口話肯定九成九,聯儲局下周勢必加息! 吊詭是美元指數周三晚、出乎意外大跌超過1%,匯市血流成河,好多大倉都斬到一頸血! 美元急跌、起因是有歐洲央行委員指,市場無正確評估歐央行上周發出的訊號,過度估計歐央行可能採取行動,令市場重新評估歐、美央行貨幣政策背馳的前景,結果將美元好倉盤平倉,令匯價顯著受壓。 事實再次證明,當市場過分單邊,以為加息因素會推高美元,其實所有消息都反映價內,結果容易出現反手做淡! 更令市場不明朗是、所謂Not so Dovish 取態,其實反映加息四分一厘,好可能只是一次過。 華爾街日報收風、耶媽已經決定、要傳達緩慢同審慎態度去決定加息,問題係點樣去表達先最好。 耶倫其實由上星期起、已經不斷強化加息預期,仲話再唔加息,結果只會令金融體系更不穩定。 耶媽呢個觀點、就引來金融時報主筆馬丁.沃夫強烈批評,認為呢個觀點本身就有問題,因為一個貨幣政策、如果可以穩定實體經濟供需、惟獨是不利金融市場,咁出問題既、其實係咪金融市場本身? 耶倫上場,已經不再一次被金融市場騎劫,最好例子莫過如九月議息。馬丁.沃夫更提出四點理由,逐項批評聯儲局唔應該咁進取:包括低通脹、逐步加息可能引致經濟收縮、以及勞動力參與率仍然偏低。 馬丁.沃夫之前,喺佢既專欄,Lunch with FT,同搵「真銀」既前主席伯南克見面,雖然伯南克唔肯對接任人有任何提議,不過伯南克都表明,根本不需要過分擔心通脹問題,批評QE只係幫有錢人更加站不著腳,難道聯儲局任由大蕭條發生? 至於日益增加既貧富懸殊,伯南克承認係有問題,但應該去國會同財政部、而唔係去聯儲局。 雖然有大行已經靠嚇,話若果決定加息、期貨市場就會即時出現沽壓。不過美林反而持相反理論,相信只要當局提出、唔係「太鴿」既傾向,其實新興市場、特別係亞洲,反而可以享受一段短暫反彈期! 難怪連黃師傅今日都MAKE左個CALL,就係叫淡友唔好再做淡,係佢9月叫人買、同10月先人沽貨後,再次表態,大家好好記低呢個日子啦。

四處留情

圖片
市場是現實,誰有錢,誰有收購,誰就最受觸目。 幾個月前,科網好景,馬雲猶如財神一名,今日,論點石成金效應,馬雲讓位予趙薇、論四出獵食頻密及注視程度,阿里讓路予安邦為首險資。 內媒有統計,原來過去5個月,十家險企合共舉牌,入股涉最少廿五家上市公司,安邦接慧慧陳大手沽出的遠洋,未幾又金風,又萬科,猶如一個險資浪子,四處留情。 前海人壽成萬科大股東,如果意味是一場內地新舊交替,勢力重新洗牌遊戲的話,的而且確,近年一線如國壽、平保,出手次數極低,反而前海、安邦之外,還有百年,國華、覽海,富德,由藉藉無名二,三線配角,忽然當了大主角。 險資做了小鳥,自由自在四處舉牌,外界解釋大概為: 一:內地跌市製造了股市估值「洼池」,既然保險業務帶動資金多,意味資金要出路,今日不增倉,等何時? 二:協同效應。不論舉牌內房、銀行、網股,通通索做協同效應,但天曉得也。 三:保險也要買保險! 險資個別冒起太快,背景神秘,大部份沒有上市,觀乎內地政治,越持更多重要上市企業股份,將來話語權及安全度亦會大增。 周小川、肖鋼、尚福林及項俊波,四者分別在於,只有項俊波仍有本錢大談行業鼓勵政策,不提嚴防風險,保險是引徠,作用是民間資金,]市民買保單,製造展期資金無窮無盡供應,繼而支持經濟,發展項目。 難怪,年內保監最少有一百多宗保險費新增申請,一切都是衝著錢而來。

寒冬預告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一切整定。 近日,市面氣溫較實際官方氣溫數字、來得比預期冷,投資市場亦然,實際轉壞情況部份遠較指數,及其它指標所反映為差。 人人糾纏於國策,寄情於年底一度的粉飾效應,但小環境即使劃得如此美麗動人,老是敵不過大環境隨時一浪打散。 聯儲局加息,廿五點子大不了吧! 但七年首次加息之餘,背後牽涉例如貼現率、超額準備金率、將市場隔夜利率更反映官方指標等安排。 再者,全球無疑氾濫,但氾濫跟市場運行情況從不理所當然構成直接等號。 掉期利率低於官方同年期債息,對上一次零八年發生,同樣意味單單資金及利率市場層面運行,已屆殊不尋常之局。 油價出現七、六、五、四、三或下跌,走勢比銀娛、金沙更可怕。 早有專家揚言,市場之死,死因不在於耶倫,而是油價,當中牽涉正正是債務鏈危機。 實話實說,全球截至上周為止,債務違約有102宗,按年升六成六,數字創出零九年以來最高。 刻下人人話美國安全,惟年內違約個案中,一半正正來自美國,全部屬於油氣相關企業。 油價跌,收益,開支拖垮整個現金流收入鏈。標普計算,十一月份三分二美國相關油氣貸款,於二級市場已跌至劣質邊緣,五月時,佔比仍然只有百分之十三。 換句話,半年來資產市場急速惡化。 油氣公司以外,整個環球企業層面,穆迪話,合共239間公司信貸狀況處於低劣水平,按年上升三成七,而單睇債券,瑞銀話,全球為數一萬億美元債務,正面臨違約風險。 怕未? 違約憂慮同樣令內地在改革、去產能過剩面對進退兩難之局,已報道或證實的資源行業違約,內地最少十宗以上,以過往發債量計,債務違約下一高峰期,大約在明年春夏交替之間,寒冷天氣警告,提早生效。

前鋒與後衛

圖片
「賓卡」直言,與其稱2016乃面對逆境的一年,倒不如說,2016會是相當困難的考驗。. 對於來年,大行展望對中國審慎,而對香港,比審慎更低一級,....不表樂觀也。 美林不排除經濟隨時低於二,高盛降港股評級至減持,匯豐衰極料國指升兩成,但恒指潛在上升空間只有9%,相當於每月上升平均上升0.75%,死未!! 陳德霖繼無能為力之後,今日又賞試考驗大眾智慧,一句並沒有實質數據顯示、近期訪港旅客人數及消費額下跌與港元匯率有直接關係,隨即引來熱烈討論。 高盛降港股評級,及揚言香港不再優於新加坡,原因之一正正是聯匯,美林看淡香江經濟,原因之一正正亦是聯匯,莫非兩大美資行生安白做,為唱淡而堆砌理由。 陳德霖最有力證據,駁斥聯匯影響香港旅遊及購物競爭力之說在於,第三季本港名義匯率雖然上升了6.6%,但旅遊直接相關商品卻錄得更大跌幅,已經足以抵銷港元升值所帶來的影響,呢一點,中環人部份即時嘖嘖稱奇。 首先,用旅遊直接相關商品價格跌幅,大於名義匯率升幅,從而企圖立論匯率對競爭影響不大,忽略零售商中間因為市道不景提供的補貼效應,進口來貨即使幣值弱而相對便宜,但零售商仍然需要額外減價。 其次,計算平均匯率的一籃子貨幣,與旅遊直接相關商品進口貨涉及貨幣單位存有偏差、 最後,匯率比較之高位低,從來用實際,而非名義,而計算實際匯率考慮因素之一,要一併計算海外物價變動因情況,換句說話,港匯實際匯率升值幅度,很可能遠高於名義匯率。 監管者應有角色,既要維持穩定,亦要便利市場發展,以金管局為首一眾,多年來極其量是稱職的破壞力型後衛,但同樣是未能製造攻勢,空門射出界的前鋒。 久守必失,現時樓市及樓揭限制措施,比九十年代星爺時代更為複雜更眼花遼亂,成交可以凍結,但不能解決市場調整之必然定律,而股市例子證明,陰乾式下跌其實屬於萬惡之首,毒中之毒也。 李小加就未來市場發展,次次鴻圖大計,雖則自我興奮,但總能指出未來出路。 相比之下,金記,證記有時猶如步入中年,力不從心,但求一切如和為貴。到香港熟好熟壞,不消幾年自有分曉!!

七宗罪

里昂批評市場七年以來種下七宗罪,實在沒有跨大; 央行製造金錢,而金錢造成腐敗,金錢亦未能平均分配,社會以至市場全部屬於輸家。 資產泡沬、貨幣戰、高槓桿、任由美債主導、財富及工資兩極、回購谷高盈利,六大罪案,原罪其實是來自貪婪。 市場貪得無厭,造成市場動盪,市場早就領教,但市場仍然未有學乘,知驚、及收斂。 歐洲央行延長量寬、進一步負利率,到期購入的債務到期再投放,其實德拉吉已經形同歐洲黃大仙,換來卻是高盛指責公信力受損,質疑量寬決心及誠意,似乎有點過份。 吉叔記者會前拍照時段,炯炯有神,自信十足,Longer,enough, as long as possible重複最多。 奈何吉叔一邊話longer,市場一邊做seller,美債跌,環球股市跌,反而造就歐元單日升近百分之三,如此震憾場面,吉叔在在始料不及。 多位經濟師批評,歐央行與市場溝通有欠火喉,未能管理預期。 癡線啦! 央行豈能白紙黑字預早預告政策內容?所講溝通及透明度,伯南克一直奉行,但一直變相向市場提早輸送利益,繼而被市場騎劫。 講到底,越提早預告,市場越集中單邊,歐洲央行所構成震盪,原因大致於此。 馬首是贍於美國,歐洲無論應付難民,貨幣政策已經成為最大受傷者。 德寬之後,會否緊接而來是耶緊?如無重大事故,美國七年來首次加息,廿五點子一如預期,但大量流動性,及市場單一操作,誰敢保耶媽不會步叔吉後塵?

溢價天王

中環人戲言,近幾星期,同一條水魚,同一批成員,製造同一樣驚人交易。 先買華置灣仔總部大部,呎價比中環更要高,再來一次更令市場嘩然,收購四個內地項目,溫價介乎兩成至兩倍,自此今日起計,許家印成為中環大名鼎鼎溢價天王! 四個項目,原本於新世界中國估值相當於0.83倍帳面值,溢價天王一出,水漲船高,即時提升至2倍。 難道市場一直有眼不識泰山,有好資產不懂發現價值? 更有趣是,新世界稱,四大資產回報低,出售有助優化組合,但恒大形容,四大資產極優質,買入強化組合。 承溢價天王所賜,四個新中內地項目的確回報極高,皆因作價計,新世界回報率有40%,相當於34%市值交易,917每股資產值提升近七毫子。 先後三宗交易,同樣出自中環人稱之為「大弟會」成員,更同樣是高溢價,有分期付款,亦難怪,恒大二百幾巴仙負債比率,近日依然如魚得水,買完商廈,搞保險,再回頭炮增加內房組合。 交易完成後,新世界負債比率由24%降至18%,新中由42%,降至17%,大行分析員稱,交易有助減債,強化組合,very good。 但基金界反問,新中組合遲不強化,早不強化,現在才強化? 更何況由「大弟會」出動,豈非為私有化舊事重提鋪路。 上次失敗後,917「禁私」期屆滿,由溢價王買資產,再私有化,表現符合邏輯,但調轉頭問,如果私有化原因時折讓太大,及未能體現價值,新世界有心若舊事重提,無理由趁新中私有化前,走去收窄折讓,及大額體現價值 以整項交易純獲利計,相當於每股利潤0.62元,按新世界於917持股,全數派發特息的話,相當於38億落袋。呢個亦係中環界第二個想法。 但點想都好,「大弟會」成員,絕來不留跡痕,大部份時間天馬行空!!!

同床異夢

圖片
殼價比樓價升幅更大,一隻八字頭,身價過三億,主板由二億,升至近六億。 對於借殼上市問題,港交所及證監會顯然是同床異夢。 首先,交易廣場一眾是按上市規則辦事,借殼可以,但要有規有舉。 反而長江中心派別、今日由歐達禮開宗明義,表明期望所有公司都能循正規途徑上市,中環人聽畢,不禁莫明其妙。 老行尊強調,借殼上市完全是股票市場正常運作一部份,情況好等於準業主買二手樓一樣,電盈是借殼、盈大是借殼、中遠太平洋、中信前身亦是殼股。 就算強如銀娛,某程度上是繼承嘉華建材殼身以之發揚光大而已。 既然證監會管,用港交所小加說法,老細要做,咪做囉!! 於是交易廣場修訂上市規則「非常重大出售事項」條文,若出售資產相當於「非常重大的出售事項」,一律被視為等同將有關資產撤回上市,須事先獲得獨立股東批准有關出售。 港交所造法為的要避免公司出售業務,繼而賣盤的「先瘦身,後賣殼」行為,但投行界認為,毫無作用可言; 一,上述要求其實一直存在,今次僅僅將適當範圍擴大至非關連人士交易亦需遵守。 二,市面大部份潛在殼股,早已變得毫無業務可言。 三,買二手樓目的係入住物業,買殼目的是注入資產,因此易手後的注資安排才是重點。 早於04年,港交所已就反向收購規管有過修改,當年正正衝著注資安排而來。 按規定,當上市公司進行某項非常重大收購,而控股權同時變動;或上市公司控股權轉手後24個月內,向新大股東進行非常重大收購,會被視作反收購處理,需要重申申請上市。 06年,周大福有意注資國際娛樂,正因為視作反收購而告吹。 05年銀娛借嘉華建材上市,曾經爭拋過,但同近年中信情況一樣,控股股東不變,因而過骨。 投行界認為,港交所最簡單可以做,是將所有控股股東變動後的重大注資行動,一律視為重新上市處理。 賣殼及借殼是市場一部份,殼價令毫無價值公司,變得有潛在價值,從好的一面是搞活市場,年內創業板上市公司數目創新高。 好明顯,做殼已被視為創業板另類功能,或者,當局要諗,反而係創業板定義,及是否再收緊轉板要求。

入籃

圖片
時光倒流三百六十五日前,我國許下「兩入」宏願; 先摩指,後特別提款權,二中一,達標率五成,總算不過不失。 再一年之後,人民幣成為全球第三大貨幣,佔比10.9%,以比例計算,全球央行於國際結算銀行按特別提款權比重存放儲備,僅僅涉及310億美元等值人民幣。 但基於全球央行目前已手持等值1100億美元人民幣計,所謂入SDR觸發資金流入之說,其實不攻而破。 SDR即時影響有兩大範疇; 包括全球央行於BIS儲備投放,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按特別提款權向國家提供借款。 人仔加入,特別提款權貨幣由五變六,借貸成本有變,向IMF申請貸款國家貨幣匯兌風險亦有變,影響最大是萄蔔牙、希臘、烏克蘭、愛爾蘭及巴基斯坦,五國債仔央行有可能要加碼買人仔做貨幣對沖。 人仔入籃,確認中國在金融市場開放是有成績,意味中國在國際市場話語力,不限於經濟,但亦標誌權力與義務。 一朝成為Club house member,一日就要遵守house rules。來日能否成為全球第三大儲備貨幣,用高盛說法,靠自己爭氣!! 中、美或西方博奕,IMF何解持續鬆章成中國之美,理由太簡單,一,打開大門,讓你加入,以後反而易於控制。 二,全球意識到,由美元一面倒主導,只有弊沒有利。 雷曼執笠後,全球流動性緊張,要勞煩IMF額外增發特別提款權,伯南克所制造的流動性,一旦出事,規模之大連耶媽亦難以控制。 全球一直意識到要製造第三條腿的重要性,機緣巧合,金融海嘯由始至終,一直是中國之得。 周小川零九年以題為「開於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的思考」發表文章,提出超主權貨幣構思,正式向IMF問路闖關,入籃與入摩結局之別,關鍵在於前者成事在人,後者敗於自己人。

高鐵黑洞

圖片
高鐵黑洞,政府、港鐵、市民,三者之中,最大輸家明顯是市民。 首先,從來無科學數據證明有高鐵,就會加快中、港經濟融合並且受惠、 其次,單以超支額數百億計,以此全數投入福利或其它開支,斷估更多人會見到由香港到廣州快個多小時車程開心; 由港鐵負責工程,亦衰在港鐵手上嚴重超支,整個高鐵黑洞涉及問題,已由政府、港鐵、市民,再引申至港鐵股東,以及超支追索權先例問題。 政府鑑於民意,立法會權力,越毋須直接負責超支、越有利,港鐵基於契約,毋必然要履行依期完成,66理論上頂先輸管理費,白做。 港鐵目前每股資產值42元左右,一旦全數硬食數百億超支費用的話,以港鐵財務實力,及負債比率計,綽綽有餘,但對每股資產值影響,為數達每股3.5至4港元,一旦出現的話,港鐵毫無折讓優勢。 港鐵硬食方案,某程度上並非政府贏。 因為作為港鐵最大股東,港府只係將財務責任,由BOOK A改為 BOOK B負責,加上股價勢必負面反應,政府同樣輸家。 可以說,港鐵硬食方案是四敗俱傷安排;政府及小股東於港鐵持股價值下跌、港鐵財務受影響、更重要是政府項目超支追索壞先例一開。 觀乎港鐵及政府最快公佈,講到底,政府表面上負責八百四十多億使費,一旦超支由港鐵負責,但實際上,政府及港鐵委大程上是是運用財技,利用港鐵資產負債表優勢,由港鐵曲線全數承擔數百億超支。 當中關鍵,正正是由66融資,發派發特息,政府所收近200億股息,形同港鐵開票,政府覆行超支費用,至於小股東,咪收為有額外股息收取,皆因整個方案涉及攤薄NAV。 老實,高鐵問題不限於超支,一地兩檢引申的內地在港執法問題等等,以及效益一直成疑。 香港回歸以來,錯的不在缺乏創新,經濟有欠新引擎,最錯由始至終於政府由規劃民生,轉職成為基建狂熱份子,簡單一條港珠澳大橋,博彩股由未成型,到大牛市,到大熊市,依然未通,浪費難道是特區政府1997年以來最大特色? 調轉講,政府好彩有港鐵,有一間上市公司可以運用財技被「掏空」!!!

國家「隊」

圖片
救市近半年,誰不知越揭越黑,股災成因兩融、配資的話,力谷兩融的券商正是股災原凶,由股災原凶,制定及參與拯救股市,老早就說不過去,更種下救市成為新一輪利益輸送大醜聞。 從內地媒體,微博掛文綜合,中證監,中信證券為首老早就連成一線,輔以私募基金,立體貫穿監管、中介人及資金層面。 話說,六、七月左右中證監一次五人高層會議,討論緩衝清理配資一事,會議未完,張育軍借小解外出,盤就漲了。被內地網民笑以因一泡尿被抓。 而作為大御貓中信證券,據報主力救市背後是套利先鋒。 報體文章指,中信證券掃入大批股份當中,名不經傳股份部份榜上有名,包括以廿一億買入美邦服飾,十三億買江蘇三友,部份實為關係密切私募大盤重倉股。 更耐心尋味是,日前有關中信證券萬億資金空洞傳出後,未因公司一紙澄清而降溫,反而發酵更多,叫人震驚是,按媒體報道,原來券商所謂合力救市,根據大部份從未直接買入股票。 第一財經披露,多間參與救市券商,實際用收益互轉方式參與托市,簡單講,券商及證金公司關係互換,前者是客,後者是券商,券商只支付一定按金參與救市,收益獲證金公司保證可以落袋,有損失風險就由券商承擔,情況等同篤手指,救股市。 中證監原來早於八月已對券商展開調查,當中,國信及中信獲收的通知,編號更被當局以稽查總隊名義發出,叫人憤怒要是,三、四個月前的當局調查,涉及單位,無論券商、無論中證監一直未有透露。 呢場利益輸放大醜聞,往後精彩劇情會更多,廿一隻御貓中,六隻貓貓已經被查,誰敢再說,已告一段落??

生不如死?

股市叫人生不如死,走勢讓你屢步陷阱,衝近三百,繼而倒跌,大陰燭就此形成,咩摩指,入SDR?咪玩啦! 或者內地投資者奉行是浪漫主義,資源行業可以繼續談行業扶持,中石油賣管道視為央改揭幕,香港以至境外大戶可能太過均真,記著的只有產能過剩、唱高開低及貨不對辨。 原來十一月廿六日今日,為上交所廿五周年紀念,幾經風雨,無數牛熊交接,市場災難,按彭博統計,廿五年來原本上證升幅累積3500%,同期摩根士丹利新興市場指數升幅348%,而標指升幅為五倍。中國好野!!! 但截至今日為止,2015年來資在中國股票走資規模增至500億美元,篤定連續三年淨外流,史上首次之餘,今年頭十一個月走資額比過去兩年總和更要多,你有你浪漫,我有私均真,又一例子。 瑞信亞太策略員一直屬於牛市精忠不異份子,無論升市,跌市都相信明日會升市,但瑞信統計,大事不妙在於區內資金淨外流佔市值比重,已經觸及沙士以來最多,或有統計以來第三大記錄。 市況淡靜,大行講咩郁咩。 高盛憑九十一頁紙誠意搭夠,唱好物流,別無可選揀中外運,結果一升近7%; 同日,大摩,花旗及高盛各劈比亞迪、中交建及招行評級,三者全軍盡墨。 大摩話擔心比亞迪電動車銷售、高盛話,招行估值高,花旗話,中交建海外訂單不足及分拆可能推延,部份牽強,部份理由等同常識,竟本身大發奇功。 證明一:市場靜又資金少。 證明二:市場好想有藉口沽貨。

交易疑雲

圖片
恒大過百億購入華置美國萬通大廈,極有可能成為本港商廈市場近十年、最叫人疑惑一項交易 測量師話合理?Why。125億作價,換取租值回報不足兩厘項目? 呎價約34188港元,相較同區溢價92%,套用摩通列舉例子,今年皇九兩層易手,呎價僅為30500港元、環球大廈七月一宗交易,呎價30500港元,難道中環地鐵站上蓋,作價要遜於灣仔地鐵站步入十分鐘左右項目? 作價之餘,付款方式亦有趣。 簽約作實五日內先付一成,交易落實後要付三成,恒大幾個月內只需覆行125億的其中50億,其餘75億,分六年攤分,每年相當於12.5億。 但不要忘記,恒大負債比率仍達200%,上調全年賣樓目標後,來一宗疑團重重交易,做恒大股東,當中「大鑊」!!! 摩通「咳臣」以Immature captial management形容恒大,確實為肖為妙。 撇除其它,恒大視物業為罕世形品態度,既體現於灣仔舊物業天價成交之上,亦某程度上是中國人對磚頭情意結的一種投射。 過去幾年,國家隊組成磚頭部隊,喪掃海外磚頭。平保當日買萊斯銀行大廈、安邦買紐約酒店、國壽更昇華至收購物流貨倉僅僅強攻海外磚頭的一小部份。 巨企插旗海外,同時更多中資「中向中來」,由中國,去進中環,二、三線銀行如渤海,廈門只要落戶國金及廣場。 套用鄧聲興觀察,內地強大,中港金融融合,繼踢高樓價之後,現在上演是將鬼佬踢出中環。 如果用供不應求要郊野公園更改用途邏輯,下回合隨時因為中環商廈需求太大,而要製造填平維港論調。

化解庫存

圖片
今日內地媒體大字標題:樓市高庫存驚動中央,習近平親自過問或放大招。 而同日,緊接而出一段消息是,習大智囊劉鶴浙江調研期間,不談改革,只談磚頭。 劉兄向與會人士表明,要化解房地產庫存,讓房地產業持續發展,高度重視防範金融風險。 劉鶴既高調談解庫存,亦變相將高庫存及金融風險拉成一起,種種跡象顯示內媒「放大招」之說,並非胡思亂想。 內地樓市庫存有幾嚴重? 按野村計算,一線城線庫存相當於九個月需求,數字比過往平均9.2個月,處於合理。 二線城市為12.1個月,亦屬於中位水平。 三線城市則達到31.6個月,雖然最高,但卻低於過去三年平均的34.6個月。 但上述數字,基本上是建基於一個既定需求假設,單從實際庫存量計,三線城市庫存其實持續大約二十個月,達到近八百萬套房,一定未下降。 一線城市從來問題不大,至於二線城市,以實際空置量計,庫存量有接近四個月處於一千萬套房水平,去年年初,數字仍然是八百萬左右。 庫存數字引起討論的同時,有關內地樓市回穩之說亦不攻而破。 內地所謂金黃銀十,對樓市而言,其實是迴光反照而已。而要令中央極有可能「放大招」,關鍵在於內地空置單位七個月以來首次上升,而觸發點為,十月份按月增加百分之三,合共累積至面積4億多平米。 救樓市,等同救經濟,問題多多,矛盾重重; 首先,如果限制房產投資,減供應,去存貨的話,呢招年多前做過,代價是拖低投資,拖低需求,拖低經濟。 其次,地方政府收入大減,小則投資有影響,大則涉及債務連鎖效應。但相反的話,庫存又再度積壓。 阿爺原意透過寬鬆及相關政策刺激需求,但瑞信跟一批內房相關人士會面,得到結論為,政策效應快來快去,購買力被消耗八八九九。 如何去庫存? 用七月股災模式的話,股市有證金,樓市可以做一間叫「磚金公司」,不斷入市掃貨,但瑞信認為,由於單位存量太多,銀碼屬於天文數字,行不通。 政府補貼可以嗎? 有大行分析員話,得。但基於二、三線城市庫貨太多,該等城市需求一直偏低,要大幅補貼近乎半賣半送,始能有效。 或者,最直接方法如當年債王格羅斯解決美國樓市提議,一次過炸曬存貨!!

光棍走資

圖片
內媒、電視、手機、社媒,由早到晚光棍節,但光棍節某程度上等於百佳大減價,何解要份外觸目呢? 說穿了,適逢阿里股價不振、適逢內地經濟不景,更適逢國家要力推電商及新經濟,內地各持份者,包括政府在內,都史無前例借光棍抽水,展示實力,及增加說服力! 內地消費力強,背後始終是建基於一個十三億人口市場,每人每日花一蚊,每日銷售額已十三億,就是那麼簡單。 零售潛力被低估,但零售及相關股卻被高估,投資者矛盾在於,有大主題可依附,但無股好買! 最受惠新型經濟零售旺場,不是青啤,亦非周大福,而是Nike、 Adidas及蘋果,國家要我們愛祖國,惟現實是,祖國股難寄之以情! 正當光棍開光出現史無前例放量銷售額之際,滬港股一周年倒數之日,滬股通被內媒形容為史上最長走資潮,屈數一算,連續十七天淨外流,合共五百多億,由此可見,深港通提振股市之說,實在一廂情願製造炒作概念而已。 十七日淨外流殊不簡單,尤其內地股市仍然有氣有力,於是有一貫解釋認為,鬼子佬眼紅造淡、亦有提出八月炒底外資,已計數離場,還有種說法是,摩指改動在即,指標性更強,以後不要A指,只買摩指,響應高盛呼籲芸芸。 自有A股以來,上海股市相較港股,回報幅度介乎-25%至+40%,相對回報正數越大,爆煲機率越高,而無獨有偶,對上1998、2007及今年,上證爆煲之前,較港股相對回報正正是四成。 目前,A指比港股相對回報有百分之二十,未爆煲,但明顯貴,既然光棍有感染力,有牽動全國購物意慾之神力,倒不如將股票放上天貓平台買賣,一舉兩得,大家Happy。

話事人

圖片
周小川大談十三,五,改革、市場化、國際化之餘,談得最多為金融安全。 眾所周知,即使國策當前,但底線是不能危及金融安全,但調轉一問,內地政策是否反而來是一直在製造金融安全問題? 股市一役已經明顯,到今日,小川少提股市,卻大談債市,目標2020年要股市規模相當於GDP一倍。 內地債市由006年佔GDP兩成七,到明年預計佔比達62%,規模四十萬億人民幣,高盛估算,以現時速度移動,2020年規模可達21萬億美元,即過百萬億人民幣,佔比超過一倍目標,易於反掌。 「小川長」推動債市,目標是提升直接融資比例,他同時間三番四次強調深化政策銀行,提倡政策金融,用意既要為壞帳累累內銀休養生息,亦為當局隨時擴大財字佔比3%死線做定準備,種種一切,固然源於6.5底線的堅定不移不退讓。 為提升直接融資比例及人仔使用而推動債市,好事也,惟一旦根本源於要應付數字式增長,及更多潛在赤字的話,情況猶需關注。 內地目前債券價格錯配嚴重,企業及地方財務良莠不齊,但持三個A級別債券佔比達到六成,而平均到期僅為4.3年,年期過短太受流動性因素左右,而且違約機制未確立,搞活債市,反過來可能是搞活道德風險。 股市爆煲,除因為槓桿過度之外,歸根咎底是升市政策製造出來的道理風險所致,一場道德風險災難,靠央行大灑流動性解決, 現實世界中,有錢可以話事,難怪中央醞釀監管大執位,人行隨時變身英倫銀行呼聲最高。 英國自從海嘯後,所有金融監管歸由英倫銀行負責,餘下另設獨立機構,負責投資者保障。 類似的「雙峰」模式Twin Peak屬於環球大趨勢,內地領導誠意可嘉,但財金部委既是監管者,亦是政策推動者一兼兩職角色不變,似乎改革註定難有成功。 內地強調金融監管協調,某程度上為本港提供一定反思。 金融三級制奉行多年,港交所、證監會談不上協調,至於證記及金記,表面相不相干,但證券業務分業監管,混亂之餘,亦跟後海嘯後全球金融發展完全未能與時並進。 

晴天霹靂

震驚中環事件,始料不及,時有發生。 內地重啟新股,出口數字疲弱,或花旗大國就業數字堅強,已屬超級過去式,令市場大吃市場一驚,爆出卻是一隻基金愛股慘被洗倉! 人有比死更難受,股份有比盈警更可怕、751創維沒有盈警,亦沒有被渾水等等獨立沽空機構垂青,原本六元左右股份,一跌近兩蚊,跌幅兩成半有多,較是日毫子股跌幅更勁,比當日TCL盈警更糟! 創維令不少大戶措手不及,觸發點在於十月份數字晴天霹靂; 簡單而言,751十月按年整體銷售按年跌8%,海外市場高基數影響,拖低大數,情有可原。 但問題在於,創維內地整體銷售在有增長9%情況下,收益卻按年大跌16%,數字一出,整個中環為之嘩然. 基金將恐慌、憂慮,或模不著頭腦的情緒,轉化為憤怒並投射在股價身上,綜合中環人理解,主要有幾點: 一,當然是銷售有增長,但收入大跌,依然奈人尋味, 二,創維明知市場具有正面預期,但未有及早調模預期,是否有報喜不報憂? 三,所謂高增長,高需求行業產品,可能是一廂情願之想。 一直堅持751不會重覆TCL 舊路、瑞信試圖為創維解話,認為收入下跌僅僅反映提早減價推廣,為光棍節銷路,但股價表現證明,市場唔BUY呢個睇法。 首先,十一月十一日光棍節,犯不著十月提前大減價。 其次,亦是更重要在於,創維銷售佔比當中,一向被視為高毛利4G電視正在增加,很明顯,十月數字令高毛利產品之說出現破綻。 美林早於七月時揚言,從內地電視機底板價格趨向持續下降反映,內地彩電需求正在放緩,盈利視野不太清晰。 花旗最新亦指,內地彩電市場競爭太激烈,行業毛利持續下跌,懷疑創維劈價幅度可能高達三成。 將創維故事無限放大的話,內地零售市道是否一如當局繒晝出的亮麗,反而更值得思考。 正當內媒大煲光棍熱,天貓、淘寶銷售勁,但一個相對價格較低的購物平台,銷售強勁或是建基於其他對手銷售放緩,光棍熱某程度上是否等如一個零和遊戲?

心有不甘?

圖片
林鄭司長說過:官到無求膽自大,對陳德霖來說,大概會是:野心仍在太介懷!!!!! 樂文哥或許對媒體大篇幅報道,評論品評一季蝕六百多億偶有不甘,於是三日後急於發文: 以樂文哥在匯思專欄蹤影次數,實屬罕見 中環人形容,題為風高浪急、謹慎前進一文,大可界定為稀有珍品,陳總衝著虧損六百多億而來,云云解釋似曾相識,談不上新意。 唯一是玩弄數字,將「虧損金額」轉移視線至「虧損幅度」,憑負回報1.9%掛帥,自比跑贏恒指、跑贏國指、跑贏A指,跑贏對沖基金、跑贏巴克萊債券指數,還有是跑贏太太....強積金。 呢類數字遊戲,基金大戶最玩弄得出神入化,而調轉白頭年代,老早就會為巨虧有備而來,善用負回報比負回報,兼且宣佈巨虧當日即時盈喜。 時而世易,樂文哥及其團隊功力可能仍然高強,但中環人直指,公關工作及管理預期,並不及格。 勢估不到,「對於金融市場咁波動,我哋亦無能為力…」,一句出自自己口中說話,正正篤正自己要害,怕無能為力,被市場曲解為個人無能亦無力,而要連忙澄清「非不盡力」也,似乎低估公眾氣量及認知。 老實,市場千變萬化,兼夾雜大量人為及其它因素,無力去左右大市波動是正常,即使無能為力去確保維持穩健收益,亦屬天經地義。 當日白頭年代,簡單三爬兩撥: 回報看長線,外匯基金首要任務乃維持金融穩健,不應視作投資基金,繼而哈哈哈兩句,大家當無事發生。樂文哥,要認真改善下公關工作喎!! 老行尊話,某程度上,樂文哥未憧得退一步海闊天空奧妙,君不見,零八、零九至今,回報最多的基金操盤星級王者,均告神壇打回凡間? 徐翔被認定為十三億人的超級高手,落得自此下場,投資表現不濟,在中國國情下,也許是一份福氣。 話分兩頭,呢兩日看到小加總裁為香港出路及金融中心前景出謀獻策,看得出是相當上心,相反另一位就為自己有力無力有能無能諸多辯解,同是香港財金最高領導人,高下立見吧?

雙重視野

圖片
到底是人行手文之誤,抑或內地媒體過份狂熱,借用半年前舊聞,製造出衝力穿球效應,似乎是一宗無頭公案,撲朔迷離! 舊聞效應底下,唯一值得安慰是今時今日、深港通三隻字仍然值租,足夠踢高成交多數百億,交易所一彈可以就有一成! 人人講十三五,政策在熱份子流於捕捉炒作機會之餘,忽略一點是,十三五確定香港兩件事: 一,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對,是全球。 二,參與國家雙方開放地位。 有線有幸一連三日有李小加專訪,周六足本版,唔係賣花讚花香,李小加深入淺出,勾劃出香港資本市場未來路向,以及香港強項所在。 套用小加形容,香港優勢是具備Dual identity,簡而言之,在內地,我們是半個洋鬼子,有國際經濟及視野、 在海外,我們是Chinese,懂中國,了解國情亦比鬼子佬多。 背後重要其實在於,制度、文化等核心價值其實阿爺相當看重,亦換句說話以此引申的話,近年發生種種事情,實在是有人扮醒目仔,叻唔切! 蘋果到港上市,表面是天方夜談,但對Tim Cook而言,產品銷售最大市場既然在中國,股份以某種形式在中國境內掛牌上市,亦順理成章。 大前題在於現時本港、內地互通機制,成交要比現時多。 細心的話,兩地互通機制表面上是加強資金融通,建立資金進出走廊,但外界少有提及卻是,互聯互通機制,某程度上是予以香港一大角色,為境內股票擔當定價人、一個比內地目前具備質素的定價人。 正當早前內地疑神疑鬼,以為外資搞亂檔之際,上證大跌百分之八當日,滬股通流入額度卻是地上最強、 而正如近日內地無限幻想,政策憧憬無限,以為牛市已再來臨的同時,滬股通連續十二日淨流出,今日金額更是近期最多。 說明一點,境內A股持續出現Pricing Mis-match,換句說話,兩地互通交投仍欠突破,市場對中國問題憂慮之餘,核心關鍵在於內地股票價值有欠吸引! 自九十年代打從青啤上市,香港一早已經擔當超級連繫人,為內地引資,為企業走出走築橋搭路,環境已變,香港身份及角色其實是超級定價人。 先為內地資產厘定合理估值,繼而影響向外發揮,但呢點,包括投資者在內全數持份者,都要付出更大努力。

寒冬

圖片
隨著渣打供股集資及減成本計劃公佈,由溫拓思Bill Winters領導的渣打,正正式式步入寒冬! 渣打股東會問,三成多折讓,七供二,為渣打打打氣,注入新動力,可以嗎? 答案在於你對渣打的情與義!!! 供股集資51億美元,另加末期息暫停而額外多5億,渣打變相向股東申手56億美元,但金額被30億美元重組,及20億美元常規成本幾乎全數抵銷。換句說話,渣打供股集資,某程度上是「冬天叔叔」要股東支付重組費用而已! 供股後,渣打P Book大減一成二,盈利攤薄兩成一,股本回報進一步降至6%,2018年目標僅為8%,較象哥更低只有一級資本比率目標升至最高一成三,一場大龍鳳,分析界最關注的節省成本,卻僅僅在「老冼」18億美元基礎上左減右減,大減分行,大裁過萬員工,削減成本會額外多11億美元,問股東攞50億,你自己只肯多慳10億,唔多Fair!!! 50多億供股,支付重組費用為主,對渣打而言,重點在於重組收效與否,渣打今日公佈重點,為將集團三分一風險權重資產,即為數1000億美元業務或資產重組,四大類別劃分,僅50億美元被列入將會出售,其餘僅僅強調要強化,要整合,又係杯水車薪! 渣打過去十多年,賣點在於新興市場平台獨特,零售、商業及批發銀行三為一體,交差銷售,互有協調,海嘯前後供股,每次供,每次掂,其時正值環球西向東移概念,但此時此刻,遇上是東西下移!! 「冬天叔叔」稱,新渣打定位主攻富裕零售客戶,呢招,前象哥紀勤幾年前一早就鍛羽而歸,「冬天叔叔」減少對企業及機構銀行業務資源投入,某程度上一如早前所指,渣打模式已宣告死亡! 凡事有兩面,渣打供股,主觀及客觀環境遠勝當年,但淡馬鍚出任聯席包銷,來得罕有,原來最對渣打具備情意結,是堂堂坡資主權基金,當日淡馬鍚有意拉攏渣、星合併結盟,世事無絕到,舊事或可以重提也!

無能為力

圖片
一殼眼淚的第三季,強積金:人均帳戶蝕二萬五、 外匯基金:一紅,紅到底,虧損638億、 假設七百萬人,人人有份的話,人均虧損又近萬。 換句說話,港人撇除個人投資組合,單單阿公,已經令七百萬人平均蝕近「四皮野」! 一輸幾皮,殊不好受,亦但感覺自豪,若非陳氏夫婦,現實社會,唔賭唔炒、普羅百姓有幾何一季會輸幾皮野? 是龍是蛇固然不能因為一粒數字而一概而論,但陳德霖比歐智華,至少在投資收益上前者輸足一百條街! 以陳總裁第三季虧損額計,相當於每日蝕七億六左右、反而歐大班,二百多億港元炒房收益,每日平均賺兩億多,幸好匯豐仍對遷港舉棋不定,否則的話,由輸一百條街的,監管嬴自己一百條街的金融機構,情況會相當尷尬! 第三季,按季計,象哥核心盈利比美林估計要好,但較高盛為低,即僅僅中規中舉,談不上勝預期。 四大業務範疇,環球市場及金融單天保至尊按季升兩成四,缺點固然是核心利息及收費業務再跌,撥備亦應升唔升,而炒房收益佔整體收益比重由第二季佔比一成,進一步上升至一成六。 好聽的,勁過高盛,難聽一點,跟穩健傳統越行越遠! 但象哥仍然值九十分,原因在於資本比率創造能力依然,你擔心派息,華大班數字上話,No worries!!! 你怕資產質素,華大班數字上亦話,我必定好過內銀! 匯豐亮點往往只在逆景才能發光發亮,尤其近日見盡內銀及中資金融股業績一切光怪陸離: 工行忽然撥備蓋幅率貼近警界線、農行不良貸款比率爆上2%後,傳出行長被查、國壽失驚無神投資巨虧,一切一切,盡在中央衣視組進駐三十多間機構後發生! 由御貓變內幕交易、由監管機構高層變為違規受查、券商老總跳樓、私募一哥被捕,一切一切,二揀一之下,投資者或更多投奔大象。 白一點,有陳德霖「無能為力」的投資收益表現,盡顯華大班超班、有中資金融、及渣打,突顯匯豐夠穩健! 中環人老早提醒,內地金融情況要密切留意;銀行業績,壞帳之餘、點解中金要連忙上市、點解中銀向信達出售南洋遲遲未有落實?

BB狂熱

圖片
恭喜、恭喜,政策狂熱份子終於有收獲!! 十三五規劃雖然涉及循環再做成份,但勝在覆蓋領域太多,又緣色、又健康、又互聯網、又小康,層層疊疊,每個幾萬至數十萬億想象中經濟效益的話,五千多字公佈,涉及數以萬萬億計屬等閒! 醞釀經年,一孩政策放寬了,分析員、內媒等等變身成為Creative Analysts! 內媒話,未來潛在嬰兒供應五千多萬,瑞士邦之一瑞信就相信,每年新增嬰兒高達六百萬,分析又相信,經濟效益逐年有五千多億,大摩亦不甘示弱,認為BB仔大增、足以令樓市額外需求增加半成。 作為正方代表,政策狂熱份子可以大吹特吹,憑其人口增長大主題,某程度上可以炮製一切需求均上升。 資源股可以借屍還魂、自細養成積少成多,銀行存戶增加,銀行股亦可以受惠。 但反方要反駁的話,世衛鼓勵母乳,奶股根本唔應該升! 恒安被推介為得益首選,但調轉問,懷孕期間女士對婦女用品需求暫停,1044豈不是受影響? 高盛對廢除一孩政策形容得直接:Better than never!!! 皆因勞動人口持續下降,六十五歲以上人口佔比不斷增加,中國老早就要取消一孩政策,但從年前單獨二孩試點推行反應來說,大部份經濟師暫時僅靜觀其變,談不上會大爆嬰兒潮來臨。 今次取消一孩限制背後考量,是要確保中國增長引擎得而繼承,所以本質上是透過鼓勵生仔,從而創造更好經濟,而非西方先創造經濟,提供福利,才奠下更佳生育環境。 人口老化,經濟轉型,並且出現貧富懸殊加劇,區內經驗告之,生育率只會持續偏低,因此經濟環境未許可下,BB仔暴增,本質上與當局五年人均收入翻一翻目標互相抵觸。

狂熱分子

圖片
內地狂熱份子追逐政策及「十三五」之際,外資近日焦點已重新聚焦內地金融體系問題。 股市?人民幣?通通非也,銀行體系不良貸產惡化,又再老調重彈也。 經濟下行,內地企業債務單月新增六萬億,大型銀行自從上市以來不良貸款比率首度破二。 正如內地媒體形容,槓桿去唔成,反而槓桿大幅增加,你話點算?? 簡單如國開行、進出口銀行,發債頻頻,而該等債務,美其名是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轉個圈大部份轉手商業銀行,作為流動債務工具,承托資本充足率用途。 人民幣貶值、引發拆倉浪接浪,近日呢一輪,已經由存戶、炒家轉到企業層面,以往倚賴晒美元債務,通通轉番去內地融資。 人民幣升、港元結餘升,未必係干預、同資金流入、直接簡單,咁一廂情願。 十幾年前四大行注資,壞帳轉移,某程度上等同移花接木,所謂注入資金,實為由財政部或人行用作收購不良資產的債券,近至去年某城商銀行,大量不良貸款上市前,銀行先向地方政府旗下資產公司批出貸款,貸款用作收購自己不良資產,繼而銀行上市,地方政府套現償還銀行,來來去去一套「白頭片」把戲。 九月份起,投資界一方面、不斷推介十三五題材股份。 同一時間搜集數據,揭開內銀不良貸款比率實際水平;里昂認為有8.1%、巴克萊以及瑞銀指部份見4%。 最新加入還有花旗。該行指,將已被銀行重新界定為特殊類別貸款計算,作為不良貸款比率的話,內銀上半年不良貸款比率,不是1.4%,而是4.6%! 無疑,內地資產負債表夠大,即使8至10%不良貸款比率仍然撐得住,代價係盈利跌幅介乎28-62%,現水平計,內銀所反映嘅潛在不良貸款比率已經達到7%。 市場係聰明,股價表現正好反映,外界深信內銀壞帳比率,肯定唔止7%!

「簿」盡其用

圖片
量化寬鬆,資金氾濫,但全球市場交投越見淡靜,區內曾經光景一時無兩,惟單單第三季,股市交投平均跌三成,定息交易跌一成。 對於來年目標,投行高層形容,打個平手已可歸類為新常態下高增長!! 即使頭三季拉勻,承中國大牛市之名,區內市場不計A股在內,成交按年多三成二,但投資銀行區內收益僅升百分之五,營運效率,盈利能力,猶如中國央企。 屠刀處處,受害豈止小飛俠。 六至九月,區內整體投行平均收益減少兩成六,而區內投行員工人數僅較一三年少百分之一點四五,換句說話,假設市況及成交不變,裁員潮只屬起步點! 獵頭話,七月起CV供應大增,渣打及「袋著」BANK德銀長期名列榜首,溫拓思連番斬纜,為取悅股東參與幾乎肯定的供股集資用意明顯。 但十年基建,零售、批發銀行橫跨定息、企業融資、及理財一條龍模式,已告凡解。 而有別於過去多年股市大風大浪,有債市提供包底效應,衰在、年中起區內債券發行量大減,善於以債抵債的中國企業,因八月一役,紛紛重返內地再融資,八、九月份,點心及企債如同死城。 路透爆料,話象哥將利率掉期業務搬到香港,惟前文後理,象哥搬的僅僅涉及Trade booking,即將相關業務本「簿」搬到香江,既不涉及實體,更談不上會再港招兵買馬。 匯豐此舉,外媒形容為遷冊香港鋪路,是否基於一廂情願很快揭曉,歐智華叻仔一名,利率掉期等相關業務應付監管只會越來越嚴,最新舉動,其實是人盡其材,「簿」盡其用! 將監管最嚴,資本要求最高,但Funding cost越低越好的業務,Free ride集團系內,Balance sheet最靚的香港匯豐而已。

夠照

圖片
政策決定是減息,執行之後形同加息,利率市場化之路行一大步! 但應對通縮,降貸款息率成本之路,某程度上倒退一步。 人行存、貸利率同步各減四分一,存款利率不設上限,即日起,芸芸國有商業大銀行尚算跟足規舉,活期存款比官方指標再減多五點子,但三個月及一年期,均較指標利率高出廿五點子,換言之,大銀行貸款利率有減,但存款利息變並無下調。 中小銀行來得更激!! 以三個月定存為例,北京銀行,寧波銀行分均上調至1.5及1.505厘,一年期定存方面,人行指標利率一厘半。 但浦發、興業、寧波、光大全數報兩厘,而北京銀行更達2.025厘,較官價高52.5點子,亦比減息前平均高最少四分一厘。 當然,銀行貸款利率跟足規模下調,但存款利率不跌反升,代價一: 息差收窄、 代價二:原本資金成本已不便宜的中小行,Funding Cost更來得要高,銀行豈可按照國策,齊心協力推低市場利率? 內地目前怪現象是,存款利率數字上出現負利率,半官方定存利率,比通脹1.6%低,數以億計存戶固然有負利率蠶食回報假象。 同一時間,內地名義經濟增長每況愈下,實際借貸利率不斷上升,一個利率市場,出現兩個現象,稍後認知不足,隨時被誤導以為投資市場形勢大好。 農行、建行等提供一厘七五一年期定存利率的同時,網頁同時大賣一年期理財產品回報四厘三五,國大銀行賣理財產品,產品未必安全,但銀行「夠照」,你是存戶會怎麼辦? 人行包裝成利率市場改革行出最大一步,並且只顧回應QE之說,惟在盤算銀行喪爭存款問題上,導致減息有名無實評估似有不足。 呢頭減,果頭銀行變相調升資金成本,你說小川怎麼辦? 與其糾纏未來雙降次數,再為股市升勢營造催化,市場忽略一點是,人行在啟動利率市場化的同時,對新環境下全新指標利率隻未不題,七日回購不足成指標,利率走廊遲遲未建立。 人行要有利率定價有絕對主導,大前題是要銀行較依重拆借市場,及要向央行更頻密貼現借貸,但水浸金融體系,很大程度上是抵銷當局左右市場利率能力。

央行毒癮

德吉利化身為黃大仙,正當市場反彈過後,似有迷途之際,吉叔近乎底牌盡露,一句增長停滯不前,隨時侯命,QE加碼漸行漸近 吉叔露底得透徹,增長之外,形容通脹越行越遠,隨時逼令歐洲央行更改假設,為負利率大做聲勢,作為全球第二大貨幣區、第二大央行,負利率一出,教我如何不炒上?? 有別於個別媒體活在股市上升夢境,歐洲媒體昨日顯露一點風骨,為吉叔巨鴿現形有備而來,你說QE、負利率,我就圍攻你數你不是。 首先,媒體問吉叔,閣下認為QE成功嗎?吉叔直接了當一句Yes,結果踩中陷阱。 既然QE成功,何解歐央行計劃再加碼QE?吉叔強調環境有變,尤其油價影響深遠。 繼而被追問,歐央行公信力有嗎? 吉叔答,當然。 媒體再問,如何界定公信力? 吉叔又出事! 按他定義,央行公信力繫於成功達到央行制定的政策目標,唉,即係無啦!! 幾年間,央行由拯救金融體系、解決失業、托經濟、到現在不斷強調要撐通脹,正如戰士潘所言,央行要通脹,跟普羅百姓願望是近乎徹底相違,物價貴,怎能稱得上受惠? 面對同樣問題,已被窄乾的吉叔交由副手作問,央行要通脹,為的是避免Debt deflation,通縮越大,債務負擔就越重 無錯,歐央行道出重點所在,全球由90年代起不斷槓桿,先日本、後美國、繼而歐洲,海嘯爆煲後,中國為首區內亦加入槓桿行列,09-11年,中國多次批評別國印鈔擭亂區內,近年立場已一百八十度改變。 人口老化、需求放緩、增長呆滯,毒癮只會愈深,利息及通脹,不消十年,必定成為歷史

方星海

圖片
有關方星海出任中證監副主席傳聞一出,中外媒體鮮有的熱鬧討論。 方星海從官以來豪情狀語,一派大上海主義思想,處處衝著香港而來,難怪內地今日評論滿載期盼,反觀香港大有不是味兒之感。 「海仔」殊不簡單,當上中證監第二把手,盛傳乃主動致函習主席自薦有功,稱聲要為市場發展出一分力,而近年調任中財辦期間,與大智囊劉鹤合拍非常,有高人提擕,再憑其史丹福經濟博士、世銀任職,繼而長期負責內地金融工作,CV靚爆再獲加分!! 寫「海仔」不得不提,原來他是「鄒計劃」成員之一,話說八十年代,內地要培育大批優秀經濟學家,整項計劃由著名經濟學家鄒至莊負責,親自出題,幾經挑選,才獲過關,獲放洋流學。 「海仔」之外,當年「鄒計劃」脫穎而出者,包括許小年、胡祖六、李稻葵、還有大名鼎鼎,兩度獲提名諾貝爾獎,牙擦如史提芬張亦推祟的已故楊小凱! 以「海仔」覆歷,從事「埃冰」或投身私人職場,幾乎肯定發達,小加行埋一面!! 「海仔」是精忠報國,抑或野心太大,不得而知。但從報章記載其談話及文章,方星海確實對內地市場發展及弊病了解甚深,據聞提升股市紅利,新股機制、監管制約等近年一系列方向,「海仔」出任上海金融辦時多番見解,對郭樹清及肖鋼政策制定有一定影響。 「海仔」言論,對香港市場定位來意不善眾所周知,多年前在港一個研究會,「海仔」忽然大發偉論,惹來席上KS羅近乎爆口大罵,而近年有關人民幣回流機制言論,連「樂文」哥亦要即時反駁,方星海在港火頭處處,無人會否認! 對「海仔」來說,最耿耿於懷是國際板創立被BT曾從中搞亂,市場早有傳聞,國際板狂熱份子構思當年已上報拍板,誰不知BT趁機向國定主席親手遞信,力陳對港不利,結果「海仔」大計泡湯告終。 方星海預計會負責國際事務,但貴為證券市場第二把手,中央路線堅定不移跟隨大前題底下,昔日魯莽狂耳或成絕響。 「海仔」講過,中證監主席極為難捱,現雖僅為老二,但中環人相信,內地談股市改革革不下十至廿年,無數英雄已盡折腰,希望而來,失望而去,戰死沙場。 祝「海仔」好運之餘,恐怕「海仔」亦不能例外!

特假

重九前夕,大象九哥歐智華突然向員工向內部電郵,公佈一項決定。!! 電郵是為象哥百五周年而來,由上海,到香港,廿幾年前再轉陣至倫敦,三大陣地、經歷無數大事、歷盡無數高手領導,一點五個世紀殊不容易。 感謝客戶之餘,亦要報答員工,引述歐智華電郵: 「As a token of the group's apprecuation, you will receive one additional day of holiday in 2016。」 為慶祝百五周年,匯豐員工出年多獲一日假期,重點有二: 一,Paid holiday、 二,只限於2016年。 無情雞陰霾下,趁百五年向員工送上一份重九小心意,對象哥一眾而言,物輕情義重也! 形容物輕,的確來得頗輕。 只限一日額外有薪假,放與否,任君選擇。 假設一名低層員工月薪二萬,相當於額外獲得666.66元額外獎償,仍夠自助餐另付加一! 同樣,百五周年才相當於額外一日假期,每周年慶祝,相等於額外有0.0066667日假期, 匯豐要百五年始獲發額外一日,弊台十周年,以匯豐「加假」比率計,有線財經資訊台相當於只獲得0.0666日額外假期,但總比扣假來得要好吧!! 重九不不派無情雞,但基於對股東節流承諾,集團數萬名義士隨時侯命上斷頭檯也,君不見,大象一眾股東近日幾乎每周發難,為的是要股價,盈利兼備,重拾昔日朝氣勃勃氣勢! 金融業不景已非一朝一夕,但逆市擴軍異類仍在,瑞士邦之一的瑞信,最近挖得陳李從另一瑞士邦過檔,據聞陳李帶兩件,瑞信另外再多挖三件,瑞信A股TEAM一加就多「半打」分析員。 陳李在瑞信,仍需向「Win臣.陳」匯報,但經歷一輪又一輪舊換新計劃後,作為前朝,昌華哥去向外界正密切關注。 金融業已今非昔非,瑞信譚天中強調,亞太區要私人及投行發揮二合為一精神,對客戶而言,莫非日後如同保險佬Sell股票???

兩面不是人

圖片
一個既低於七,亦稍勝預期數字,本應可以兩邊各自討好。 淡友既不會怪責數字水份、好友亦多有一點憑藉,再接再勵,誰不知,六點九一出,兩面不是人! 首先,對中國經濟狂熱份子來說,六點九大數背後,九月細數依然垂直向下,無論工業生產,固定投資,淡風實在有增無減,談不上回暖。 在情在理,無可能盲目唱好! 其次,對中國質疑派別一群,第三產業仍然充撐經濟,佔比增長超過五成八,難道零售銷售升幅輕微擴大,足夠抵銷第三季股災次後、金融服務業放緩的影響?質疑亦似乎有理有據!! 上星期眼見新增貸款急升,大叫大嚷經濟勢頭見好一群,似乎又再一次自作聰明。 的確,套用總理說話,十萬多億經濟規模,保七左右來之不易,更何況第三季經歷大波大浪,按年增長僅僅放緩0.1個百分點,實叫人感動流睙! 但實貿經濟增長背後,將價格因素計算在內的話,中國名義經濟增長,亦即最headline數字,第三季其實跌至6.2%,較對上一季度增速放緩0.9個百分點! 細分的話: 第一產業名義增長7.3%,降至4.6%、 第二產業名義增長只有0.3%, 只靠第三產業增長11.9%單天保至尊! 難怪國家統計局不斷強調只有一句:黃金周很旺噢!!! 名義增長下跌,反映是通縮壓力加劇,第三季粗略計算的平減物價為負0.33,三個季度兩個見負,名義增長下跌,另一訊息是寬鬆似足實未夠,6.2%名義增長,隨時低於貸款息率成本,教我如何借貸投資呢? 用鄧小平說法,中國最大優勢之一是人多,十三億人製造是消費動力依然,那管上證是五千,抑或二千五? 阿爺早前忽然托汽車,亦托樓市,不無原因,兩招夠捧的話,兩、三個月後可以絲絲然講稱成功百七,轉型亦取得階段性勝利了!

垃圾接收員

華融偶上中再保,自己人打自己人明顯不過,後者熱爆,前者使出八字頭「圍飛」效應,上市表現未知,已經足夠幅蓋外國傳媒版面。 集資額由盛傳最多四十億美元,一減只有廿五億,華融發揮是團結精神,從而製造歸邊效應,十名基礙投資者,接貨達到七成,比中國鐵路信號六成七、光大銀行五成四、萬達五成一,都來得要多。 比對信達前年,兩隻同類股份一樣十對十,當地信達,基礙投資者雖稱不上星光閃閃,但有OZ、有國壽、有挪威銀行、有平保、有橡樹資本。 兩年後今日,當地被打造中國最大亦最強的華融,十大團結名單國壽、平保轉為、二、三線的太平及前海人壽,OZ不見,換來是英皇證券,名不經傳的遠洋地產附屬投資公司,認購當中三大,大概IPO史以來最慷慨基礎投資者! 十大團結名單對照,點名一線資產管理公司,卻換來相對二線基礎投資者名單? 從好方面,中國有的是確力,而資本雄厚投資公司,從壞角度想,一線團結名單手持蟹貨太多,太實在吃不消,四大暫時上市只有一半,餘下兩間實在去向未明。 華融、信達、東方等等,美其名是資產管理、全業務、綜合金融平台,說到底都僅僅是一間Bad Bank,陽光普照,天朗氣清時,還有資產循環回收,回報循環上升的一點憧憬,但陰晴不定日子,華融、信達畢竟是有無窮無盡供應的垃圾接收員。 華融P Book稍微高於一,比信達0.9高,不要忘記前者不良貸款資產應收帳比例達到四成,信達只有面成六,作為投資者,高於一倍book,買一隻比內銀能見度更低股份,倒不如用0.8倍PBook工行、建行一番,銀行唔執笠概念,總比內地壞帳Recover概念來得扎實。 

釣魚

圖片
個市返來了!! 德銀話,擺明係! 該行堅定不移對國指年底萬三點預測,並首次提到,本港銀行體系結餘水平,與國指走勢吻合,變相將陳德霖接錢,與國指上升劃上等號。 相反,高盛今日另一份策略報告提醒,兩周內區內平均升幅一成,要小心、要睇路、防後抽。 高盛提出兩點: 一,大部份升勢是補空倉盤帶動,基因依然欠奉、 二,不少基金開始出現一個Benchmark stress情況,即組合內投資評級減持的市場近期大舉跑贏,而原本予以增持比重倉位卻相對嚴重跑輸。 換句說話,基金選擇只有二:包括鎖定利潤、或索性將減持比重市場調高評級,持股比例上可以再追逐升勢。 踏入十月起,越Cheap、越衰、越多不利消息市場,越有反彈動力,股市及貨幣如一,用星展王良享解釋,此乃美元轉弱的相對效應帶動,除此之外,別無其它。 更諷刺為,美國不加息失信於市場,喪失了公信力,但同時卻成就了市場動力,你話耶倫因為拖延貨幣政策調整而失去市場信任,擺明呃人啦!! 市場不信耶倫,又點會買貨啦?? 黃師傅近日料市如神,今日一反常態用釣魚形容今日市況,不排是有人故意引誘,製造好景,實為派貨。 大戶是否釣老散,引誘我們上當?其實遊戲從來如是。 區內,尤其港股仍然繫於內地,大好友繼續話中國不會硬著陸,但前大好友高盛哈繼銘卻形容,中國經濟失衡情況,比老毛大躍進年代更為嚴重。 今日人人假設內地下調增長預測合理正當,一旦13.5將增長下調,屆時市場會否又當為利淡? 市場從來是衰仔樂園,或者乖係無好結果!!!

Playboy與財經

圖片
Playboy花花公子雜誌1953年創刊,當年老編致讀者的信中講明,該以男士為對象雜誌,題材無論畢加素、尼采、爵士樂,以致性,通通涉觸,但多年來Playboy最大賣點始於是女性裸露照片。 經典當然要選當年夢露一輯艷照,夢露未走紅,先見報Playboy。 Playboy有女性裸露艷照,等同鮮蝦雲吞一定要有鮮蝦一樣,均是絕對關連,很難想象雲吞無蝦,但Playboy正正倒數告別裸露艷照之時。 花花公子雜誌決定,明年起作出創刊以來最重大決定----停登裸露艷照。 紐約時報報道,Playboy總編輯Cory Jones上月向創辦人Hugh Hefner提出有關構思時,異常緊張,戰戰兢兢,誤以為Hugh Hefner為裸露艷照狂熱份子,必然破口大罵,誰不知,Hugh Hefner爽快同意。 Playboy情況,其實不得不要逼使創辦人放棄五十多年來的雜誌風格,首先,發行量由1975高峰期560萬冊,降至只有八十萬。 更重要是,互聯網普及,以往Playboy呢類雜誌主打的裸露艷照,上網大把任睇!! 再者,社會歸類為成人雜誌,太多地方唔可以賣。 咸書被互聯通攻破陣地?Playboy情況應不適用,事關雜誌艷照之餘,專欄文章、連載小說,專題報道,以至專訪常有佳作,而去年Playboy網頁移除裸露內容後,網站流量由每月四百萬,增至千六萬,讀者年齡由四十七,降至三十,呢點亦加劇雜誌變陣變型。 Playboy整個franchise,尤其本身標誌,是繼蘋果及Nike後,全美最普及,有franchise,營運卻死氣沉沉,每下越況,Playboy只是一個家傳戶曉例子。 現實世界,本港、外國媒體幾乎全部同樣面對同樣困局。 沒有裸露艷照的Playboy,可能是另一本GQ、或君子雜誌,互聯網世界,老早攻破印刷媒體靠美女艷照起家的獨特平台,其實財經、金融媒體亦是一模一樣。 今日個個話搞財經媒體,搞財經媒體一批亦自我感覺良好,以為優勢極強,無人能及。 Playboy無艷照後,難道下一個案例是財經但沒有財經??

打開櫃桶

圖片
長江中心市場維持秩序兼執法委員會長老歐爺.達禮,今日公佈了一個重大信息,市場可能走漏眼,未見廣泛在中環提及。 惟有關信息對市場未來遊戲規則、運作、投資者安心程度、以至是否與國際標準背道而馳,有著極之深遠影響,直接一點,或有可能是本港自有證券市場以來其中數一數二重大變化! 歐爺講咩咁緊要? 歐爺開宗明首提到,證監會認為有需要對執行市場監察職能上作出改變,在查證潛在市場違規時,正研究可行性,將搜證交易記錄的對象由經紀層面,擴大至可以直接觸及客戶層面。 值得一看原文:"We will see whether it will be feasible for us to identify market orders directly at client level rather than at the broker level to better detect protential misconduct." 歐爺列出四點解釋重大改動構思背後原因: 一,本港及內地市場聯繫加深、 二、因為兩地融合,市場已經變得又大又複雜、 三、直接查核客戶層面交易記錄,對搜證、查案效率提升,亦會減少對中介人滋擾、 四、不加強與內地當局信息及舌方面合作,本港市場承受的風險最終會到達一個不能接受水平。 綜合歐爺四點,簡單一個理解是,本港市場既然已經變得內地化,潛在風險提升,市場融合之後,一下一步有需要就監管及執行上融合作出研究。 無錯,歐爺有關擴大至客戶層面的交易記錄追蹤,是搬內地一套,但並不屬於國際市場造法。 點解交易廣場「阿總」早前指,內地市場最透明,最易監管,原本在於內地實行「一戶一碼」制,「一戶一碼」制形同是一個投資者層面的終身號碼制: 舉個例,陳小明以為自學有成,武功高強,決定投資股票,開戶前,他會用獲分配一個代號789的偏碼,以後凡涉及陳小明任何交易,789偏碼會同時顯示在經紀行及交易所系統上。 如果當局懷疑小明違規,或來自789呢組代號交易有唔乾淨地方,要查就易過借火! 所以內地7月股災,要內部捉鬼、易過借火,公安進駐其實都係表面功夫。 基於終身偏碼制,即使陳小明一旦決定股票帳戶由經紀行A,轉移至經紀行G,戶口雖變,但789代號不變,在「一戶一碼」安排下,789代號等於陳小明個人身份證。 因為,歐爺強調構思便

貧窮與收入

今屆經濟學諾獎、再次由一人獨得。得主也曾是2012大熱,英國出生、現於普林斯頓大學任教的迪頓Deaton。 經濟學委員會表揚迪頓、在研究消費、貧困及福利方面表現。 迪頓研究的中心、是個人消費行為,到底會受何種因素影響。 在1990之前、社會收入及開支應該達到那種水平,經濟學界往往以總體收入及消費作為衡量準標。 不過迪頓提出、個人消費行為是受個人收入影響,實際上是因人而異,因此統計個人數據遠較整體數據有用,亦成為宏觀經濟學根基。 迪頓另一個研究範圍、包括政府推行消費增值稅,對個人消費行為影響,成為今日多國政府目採納稅務標準。 迪頓對貧困及福利研究亦影響到發展經濟學 發布會上、有記者問到如何解決歐洲出現難民問題。迪頓形容、問題屬歷史遺留,好大程度要視乎政治決心。 「當前的問題是逾百年來、發達國家不均等發展的結果,令世界上很多地方都追不上。 落後國家的人民、渴望追求更好的生活,對發達國家的邊境帶來極大壓力。 解決落後國家的貧窮問題、當然是最佳的解決方法,但這是很長遠的事,短線來看若能穩定政治問題,也會有幫助。」

創殼板

多隻上市不久的八字頭股份,同日出現急跌; 德萊、立基、應力、泰邦、豐展,少則跌半成,多則跌八成,八字頭瘋狂派對已屆盡頭的一日?天曉得。 要形容呢批股份其實來得尷尬,皆因若稱之為大跌,等如認同它們早前升勢,但不稱之為大跌,又點稱呼? 而事實上,今年創業板上市份外多,難道今年特別需要創業資金? 而今年配售形容上市八字頭異常地多,上市首日漲幅亦異常地驚人,難道上市保薦人及高管決定配售價時,全部出錯,低估公司實力? 8248豐展曾跌近九成,上月底上市配售價為0.25,最高上過5.6元、德萊跌半成,配售價三毫兩仙半,首日升廿倍、應力及泰邦分別本月八及九日上市,同樣三毫子配售,一隻曾見6、6半、一隻最高近個半,今日分別跌五成及三成多。 據聞狀態仍勇的長江中心已大表關注,有報章就稱,長江中心要求交易廣場跟進,尤其無需要上市、無集資能力公司,盡量Say No,避免「啤殼」風氣蔓延。 據此,證監會唐主席亦表明,對八字頭股份情況有留意,更首度表明,會就創業板借殼上市問題跟進。 的確,由於新加坡落閘、美國加強掃殼行動,香港早已成為全球最具備殼資源地方,主板殼五、六億叫價已成入場費,而八字頭殼價亦升至二億或以上,正正基於八字頭上市要求低,而轉板機制予以更大誘因,創業板已談不上是為新業務公司籌集資金而設,將創業板易名為創殼板、製殼板反更較實際! 上市,即等同有殼在手,配售上市,貨源超乾,股價上升更等於殼價更值錢,行內小道消息更指,有幸獲分八字頭配售股份,凡要沽貨,務必向秩序維持人申請,一經許可亦只能以較市價大折讓價錢,向維持秩序參與者轉售,當然,有關說法未必證實。 八字瘋了!! 創業板是否要重新定位?答案實屬必然。 有否需要收緊轉板規定?答案實屬必須盡快。 有無需要再收緊上市規管? 答案是香港從來奉行披露為本,市場鑽空子,不尊重披露為本精神,未來縱使怎樣管,市場總會盜高一呎、魔高一仗。

市場智慧

圖片
市場智慧仍在,惟貿素每下愈況,持份者要負上責任。 「八字頭」兼且配售上升,幾近成為一爆數十倍的必賺方程式,說穿了,就是貨源歸邊效應充撐,部份股份廿五名股東持股可以接近九成八,僅僅兩個百分點街貨,單單一點,已有違上市基本原則。 今年以來,長江中心點名不下十五隻貨源高度餘中股,近半「八字頭」,最早內地化者,其實是香江創業板。 去殖民地化思溯陰霾、港股去已去得七七八八,股市內地化同時,港英遺留樣樣可改,郵筒可以郁、學園可以動、網頁可以改,唯獨由英國人建立的聯匯就是萬萬不能!! 陳德霖自我降格成24小時找換店長,憑其年薪之高,似乎收入與職位極不相稱。 找換店長堅持,流入結餘資金總有盡頭及流走一日,並誇下海口,美息高港紙半厘,錢必走無疑。 但所謂息,咩息先? 如果資金走留繫於債息的話,美債十年息率為兩厘一,同期本港十年外匯基金債券只有一厘半,美方高港方六十點子,之前曾經一度差距近一厘,找換店長錯!! 當然,用三個月同業拆息比較的話,港美同樣零點三厘,找換店長對!!! 問題仍然在於,美國那有條件再加息半厘? 零五年人民幣開始升值,香港有錢入、零八年雷曼執笠、香港有錢入、零九年美國開始印錢,香港有錢入、一五年,人民幣貶值、區內跌市,香港都有錢入。 上述幾年例子在在證明,聯匯縱然不是問題,但制度僵化實在問題太大。 市場持份者在市場應有的責任,是有責任的分析及有責任地遠見,貴以成官的馬駿用花旗主義TPP大做文章,結論指不加入,GDP將少2%,實在又叫人奧腦。 馬駿舊鋪計過,TPP對我國影響,頂盡少於0.5個百分點增長,馬爺絕無可能將一個低於0.5%影響,逐年遞加,如是者,他可以簡單結論TPP對中國未來一百年增長影響會達到50個百分點? 環球怎麼辦?股市可以好過一點嗎?香江小島難道如找換店長形容身經百戰,應付自如? 多於一個,少於十萬個的疑問,月底有線財經十周年論壇,有施老闆、有鄺樂天、有大師、有大部份時間觀點另類的雷教授,有陰謀論之父鄭家華,並由人氣急升曾司長主禮、掌管全球最高市值交易所的周主席主題演講。 當年匯改、雷曼出事芷筠遠赴紐約、棠哥目諸舉世觸目的大象33元流睙,五萬蚊一限價單,誠哥重組變撤資,等等等等。 十載經歷及精彩事情無數,最怕往後十載是長期俱泥於美息走向、阿爺寬鬆、賣地成績,未來十年大拆局,好由

補習天王

圖片
區區一個補習老師,隨時令一宗新股上市告吹﹑中環人的確如是說!! 話說,遵理補習社正籌備上市,初部上市文件亦可港交所下載,遵理初期賣點是打造「英文好」,近年熱賣是林老師,同行如敵國,隨即引來對手現代教育刊登全版廣告,內容正正是指向林老師,稱聲,老師只要願意過檔,薪酬可加倍達「八十五球」!!! 林老師又關遵理能同順利上市咩事? 眾所周知,本港補習社行業奉行明星制,比TVB、比湖南衛視更高度依靠明星,而據遵理初步招股文件列明,頂級名師去留屬重大風險因素之一,按2013至2015三個年度,遵理五大頂級名師,為補習社貢獻的收入比重,分別高達68.5%、70.2%、及64.6%。 更甚是,五大名師之中,其中頂級之中的頂級,三個年度為公司收益貢獻比重介乎40.5%、至43.6%左右。 如無意外,頂級之中的頂級是林老師,以遵理截至7月底最新一個年底計,總收益3.27港元,有一億三來自林老師,如果老師走了,亦即遵理收益減少四成,又如果對家越玩越過癮,一次過要五大名師過檔的話,遵理收益理論上唔見兩億。 當然,「現代行動」是抽水、是認真,明眼人不難明白。 「現代行動」、「林老師溢價」,更重要是帶出,香港教肯制度的一番怪現象,有可能更是全球絕無僅有; 教育署註冊正職教師,新入行部份隨時一萬,幾千,補習社老師卻有可能月薪「幾球」,他/她們特別具備教學能耐? 他/她們份外賣相出眾? 又或他/她們英文特別強橫?雙語能力與眾不同? 誠然,商業社會你情我願,遵理平均補習費428港元,比和記及數碼通普通月費計劃總和更高,62424名學生報讀,導師61,即平均每名報讀生僅能佔用0.000977位導師! 如前所述,五大名師貢獻遵理總收益六成,多年前,現代教育同樣五大名師,貢獻佔為只為45%左右,代表前者名師特別強,抑或補習行業已出現非理性名師效應,答案不言而喻。 說真的、結論其實相當可悲!

儲備

圖片
上月,內地儲備減少433億美元,公平一點 ; 一,市場公平預計會少約600億美元左右、 二,若計算匯率變動影響外匯資產組合值因素,上月國家儲備實際減少金額僅為380億美元,因此九月外儲減幅是遠少於預期,僅及市場估計的六成。 周小川勝利嗎? 或如麥格理所言,資金外流情況證明被過份誇大、人民幣貶值被過份高估? 亦未必!!! 嘗試將八一一小貶事件作為人民幣每日交投分水嶺的話,八一一後比小貶事件之前,人民幣日均交易量較之前出現不尋常地多,在岸市場每日增加百七億美元、離岸每日多七十億美元。 換句說話,而由八一一到九月底,整個人民幣在岸及離岸市場,額外交投合共增加3820億美元。 德銀計算過,用八月時數字做標準的話,人民幣額外增加的成交之中,有大約兩成六來自人行干預,因此,將九月平均人民幣交易量數字,再乘以0.26的話,儲備實際理應減少600億美元左右。 而事實上,九月整個人行干預次數較八月為多,當然次數多不代表金額一樣多,但440億美元儲備減少,決不代表干預金額較八月少六百多億美元; 原因一:九月人行利用掉期形式干預據報較多、 原因二:九月中打後,當局不尋常地多次透過離岸市場遠期交易做手腳、 故此,當遠期合約到期後,數字才可以正式反映。 麥格理最大漏洞是,將儲備多少,等同於絕對資金流向,但其實,如果再扣除服務及貿易盈餘因素額外握升儲備的話,九月整體內地資金外流,最少仍有六百億美元。 人民銀行八月時調整中間價,用意是令走勢更市場化,殊不知,卻造就走勢更為央行干預化。 人民幣淡友命喪於干預,外匯儲備數少亦令人誤以為資金外流已近尾聲,但簡單用一個息差因素,一四年以來,人民幣較美元息差優勢已合共收窄介乎二百至二百五十點子,若人民幣真的自然強,真正釋放了價值,那香港銀行犯不著繼續依然高息爭人仔存款,對嗎?

TPP

圖片
John Tsang遇上Betty Liu,彭博訪問碰上TPP拍板,財爺唯有支吾以對; 既說協議不存在排它性、又說協議對全球自由貿易屬新里程;更稱對內地及香港均是有利,我們這個財爺太容氣了!!! 又或者,作為奧仔重返亞太重型功具之一的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到目前為止,外界仍然搞不清到底是一個類似當地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區坦經濟聯盟翻版,抑或是以經濟、貿易為名,將美式遊戲規則以考約形式施加區內成員之技倆。 所以,除越南來料加工最受惠、日本車加入美國之門開放、澳洲肉類出口日本有著數之外,暫時只知,一切有待2017或打後才有分曉! 日本被打造成為頭號大贏家之一,關鍵在於汽車,奈何安倍有所不知,美國人有大美國主義,美國車依然首選,尤其福特、戴娒勒通通拉美製造,成本上隨時較日本有優惠,安倍寧願將農產品妥協,任由價廉物美澳洲肉類打入東瀛,TPP下最受影響極有可能是一批日本和牛之食家!! 因為TPP,越南概念忽然冒起,有經濟師更估計,協議為當地經濟帶來額外十個百分點增長,何其跨張!! 無疑,越南有條件分攤中國世界工廠一定份額,但只限於輕工業及勞工密集行業,正正是中國有意放棄一環。 越南及潛在更多TPP新成員,賣點是低廉成本,弱貨幣,但觀察家忽略卻是,TPP底下成員在勞工上諸多受制,貨幣貶值亦形同事事過問美帝,今日之得,也許是明日之失,隨時重演當日墨西哥之路。 如果祟尚自由貿易,老實,談不上要額外多搞地區經濟聯盟,說穿了,世貿協定,自由開放,環球經濟一體化,TPP是美國在WTO一切自由大前題上另設關卡,他日中國即時獲許WTO市場地位,唯凡經手於TPP成員貿易往來,隨時要作額外商討,不是制衡中國,是為什麼而來呢? TPP是環球經濟一體化的倒退,美國意識形態行先,中國連打一帶一路、亞太自由貿易區及亞投行三張大牌還擊,美國官員很清楚,TPP大門為中國而開,關鍵要中國接受美國一套標準,形同表白,中國入T機會於零! 習帥如何出牌,你搞大美主義,我用亞投行銀彈,往來相信愈來愈精彩! 如果數最受惠,既不是美、日,亦非中國,是食盡兩家茶禮區內細少新興市場,美國市場大,惟大不過中國,關稅重要,但未必敵不過無抵押、無擔保要求貸款,還有是人民幣互換方排,形同為區內注入相當份量的外匯儲備! 只是香港有批官員,以為大大搞亞投行及一帶一路,真係可以有商機夾硬

秋風落葉

市場及中央銀行如果界定作一個主從關係的話,前者是主,後者是僕似乎不容置疑,聯儲局為服侍市場大老闆,一次又一次義無反顧付出,結果錯失機會無數! 日落黃昏、秋風落葉,加息之路漸行漸遠,加碼印錢卻越走越近,唉! 歷史會重演,但如果金融市場不斷重複的話,市場這個老闆談不上進步,央行下屬亦只會不斷退步,彭博封耶倫為全球最有影響力人物之首,讚其高贍遠觸、溝通力強,不受市場表現左右,套入近期情況,確是荒天下之大謬的最大諷刺!! 書本教股票走勢繫於盈利及經濟等基本因素,惟投資銀行大乎現代教材,是經濟越糟,股市隨時越好,而今日野村一份中資股第四季走勢策略精讀,留意內文的話,精神分裂格局如進入無人之境! 首先,野村認為,內地今年全年經濟增長只有6.8%,明年增長更由6.7%,降至5.8%,全城最低之餘,該行更相信,來年內地房地產相關固定投資出年會錄得1997年以來首次負增長,其他固定投資亦不足以彌補。 表面證供,野村呈堂證據是內地經濟來年更弱,更糟,但證據卻帶出相反裁決,野村於同一份報告裁定,中資股第四季有值博,以MSCI中國指數做指標的話,第四季會介乎55-76水平上落,到明年年初,則會重回今年四、五月份80點的最高水平。 經濟進一步呆滯,但股市稍後會進一步重回高位,憑咩?? 單靠寬鬆貨幣政策的話,該行估計,來年降準四次、減息兩次,但反映流動性指標之一的M2,只會有10.6%,比今年12.8%預測更低。 都係呢句,回升四、五月高位,憑咩??

主導

驚完又來癲過?? 第三季區內股市走資額破記錄,不難明白,走資、跌市埋下可能是一段新升市動力,除此之外,還有其它? 高盛十月交易日前揚言,市場值博極高,六百幾點一鋪成名後,有多少人會記起,高盛由中國股市股災時,已經不斷唱好。 如果市場今日才明白,內地經濟數字上不構成硬著陸問題,美國加息有秩進行的話,亦不會構成市場資金調配系統風險的話,投資者難度過去六十至九十日內一切決定,是傻得很、是過度抑鬱所致? 經濟學人主題社論題為Dominant and dangerous,為近日論述金融市場一篇佳作,經濟學人代表保守勢力,忽然之間提出,美元目前不成比例地主導全球,不旦不健康,而且非常危機。 經濟學人提出主要有三點: 一,美元家下大曬,但美國佔全球經濟及外貿比重,其實不斷下降, 美國企業佔全球企業投資總額由99年39%,減至只有24%, 但美元及美國金融市場主導,卻不跌反升、 二,伯南克印完大把錢,境外流動或持有的美元總量, 金額抽升,總量可以浸死整個美國金融體系有突, 大吉利是講句、整個離岸美元體系一旦出事, 耶倫救唔起、 三,美元以外,全球無第二梯隊有力接班! 誠然,正如經濟學人所指,人民幣未足夠成為第二大勢力,但第三勢力不容忽視,雜誌形容,人民幣機場,起足八條跑道,但金融市場尚未正式開放一日,人民幣機場形同大白象工程。 易綱未知講真或靠嚇,資金外流令內地理智盡失,忽然大談應研究引入Tobin Tax可能性,日前,由易哥掌管的外管局在說過,資本帳開放如常,中國沒有走資壓力,咩叫精神分裂,現在明了!!

不寒而慄

圖片
七、八、九,短短三個月,標誌著幻想走進恐懼時代,美國為首外圍市場,是量寬後七年之痕的一次大解決,內地及本港,唉! 不提也吧!! 神州大地,千奇百怪,金融市場表露無遺,結果由鼓勵入市,變而成為努力托市,十年的貨幣升值及形象建立毀於一旦!! 香江小指數,三個月合計無左五千幾點,不寒而慄,點止李超人!! 提起超人,誠哥發火,非同小可! 兩份外國大報大篇幅報道,內媒點撃率,壓倒克強政策頒佈。 短短引用白居易「初出城留別」及蘇軾「定風波」,意簡言賅,內地連番評論,再來環時「去神化」形容,論文字功力,始終敵不過誠哥一批文膽。 誠哥說理強,並非在於佢冇撤資的解釋,而是將近日發生種種一切,定性為「是非浪潮」來襲,繼而用習主席走出去的構思、一帶一路藍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對港人來說,對李嘉誠感覺是矛盾及帶同情,七百萬港人無疑日日要向李家進貢,但此時此刻 不能不有所共鳴。 內地市場搞得一團糟之際,香江市跟跌,但財爺可以如常外訪、睇波、耍詠春;陳總裁繼續休閑自在,皆因香港贏在有制度、有監管、尊重市場及遵守商業遊戲規則的習慣。 中環人形容,神化可以去、殖民地化要移除,惟制度萬萬不能毀! 世界經濟論壇香港競爭力排名維持第七,環顧細分部份,基建單天保至尊,除此之外,金融市場發展跌了兩級、擠出全球三甲! 其他如公眾對政客信任程度下降一級、保障小股東一環連跌三級、企業管治有效程度急跌六級,跟年內大大小小一堆禾雀亂飛事件不謀而合。 有幸是,司法獨立能夠逆市上升一位至第四。 環顧近日,呢個梗頸四,是來之不易!!

嘉能可

圖片
繼上星期台灣,今日印度之後,自雷曼出事以來,全球合共減息多達超過610次,七年合共六百多次減息,七年之痕的今日,仍然流於討論寬鬆政策,央行政策收效與否, 答案不言之喻。 既然市場一方面認為寬鬆政策效用成疑,但另一方面市場卻仍以經濟為理由繼續糾纏於應否加息; 股市跌,賴加息! 經濟轉弱,賴可能加息! 區內走資,因為遲下會加息! 商品跌,以至嘉能可隨時出事,都錯在有可能加息!! 年初有來寶,近日再有嘉能可,商品由黃金變為糞土,同一時間,淡水河谷減息、美鋁要分拆業務減債、全球最大農作品商品商Cargill擬重組,將旗下四個商品對沖基金重整,以擴張變保本,難道仍要對商品大熊市矛以否認? 當嘉能可CDS抽升的同日,渣打CDS亦告上升,集商品及新興市場於一身,面對並無金融危機,而是花旗所指的增長危機。 以往幾年,資金氾濫有利槓桿,低息變相隱藏問題資產、問題貸款,但全球央行又要放水,又要收緊規舉,貸款需求弱、而貸款亦諸多監管限制,凡事總有盡頭一日,或者今年要來個大解脫吧! 有人形容,嘉能可為雷曼翻版。但如果更貼切的話,正如里昂認為,嘉能可是另一間98年時的長期投資管理LTCM,旗下管理及交易的資產,同樣不斷被市場造空,到一日形同真空。 嘉能可有幾大鑊? 簡單而言是,商品持續下跌造成減債前功盡廢,而如果商品繼續下跌,收入受影響的話,公司EQUITY股本價值將會被同一時間上升的債務蠶食。但重點並非在此。 按照高盛說法,嘉能可現時最大問題是要保著信貸評級,但從目前環球市場情況,該行認為只要商品再跌半成,其他匯價因素即將不變,嘉能可投資級別信貸評級隨時不保,即有可能觸發被提早CALL LOAN,又或者抵押品斬倉,甚至交易對手風險,到時就真正是火燒連環船,將恐慌蔓延。

撻訂

圖片
要打破現時樓市悶局,在在先要走出市場近年幾個約定俗成的假設及想法,辨論要有科學化,才能獲得科學化結論。 有幸,今日有線樓神胡國威,及交行末日博士羅家聰為整個樓市走向討論出了一分力。 撻訂等於睇淡樓市? 威哥戴上內窺鏡,否認有關謬誤。 首先,樓市升與跌,從來有鐽訂情況發生,故此撻訂與否跟樓價走勢並無直接關係,更何況目前撻訂為數仍然甚少。 更甚是,在威哥內窺鏡底下,近日市面充斥的新盤揵訂報道,其實存在跨大; 最少兩個記名例子,包括有技術因素、亦包括有計算上會方面有偏差所致,並非外界所繪畫的世界末日構圖。 基於一個懷疑,威翻查二百多份一手成交記錄,叫人欽敬,厭透了時下情緒式報道、搬紙過字內容、甚至是道聽途說內容,是日夕陽初露! 撻訂等於樓市世界末日假說被推翻,至於加息等於樓市要跌的討論框框,同日亦被羅家聰一篇文章否定。 羅家聰沒有結論,只有數據,將由1971年至今美息及本港樓價走勢關係併為一圖,原來美息升,本港樓價是不跌反升。 換言之,市面上包括陳德霖、包括瑞銀,試圖用加息作為樓價必然下跌恐嚇,早就犯上立論基礎有誤的基本錯誤。 加息不等於樓價要跌,同樣不加息亦不等於樓價不跌。 名義利率之外,還有實質利率因素,金管局季度早於1999年一篇文章亦提及,實際利率才是資產價格上升催化,而事實上,名義利率不升,實質利率不代表一承不變,關鍵在於通脹,及未來通脹預期,香港實質利率到底在現時負數水平,走向是再跌,抑或回升,取決於不是聯儲局,而是本港通脹情況。 或白一點,經濟才是主導樓市最大因素。 樓市是否泡沬?呢一點有吊詭。 用博士KC定義,樓價比入息,一層細價樓相當於家庭入息二十一年總和,樓價無疑泡沬得肥肥白白,比九七年更更泡。 但如果按負擔指數衡量,現水平大概為44.4%,花旗計算過,即使按揭利率升至7%,負擔比率仍然比97年的87%低,大纜都扯唔埋。 市場有其自然定津,資產市場起與跌,建基於基本面及市場預期,繼續糾纏於賣地成交、二手樓價、耶媽決定,迷惘框框牢不可破,市場既沒有一個客觀而又科學的討論,市場走勢豈能有正常的一日?

知音

圖片
主席強勢訪美,惟美方擺出一副你強我更強態度,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日日夾攻,今日還詳細技露中國軍入電瞄入侵倆。 一眾IT界巨頭為首商界成為習主席首站見面對象,外界形容,中國希望用訂單令商界巨服,尤其網絡入侵問題上,曲線要矽谷IT大佬調轉要向中國說好話,誰不知,暫時最大訂單居然為波音飛機。 朱仔叻仔,普通話跟主席交流,令習近平異常歡喜,如獲知音,但更歡喜可能是朱仔,你全國人民無緣臉書,卻因為美國之前,國家首腦卻不斷訪過臉書"XI'S US Visit"傳遞資訊,Facebook識時務,遠勝谷歌!! 主席強調中國經濟好,企業有前景,希望再憑一批隨團內地商家、企業代表,替其軟實力外交,幫一把口。 萬料不到,馬氏化騰及馬雲,一邊隨團訪美,一邊替主席開路,一位卻任由公司股價下跌,任由員工減持,一位則以身作側,外訪期間不忘套現,年內第三季減持,代表團實在萬密一疏,美中不足,下回似乎要派中證監在旁監督!!! 股市幾乎是壽終正寢,我國要引資,要減慢資金外流,種種跡象,開放繼續,但由債市造成,熊貓債破天荒批准匯豐、中行在港子公司發行,並盛傳資金調配不限,「賓卡」形容,實為近月以來資本市場最大突破。 經濟問題影響股市,資金問題亦令樓市表現未有一如預期精彩,金九、銀十,今年退而求其,只能大炒戲院票房。 內地股市從高位下跌三成左右,但債券市場不跌反升,聰明券商,東家唔打、打西家,另起爐灶,不推股票,近日力推定息回報產品,高息作為招徠。 難道,危機過後,往往是製造另一個危機,理財產品復辟,是好是壞,是需關注!

糾纏

圖片
信邪? 由Markit篇制的中國PMI,近兩次每一次贊助轉手,均標誌中國經濟新一階段下移。 零九年打後,由里昂轉為匯豐,中國步入四萬億後遺症,經濟結構出現嚴重問題,而到今年財新接手匯豐贊助,經濟更步入結構惡化主導的結構增長下移,今日初值47,有誰保證會見底? 財新中國PMI震驚全球,皆因細份指標,無一個可以見人! 新訂單部份跌.至46、出口訂單跌0.8至45.8,招聘跌0.2至6.5,全線屬於09年初以來低位,形同經濟打回原形,刺激政策作用消失於無形。 大數PMI初值47,很差,更不要忘記,由2010至2014年,九月數字平均要較八月升0.3,今日卻一反慣例,反而要跌0.3,難怪市場第一個反應是先沽中資股、再沽離岸人仔,繼而下注今年必定不加息。 市場會糾纏於產出、新訂單、出口訂單部份,但遺忘製成品存貨分類數字,這數字亦是唯一上升的細分部份,九月初值一升就有,到52.8,為有記錄以來第二多。 代表咩?企業製成品已經出現積壓,出現積壓原因是需求疲弱,需求疲弱及存貨囤積,意味內地中小企要再次進入去庫存期,進一步限制增長動力,及減弱潛在刺激政策作用。 摩通、野村開始放風,擔心第三季增長預測要降。口痕友指,與其糾纏股市熔斷機制詳情,倒不與盡快為經濟下行引入熔斷,事到與今,唯有可想,正如法巴提及,也許要比四萬億更大力度的財政政策了。 形勢使然,發改委首要工作,已由規劃經濟,改為不斷重複七字可以保。 內地宣傳部工作,亦由指令單位不能唱淡股市,改為官民合一捧經濟。 媒體有載,當局已經下達,傳媒需要認真正確處理經濟數字報道,發放經濟前景光亮的一面,其實倒不如勒令財新,要求MARKIT停止向外發佈數字吧!!

交鋒

圖片
主席訪美,備受觸目程度猶比1979鄧小平訪美。 習、奧兩大巨頭交鋒,表面一切安好,背後如常刀光劍影,而華爾街日報則被選為兩國博奕大會的指定平台。 市場大炒內地科技巨企訂單進帳,華爾街日報話你知,我國注定空手而回! 禮貌上的訂單、合作,更實際是稍後美方醞釀大制裁。 呢邊你再推市場開放,拉籠歐思邦拔刀相助,當其和音; 另一邊,西報連陳皮舊事摩根大通亦舊事重提,到底要攻你小加、抑或挫你訪美銳氣?? 眼見於博奕平台被步步進逼,主席索性借你平台,還他公道,無意取代美國,但中國經濟如巨輪,曲線叫你不應敏感,但亦不能低估,開弓沒有回頭箭,既可以比喻經濟改革,但亦有更多背後含意。 習近平出訪,有評論形容為強勢領導,但弱勢經濟,市場信任程度幾近跌至谷底,有趣是,正當市場共識中國實際增長只有5%之際,鬼子佬忽然變身好友,提醒大家,經濟並不是這麼差‧ 首先,博奕平台大報專欄提到,市場既不應對內地經濟樂觀,亦不能忽略內地增長有條件可以超越七,皆因以服務業、投資、研發等部份計算在內,單去年計,內地國民生產總值會由十萬億,上調至11.5萬億。 而彭博就選出四大另類指數,克強指數不上榜,但無論百度中小企指數、阿里巴巴購物指數、銀聯卡指數、以及彭博酒店指數,均出現同一結論:九月情況已有改善! 經濟繼續強,是否意味一如人民日報所言:誠哥最終有遺憾? 改革、經濟強、市場開放,內地近乎重覆舊調,那管是出自國家智囊,抑或國家主席口中,信任問題、軟實力欠奉,形同內地只能硬銷、不能軟銷,中國對外除大灑金錢之外,最近又再重推孔教學說‧

批鬥

一星期內多處被內地媒體針對撤資、非旦無平息跡象,今日事件更見升級,由之前的新華社智庫,到今日居然出動到人民日報,雖然文章「貌似溫和」,但中環人評語係「暗藏殺機」! 「斯人已去,不必挽留」,人民日報認為,應理性看待李嘉誠近年在資本市場的連番舉動,指資本只要遵守法治,只要在法治框架內,資本享有來去自由的權利。更稱不必要「自降身份去挽留」。 表面話唔應該作「道德綁架」,但好一句「一個商人的撤離能影響基本面嗎?讓今天的離開成爲明天的遺憾」,以人民日報官媒之中官媒身分,其實變相已將超人打成撤資賣國分子,身分亦降級成為「一屆商人」。 其實要官媒數出近期超人撤資案例,恐怕大部分都嚨唖口無言,最多搬出年初長和重組遷冊百慕達,但事件都經過左大半年,點解而家先至提出來「批鬥」? 當然事件可以有好多陰謀論、似江習派之爭,首富同特首公開不和等等,但深層原因肯定是來自本身不足! 經濟上捧打「撤資巨企」、政治上就亂扣「去中國化」帽子,中環人心水情,官媒獲中央肯首,可以不留情面批評首富,顯然並非意氣之爭,而是真正著急。 急的、不是對李嘉誠,而是對整個經濟環境判斷,需要用首富去「祭旗」。 由救經濟到救市,中央今年來部署愈救愈失方寸,而且愈來愈失外資信心。大行之中既「反叛分子」巴克萊,先是上周質疑中國經濟數字假,最新又提出中國金融風險論,引述基金調查,近四成人認為中國經濟未來一年繼續轉差,呢個時候,阿爺豈容胡亂唱淡? 正如操盤手黃國英所言,而家可以走得到、總好過走唔到個批,否剛最終就好似中資券商下場-- 「為國捐驅」! 有留意今日霍大班今日罕有接受金融時報訪問,雖然內容是為O2及3合併護航,但文章一開首就提到,霍大班是跟隨「LKS School」金科玉律:順境時保守、逆境要堅強;不畏懼、要誠實。最重要、係唔好充「大頭鬼」! 霍大班更話,自己能夠迎戰巨人,咁你信唔信係另有所指?

鴿性

圖片
每次地皮截標、每星期二手樓成交,總會有人著迷,如獲至寶。 但狂熱過後,咁又點? 上述兩大因素,對現今樓市影響有幾大呢?黃埔即使零成交,係咪等於叫價低兩成,業主又會肯? 鄉郊地曾幾何時作價遜預期,樓市向上依然。 更何況,近年潛在土地買家多了一批久休復出港企、及新晉國家紅色發展商,好聽一點,出價進取,難聽一點,係唔知價!! 你信誠哥抑或保利? 耶倫面有難色,事到如今,主導權一手奉上比華爾街,大家信耶倫十月加息!? 等如相信豬都會有爬樹一日!! 到底係眾望所歸,定係意料之外? 被認為係近幾年最重要一次FOMC會議,可以咁講,唔加息多少都已經係市場預期之內,但耶倫記者會對答「鴿性」之強烈,就令市場大出意外。 特別係講到近期環球市場波動,以至搬出內地經濟風險、可以話係歷任主席之中少見! 被認為係聯儲局「喉舌」,華爾街日報就搬出以耶媽穩陣性格作為解說。話耶倫就算搭飛機、都會提早幾個鐘去機場;預備重要演說、更要幾個星期前計作預備! 結論就係耶媽不論作為領袖或個人,都係希望迴避風險。 但正正作為一個領袖,唔係就要因應有限資訊,作出既審慎、又果斷既決定?凡事都要百分百肯定,其實即係咩都唔使做! 所以華爾街大行普遍預期,12月才開始加息、利率期貨更顯示,明年一月加息機會率,只是剛高於一半 隨著耶媽釋放善意,及聯儲局內一男子預測負利率,劈價、撻訂等標題,似乎將由買家追價、業主封盤等取而代之。 無他,過去幾年拜八十八層高及一眾高官洗腦教育,加息才等於樓市要跌,已牢記在市民瞄中,現在,不加息固然可理解為樓價升?! 陳德霖強調,年內仍然會加息,買樓要小心,但現實係結餘氾濫,花旗大國即使加兩、三次利息,香江小島實在毋須跟隨,作為特區央行行長,要用利率再教育市民, 作為風險警示的話,不如教大家咩係實質利率啦? 估樓價升,不合常理,估樓價跌,就成為主導。 想脫穎而出,市場推廣學核心之一:要夠激!!! 瑞銀就預期,樓價要跌兩成半至三成,人人轉載,皆因夠爆! 瑞銀估算、係由而家至2017年底的兩年零三個月內樓價表現,而逐年計的話: 今年估跌半成,明年估跌一至一成半,後年預測半成至一成,加埋正好是30%! 瑞士邦預測,其實同市面睇齊。佢地同時強調,樓價跌雖然係共識,觸發樓價跌,未必是利息,而嚟自經濟,呢點或者更需要注視。

收穫期

圖片
美國暫緩加息,對樓市未必係好消息! 反映美國經濟、並非一如預期咁好景,根本加唔落手! 實際代入香港,業主繼續享受低息供樓先! 但係近期一、二手樓市表現出樓價已經見頂、反映八月尾市況嘅樓價指數破頂,但美國唔加息,預期會令市況更加觀望。 整體指數按周上升0.11%,創出歷史新高,但全球股市大跌、豪宅樓價率先回軟,大型單位指數按周下跌0.38%。 現實係新盤連環撻訂,有二手樓業主更蝕過千萬賣樓,指標樓盤成交冰封,樓市轉吹淡風。 瑞銀加入唱淡、預測到2017年底,住宅樓價跌25%至30%,在最差的「黑天」情況下,更可能急跌56%!! 理由「耳熟能詳」:是本地經濟轉差、包括流動性下降,就業市場惡化,通脹、港元強勢和加息,將觸發樓價漫長下跌周期。 有別於97、98年、樓價一年內大跌53%,瑞銀預測今次跌市,並非由一次性金融危機觸發,調整會是逐步而漫長。 中原地產創辦人施永青就話,樓市危機爆發前、難以評論各種預測,只提醒現時是「收穫期」、不是「播種期」,他自己已經身先士卒,不斷出貨。 施老闆特別提醒,現時放盤的很多是用家,都是一家大小住在裏面,到時賣不出便不賣! 呢一刻,施永青仍然維持全年樓市向上、下半年升幅較上半年慢的預測,但提醒在政府「辣招」下,投資客已絕跡,用家一般會對市況轉勢反應較慢。 9月唔加息、各界都展望,10月、或者12月象徵式都要加。 至於香港業主、有冇可能繼續享受低息供樓期? 業界相信,可以唔駛太擔心,因為香港加息速度、同幅度,都會滯後於美國。 根據主流拆息計劃、目前實際按揭息口大約1.96厘,連續14個月處於2厘以下超低水平。 主因係市場資金相當充裕、九月中銀行體系結餘衝上3300幾億港元嘅歷史高位,而港元貸存比率78%創出接近五年新低,兩項數據都反映,資金成本欠缺上升壓力。 計及通脹率今年3-4%、香港由2010年至今一直處於負按息利率。 仲係按揭史上最長紀錄,現時實質按息仍處於大約負1.5%,負按揭利率時期持續達6年,形成民買磚頭保值嘅現象。 由於按息異常偏低、所以暫時供樓負擔比率仍然低企。 但係官方數字、財爺就傾向用家庭入息中位數去計,得出一般市民供樓要用57%收入去供樓,如果加息3厘不得了,供款負擔會標升上74%咁高! 目前普遍預期美國加息周期會偏慢,去到2017年

接力

耶倫作為女流之輩,應付除白鴿派力量,華爾街大戶威嚇之外,更重要是先克服自我內心爭扎。 伯南克擺明並非硬漢子,被市場騎劫多年,做其華爾街黃大仙,一年又一年的拖,導致現在儘管是二十五點子、或十點子上調,耶倫隨時墜入伯南克陷阱,每一個決定都隨時會大錯鑄成。 伯老當日是窮教授,當上大局長,時代雜誌當年冊封成風雲人物,一度打造成清廉局長形象。 伯南克當日以印鈔成名,如何退市成為他退任後剩餘價值,私募基金睇中呢點,伯老簡單當兩個顧問,俾幾個talk,現在薪酬已超越聯儲局一年總和。 聰明如耶媽,前任標記是印錢、前前任及前前前任就是近代美國經濟繁榮及對抗通脹的代表人物,做女人,當然深明私己錢的重要,必會為自己度身訂做他日糧草,退市、加息絕對是耶女士千秋萬世之作! 美國退市,全球真的會如外界想像般世界末日嗎? 一雞死、一雞嗚,美國停印,其它央行還是陸續有來。 再者,央行作為向金融機構輸送利益的人水喉的話,我國財富效應威力及直接程度,可匹敵歐、美、日。 因中國之名,商品國一度盛極一時,現在我國經濟下行,但改變不到富豪、巨企海外臘物,宗數未減,金額上升,商務部是日強調,要留意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完全是對的。 錢無人嫌多,但最近,美、加、澳、紐已出現大媽、巨龍資金消化不良現象,紛紛落閘。 而新西蘭為例,近日更以不符合國家利益為理由,否決上海一間公司收購一萬三千多公頃牧場計劃,而該公司已先後在奇異國手持二十九個牧場項目。 同一時間,袋鼠島巡視升級,合共五百多項包括住宅在內的物業交易,由聯邦政府審查,研究有否違反規定。 一旦抵觸外資投資法規,五百項,總值十億澳元物業,大部份是中資持有的物業,有可能全數要交易還原。 華爾街對加息形容至世界末日,但現實世界,耶媽及大媽兩者是互相接力。

再見艷陽

股票令人著迷之處,在於未到最後一刻未知生與死。 兩個多星期前,全世界認定,香江未見萬八、淡友心不死之際,恒指旋即重上過二萬二! 而正當大戶三千嫌貴,場外配資拆倉弄得天昏地暗,A股又爆6%! 習主席說過,市場回穩,隨即央改,既然央改已公佈,換句說話,中南海已將股市正式定性為調整後雨過天青,回穩一段後,再見艷陽。 波係圓,市場亦咩都有可能發生。中環人開盤,A股今年餘下時間最大意外,可能有兩點: 一,一如內地官網上周報道,摩指入得較預期早 二,深港通以為不會通,其實最終年內通關。 股市搖擺不定,有如醉酒鬧事。 股評人,分析員日日有如高考過關。勝者為王,估中為神。 睇Kenny,你可以學做人,好淡兩派永無特失、 睇黃師傅,你會學曉高瞻遠曯,小心拆局、 而沈大師的豪邁,讓你走出傳統分析框框; 比分析員,股評人,現市況底下,理財顧問,財富管理策略師稱得上是全世界最困難差事之一,角色一樣,職責清一色建議買野,升市叫你買多的,而跌市期間就叫你睇長線。 人民幣跌,你提客戶長遠會升值,港股基金負回報,你又提客戶拉勻十年計贏通脹,年年做推介建議,年年話睇好,難怪打工仔會對強積金恨之入骨。 外國早有統計,若計算收費因素在內,由理財顧問,財富管理員打理的組合,平均一半是跑輸。 經歷殊不平凡的夏季,昂然踏入落葉之秋,投資者睇咩都係假,最重要乃信自己。

憶良將

圖片
國際投資者原本有句口頭蟬:只要有Janet,就會有Tina,Janet跟Tina永遠走在一起,志死不渝。 Janet固然代表耶倫,而Tina,則為This is no alternative(to stock)的簡稱,市場一直想,Auntie Janet只要永無止境拖延加息,Tina姐姐永不離她而去,無一項資產可以匹敵股票。 但據最新一項調查,Janet及Tina多年來密切關係,已告瓦解,Auntie依舊在,姐姐卻消失了無形。 美林九月份基金經理調查中,預期聯儲局本月加息佔比由四成八,降至兩成半,寬鬆依舊在,但Tina卻被Cash取而代之,皆因同期有意減鎊股票基金比重,升至2008年最高,而基金持現金佔組合比例,就升至5.5%的雷曼出事以來最高。 Janet及Tina的決裂,投資者形容,是Uncle Xi介入所致。 習近平改革及托經濟造法,未能贏取市場信心,反而悲觀加劇。 美林問的一班「芬佬」,七成半認定中國及新興市場為全球最大風險,同一時間巴克萊訪問七百多名投資者,四成視中國為全球頭號不明朗因素。 因為Uncle Xi的出現,近日越多意見認為,Auntie Jane好應該不加息,要留住Tina,但亦有高人勸婆婆死心,既然人已變,倒不如瀟灑加一次,還市場一個明朗環境。 的確,中國經濟問題為全球經濟帶來不確定,但責任不在Auntie Janet,錯的是,市場從來未有對中國經濟建立信心,而到近日更跌至近乎零分。 看看巴克萊,問七百多名投資者,不足七十相信中國實際增長等如或高於7%,美林更誇,認為到2018年,內地增長會低於5%,比重由一個月前的34%,急升至超過60%。 「聞鼓響、憶良將」,懷舊熱大環境下,我國亦不例外,彭博報稱,早前北載河會議前後,當局誠意向前總理朱鎔基求法寶,問意見,為的是經濟更好,央改更順。 中環人指,朱總當年大刀闊斧,一度被千夫所指,最後卻引證處理經濟問題,先苦才後甜的自然定律。 但環顧目前,內地只想嘗甜味,不許有點苦,政策亦可讚,不能彈,股市容不上沽家,實體市場忍不掉超人賣物業,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的不信心或誤解,是不無原因的。

倒退的央改

圖片
央改仍在,但已失色。 中環觀察家直言,撇除千言萬語背後,口號式內容的虛浮,稍為將市場定義及功能,近兩年內的變化做做比較,難怪市場中人形容,央改夢仍在,但應有的央改夢或已醉。 二十二個月前的十八大深化改革文本,當時當局將市場介定為要為資源配置起更大作用、政府角色要淡化,而央改就是市場化改革的一部份,性質是輔助。 反觀今日指導意見,主次身份對調,市場已經重新被定性為服務央改,市場再談不上完善資源分配,而再次淪為服待央企抽水。 華爾街日報鮮有的佳作,文章詳細交待2013年11月深化改革後央改牽涉的利益周旋,最後國資委為保權力,淡馬鍚模式不能提、習主席為重溫當日上海主政美夢,央改最後原來是習主席複制當日上汽集團成功故事的工具。 按時序再重溫,十八大後當局對市場主導,化繁為簡的央改其實有過認真: 2013年十一月黨中央頒佈內容後,十二月份上海隨即表明要做大改革、 14年2月,中石化率先出售被視為大肥肉的下游業務、期間貴州出台三年三改大計,未幾再來一次中信重組、 可惜,自去年3月打後,央改已屆空中樓閣,純粹揣測的話,或因中石化賣下游業務牽連大波所致、 二十個月內,股市養活一班央改狂熱份子,股價升,任何央改即使明知效益不大亦被其合理化。 隨著國務院七紙文件,有人會死心,有人仍然繼續天真。 如果當日市場化效率、資源分配完善、提升企業效率及公平競爭目標仍然存在的話,今日嚷著目標要做大做強央企就是開倒車; 如果混合所有制,引入民資是目標,以今日市況,嚴防國有資產流失再繼續掛上口中,固祭是自我設定枷鎖。 而引入新資金,卻集字不提混合經營,形同要民間夾錢請客,卻無點菜權力,恐怕,浪漫總有觸及底線的一日。 發改委強調,央改指導意見奠下政企分家基礎,但指導意見基本原則第一項卻已表明,堅持公有制主導,國有經濟仍然主導,經在濟增長目標牢不可破前題下,央改後的央企怎可能會擺脫國家經濟機器目標? 中環人口痕友認為,若將央改作為股市催化最後燈泡看待的話,中央今日形同換燈泡,但火數已降,所以1+N,N既可等於繼續無窮幻想,亦可簡單理解為N年以後的事。 白一點,有誠意的央改犯不著要大鑼大鼓,具備企業提升旌品及服務的熱誠,及提升股東回報的心才是關鍵,無需要理會到底是央、是民。 可是,內地企業從來是圈錢行先,提升自我,服務小股東一直誠意欠奉。

大驚小怪

圖片
近日全球最有影響力央行行長:耶倫、 近期全球最被誤解央行行長:周小川、 長期全球最高薪央行行長:....陳德霖 「賓架」嘆息,上述三個例子證明,做到野、有影響力,同薪酬回報並不構成直接關係。 或者經過昨日血洗離岸事件後,「賓卡」心有不甘、而碰上陳德霖忽然一派胡言,更氣上心頭。 陳霖德對有關人行跨境干預,回應是市場不應大驚小怪,央行干預實屬正常。 或者為合理化人行干預,陳德霖竟自聯匯1983年成立以來,首次將港元與美元掛鈎亦定性為干預!!! 彭勵治絕對可以激番生!!! 中環人承認,央行干預匯市不能大驚小怪,但陳德霖不理解市場關注,才應大驚小怪,中環人指,市場突然絕非人仔被隔岸干預,而是當中涉及政策可閱讀問題,包括資本帳開放、在岸、離岸關係等等,對本港定位至為關鍵。 陳德霖又指,七月份數字顯示,人民幣資金池未有影響。 當然啦!!人民幣八月才貶值,八月情況就以數字未有為理由拒絕作答,但係人都知,八月人仔無論零售及企業存款均外流,資金池豈會不受影響? 官方仍然未有就血洗離岸事件表態及回應,誠然,以干預離岸市場從而撃退淡友根源是固中操作核心動機,但事隔二十四小時,淡友展示卻是前所未有團結,摩通講得好,撇除行動背後,兩個字可以作結..混亂!!

動粗

圖片
踏入下午三點半左右,中環交易檯交易員大叫: 「賴志文一出,周小川動粗」。 短短一句叫得齊心,不分你我、不分國藉!! 今日三點半對銀行界來說,是個既重大,又震憾時刻;皆因離岸人民幣短短不足一句鐘,連創多項幾錄;包括奪得歷來單日最大升幅大獎、歷來單日最大波動冠軍、歷來單日離岸、在岸價差收窄優異獎、以及歷來單日走勢最大疑問終極大獎。 離岸人民幣開報6.46,期後低見6.48左右,下午異動,之後一觸試穿6.4,半個交易日左右,大升九百多點子,創自推出離岸價以來、有紀錄最大單日升幅。而跟在岸市場差價,由初段九百點子,一度收窄至百多點子。 某大「賓卡」證實,有人做過野,並將下午一幕重演,話說,來自中資銀行操盤手,午市過後突然異動,上下其手,先沽現貨CNH,即沽現貨美元買人仔,同一時間又沽遠期CNH,「賓卡」形容,中資行動機不詳,但金額異常。 對於CNH出現面世以來最大走勢疑團;有交易員提出幾個選擇題答案,以供參考: A:有企業要應付人民幣頭寸需求,中資銀行代客操作、 B:市場相信亞視新股東投資一百億,會刺激人民幣需求、 C:滬港通淨買入回升,有鬼子佬儲人民幣,部署撈底股票、 D:人民銀行透過中資行代勞,變相跨境干預,推升離岸價從而減少貶值預期及相關沽壓。 交易員無提供答案,僅附帶一句,按近日市場情景,市場氣氛及預期,你懂的!!!! 如果「我懂的」答案代表D的話,大概是人行首次定向跨境干預、又如果答案是D的話,大家亦終於明白,交易員大叫﹏賴志文一出,周小川動粗背景來源了。 D餐的跑出,意味內地當局仍然相當在意市場對人民幣眨值預期有增無減,導致資金外流,儲備再減,大和賴志文7,5預言,同意及準確與否一回事,核心重點是由他道出,內地政策矛盾不旦未能揮走,而且是與日俱增。 儲備減少觸動內地神經,小川近日改行古惑,先落閘,再停止在離市場干預,目的是減少儲備消耗,但由於離岸價差仍然太大,逼令他亦要先下手為強。 按此推斷,若內地同時再次介意股票下跌,似乎下回合,肖老哥或會、或極會效法川長將H股一併干預吧!! Yeah!!

追落後

圖片
We are Hong Kong!!! 連升兩日,累積上升最少千六點,敢肯定,香港投資者比內地為之理性,絕不會斷言新牛市重臨吧。 黃師傅神乎奇技,港股承他貴言,一聲令下,止跌並大升。按黃師傅觀察,大市之彈在於超賣、背馳,更重要近日收貨格局明顯,隨時夾死淡友無朋友。 大升市乃建基於嚴重超賣,情緒構成的鐘擺效應,爆炸力從來引人入勝,連續兩日了!! 可喜並非上升,已是終於可以擺脫內地帶動港股上升的慣性命題表述,上證升幅不足2%之際,國指升幅6%,同一批股份,跑贏十條街,滬港股升市大喜日子卻淨賣出近28億,值得反思!! 或者,香港今日注定不經不覺行其大運,輸三球,追兩球、四次中柱,中楣成保不守,深港通延後的另一面,某程度上體現經歷四月至今大洗禮,香港制度依然,內地則大開倒車也。 如果股市七月大股災至今,市場若如小川行長所指爆破調整已近完成的話,九月在在意味中國股市踏入後股災時期,災後,市場人認為重建形象至為重要,但內地一貫造法,則極可能是先秋後算帳,再災後重建吧。 代表人行市場派李稻葵近期已頻頻開火,三言兩語道盡問題在所,監管機構全數有責,高槓桿、無盈利、做假數,無制衡,李兄將股市比喻為球賽,其實由始至終,呢場波一直閉門作賽,閉門造車,甚至有球證落場之嫌。 實業及概念之分例子之一、固然是長和及阿里巴巴之別,大震盪後,前者跑贏,後者老早穿招股價,環球時報年初呼籲效法馬雲,事後回想,更為諷刺。 先有傅成玉,後有王建宙,發炮狂攻市場只為股價表現而談央改,從來沒有細心鑽研央改核心,更大意義是營運提升,先金錢,後效率這一套,為過去十二至十八個月股份表現部份帶入無人之境。 但事情發展至今,連老幹部、前老總亦有微言,李稻葵、傅成玉、王建宙、以至樊綱等一批聲音,仍然標認著內地市場提升希望仍在。 環球市場刀光劍影依舊,那有多少市場仍然由純基本因素定奪其中,今年里昂論壇由施諾登主講,絕對是具備智慧的決定。

為錢成親

圖片
由股價反應,已大概估到,市場對小超人今次主導的交易,到底有何評價。 合併消息刺激長建股價,早段一度抽升10%,但不用一小時升幅已經大幅收窄,收市升幅不及三元,連每股特息5元升幅,也沾不上。 對於長和系過去出手、總是十拿九穩,但今次市場意外不比面,券商更罕見大合奏,不認同是三贏方案、更呼籲長建修訂作價。 最進取要數大及里昂,前者稱長建及電能建議合併,不能與長和合併相題並論,因為長建及電能重疊太大、合併不能構成額外增值。 更指若果由2001年開始計,今次長建提出1.04的換股比例,幾乎屬於過去十四年最低比率,認為有空間上調換股比例至1.15-1.2。 里昂更直指、長建合併電能,是為錢而成親! 借用股神巴菲特一句、諷刺今次合併,不是壞主意就是瘋狂,背後談不上有協同效益,唯一最大拉動力是電能持有的700多億現金,即明搵電能股東著數,堅信以每股資產值計算,今次換股比例應有1.16。 里昂不忘提醒大家、去年初分拆港燈時公佈過,套現所得若果兩年內無收購用途,會用作派息,即是合併除消,小股東未必有損失。 值得注意,今次交易與年初長和合併不同,當時是仍然老豆親身上陣,但今次小超人不單獨擔大旗,連第二把手,電能主席霍建寧、更無出席記者會,全場無跡影。 早前長和合併,李嘉誠深明與主要股東溝通重要,更與少數股東商討、爭取他們支持方案,最終和黃股東雖有意見,亦選擇支持合併。 但今次李澤鉅並無咁做,由於只要有一成的電能獨立股東反對,今次合併就做不成,所以市場寧願選擇有折讓。 事關早在三月的電能股東會、購入長建債券的議案,就正正被獨立股東反對,令到交易有五成反對票數,令交易告吹!

周行長的豬隊友

圖片
到底應該讚內地當局老實,抑或愚昧? 軍演過後,一切回復正常之際,我國派出周小川壓陣,透過二十四集團會議,派其定心丸; 幣值已回穩、增長無問題、改革會繼續、更重要是股市爆破已屆尾聲。 憑小川行長國際間軟實力,本應收效可期,誰不知中證監答問形式發稿,原意要撫平市場憂慮,奈何又自暴其短。 中證監稱,市場不穩定,當局會對應,是常識、 中證監說改革會持續、並從國際經驗學習,是客套、 中證監企圖數字引證,強調市場穩定性強,證據之一是上證市盈率已由23,降至15.6倍,卻是好心卻做了壞事。 15.6倍市盈率,未計潛在盈利預測下調,比恒指、國指,高一大截、比較調整後的區內水平,仍屬偏貴,用近16倍PE股市,同人講穩定? 難怪中環人笑言,豬一般的隊友,人行或有深切領會。 為撐而撐但碰上一險灰子,不局限於中證監,麥格理嘗試為內地憂慮降溫,亦被大戶質疑觀點。 首先,麥格理話,摩指中國指數預測PE跌至8.4倍,已反映硬著陸憂慮。 投資者先質疑,8.4倍仍未將潛在盈利預測下調計算在內、 二,中國硬著陸往續有限,指標欠奉,怎可能八點四倍就斷言屬於硬著陸估值? 如是者套用恒指PE,難道市場老早就認定香港硬著陸? 而事實上,幾年前有大行用不同假設,硬著陸出現其實等於內地股市PE只值5倍。 因應近期人民幣問題,麥格理又提出,人行回穩匯價明顯,貶值預期因而降溫。 唉,「賓卡」回應反指,既然人行由Day One強調人民幣要反映市場因素,環顧近期情況,越托匯價,市場越不相信匯價,貶值預期未有降溫,反而升溫,離岸市場表現已經充份反映出,人仔下跌預期已跟人行干預頻密程度成正比,麥格理將問題太簡單化了。 麥格理又強調,內地資金外流可控,而最大風險反而是1-1.5萬億美元利差交易拆倉。 麥格理無錯,但錯在該行未有一如其它同業,將套利交易涉及的資金,計算入潛在資金外流考慮因素,一旦將有關數字列入遺留與誤差分項計算在內,潛在1.5萬億美元全數拆倉,並以此定義為潛在資金外流的話,1-1.5萬億呢條數,已經超出法興計算內地可應付的潛在資金外流規模了。 G20公佈太客套,太表面,如果根據周小川發言,再看麻生太郎回應,表面是不滿反擊,實際日本是以過來人身份分享經驗: 你話股市泡沬處理已接近完成?麻生回應話,日本當年一太爆後,餘爆持續多次。 你小川話經

悲劇開端

市場及金融政策,一旦淪為政治工具、討價還價籌碼的話,今日眼前各項報價,其實可以好假,假的程度既可以超出實際應有跌幅、又或者,合理價值隨時比現水平更要為低。 各大投資銀行矛頭直指中國儲備降,儲備屬於新興市場最後防線,三萬多億美元儲備仍被大做文章,一句到底,利益猶關。 人民幣越有貶值預期,人民銀行越為干預,儲備就越會下跌,大行以此引申的話,儲備下跌問題不限於內地,整個區內早就因為幣值疲弱,用盡櫃桶底盤川承托。 全球央行坐擁約十二萬億美元儲備,德銀話,單單今年首季至年中幾個月內,已經蒸五千億美元,加息,美元強勢,儲備消耗未完,該行形容,全球已陷入Quantitative Tightening,用意明顯不過。 歐央行德拉吉提前暗示加碼印錢絕有可能,形容為派禮品,實在不明白歐洲情況,吉SIR被誤以為的所謂禮品,實為一個警號,甚至是悲劇的序幕。 首先,歐洲正正式式買債,時間不長,如今火速預留兩碼放水,理應理解為最新階段量寬提早宣告失敗。 其次,觀察家在分析吉SIR加碼印錢的同時,幾乎全數忽略難民問題。經濟學人形容貼切,如果歐債危機是歐元區為首歐洲共同體應對的首個挑戰的話,難民問題已經接力於無形,歐元區為首已由共用承擔債務,進一步引申至共同承擔難民,那還算得上向市場派禮品嗎? 三歲小童喪命一幅照片,實在叫人痛心,火車站難民一幕又一幕,簡單問一個問題,世界家下發生咩事? 德國承諾加建應付八十萬難民難民營,歐盟官員開始呼籲神根公約成員共同承擔,影響由近至遠,歐洲經濟負擔之外,牽涉是整個歐洲地區未來潛在穩定。 敘利亞為主的中東難民無路可走,做難民,或被斬頭?答案是生與死的選擇。 但對不少歐洲國家而言,潛在新移民構成是潛在社會不穩,巴黎、英國近年種種事件可見一班。 英國學者Louise Richardson 幾年前一部巨著,What  Terrorists Want:道出最簡單亦最現實狀況,貪富懸殊、社會不公,只會造就用極端手法的恐佈活動。 08至今,全球恐佈活動有增無減,深層次思考,越要美國耶媽再來一次,其實越自掘墳墓,市場中人仍然陶醉於自身利益之際,有否想過下一代?

逃亡

圖片
內地擺明一副資金大逃亡局格,簡單一個滬股通,連續四日淨賣出,規模已近八十億人民幣,個別國企以估值計,已經跌至海嘯價。 六、七倍PE,P-BOOK不足一倍股份彼彼皆是,唔明咩叫市場信心盡失,望望啦!! 風水輛流轉,港元猶如一個棄嬰,搖身升格,現在可愛程度力逼喬治小王子。 西報有記載,八一一以來用盡五萬美元每日上限兌換港紙的內地居民,較之前多七倍。 更甚是,探子回報,個別中小企已指令會計部,除一般營運頭寸以外,一「人」不留。 中小企或非散戶、羊群,簡單一個調查大概理解其調配背後,某大銀行八一一後向企業客戶查問,原來有為人民幣兌換風險對沖,佔比只有三成。 換句說話,更多公司會有類似早前999事件重演。 尋日話口未完,人行再露底牌,一舉一動突顯資金外流已響下警報;故意推高中間價、防風險為名,怕走資為實,種種限制已擴展至正常的遠期合約產品之上,包括中信在內多間銀行更按旨,凡兌匯一百萬或美元以上客戶,一概要總行審批。 內部更同時有黑名單傳閱,不禁要問,這是否走回等同國產外匯管制舊路? 令市場真正感到恐慌是到歐洲時段,到歐洲時段人民幣離岸價與在岸價差距,進一步拉闊至一千點子,反映人民幣要再貶值近2%。 消息引發進一步拆倉潮、大量企業將資金由人民幣轉移至港元,迫使金管局要再向市場注入港元。 計算內地資金外流,除新增外匯佔款變動外、外來直接投資、貿易經常帳、服務經常帳全部包括在內,高盛推算,自從八月十一日以來,內地走資規模可能已達二千億美元。 閣下會問,內地大拿拿三萬多億美元儲備,二千億屬等閒之事。 但唔該睇睇,按渣打計算,過往十五個月內,資金外流中國規模大概有五千億美元,換言之, 內地三星期內走資額已相等於一年零三年月總和的四成,小川哥當然要變身貓王!!! 高盛用慣常計算方式,再加入遺留與誤差一環,大概包括民間走資、或套戥套息資金的話,內地其實自從去年第二季起,不斷有錢走,截至今年第二季總和已達到八千億美金,若加入近日外流二千億左右,無左一萬億架!! 前債王拍檔「埃爾阿里安」說法中肯,按他見解,人民幣中期價改革是市場化一步,但忽略對市場了解及錯誤判斷市場,而去做一個市場化決定,到頭來是破壞市場。 走資加劇皆因貶值預期升溫而起,人行近日舉動為的是對抗貶值預期,單單這一點,再一次證明內地當局規劃綽綽有餘,但市場觸覺

緊縮日子

圖片
港匯強,陳德霖接錢,銀行體系結餘上升,似曾相識的市場運作,或者總會有一廂情願想法,稱聲資金偷步流入炒底。 「賓卡」呼籲,萬萬不要想壞腦袋。 陳德霖接錢,時光倒流的話,有如零七年底、零八年中,白頭任時代,充斥雷曼爆煲前後影子,錢到非旦沒有物色投資機會,反而是流動性因素及避險觸發,市場慣將港匯強、結餘上升,等於恒指very nice,在在有需要修正。 銀行界指,人仔貶值以來,拆倉盤一直未有停止,離岸人民幣兌港元好倉盤平盤不斷,兼且升值預期不再,導致資金重投港元。 同一時間,環球、尤其區內流動性趨緊,包括中銀、花旗在內多間銀行先後加入港元定息優惠計劃,現貨港元需求大增。 上周已經提及,流動性因素連帶遠期美電走至溢價,均屬於流動性趨緊,市場沽現貨電順帶的自然操作。 資金流入香港與否,結餘、貨幣基礎以外,有需要同時參考認可金融機構資產負債表,若金融機構外幣資產變動是正數的話,可以理解為有新錢到港,負數當然相反。 翻查金記最新貨幣統計數字,七月份認可金融機構外幣資產變動為負190億,六月更達到負1199億,換句說話,本港整體流動資金池,其實連續兩個月走資。 須要留意,按認可機構外幣資產數字變動反映,六月資金外流規模,正正是五月流入的總數,大時代夢碎,走資也許六月已經發生。 金融界口痕友形容,今日市場情況及發出訊號,比上星期來得更差,港股跌?算吧!! 最令業界深感不妙是,人行打倒昨日的我,強行將人民幣中間價大幅高開過百點子,逼離岸人仔淡友離場,負面訊息有二: 首先,人民幣三星期貨仔,似乎重新再釘緊美元; 其次,內地對資金外流警戒升溫; 的確,人行逆回購千五、又千五、又來降準,兼持續啟動SLO,MLF,資本市場人士懷疑,內地走資情況已觸及當局神經。 若據法興計算,貶值預期底下,人行靠干預對抗,頂盡彈藥是一萬億美元,但據報,八一一以來,當局干預涉及金額介乎一至二千億美記左右。 風光日子總有盡頭一日,澳門博彩數字走前於內地PMI最前線,勢估不到,濠江當局要啟動回歸以來首次緊縮開支日子。 到本港,零售品牌退租不絕於耳,C字頭之外,聞說多個名貴品牌已先後要求退租或減租,百麗更絕跡香港。 樓市? 剛性需求、低息環境,Yes! 但故事另一面是,本港樓價已經升至1.5倍Standard Deviation 水平,用前里昂大

八月狂想曲

圖片
未嘗過痛苦,豈會懂得珍惜滿足的感覺!?? 八月經歷股、匯巨震,恆指廿一個交易日蒸發三千點,四萬多億後,今日收市已叫人開懷歡暢。 至於A股,月內試過三、六、八巴仙單日跌市後,今日收市跌幅只有0.8%,只夠開香檳。 或者,凡事從好方向去想,繼六、七月份控制預期一課後,八月教訓我們要學會知足,凡事講求緣份,四月儘管勾起無數回憶,大牛市總會有緣再會吧! 強求只會換來痛苦,套用內地情況似乎更為貼切,若非強谷股市,豈會災難收場、若非在不適當時間,硬要人民幣闖關,怎會造成政策大缺失。 叫人遺憾是,中證監近兩個月托市運動,成效未見,混亂明顯。當中國家隊是否繼續操作,至今仍然是個大迷。 拆局當日老早提到,由券商充當御貓,只會造成利益輸送,更甚是,入市至今中國隊最少帳面輸錢四成,老肖叫券商向中證金進貢,似輸血過於為再次入市鋪路。 而翻查記錄,中證監對上一次提及國家隊入市,是七月二十七日了。 中環人認為,事到如今,中證監在市場毫無誠信可言,與其再糾纏托市,倒不如要來個大換血。 肖哥越托越跌,川爺亦墜入中國式"Impossible Trinity.";皆因周小川行動引證,央行在匯率、利率目標及維持資本帳兌換自由三大方向上,從來只可以三揀二。 八一一至今,人行以市場化為由,變相貶值,結果資金外流遠超預期,別無它選之下,人行或正如瑞銀汪濤預言,會反手不斷透過干預令人民幣升值,從而減慢資金外流。 「賓卡」指,八一一事件構成的災難影響,其實不下於股災,據報,台灣大批中小企因為人民幣相關衍生對沖產品TRF虧損嚴重,部份醞釀集體訴訟問罪銀行,本港亦聞說,有銀行因應近日經濟形勢提早CALL LOAN,這個夏天真太冷!! 災難性市場發展,卻同時造就八月狂想曲誕生,導演由黑澤明改為一眾市場大戶,因為跌市,QE4越想越激烈。 包括花旗,德銀在內大行,最近提出Quantitative Tightening現象,包括中國由以往持續增持美債推低利率,一百八十度轉為減美債,托匯率,從而導致美債抽高,要抵消影響,唯有QE4!!

The Great Fall

圖片
The Great Fall of China!! 經濟學人一個月內,兩度以中國作為封面,我國近期於全球市場影響力可想而知。 有別於美國媒體,對於近期全球市場震盪,經濟學人並無大罵中國的不是,反而強調,中國並無出現危機,但由七月至今發生種種事情彰顯,中國由指令式經濟過渡至市場經濟能力卻面臨前所未有考驗。 的確,入市顯示中國經不起市場波動洗禮、口口聲聲要央企提升效率,卻擔心面對競爭及下崗工人大增,是本質上矛盾。 人民幣貶值未幾,又怕人民幣貶值引發資金外流,因而重新干預,甚至定下不得跌越6.5關口,重回干預舊路,又是精神分裂格局。 有幸,中國股市仍然屬於可管、可控的市場,一切盡在掌推中前題下,上證話咁快重上三千二。 中國構成的震盪,對中國金融市場影響在在有限,但傳導,擴散之廣: 以資金流為例,因為一聽中國觸發避免,二百八十億美元資金流出股票市場,金額破記錄,債市四星期走資123億美元,區內走資年半以來最多。 震盪日子總有盡頭一日,美股下跌觸及價值浮現,軍演逼近,營造氣氛維穩至尚,你懂的!! 當前要了解市場已非正常框架可以分析,觀察家稱,如果信金融市場屬於討價還價工具的話,阿爺周初巨震觸發環球跳水後,再傳出中國沽一千億美元美國國債後,巧合地,以彭博為首中國鷹派媒體,則一改近日對中國死咬不放,大罵不是的報道取材。 由批評,改為明撐,紐約時報更大呼中國股票抵買,實在叫人有趣。

老翻金融

圖片
內地咩都有假,咩都可以老翻。 假蘋果、假「勞」、一概太普通了。最新內地發現,深圳原來有間假高盛。 中國老翻高盛名為:Goldman Sachs (Shenzhen) Financial Leasing,中文名同樣為高盛,記者致電該深圳公司電話,「喂,點解你改個咁既名?」 對方答:「噢,純粹隨意改」, 問:「咁你同美國高盛有無關係呀?」, 答:「無,兩者無關,各有各做」 好野,隨意都可以改個高盛名,兼同金融有關。如假包換的真正高盛亦自嘆不如,皆因高盛現時並只以合營公司身份內地經營,名為高盛高華。 真高盛不能用高盛名字,老翻高盛卻深圳搞起金融租賃業務,話說,老翻版2013年成立,無人知佢地做咩,但老翻物身曝光,源於被查涉及洗黑錢。 高盛有假,內地Apple shop有假,早前更爆出,有聰明仔在內地某城市,成立假建行,提供汽車租賃業務。中國效率之快,創意之高,A股點可以值單位數PE咁便宜!!! A股今日終於升,有指數為證應該無假。 內地熱愛高盛,製造冒牌老翻,可以理解,A股如假包換的上升,背後歸功於Business insider報道,高盛仍然堅信a股年底前升幅可以有四成。 國泰君安話睇好,唔掂! 中金呼籲抄底,無反應! 李大宵話實升,「唔踩你」! 要由高盛出動方能心動,投資者對內地信任程度,可想而知!

烏紗不保?

拆局打探大行客戶對內地情況最新看法,原來鬼子佬近日已停止查詢有關內地可能出台的潛在刺激政策,又或A股底部有多低。 機構大戶問最多只有一條問題,中國最壞情況怎麼樣? 以往外圍風吹草動,內地被歸類為新興市場避風塘之首,市場信心盡失,現在地位已由印度印取代。 無論外媒及內地媒體均有報道,國家隊未算解散,但停止入市已是鐵一般事實。 正常邏輯意味內地當局認為股市構成系統風險極低,權衡成本及利益後,終止計劃專攻經濟。 但國家隊停止運作,更直接結論應理解為,中央最高層已經有結論,七月起的一場救市運動宣告失敗。 肖鋼、周小川、樓繼偉,托市運動以來,周、樓二人仍有媒體報道名字及引述言論,唯獨肖鋼幾近絕跡。 而一力主張強而有力救市的克強總理,有露面,但公開場合對股市隻字不提;早前A股跌逾8%,總理當日講話是3D打印機、近日人民幣貶值預期升溫,經濟憂慮加劇,總理一貫重複經濟有信心,不幸是,越有信心的言論已令市場越缺乏信心。 金融時報今日就大字標題指,救市失敗,總理隨時烏紗不保。 報道先引述時事評論員稱,內地奉行問責,中央因救市失敗而埋單尋代罪羔羊的話,李總理危危乎唉! 報道亦同時引述不記名黨內部人士稱,李克強拍版救市早就引起內部微言,但穩定及黨譽前題下,本屆一切不變。 了解內地金融學者指,內地財金政策,國務院層面由李克強及副總理馬凱負責,老早就知配搭實在一般;總理是書生、理論型;馬凱長期負責發改委工作,規劃強,但毫無金融經驗。 還顧李、馬配,理念可能多多,但不懂市場。老練程度遠遜上屆副總理王歧山。 減息、降準已由刺激作用,變成為對市場產生破壞作用,貨幣貶值預期升溫下降息,意味資金加快外流,流動性緊張下開放一年或以上存款利率,代表銀行只會用高息爭逐存款資金,流動性更有負面影響。如此種種全屬大政策矛盾下的無數小矛盾。 中國由世界工廠,搖身而成世界金融震盪工場,如何收拾廢局? 新華社一篇題為「全球增長不能只盯中國,歐美日要努力」、似乎露出端兒。 新華社指,當日歐美走槓桿,我國致力保增長,充當了全球減震器角色,現在美國去槓桿初步完成,面對共同經濟命運,國際社會需同舟共濟,始能其利是金。 白一點,內地已將由A股跌,之後人貶事件及經濟問題引發的金融市場波動,提升至國際級埋單層次,國家隊不救市,背後理念是全球協助共同救市。 李大

雙降

圖片
市場苦候多時, 人行終於行動, 一次過減息和降準。 人行傍晚宣佈減息降準, 瑞信陶冬認為, 明顯是針對股市急挫的行動, 指中國需要額外流動性, 防避系統性風險, 但認為最終仍然是穩定經濟, 較穩定股市重要 今次人行解釋行動的聲明中, 並無如以往, 提及繼續實施穩健貨幣政策, 反映內地貨幣政策可能有變, 仍會再加大寬鬆力度。 星期一、一個交易日,扣除日股以外,區內市場單日淨走資十五億美金,十八個月以來最多,A股猶如一隻喪屍,用美林技術量度跌幅水平去計,最少2450點先至有支持。 名家、大戶仍然堅信,近期市況歸類震盪,而非金融危機。當然,僅僅股市下跌並不構成危機,用國際市場標準界定,金融危機最少牽涉流動性問題,出現市場資金緊張徵狀。 弊在,純粹用流動性量度的話,全球情況的而且確有步入金融危機先兆。 人民幣貶值累事,內地資金市場仍然緊張,懶理人行逆回購,國開行債券拍賣中標利率再抽高,離岸人民幣拆借成本,隔夜、一星期、一個月拆息開市價, 分別叫8、10、同9厘,兩星期之前貶值當日,分別只有4、3、同3厘。 而市場承價,升幅更加驚人。 留意的話,近日本港大型銀行港紙、人仔存款同時高息招攬,兩星期內,一年人仔存款息由3.75%升至5.2%,某大錢莊罕有加推高息港紙定存,無他,睇現貨港元,幻想是資金流入,實情是港元流動性趨勢,市場要直接向美電市場拆入,推高現貨價的同時一併將遠期美電掃至溢價。 高盛有一個反映美國市場資金流動性指數,原來「八一一」貶值事件後,兩星期內抽升50點子,比較七月中、升咗大約100點子,創下五年最高,同與去年年中比較,升幅達到200點子。 換句話講,區內問題已經不限於區內的事,由新興市場問題,加劇至人民幣貶值震盪全球,影響已經觸及全球流動性。 所以人行在減息降準的同時, 亦指出近期調整人民幣中間價的差價, 在外匯市場均衡過程中也會引起流動性缺口, 降準可以起紓緩作用。變相承認今次是棋差一著。 當然, 軍演、習奧會面前,A股跌勢不可抽手旁觀,減息降準後對市場係咪有穩定作用, 大家心裹有數。 而人仔今日更最少兩度被傳:年內要見七算、明年底望八算!金融市場震盪及其原因背後,是否已經提升至並非純金融市場層面事宜,值得思考。 天要下雨、一切整定!!零八年、早有名家大戶揚言,只有製造新一個危機,先至能夠解決當時金

待續......

圖片
區內除日本股市,現價對帳面值已跌至1.27倍,差距0.3倍,將會跟海嘯時低位打個平手,以此計算的話,潛在跌幅約莫還有一成。 但回顧區內市場十多年歷史,海嘯底絕非底中底,時光再倒流,2001年區內股市P-Book見1.19倍,再數到98年,P-Book平均只有0.94倍。 因此要判斷內目前問題,是否等同於97、98金融危機,某程度上左右投資者用邊一個危機水平估值,量度目前博值空間。 對於97、98翻版,高盛經濟師答得玄妙,該行並無斷言否定,但亦無承認,簡單一個A Stormy Summary報告標題,內裡總結目前悲觀情緒已蔓延,及惡化,而由內地人貶事件引發的問題,高盛相信未來還有多個章節有待發展,簡單講,高盛並不睇好。 區內主權債暫時未盡反映太大恐慌,而區內貨幣三至五年低位,幾乎是今日基本入場費。 港匯貌似很強,但留心遠期美電除三年期之外,全數出現溢價,用「賓卡」解釋,鬼子佬雖無跡象狙擊香港錢,但區內淡風加劇及人民幣持續拆倉,遠期合約的確反映,市場預期香港紙是貶不是升吧。 17年前震盪,大概在八月大爆發,歷史正在重演嗎?無論美林、大摩均異口同聲說不。 留意大摩分析,九七、九八年是被狙擊,兼區內財赤、貨幣與美元掛勾,加快儲備消耗,造成了一次性系統風險,來得激及痛苦,但復活得快且爽。 大摩不認同刻下九七、九八翻版,而市場若未經分析的話,亦可能即時立論「無事既!!!」 但細心留意的話,目前問題是結構問題年年累積所致,大量投資堆砌經濟增長,區內平均資本投入率由07年3.7、升至6.7,第一個負面影響是過剩供應,通縮壓力加大 由於通縮構成債務成本上升,正正同一時間,區內債務對GDP比重六年間急升52個百分點,平均達到206%。 通縮壓力的同時,貨幣幾乎全數自由浮動的話,惡性貶值形成憂慮之餘,債務負擔更重。 漫長而由痛苦,是多間外資券商綜合目前情況斷症結論,某程度上,其實比十七年前的屠殺式突撃更嚴重,今次可歸類為Killing You Softly!!! A、B兩個餐,邊個難食的?

雙重衝擊?

圖片
事到如今,再糾纏股市牛與熊意義不大,再日日期望我國代表隊入市,實屬天真,內地救市有用嗎? 資深中環人慨嘆,神州經濟已經一團糟,債務、結構問題層層疊加,與其用上萬億入市,筆錢倒不如直接用作刺激經濟,為民舒困。 所謂救市,利益輸送,抑或要穩定信心,維穩至上,答案不言而喻。 昨日跟資深「賓卡」茶敘,對於近日內地政策種種,「賓卡」直言,只有阿爺知自己做緊咩!!!! 事情發展已經無人明,亦無人了解。以救市及貶值為例,肖鋼一面托,周小川卻突貶,形成資金外流,及對內地憂慮升溫,老周明倒老肖米!! 而老周一方面強調流動性要充裕,但小貶卻造成資金流外,流動性緊張,上海同業拆息日日抽高,日日無停,更甚連離岸人仔資金市場,隔夜息升至6%以上,今次老周自己倒自己米!! 內地因素造成全球,尤其區內震盪,並非在於憂慮經濟問題那麼簡單,白一點,市場擔心內地政策已經失控!! 資金破記錄流出區內市場,叫人擔心是區內債市資金外流加快,一星期近40億美元外流,有「芬佬」關注,這標誌著走資升級。 拆局日前提及聯匯,因為業界已有小圈子討論,認為現時聯匯對港造成的負面影響,是幾年前的相反:之前港元因聯匯被低估,並加劇通脹、現在是港元因為聯匯被高估,會加速通貨收縮。 近大和後,瑞士邦瑞銀今日發文三十頁,詳談聯匯問題,並以新加坡做例子,當地央行之前一直奉行強坡元政策,但累及經濟及資產市場,今日獅城,或是明日香港的翻版。 瑞士邦有幾點值得參考,理據跟大和不相百仲; 首先,現經濟環境下,港元已經結束由2004至2014年上循的幣值人為低估期,而自從14年中起,瑞銀認為港紙已經開始被高估,不反映實際情況、 其次,該行估算,港元去年至今其實實質升值兩成,在通脹同時趨向下行形勢下,明年年中左右,就算耶媽不加息,本港實質利率會回升至正水平,之後逐步向上、 第三,近六、七年以來,香港創造的貸款增長遠高於貸幣基礎增加金額,香港骨子裡是一個極高槓桿經濟體系,往後或要面對實質利率上升及宏觀環境下行雙重衝擊。 脫勾依然是天方夜談,但別無選擇下死守聯匯,亦意味本港繼續輸入不符合內部環境應有的實際金融貨幣環境。 呢一刻,大家睇港元7751以後好堅、好強,甚至又公式化想像有資金流入!! No la!!! 「賓卡」話,港匯近日強,除有人民幣拆倉資金回流外,更重要是港元流動性亦開

哈薩克斯坦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小貶之後、勢將餘震,印度央行行長拉詹今日說得直接了當,認為人仔小貶核心問題並非人民幣政策本身貶值與否,相反,其引發的區內貶值潮,用拉低貨幣匯價提升競爭力,形勢來得嚴重,情況尤需關注。 小貶後踏入第七個交易日,全球外匯交易檯,近至中環、遠至倫敦,全日掛上口中卻是一個從不予人關心的國家......哈薩克斯坦是也!! 該中亞國家,與內地貿易算密切,今日,忽然一不做、二不休,將貨幣自由浮動,由Free Float,即時觸發Free Fall,哈幣應聲跌兩成三,火燒連環底下,區內貨幣跌勢加劇,哈幣消息亦令土耳其里拉開市旋即低開3% 交易員慨嘆,哈薩克斯坦在金融市場其實毫無影響力,貨幣近乎隱型,區區一個蚊型貨幣自浮後急跌,竟可以牽連大波,市場信心脆弱程度可想而知!! 路透一個最新調查,發現人仔短倉比重升至五年零四個月最高、賭令吉再跌,比重07年一月最大、沽空泰銖,12年2月最多、台幣空倉比重,更觸發九年高位。 有見及此,馬拉總理納吉布罕有就貨幣問題發表聲明; 要點一:令吉不會與美元重新掛勾、 要點二:彈性匯率機制可靠,馬拉可應對問題、 諷刺是,馬拉央行行長同日承認,用作緩沖及抵御風險的外匯儲備,的確降了很多!! 據聞,市場已經開下一個名為馬拉三步曲的盤口、 一、加息、及央行停止增發票據,改善流動性 二、將海外外匯及投資,調回本國、 三、最後一招資管.......-資本管制 美林早前一份研究報告指,無論馬拉、泰國、印尼,其實風險重重、德銀更將之形容為超級脫弱三國。 拉詹今日一句說話其實可圈可點,央行行長認為,貨幣跌勢進一步突題區內長期既有結構問題從未解決。 的確,內地鬧外資造淡、區內又怪人小貶、驚美加息,但美國當日印錢放水,邊個最大聲大鬧花旗不是,邊個痛批有人製造市場危機? 怕危機,其實已經大概七個年頭,呢七年內,有一半時間大致風平浪靜、有資金入,經濟好景過,事後回想,區內是否一直只顧坐享其成,疏於防衛? 七年時間準備,而沒有準備,當前危機、區內本身實責無旁貸!!!

續命錢

圖片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人民幣貶值,動機背後,但好些可能動機以外的結果接連出現; 區內貨幣爆貶、越南一星期兩度擴大匯率波幅、打貨幣戰、拖累全球芸芸,人行被千夫指數。 更是意想不到結果的,人民幣貶一貶,市場國際化優點未有享用,反而擭亂了內地市場運行。 A股今日名正言順V彈,剔除國家隊因素,原因在於人行突然進行MLF,為市場注入千一億流動性,該批錢,並非續命錢,而是新資金,內地當然叫好,但調轉想一想,訊息其實在在負面。 千二億逆回購後,再千一億MLF操作,目的在於應對人民幣突然一貶後的流動性問題,變相證明,內地資金面極緊。 中證監托股市,人行貶值意想不到結果是資金趨勢,互不協調之餘,盤算仔細與否,不言而喻。 上海同業拆息其實持續上升,更大問題在於,無論財政部、國開行新拍賣債券,中標利率罕有接連高於預期,財政部五、七年前中標息率,比預期高了十點子以上。 資金緊,有一個數字盡可理解,八一一人貶事件後至今,原來上海銀行同業拆借市場外匯交易量,累積增加至近二萬一千億美元,左右銀行頭寸,結果今日進行的中期借貸操作,對象正正是主要外匯交易銀行。 貶值觸發二萬多億外匯交易量,部份原因要調動資金,更大程度可能顯示走資加劇。 從外管局銀行結匯數字,單單七月份,非銀行機構淨走資可能已達過百億美金,七月走,源於股市、八月數字、也許天意!